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排球的打法、比賽規則
排球的打法記比賽規則如下:
1、發球: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須先輪轉 ,1號位隊員在裁判員鳴哨後3秒鍾內將球擊出。發球離手後 ,如果球在中途觸及發球隊場上隊員、標志桿、其他障礙物,球落在對方界外或發球不過網均為發球失誤,失發球權。在本隊未失誤前,發球隊員連續發球。
(1)排球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下列情況為發球擊球後的犯規:
(1)球觸及發球隊隊員或沒有通過球網的垂直平面。
(2)球觸網後落入對方場區外,界外球。
(3)球越過發球掩護的個人或集體(在發球時,某一隊員或2名以上隊員密集站位或揮臂跳躍、移動遮擋接發球隊員,且發出去的球從他或他們上空飛過,則構成個人或集體發球掩護犯規)。
對發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發球犯規由第一裁判員判斷,發球擊球後的犯規由第一裁判和司線員進行判斷。
(2)發球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後,發球擊球後的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前。
(3)下列情況,第一裁判員應重新鳴哨發球:
①第一裁判未鳴哨、發球隊員已將球發出。
②遇特殊情況(如運動員受傷,球滾入場內等)。
③第二裁判員在第一裁判鳴哨允許發球後,又鳴哨中斷比賽允許某隊暫停或換人的請求,第一裁判員不允許中斷比賽的請求。
(4)第一裁判待發球隊員進入發球區並拿到球做好准備、接發球一方已站好位置,即可鳴哨。鳴哨後,第一裁判員默數8 s。
(5)發球隊員同場上本方後排其他兩位隊員無位置錯誤關系。
⑵ 排球比寨中什麼叫連接
排球比賽中的二次擊球和連擊是一個意思。
所謂連擊,就是一名隊員連續兩次或球連續接觸身體的不同部位為連擊犯規,攔網一次和第一次擊球時除外。
對連擊犯規的裁判方法:
連擊犯規由第一裁判員負責判斷。
第二裁判員可以用手勢向第一裁判員表明背向第一裁判員的連擊犯規,但不得堅持。
第一次擊球時,無論是上手傳球或其他身體部位觸球,只要是一個動作,則無連擊犯規。
第一裁判員要注意觀察判斷第二次、第三次擊球中的連擊犯規
⑶ 打排球的方法
打排球的基本方法為准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
一、傳球
傳球是在胸部及以上部位用雙手(或單手)藉助蹬地、伸臂動作,通過手腕手指的彈擊力量來完成的擊球技術動作。
傳球主要作用是把接起的球傳給其餘隊員進攻或直接進攻。一個隊的進攻能力能否充分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隊的傳球水平。
二、墊球
是藉助蹬地、抬臂動作,用雙手前臂的前部,利用來球的反彈力將球擊出的技術動作。
墊球在比賽中多用於接發球、接扣球和接攔回球,是比賽中爭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動變主動的重要技術。
三、發球
由隊員自己拋球,用一隻手將球從網上空兩標志桿內擊入對方場區的技術動作。
四、扣球
跳起在空中用一隻手臂作弧形揮動 ,用手將本方場區上空的球,從兩標志桿內的球網上空擊入對方場區的技術動作。
五、抹球
二傳或進攻手用單手將球從網上迅速抹帶使其快速而出其不意的進入對方球場的擊球方式。
是為彌補一傳墊球過高即將造成探頭失誤而採用的一種補救式打法。
六、攔網
隊員在網前以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主要是手臂、手掌,在球網上沿阻擋對方擊球過網的技術動作。
攔網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線,是反攻的重要環節。攔網可將對方有力的扣殺攔起,減輕後排防守的壓力,為本方組織反攻創造條件。
排球的簡單進攻打法:
1、集中進攻
就是指隊員在4號位或者2號位扣二傳隊員傳到較靠近3號位、較集中的、不拉開的高球進攻,或者在3號位扣一般高球。
這種打法就是強攻中的集中進攻,較其他打法更容易掌握,適合初學者使用。
2、圍繞進攻
進攻隊員繞過二傳隊員扣傳出的高球,圍繞跑動換位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扣球特長,避開對方攔網的有效區域和扣球後的自動換位的目的。
3、拉開進攻
二傳隊員將球傳到標志桿附近進攻的打法就是拉開打法,這種打法可以擴大攻擊面,避開攔網。在進攻路線上更有利於進攻路線的變化。
4、調整進攻
在一傳的隊員不到位、球落點距離攔網較遠的時候,由二傳隊員或者其他隊員把球調整傳到網前有利於進攻的位置上進行強攻。
5、後排進攻
