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練習呼吸
呼吸方法可分為三種:
①胸式呼吸:完全用胸部控制氣息,氣吸到肺里後,由胸部向外擠壓,這樣,吸氣量不能達到最大值,氣流不穩定,氣息也不能持久,身體易感疲勞,這種方法不好控制氣息,也有損健康,所以一般不提倡採用胸式呼吸方法。
②腹式呼吸方法:吸氣時將橫隔肌下沉,盡量擴大腹部與腰部,民間說法叫做「氣沉丹田」。呼氣時,丹田要綳住勁,一點一點均勻地將氣吹出,經過反復練習,這種呼吸方法是能夠掌握的。腹式呼吸能有效的控制氣流,均勻的將氣吹出,還可根據音樂需要增強或減弱氣流強度,做出強弱變化和腹顫音效果,是一種正確的呼吸方法。
③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吸氣時胸部、肋部、腹部、腰部同時向外擴張,最大限度地將氣吸入,這樣肺吸入的空氣量比前兩種方法都要大。
採用胸腹式呼吸時。當整個呼吸肌肉組織聯合工作時,呼吸肌肉所承擔的負荷分布得非常均勻,這樣,呼吸肌肉不易感到疲乏。
綜上所述,初學者首先應學會腹式呼吸,熟練後再加上胸部擴展動作,就是胸腹式聯合呼吸。
練習時先用鼻子將氣慢慢吸入,這時就能體會到腹部自然向外擴張,腰部也有向外擴張的感覺,這就是正確的自然呼吸的感覺,以後逐漸加快吸氣速度,再試著不改變腹部、腰部動作的情況下而改用嘴吸氣,這樣你就掌握了腹式呼吸的正確吸氣方法。吹奏時隨著氣的呼出腹部逐漸收縮,但丹田一定要綳住勁,找向外拉的感覺,這就是控制。
⑵ 健身,用力時是應該呼氣還是吸氣
肌肉在用力收縮時吸氣,伸展還原時呼氣。
通過讓胸廓膨脹的方法,這個訓練動作可以強化吸氣肌的 能 力。
呼吸肌與耐力科學研究標明,在耐力釋放中,呼吸肌,特別是橫膈肌會有疲勞感。這種疲勞感會影響其餘肌肉的工作,進而減低訓練者的運動能力。
相反,一些有關橫膈肌的訓練動作對於想要鍛煉耐力的訓練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運動員的橫膈肌由於經常運動,所以會比常人更加厚實。呼吸訓練有助於耐力訓練,避免不惜不當造成的影響。
注意
(1)冬季進行健身鍛煉時熱身活動要充分,尤其在室外時,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准備再進行較大強度的健身運動。
(2)衣著厚薄要適宜冬季進行健身活動要注意頭、背、腳部的保暖。在室外進行健身鍛煉更要注意保暖,鍛煉完後切不可站在風大的地方吹風,而應盡快回到室內,擦乾汗水,換上干凈衣服。
(3)環境要清潔舒適在室內進行鍛煉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4)鍛煉方法得當冬季健身要提高鍛煉的強度和力度,增加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同時增加有氧鍛煉的內容,相應延長鍛煉時間,用以改善機能,發展專項素質,消耗體脂,防止脂肪過多堆積。
(5)應根據個人體質加以變換和調節,對心血管病患者,應禁止做急劇運動,運動量要循序漸進。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如老慢支、肺氣腫、哮喘、肺心病、低血壓等,應避免靜止的肌肉用力。
⑶ 如何練二步一呼二步一吸
為了能很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耐久跑訓練,克服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同時耐久跑的訓練也是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一個重要手段。 關鍵詞:學生 耐久跑 運動 理論指導 訓練 前言:由於學生與專業運動員相比,各項身體素質相差較大,並且各自的訓練目的不同,心態也不同,因此要提高學生耐久跑的成績,肯定要採用與專業運動員不同的手段,進行強化訓練。初中三年級學生要參加體育中考,而耐久跑(800米、1000米)是其重要的考試項目。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應該要進行科學的安排,避免出現問題,達到訓練目標。 1.理論指導: 在競技運動中的中距離(800米、1000米)跑屬於極限下強度的項目,運動中仍近於無氧代謝供能,比賽過程中氧質高,血液中乳酸大量增加,運動員必須有很強的心肺系統功能,才能承受後半程高濃度代謝產物血乳血的能力和調整PH值的能力。 作為青少年健身的中距離耐久跑是鍛煉身體的很好項目,能有效地增強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發展耐力並磨練毅力。 同時,我們在教學中應了解每個學生。初中學生的心血管系統的結構和機能發育仍未成熟,與青年、成年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呼吸肌力量較弱,呼吸深度不夠,因而初中生的最大攝氧量和負氧質的能力較青年、成年人低,我們必須小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精心安排好耐久跑的量和強度。 