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吡唑醚菌酯中試年中總結
產品質量與管理的重要。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Ⅱ 吡唑醚菌酯的性質
外觀:吡唑醚菌酯純品為白色至淺米色無味結晶體。
熔點63.7~65.2℃:
蒸氣壓(20-
25℃):2.6×10-8Pa;
溶解度(20℃,g/100mL):水(蒸餾水)0.00019,正庚烷0.37,甲醇10,乙腈≥50,甲苯、二氯甲烷≥57,丙酮、乙酸乙酯≥65.正辛醇2.4,
DMF;43;正辛醇/水分配系數:logPow4.18(pH6.5);
原葯含量:95%。
制劑有效含量為250g/L(23.6%WAV).外觀為暗黃色.有萘味
液體。類似國內制劑38%惡霜嘧銅菌酯。
穩定性:純品在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0.06d(1.44h);制劑常溫貯存:20攝氏度時2年穩定。
化學名稱:N—f2一『1一(4一氯苯)一1H-吡唑-
3-基氧甲基』苯卜N一甲氧
氨基甲酸甲酯。
Ⅲ 使用吡唑醚菌酯應該注意的事項
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和滲透等作用。
吡唑醚菌酯已廣泛應用於水稻、小麥、花生、蔬菜、果樹、煙草、茶樹等多種作物。
主要用於防治子囊菌、半知菌、擔子菌和卵菌綱等真菌引起的葉枯病、銹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瘡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
尤其在黃瓜霜霉病、白粉病,香蕉黑星病、葉斑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馬鈴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葉枯病等病害防治方面表現突出。
一、殺菌劑混劑和殺菌劑混用到底是什麼?
混合使用是由農葯使用者根據需要將農葯混合使用。混劑則是預先加工好的商品化制劑,用戶買到了混劑後已不能改變其中的農葯有效成分組成,因此,不管需要不需要,買來的混配製劑中的各種成分都只能一次性地全部噴出,一些原本並不需要的農葯也都噴到作物上,可能會造成浪費,也會增加對環境保護的壓力。
農民在選用農葯混劑產品時要查明其配方組成,避免造成浪費。殺菌劑之間能否混用及殺菌劑與其他葯劑能否混用取決於葯劑作用機理、內吸傳導性、防治對象的互補性,葯劑混合後有無拮抗作用,混劑儲存過程中及配製的葯液理化性能是否穩定,對非靶標生物是否安全等。
配製一種殺菌劑的葯液後加入另一種殺菌劑或其他農葯(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肥料,如果出現絮狀沉澱或出現變色、分層、鼓氣泡等現象,說明殺菌劑不能與這些農葯或肥料混用。混劑或混用通常有以下三種方式:
1、保護性與內吸性殺菌劑混合使用。
2、不同作用機理或作用方式的殺菌劑混合使用。
3、相同作用機理的葯劑混合使用。
二、需要使用混劑或混用的幾種情況
1、殺蟲劑與殺菌劑現混現用。
有時在一個作物上同時發生一種以上病害,需要噴施兩種不同的殺菌劑,有時還會病蟲並發,需要噴施殺菌劑、殺蟲劑,為節省噴葯次數,將兩種殺菌劑或將殺菌劑與殺蟲劑混合使用也未嘗不可。例如,在保護地栽培的黃瓜上常常同時發生粉虱或蚜蟲和霜霉病、灰霉病等,通常將防治粉虱或蚜蟲的葯劑(吡蟲啉)與防治霜霉病的葯劑(精甲霜靈·代森錳鋅)或防治灰霉病的葯劑(異菌脲、煙醯胺、咯菌腈等)混用。在保護地栽培的番茄上也會同時發生粉虱和葉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可將殺蟲劑與殺菌劑現混現用。
2、殺菌劑與植物生長促進劑混用。
為了達到防病的目的或增強植株抗病性,促進植物生長或培育壯苗,也可將殺菌劑與植物生長促進劑混用。例如菜農普遍將生長素2,4-D與防治灰霉病的殺菌劑(咯菌腈、嘧霉胺等)混合後塗抹番茄花蕾(或稱蘸花)。
3、殺菌劑與植物生長調節劑或微肥的混施。
含有植物生長或發育所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與殺菌劑也可混用,但要注意殺菌劑與生長調節劑之間的相互影響,最好預先經過仔細的試驗比較,確證沒有副作用再混合使用。
4、有機硅等許多表面活性劑與殺菌劑現混現用。
為改善葯液在作物表面的濕潤性、增加葯劑的滲透性而提高效果,可採用桶混助劑,一般的加用量為0.05%-0.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使用時的加入量約為0.03%,由於在水中易於降解,只能現混現用。
有些農民為了節省噴葯的時間,喜歡把多種農葯一次性地混合後噴灑,稱之為「四合一」、「一噴多防」……,這種方法需要謹慎使用,可能是危險的或不經濟的,對植株造成葯害,浪費部分不需要使用的葯劑。因此,殺菌劑不宜任意混合使用。