後排隊員在進攻線後面起跳扣球,稱為後排進攻。
由於後排進攻的擊球點距離攔網較遠,可以增大對方的攔網難度,並使過網面增寬,更多達到增加優秀進攻隊員的作用。
由於作用明顯,後排進攻也從被動式轉變為主動式。
⑷ 排球的接球方法接球有什麼小妙招
排球上手接球時只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利用手掌張開後的力和胳膊的推力把球接起!練的時候注意自己手指的練習。還有各個方向的上手墊球,控制球的方向是最關鍵的!方法:兩手指尖相對,用力壓(鍛煉手的力度)墊球打點都是很好的辦法。
⑸ 排球運動的正手傳球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正面傳球:用稍蹲姿勢,上體稍挺起,仰頭看球,兩手自然抬起,屈肘,放鬆置於額前。當來球接近額前時,開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張從臉前向前上方迎出。
手觸球時,十指應自然張開使兩手成半球狀,手腕稍後仰,以拇指內側、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節觸球的後下部,無名指和小指在球兩側輔助控制球的方向。兩拇指相對近「一」字形。
硬體要求:
場地要求排球比賽場地為18米×9米的長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場地上空至少高7米內不得有障礙物。場中間橫劃一條線把球場分為相等的兩個場區。所有線寬均為5厘米。球的圓周為65-67厘米,重量為260-280克,氣壓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
球網場地中線上空架有球網。網寬1米 ,長9.50米,掛在場外兩根圓柱上。女子網高2.24米,男子網高2.43米。球網兩端垂直於邊線和中線的交界處各有5厘米寬的標志帶 ,在其外側各連接一根長1.80米的標志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排球
⑹ 排球的接球方法 接球有什麼小妙招
1.
球:當來球較高、力量較大、不便於利用傳球時,可採用擋球。雙手擋球的手形有抱拳式擋球的手法是:兩肘彎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兩掌外側朝前。並掌式擋球的手法是:兩肘彎曲,兩虎口交叉,兩掌外側朝前,合並成勺形。
排球的接球方法擋球時,前臂放鬆,兩肘朝前,手腕後仰以掌外側和掌根組成的平面擋擊球的下部。擊球瞬間,手腕要用力適度,擊球點在額前或兩側肩上。6、單手接球:當來球低、速度快、距離遠、來不及用雙手接球時,可採用單手接球。這種接球動作快,手臂伸得遠,可擴大控制范圍,但由於手臂擊球面積小,不容易控制球。當球在右側向右跨出一大步,上體向右傾斜,重心移至右腿上,右臂伸直,自右後方向前擺動。用前臂內側、掌根或虎口處接擊球後下部。2.背接球:背接就是背向接出球方向,從體前向背後的接球。當球飛出較遠而又無法進行正面調整傳球時,或第三次被動擊球過網時採用。背接時,判斷好球的飛行方向,先要迅速移動到球的落點處,背對出球方向,兩臂夾緊伸直,插在球下。擊球時,蹬地為頭挺胸,展腹後仰,直臂向後上方擺動。在背接低球時,也可以有屈肘、翹腕動作,以虎口處將球向後上方接起。3.手形、擊球點和觸球部位:當球接近腹前時,兩手重疊,掌根靠攏,合掌互握,兩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壓,用前臂旋外形成的頰靠近手腕的部分擊球後下方。擊球點在腹前一臂左右距離,便於控制用力大小並可根據接球的方向,調整手臂的角度4.)准備姿勢:正面對正來球方向,兩腳開立寬於肩,一腳在前,兩腳跟提起,前腳掌著地,兩膝變曲微內收,重心稍前傾,雙臂自然彎曲置於腹前。5.跨步接球:隊員向前或向體側跨一步的接球稱跨步接球。跨步接球主要運用在接發球和防守中。前跨接球:當來球低而遠時,看準來球落點,向在出一大步,屈膝深蹲,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體前傾,臀部下降,兩臂前伸插進球下,用前臂接擊球的後下方。側跨接球:當來球至右側時,右腳向右側跨出一大步,屈膝制動,重心移至跨出腿上,上體前傾,臀部下降,兩臂插進球下,用前臂接擊球的後下部。
⑺ 排球網如何安排在排球架上
把排球柱豎立在場地的兩邊,兩個排球柱之間距離為9.5米,排球網要掛在排球柱朝上的方向。2.把排球柱上端的鋼絲線弄鬆點,把排球網掛上去,把鋼絲線緊上,固定好排球柱。
排球比賽中,雙方的攻防轉換始終是在激烈的對抗中進行。高水平比賽中,對抗的焦點在網上的扣攔上。在一場比賽中,奪取一分往往需要經過多個回合的交鋒。水平越高的比賽,對抗爭奪也越激烈。
