① 怎麼檢驗真假復合肥
近幾年來,由於復合肥配方科學,使用方便,效果明顯,因此,復合肥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對農業增產起了很大的作用,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和歡迎。目前,由於復合肥制假利潤極高,在暴利驅使下眾多小廠假冒偽劣復合肥充斥市場,真假難辨,損害農民的切身利益。總結幾條易記憶、易操作的方法來辨別真假復合肥,概括為4點:一看、二摸、三溶、四燒。
(1)一看
首先看復合肥包裝。正規廠家生產的復合肥,其外包裝規范,比如系列復合肥注有商標、國家免檢標志(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審)、三證(即生產許可證、肥料登記證、產品合格證)齊全有效、產品名稱、養分含量(等級)、凈重、廠名、廠址、電話、全國免費服務電話等;假冒偽劣復合肥料的包裝一般較粗糙,包裝袋上信息標示不清、質量差、易破漏,但也不要過分地相信廣告宣傳和設計精美的外觀包裝。其次看肥料顆粒。復合肥的生產都要經過一整套復雜程序,工藝科學,養分均衡,顏色一致,無雜色,且粒度均勻,形狀圓球形,表面光滑、有光澤,不易吸濕和鬆散無結塊;而假劣專用復合肥由於生產工藝簡單,並且多為物理方式粗製濫造或經一般混合而成,顏色不純,雜色多,碎粒現象嚴重,許多劣質復合肥造粒不均勻,粗糙,水分含量高,易結塊。最後看肥料養分含量。市場上復合肥的品種較多,差別有的是在養分含量上,有的是在同養分含量水平氮、磷、鉀的不同比例上。購肥時只看價格、不看含量,哪個價低就買哪個是不科學的。一袋肥料便宜不一定就合算,一定要看清肥料中總養分的含量才能確定買哪種肥料。
(2)二摸
真正的復合肥穩固性好,硬度大,且硬度表現一致,手捏不容易碎也不容易軟。而假劣復合肥硬度差,硬度不一致,手捏易成塊,或軟如泥狀。
將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壓轉動,根據手感來判斷肥料。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幾次,有「油濕」感的即為正品,同時弄破顆粒,可見細小白色晶體物質;如果是一位手上有汗液的農民朋友,用力握後,在手上有明顯溶解的復合肥。而乾燥如初的則很可能是假的復合肥。
(3)三溶
將復合肥顆粒放在水中,依據溶解狀況加以區別。復合肥顆粒會發散、溶解或有少許殘留物,經振盪後,溶液透明,穩定,少量殘渣。而假劣復合肥溶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
(4)四燒
將復合肥顆粒加熱或燃燒(放在燒紅的木炭上或燃著的煙頭上),從火焰顏色、熔融情況、煙味、殘留物情況等識別肥料。
優質復合肥燃燒時,會出現3個現象:首先,會跳動或出現泡沫同時有氣體放出,這主要是氮肥的作用;其次,會燃燒很旺,這主要是磷肥在燃燒;再次,在火焰的上部有淡藍色火焰,這主要是鉀在燃燒。優質復合肥燃燒十分完全,沒有殘留物。
如通過上述幾種方法仍不能識別真假,必要時可抽取肥料樣品送到當地權威的質檢部門去化驗,根據化驗結果來確定其是否合格。
② 如何鑒別真假復合肥
1、外包裝識別法。復合肥包裝袋上必須註明產品名稱、養分含量(等級)、商標、凈重、標准代號、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和登記證號等,如上述標志沒有或不完整,包裝較粗糙,可能是假冒偽劣復合肥。
對包裝袋封口有明顯折封痕跡的復合肥要特別注意,這種現象有可能摻假。此外,打開包裝應有合格證,還要留意生產日期,復合肥存放時間越長,總養分就會減少。
2、簡易目測法。一般來說,只要是真品,復合肥都要經過一套復雜程序,有擠壓造粒、圓盤造粒、滾筒造粒或高塔造粒等,顏色表現單純,或灰白色或淡灰色,很少有雜色,且造粒比較均勻,呈圓形或圓柱形。
而假劣專用復合肥多半未經深加工,為粗製濫造或一般混合而成,顏色不純,且造粒不均勻,有的甚至未造粒,成麵粉狀。
3、手捏感覺法。真正的復合肥一般都經高溫溶融冷卻造粒再經烘乾而成,穩固性較好,硬度大,且硬度表現一致,手捏不容易碎,也不容易軟。而假劣復合肥硬度差,硬度不一致,手捏易成塊,或呈泥狀。
4、嗅味法。捏一小撮復合肥嗅一嗅,如發現有氨味,則為低含量復合肥,裡面混有碳銨,總含量低。
若發現有其他異味,也多為假劣復合肥。而真復合肥或者是25%以上總養分含量的,一般具有成分穩定,不會分解或不會熔化等優點,因而不會出現異味,一般也不會出現氨味。
5、溶解法。將復合肥顆粒放在少量水中,過一段時間後,可根據溶解情況進行判斷。復合肥顆粒會發散、溶解,經振盪後,溶液穩定幾乎沒有殘渣。而假劣復合肥溶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
6、火燒法。將復合肥顆粒加熱或灼燒,從熔融情況、冒煙、煙味及殘留物情況等識別肥料優劣。加熱後復合肥會冒泡、熔化(氮素越多融化越快)、冒煙,並發出氨味,顆粒變形變小,濃度越高殘留物越少。
優質高濃度復合肥燃燒十分完全,幾乎沒有殘留物。相反那些不能燃燒或雖燃燒但沒有氨味的則很可能是假復合肥。
(2)如何鑒定化肥的方法擴展閱讀:
復合肥料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它的養分比例總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因此,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另外也要注意和單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