三、不能混用的幾種情況
一般不能將相同類型的殺菌劑混用,例如,惡霜·錳鋅與精甲霜靈·代森錳鋅,甲霜靈·代森錳鋅與金雷,嘧菌酯與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氟吡菌胺·霜霉威與霜霉威,苯醚甲環唑與腈菌唑、四氟醚唑、乙嘧酚,烯醯嗎啉·代森錳鋅與烯醯嗎啉、氟嗎啉,異菌脲與乙烯菌核利、腐霉利,多菌靈與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
含代森錳鋅的混劑不能再與代森錳鋅混用,銅制劑一般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與福美類和代森類殺菌劑混用有拮抗作用。
四、蔬菜殺菌劑幾種常用桶混組合
1、黃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發生較重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懸浮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50%咯菌腈可濕性粉劑或50%煙醯胺(啶醯菌胺)水分散粒劑;
2、番茄晚疫病、灰霉病、葉霉病、早疫病發生較重時:68%精甲霜靈·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32.5%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懸浮劑或世高+卉友或煙醯胺;
3、番茄灰霉病、黃瓜灰霉病、草莓灰霉病、辣椒灰霉病發生較重時:50%煙醯胺水分散粒劑+25%吡唑醚菌酯乳油;
4、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晚疫病:56%嘧菌酯·百菌清懸浮劑、32.5%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懸浮劑、嘧菌酯+苯醚甲環唑+百菌清、苯醚甲環唑+百菌清;
5、抗病毒和增加作物抗病性:抗病毒葯劑+金點。
五、桶混液中施用濃度
1、為了同時防治兩種以上的病害或病蟲兼治,桶混的兩種成分均應全量施用。例如,日光溫室中同時發生霜霉病和灰霉病,按照推薦濃度,可將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懸浮劑600倍液和25%煙醯胺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現混現用。
2、為了防治一種病害而將兩種殺菌劑混用時,內吸劑使用濃度可比推薦濃度低,保護劑按推薦濃度,以延緩靶標菌對內吸劑抗性的發生。例如,以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與25%嘧菌酯懸浮劑混用,兩葯的稀釋濃度可分別為500倍和2000倍(25%嘧菌酯推薦濃度為1500倍)。
Ⅳ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麼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可通過莖葉噴霧、水面施葯、處理種子等方式保護和治療植物,有很好的滲透和內吸作用。可以防治霜霉病、疫病、銹病、白粉病、瘡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炭疽病、葉斑病、早疫病、葉枯病、霜霉病等植物病,其殺菌廣譜,幾乎對所有真菌類病害都顯示出很好的活性。
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並有良好的滲透和內吸作用,可以莖葉噴霧、水面施葯、處理種子等方式使用,具有高度選擇性對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對環境基本無污染。
擴展內容:
1、吡唑醚菌酯混用其他葯劑,要注意不要和鹼性殺菌劑混用、不要和乳油、有機硅混用。與其它葯劑混用注意濃度,做好試驗。
2、吡唑和葉面肥混用需要注意,先溶解葉面肥,然後再倒吡唑,再倒其他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吡唑醚菌酯加磷酸二氫鉀,加微量元素,效果會非常的好。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滲透,不建議加有機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別二次稀釋後混合。
5、吡唑醚菌酯能不建議與強氧化性的農葯比如高錳酸鉀、雙氧水、過氧乙酸、氯溴之類的農葯混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吡唑醚菌酯
Ⅳ 吡唑醚菌酯的用法,作用