(7)排球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排球場地設備簡單,比賽規則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場上比賽和訓練,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動,運動量可大可小,適合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訓練程度的人。
規則規定,每個隊員都要進行位置輪轉,既要到前排扣球與攔網,又要輪到後排防守與接應。要求每個隊員必須全面地掌握各項技術,能在各個位置上比賽。
規則規定,比賽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連擊。擊球時間的短暫,擊球空間的多變,決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⑻ 打排球過程中如何接對方的扣球
後排隊員防守,往往是主攻防守6號位,接應(二傳)1號位,副攻(自由人)5號位。當球在對手的場地時,後排的三名球員應該處於他們最初的防守位置。雙方的防守者應盡量保持三米線,防止對手傳球。注意球的深度。在對手的第二次傳球傳球之後,後列席者需要判斷位置。這個過程有兩個標准。一個是選擇對手的進攻球員,另一個是觀察我們球隊的選擇。
⑼ 排球有啥技巧接球
排球基本技術包括:准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球、攔網。 對於初學者來說,應首先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熟練掌握各種移動步法。然後學習傳球、墊球技術,再學習發球技術,學習了傳、墊、發球技術後,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比賽。在此基礎上學習扣球、攔網技術,便可組織簡單的攻擊和防守戰術。 學習排球技術,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准備姿勢→移動步法→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練習方法→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注意事項→接球技術的運用 (一)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作用 准備姿勢和移動是排球基本技術之一,是完成發球、墊球、扣球和封網等各項擊球技術的前提和基礎。准備姿勢的作用是為及時地移動和完成擊球動作做好准備。移動的作用是為了及時接近球,調整人與球的位置關系,便於完成擊球動作。 (一)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動作方法 1、准備姿勢: (1)半蹲准備姿勢:兩腳左右開立稍比肩寬,一腳在前,兩腳尖稍內收,兩膝彎曲成半蹲。腳跟稍提起,身體重心稍前傾,兩臂放鬆,自然彎曲,雙手置於腹前。身體適當放鬆,兩眼注視來球,兩腳始終保持微動。 (2)稍蹲准備姿勢:稍蹲准備姿勢比半蹲准備姿勢身體重心稍向前移,兩膝彎曲程度小於半蹲准備姿勢。動作方法與半蹲准備姿勢基本相同。 (3)低蹲准備姿勢:兩腳左右、前後開立的距離比半蹲准備姿勢更寬一些,兩膝彎曲的程度更大一些,身體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線超過腳尖,兩手臂置於胸腹之間。 2、移動步法: 排球比賽中使用最多的是短距離移動。常用的移動步法有: (1)滑步:當來球距離身體較近、弧線較高時,可採用滑步。其動作方法是向右滑步時,右腳先向右邁出一步,左腳迅速並上,落在右腳的左面。連續做並步即為滑步。向前滑步時,前腳先向前邁出一步,後腳迅速跟上落在前腳之後,如此連續做。滑步主要用於去完成傳球、墊球、攔網等。 (2)交叉步:當來球距身體2米左右時,可採用交叉步移動。其動作方法是向右移動時,上體稍向右轉,左腳從右腳前面向右邁出一步,右腳再迅速向右邁出一步落在左腳的右邊,同時身體向來球方向轉動,做好擊球前的准備姿勢。交叉步主要用於去完成防守、一傳、攔網等。 (3)跨步:當來球較低且距身體較近時,可採用跨步。首先向移動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時屈膝,上體前傾,身體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跨步可向前、向側或向側前方。 (4)跑步:採用跑步移動時,兩臂要配合擺動,應根據來球的方向,邊跑邊轉身。 (5)綜合步法:將以上各種步法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如跑步之後再滑步。 滑步之後再交叉步或跨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