在體育教學中,往往由於學生對耐久跑的價值理解不深,學練方法不當,當運動中不適應之感較其它項目要大。因此,學生對耐久跑的喜愛程度不大。 由於耐久跑素質是五大身體素質之一,是人們從事工作生產的基礎素質。而且一般耐久力在少年生長發育期,鍛煉的效果最顯著,改善和提高的幅度也最大。尤其是在14~17歲之間,人體的心肺系統、代謝系統、支撐能力、力量素質正處在自然發育增長期,耐力素質:女生一般8~17歲,男生在8、13、16歲時大幅度提高。因此,初三階段是耐力素質發展敏感時期,只要我們針對教學中有關問題,採取有效對策,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定會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2.運動訓練: 2.1.正確的跑的技術。 在跑動中,上體保持正直或稍前傾,肩部放鬆,以肩為軸,肘部發力,前後自然擺動;腿部動作蹬擺積極協調;跑的動作輕松自然,富有彈性,重心平穩,直線性強,呼吸和跑的節奏好。 2.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1)由於耐久跑是長時間、持續進行運動的項目,並且800米、1000米仍屬於無氧代謝供能,在跑動過程中氧質高,血液中乳酸大量增加,會出現「極點現象」。會感覺到胸悶,呼吸困難,上肢發麻,腿部無力和難以繼續跑下去。 當「極點」出現時,可以調整跑的速度和呼吸節奏,同時注意加深呼吸,並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跑下去,稍過片刻身體機能就會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呼吸逐漸均勻,動作又感到輕松,不適感覺消失,也就出現「第二次呼吸」狀態。 由於有極點出現,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這就要求教師跟學生講明出現極點的原因,以及克服後對運動成績及提高自身體能、機能的作用。(2)耐久跑運動是一項十分劇烈的運動,在進行過程中,學生意志稍有放鬆就會給運動成績造成不可彌補的影響,特別是跑程後段,由於能量物質大量消耗和代謝產物的堆積,學生動作僵化,技術變形,速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意志力的威力簡直可以發揮出神奇的效應,可以使你反敗為勝,跑出理想的成績。 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物質生活豐富,存在著怕苦怕累的思想,意志薄弱。這就要求教師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工作上,教師要看到學生好學上進的一面。應使他們明確訓練的目的和意義,做到心中有底,使他們能夠養成良好地意志品質。 2.3.訓練方法。 2.3.1.學會呼吸方法和掌握呼吸節奏。 呼吸方法及節奏是練習耐久跑的基礎性要求,13歲左右中學生在運動時主要靠提高呼吸頻率來增大肺通氣量,而呼吸深度增加就不夠,這是他們胸圍較小,呼吸肌力量弱,肺活量小及呼吸調節機能不夠完善有關。為此,要在慢跑中有意識教會他們正確的、有節奏的呼吸方法,注意加深呼吸的深度是很有必要的。 在跑步中以鼻式呼吸為主,在最後階段也可以嘴呼吸,特別是在沖刺階段中。一般在跑步中,起始階段以三步一呼、三步一吸,作為一個完整的呼吸;中程過後可以二步一呼、二步一吸;而在最後沖刺階段就可以是一步一呼、一步一吸了。只有採用這樣的呼吸節奏,才能在跑步的各個階段中,很好地為機體提供氧份,有利於提高成績。 可以讓學生在慢跑中,慢慢地體會呼吸方法和呼吸節奏,在初步掌握的基礎上,可以進行一次完整地全程跑,教師在跑道邊不時提醒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呼吸節奏。 2.3.2.有氧耐力訓練。 組織學生進行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要求在跑動過程中,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勻速行進,動作輕松自然,根據地形調整跑的節奏和呼吸節奏。距離控制在男生1500米~2000米;女生1200米~1500米之間。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有氧耐力。 2.3.3.無氧耐力訓練。 組織學生進行200米~400米跑2~3次,用全速跑進,心率控制在150~180次左右。每2個星期就可以練習一次,從而提高學生的有氧耐力,即速度耐力,只有通過這樣的練習,才能使學生的運動成績,取得大幅度的提高。 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行以上的方法和措施,確實感覺對提高學生的耐久跑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考試成績有一個明顯的飛躍。這是個人的一點心得,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結束語:只有當教師在課上很好地進行科學的安排,通過講解示範,使學生明確耐久跑的技術特點,通過合理的訓練,學生的運動成績是會取得長足的進步,達到訓練的目的。