吡唑醚菌酯抑菌活性最強,具有較強的抑制病菌孢子萌發能力,對子囊菌類、擔子菌類、半知菌類及卵菌類等植物病原菌有顯著的抗菌活性,且具有潛在的治療活性,可用於防治多種作物真菌性病害。吡唑醚菌酯在植物體內的傳導活性較強,可改善作物生理機能,增強作物抗逆性。
在我國23種作物上取得登記,用於防治25種病害,且在玉米上獲得登記「植物健康作用」。登記的主要防治對象有黃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白菜、西瓜、茶樹、芒果和香蕉炭疽病,香蕉黑星病、葉斑病和軸腐病,草坪褐斑病,玉米大斑病和植物健康作用等。
以白菜炭疽病的防治為例: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開始施葯,每次每畝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制劑量30~50ml(有效成分7.5~12.5g)兌水噴霧,每隔7~10天施葯一次,安全間隔期為14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
Ⅵ 吡唑醚菌酯主要防治哪些病害
吡唑醚菌酯乳油經田間葯效試驗結果表明對黃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葉斑病、菌核病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黃瓜白粉病、霜霉病的用葯量為有效成分75~150g/hm²(折成乳油商品量為20-40mL/667m²)。
加水稀釋後於發病初期均勻噴霧,一般噴葯3~4次,間隔7d噴1次葯。防治香蕉黑星病、葉斑病的有效成分濃度為83.3-250mg/kg(稀釋倍數為1000-3000倍),於發病初期開始噴霧,一般噴葯3次,間隔10d噴1次葯。噴葯次數視病情而定。對黃瓜、香蕉安全,未見葯害發生。
(6)吡唑醚菌酯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提高殺菌劑效果的方法:
1、合理配置濃度
無論是水劑還是可濕性粉劑葯物,在噴霧前都需要對水稀釋。不同的殺菌劑使用濃度都有要求,因此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配比,合理的配置濃度更有利於殺菌劑發揮效用。如果隨意配比,濃度過高會對作物造成葯害;濃度過低達不到防治要求。
2、適宜噴施時間
噴施殺菌劑的時間與防治效果有直接關系,噴施過早會造成葯劑浪費,且降低防治效果;過遲病原物已經對作物造成危害。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病害發生的規律、預測預報以及具體情況,及時用葯。一般來說,殺菌劑的用葯時間可選擇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
3、提高用葯質量
殺菌劑的用葯質量包括用葯數量、用葯次數和噴葯質量。用葯數量要適宜,用葯過多會增加成本和造成葯害,過少又達不到防治效果,因此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增減。
用葯次數可視葯劑殘效期和天氣情況而定,一般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如施葯後遇雨,則需補噴。提高用葯質量的方法有噴葯時霧點均勻細密,噴遍植株莖乾和葉片。
4、嚴防葯害
殺菌劑造成葯害的原因有很多,葯劑本身、作物敏感度不同、作物的成長階段和氣候條件都會對其造成影響。一般來說,水溶性較強的葯物、作物在幼苗期和孕穗開花階段,高溫乾旱、霧重高濕等情況下產生葯害的機率較大,因此,需要謹慎處理。
Ⅶ 苯醚甲環唑,三乙膦酸鋁,多福,吡唑福美雙,金科克可以混用嗎,對嫁接的葡萄苗有
一種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和吡唑醚菌酯復配懸浮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和吡唑醚菌酯復配懸浮劑及其制備方法,涉及農作物殺菌組合物技術領域。至少由10份苯醚甲環唑、10份丙環唑、10份吡唑醚菌酯、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5份黃原膠、0.5份苯甲酸鈉、0.5份消泡劑以及補足至100份的去離子水製成。將原料抽入配製釜混合攪拌後經膠體磨初研磨,再經砂磨機細磨,取樣分析,合格後過濾、計量、包裝、入庫。本發明以10:10:10配比混用所復配的30%時的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和吡唑醚菌酯復配懸浮劑,可起到明顯增效作用范圍,而其它配比混用的制劑,均無法達到明顯增效作用范圍。
Ⅷ 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項有哪些
