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臨床思維訓練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思維訓練應選取簡單、易行,患者接受程度較佳的內容。醫生可採取提前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狀況、人生經歷等手段,選擇合適的話題為切入點對患者進行思維訓練。思維訓練的主要方式如下:
1、醫生可向患者進行提問,但問題應由簡單到復雜;
2、患者可採取數學運算的方式進行思維訓練,題目難度系數可逐漸提升;
3、組合關系訓練;
4、人際關系訓練。
『貳』 臨床思維方法包括哪些
臨床思維是指運用醫學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的知識,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充分的溝通和交流,進行病史採集、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得到第一手資料,結合其他可利用的最佳證據和信息,結合患者的家庭和人文背景,根據患者的症狀等多方面信息進行批判性的分析、綜合、類比、判斷和鑒別診斷,形成診斷、治療、康復和預防的個性化方案,並予以執行和修正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活動。
『叄』 臨床思維的常用方法包括
多見習病種、多動手、多寫病歷 巡迴到各組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 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見習課師生均要遵守教學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中途不離開、不得提前結束見習,對病人要有禮貌,並遵守見習醫院的規章制度
不斷地進行自身充電、補充學術養料、開闊教育視野、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嶄新科學內涵和嶄新人文素養的人,才能在科學發展的前沿向學生介紹生物學最新科技知識、能熟練恰當運用組合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
大家不斷的去實踐、體會、歸納總結、研究和探討。下面淺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看法強的責任心:所謂「敬業愛崗」,就是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責任心,在自己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努力而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
『肆』 臨床思維很重要 怎麼培養 護士實習生求助
重視病人及其家屬的參與作用對正確的臨床思維的產生也起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現代醫學觀的重要標志,也是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與思維策略的總要顯現。重視病人和病人家屬的參與作用,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能夠採集到更加全面、真實的資料,了解深層次的問題。我們平時強調和提倡的以病人為中心,其實從傾聽病人的意見開始是最有意義的。但是不是說完全聽信,要用排除的方法去確定你的判斷。比如說失眠,原因是什麼呢,只有你的詳細的詢問才可以了解到真正的原因。是工作壓力呢還是別人的影響呢?等等。如果你不問,或者沒有時間去問,你一開始就給予「鎮靜劑」治療,你能說你是好醫生嗎?安眠葯的成癮就從你的不詳細的問診開始了。很多所謂的「失眠」只要找到原因,進行一些心理輔導是不用吃葯的。
我們很多醫生「服從性」很強,也就是說很「教條」,很容易形成慣性的思維定式,不是嗎?為什麼汪洋書記再次提出要解放思想,不換腦筋就換人的用人政治主張呢?醫生同樣是這樣,疾病並無常式。因此需要不斷地、因人糾正。醫生的臨床思維的定勢主要有哪些因素影響呢?我看有這么幾個方面:
專業定勢—— 看到病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專科的事情。這是一般的思維定勢,並沒有錯,尤其是分科越來越細的今天和將來,在加上病人來找你這樣的專科醫生是「有理由」的,因而先入為主,容易誤診。或者耽誤的診斷的時間。
權威定勢——上級醫生的意見總是對的,必然是正確的!我不是否定上級醫生的作用,而是如何形成一個思維。上級醫生的查訪、會診、手術等,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也非常匆忙的,很多時候是不可能全面的,尤其是各方面的材料不具備或不確切的時候,很容易誤診。我們有很多血的教訓!特別是師生之間的尊重。也提醒大家,不是說上級醫生一定就錯,或者錯得很多。(我不得不這樣說明,我怕人們斷章取義。)
書本定勢——初出道的醫生,很容易按書生病,按書治療。書,只是對一般的,普通的生物現象分析做出的一個統計學判斷。比如我引用別人的研究結論說「住院誤診50%,門診誤診30%」這只能說明誤診是普遍和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而是說,10個病人就一定有5個是誤診的。
少數服從多數定勢。我參加過很多會診,會上往往是「權威」先說,很容易形成先說優勢,多數很容易形成。這是政壇上不好的現象在臨床醫學上的反映。其他人「明哲保身」少說不錯,多說怕錯。我們不是有人提出:說真話要有聽真話的環境。說老實話,目前醫學上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的畢竟還是不普遍,說假話的也不多。除非醫學為政治服務!