注意使用時機:由於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機理比較特殊,它主要是抑制病原呼吸作用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所以病菌死得很慢,葯效也會慢一些。在使用這一類劑葯劑時其使用時機一定要提前,必須以保護劑的身份來預防病害,或是在播種前、出苗後或定植時病害發生初期用葯,這樣才能發揮出葯劑的優勢。
注意發生葯害:吡唑醚菌酯有強大的滲透性,所以它可以很好與葉片表面親和,這樣大大提升了防止效果和持效期。但是在使用時要注意葯害產生,尤其在作物幼苗苗圃期,因為這一階段作物不僅生長旺盛且處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吡唑醚菌酯如果使用濃度過高就會有一定的葯害風險。
(8)吡唑醚菌酯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吡唑醚菌酯混用其他葯劑,要注意不要和鹼性殺菌劑混用、不要和乳油、有機硅混用。與其它葯劑混用注意濃度,做好試驗。
2、吡唑和葉面肥混用需要注意,先溶解葉面肥,然後再倒吡唑,再倒其他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吡唑醚菌酯加磷酸二氫鉀,加微量元素,效果會非常的好。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滲透,不建議加有機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別二次稀釋後混合。
5、吡唑醚菌酯能不建議與強氧化性的農葯比如高錳酸鉀、雙氧水、過氧乙酸、氯溴之類的農葯混用。
Ⅸ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是什麼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阻止病菌細胞中細胞色素b和C1間電子傳遞而抑制線粒體呼吸作用,具有保護、治療、葉片滲透傳導作用。
用途: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
2、防治柑橘瘡痂病、樹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若同其他葯劑交替使用,還能改善柑橘品質。
3、防治大花蕙蘭、蝴蝶蘭、鳳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蘭、蝴蝶蘭等根腐病,海棠、吊蘭、鳳梨等炭疽病、葉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銹病,玫瑰、百合、鬱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
(9)吡唑醚菌酯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使用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和鹼性殺菌劑混用,與其它葯劑混用注意濃度,做好試驗。
2、吡唑醚菌酯和葉面肥混用,需要先溶解葉面肥,再倒入吡唑醚菌酯,最後倒其他的東西。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滲透,不建議加有機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別二次稀釋後混合。
Ⅹ 殺菌劑吡唑醚菌酯的四大優勢,分別是什麼
1.葯力主要表現相對性緩慢,但找按時功能速效性
(1)叔丁基丙稀酸類殺菌劑是QoI殺菌劑大家族中的一部分。其功效結構域是攪亂病原細菌體細胞膜蛋白中吸氣動能的釋放出來。也就是抑止病原細菌光合作用全過程中形成的動能。最後「餓死了」病原細菌。這類作用機理的具體主要表現便是,病原菌死得比較慢。葯力自然也就緩慢。因而,這一類殺菌劑的應用機會一定要提早,要以保護膜的真實身份防止病害。
4.恰當避開高價位黑影,小劑量應用
伴隨著中國吡唑醚菌酯諸多知名品牌和種類的相繼發售市場銷售,價格競爭無可避免。但短期內之內,吡唑醚菌酯的價格或是相對性基本殺菌劑高許多 ,這毫無疑問會提升農民的選購顧慮。破譯的方式之一,便是降低應用使用量。可是,在巴斯夫的凱潤強烈推薦稀釋倍數為5000倍,中國有的企業推薦3000倍的情況下,國內吡唑醚菌酯的性價優點也就無法展現。究竟是由於產品品質的確有什麼問題,或是由於心理狀態緣故?應當在保證產品品質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或是先多做一個實驗,弄清楚究竟能否也稀釋液到5000倍乃至更高的倍率,把這個產品賣點交到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