對以上的幾個定勢的偏向我們必須要糾正的。就必須要求我們擴大思維的創意視角。我們是否可以對某個觀點提出「能不能不是?」的否定思維呢?有經驗的醫生他一定會經常試圖自我推翻,用更多理由來證實原來的正確與否。這樣的思維模式也可以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一句話:「不看你對我如何,就看你對別人如何」。在臨床思維中我們就有「不是這個病會不會是這樣的表現呢?」的反向思維。反向思維主要是考慮診斷的正確程度,有沒有不同的病表現同一症狀,同一的病表現不同症狀。這樣,可以加深對原來的診斷的認識,強化對原來診斷的依據。
當眾說紛紜的時候,或者陷入無解的狀態時,我們是否打破原來的思維格局,用「是不是我們都考慮的不對呢?」這樣一個無序思維。無序思維並不是亂思維,而是激發想像,打破剛剛形成的定式,把自己的思維從新的無序進入有序,可能會有驚人的發現!
『伍』 臨床思維的原則和方法
臨床思維的基本原則是:
(1)實事求是的原則:掌握第一手資料,尊重事實,全面分析,避免主觀性和片面性。
(2)「一元論」原則:即單一病理學原則,就是盡量用一個疾病去解釋多種臨床表現的原則。因為在臨床實際中,同時存在多種關聯性不大的疾病的幾率是很少的。
(3)用發病率和疾病譜觀點選擇診斷的原則:疾病譜隨不同年代、不同地區而變化。當幾種診斷可能性同時存在的情況下,要首先考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這種選擇符合概率分布的基本原理,減少誤診的機會。
(4)首先考慮器質性疾病的診斷,然後考慮功能性疾病的原則:以免延誤了器質性疾病的治療。
(5)首先考慮可治疾病的原則:以便早期及時地對疾病予以恰當的處理。
(6)簡化思維程序的原則:醫師參照疾病的多種表現,把多種多樣的診斷傾向,歸納到一個最小范圍中去選擇最大可能的診斷。這種簡化程序的診斷思維方式,有利於抓住主要矛盾,予以及時處理。
(7)見病見人的原則:切忌見病不見人的弊端。同樣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會有差異,年齡、性別、體質、心理狀況、文化程度等都會對疾病產生影響,要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觀點去思維和分析。
臨床思維的方法:醫學基本知識的重要性、常見症狀體征的臨床思維程序、實驗室檢查、臨床治療的思維方法。
『陸』 如何培養科學的臨床思維
培養科學的臨床思維的方法:
1、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牢固掌握基礎醫學知識。
3、收集病史要有技巧。
4、查體要認真而有明確目的。
5、要能全面理解和合理解釋各種檢查。
6、與醫技人員配合提高對各種檢查的綜合分析能力。
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培養訓練臨床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的:「學會思考,善於思考」,形成科學而縝密的思維方式才是成為優秀醫生的根本。
『柒』 臨床思維訓練方法有哪些
思維訓練的方法有很多,在中國,思維訓練這一智力開發技術已經開始受到廣泛的重視,除了在教育領域被應用於嬰幼兒早教、中小學生思維技能素質提升外,還被引進到企業培訓領域,如創新思維訓練、系統思維訓練、戰略決策思維訓練、問題分析與解決技能訓練等等。簡單的列舉一些常見的思維訓練方法。
方法/步驟
1
腦力激盪法
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腦力激盪法是最為人所熟悉的創意思維策略,該方法是由Osborn早於1937年所倡導,此法強調集體思考的方法,著重互相激發思考,鼓勵參加者於指定時間內,構想出大量的意念,並從中引發新穎的構思。腦力激盪法雖然主要以團體方式進行,但也可於個人思考問題和探索解決方法時,運用此法激發思考。該法的基本原理是:只專心提出構想而不加以評價;不局限思考的空間,鼓勵想出越多主意越好。 此後的改良式腦力激盪法是指運用腦力激盪法的精神或原則,在團體中激發參加者的創意。
三三兩兩討論法
三三兩兩討論法:此法可歸納為每兩人或三人自由成組,在三分鍾中限時內,就討論的主題,互相交流意見及分享。三分鍾後,再回到團體中作匯報。
六六討論法
六六討論法(Phillips 66 Technique): 六六討論法是以腦力激盪法作基礎的團體式討論法。方法是將大團體分為六人一組,只進行六分鍾的小組討論,每人一分鍾。然後再回到大團體中分享及做最終的評估。
逆向思考法
逆向思考法: 是可獲得創造性構想的一種思考方法,此技法可分為七類,如能充分加以運用,創造性就可加倍提高了。
分合法
分合法:(Synectics) Gordon 於1961年在《分合法:創造能力的發展(Synec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一書中指出的一套團體問題解決的方法。此法主要是將原不相同亦無關聯的元素加以整合,產生新的意念/面貌。分合法利用模擬與隱喻的作用,協助思考者分析問題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
屬性列舉法
屬性列舉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 是由Crawford於1954年提倡的一種著名的創意思維策略。此法強調使用者在創造的過程中觀察和分析事物或問題的特性或屬性,然後針對每項特性提出改良或改變的構想。
希望點列舉法
希望點列舉法:這是一種不斷的提出「希望」、「怎樣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願望,進而探求解決問題和改善對策的技法。
優缺點列舉法
優點列舉法:這是一種逐一列出事物優點的方法,進而探求解決問題和改善對策。
缺點列舉法:這是一種不斷的針對一項事物,檢討此一事物的各種缺點及缺漏,並進而探求解決問題和改善對策的技法。
檢核表法
檢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 檢核表法是在考慮某一個問題時,先製成一覽表,對每項檢核方向逐一進行檢查,以避免有所遺漏。此法可用來訓練員工思考周密,及有助構想出新的意念。
七何檢討法
七何檢討法:(5W2H檢討法) 是「六何檢討法」的延伸,此法之優點及提示討論者從不同的層面去思巧和解法問題。所謂5W,是指:為何(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時(When)、 何地(Where);2H指:如何(How)、何價(How Much)。 十四、目錄法 比較正統的名稱是「強制關聯法」,意指在考慮解決某一個問題時,一邊翻閱資料性的目錄,一邊強迫性的把在眼前出現的信息和正在思考的主題聯系起來,從中得到構想。 十五、創意解難法 目錄法
創意解難法
美國學者Parnes(1967)提出「創意解難」(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的教學模式,是發展自Osborn所倡導的腦力激盪法及其它思考策略,此模式重點在於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問題解決者應以有系統有步驟的方法,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END
注意事項
推薦思維訓練講師郝澤霖主講結構化思維訓練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捌』 護士如何培養臨床思維
護理臨床思維能力是指運用理論、智力和經驗對患者存在的或潛在的護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和實施護理措施的決策能力[1].一個醫學生從高等醫學院校畢業後,只是獲得了10%的醫學基礎知識,其餘90%要通過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才能取得[2].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是現代醫學發展的要求,是護理人才選拔和培養的基礎,也是患者安全和舒適的保證[3].盡管規劃培訓的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術操作等多方面,但是我們認為加強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保證規范化培訓質量的關鍵,也是護理管理者幫助和指導新畢業的護士實現由學生到護理專業人員過渡和轉變的關鍵.護理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護理人員直覺思維、發散思維、批判性思維、循證護理的思維[4].2010年我院在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時從護理查房、疑難病例討論等方面注重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收到良好的效果.
『玖』 如何建立一個醫學生的臨床思維
一些專家學者說,建立起臨床思維的最好途徑就是通過病例分析,而醫途APP就是這樣一款有著眾多一線醫生的病例分享的平台,因此要建立臨床思維最好的辦法就是下載一款醫途APP
『拾』 提高臨床思維能力護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標准預防是將普遍預防和體內物質隔離的許多特點進行綜合,認定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強調雙向防護,是成功的、有效的、經濟的醫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也是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最有力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①洗手。洗手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斷通過手傳播感染性疾病的途徑,正確洗手方法可使細菌減少103 CFU/cm2。手衛生,關繫到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問題,為此,衛生部於2006年發布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我們應明確洗手指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定期手衛生監測。
②戴手套。有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粘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均明顯小於不戴手套者,表明戴手套能減少皮膚接觸血液次數,並且不增加皮膚損傷。針刺入手套,通過有彈性的2層橡膠手套,再刺入皮膚,其感染率僅為0.20%~0.25%。故戴2付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
③戴口罩和防護鏡、面罩,穿隔離衣,採取隔離措施等。非典期間,某省幾家醫務工作者救治一名非典型肺炎患者,因未採取正確防護措施,數十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病人轉到第八人民醫院後, 醫護人員按照傳染科醫療常規進行穿上隔離衣,戴上特製12層棉布口罩、手套、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具進行治療和護理,這家醫院無一人被傳染。由此可見,為醫護人員提供足夠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工作環境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