⑷ 在健身的時候,應當如何調整自己的呼吸呢
訓練動作負重呼吸訓練就變得尤為重要。今天為大家介紹關於呼吸肌的相關訓練。在健身之餘關注自身身體的變化也是一種很棒的體驗 。
訓練的目的在於將身體鍛煉的而更加健康,所以一定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包括各個方面,所以將上述呼吸訓練法很好的訓練,對自身的肌肉訓練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調整好呼吸,還可以將郁悶煩躁的心情化解,有一個很好的心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⑸ 有什麼方法可以增強肺活量和耐力么
鍛煉肺活量的方法 造成肺活量檢測數值連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鍛煉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簡單介紹三種。 方法一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方法二耐久跑練習,注意要堅持經常、跑和呼吸配合、距離適當、強度不宜大。 方法三練習潛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劃水,還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鍛煉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 鍛煉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還有: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恆經常練習才能有效。 以上這些鍛煉的機制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從而達到提高肺活量檢測數值的目的。六忌迎風站立。當你渾身冒汗時,別在風口、山頂停留,而應找背風處做短暫休息,落汗後馬上穿上衣服,以免受風寒得病。
還有
下面幾種利用呼吸來提高肺活量的方法,不妨一試。�
一、深呼吸法: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使肺的下部充滿空氣。吸氣過程中,由於胸廓向上抬,橫膈膜向下,腹部會慢慢鼓起。然後再繼續吸氣,使肺的上部也充滿空氣,這時肋骨部分就會上抬,胸腔擴大,這時肋骨部分就會上抬,胸腔擴大,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秒鍾。最後屏住呼吸5秒鍾。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可以將屏氣時間增加為10秒,甚至更多。肺部吸足氧氣後,再慢慢吐氣,肋骨和胸骨漸漸回到原來位置。停頓一二秒鍾後,再從頭開始,反復10分鍾。練習時間長了,能成為一種正常的呼吸方法。�
二、靜呼吸法:將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識地想像空氣是朝前額流去的。當肺部空氣飽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氣10秒鍾再呼出。然後按住左鼻孔重新開始。每邊各做5次。�
三、睡眠呼吸法:躺在床上,兩手平放身體兩側,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慢慢抬起雙臂舉過頭部,緊貼兩耳,手指觸床頭。這一過程約10秒鍾,雙臂同時還原,反復10次。此法還可助您安然入睡。�
四、運動呼吸法:在行走或是慢跑中主動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時隨著吸氣將胸廓慢慢地拉大,呼出要快。每次鍛煉不要少於20次,每天可若干次。
⑹ 如何提高呼吸肌的氧化能力
氣息訓練要加強呼吸肌的訓練
(一)、腹肌的鍛煉:
??1.腹肌爆發力的鍛練
??(1)、仰卧起坐:將雙手放在頭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舉雙腿至胸
??前。要求不停歇連續做30-50次。
??(2)、團身起坐:
??第一步:直立,體會骨盆前傾的感覺;
??第二步:仰卧,把雙手交叉於胸前,雙腳收回,腰部彎屈至90度,骨盆前傾使腰底部平貼於地面,如果手仍能從腰與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團身起坐。保持以上骨盆前傾姿勢,5秒鍾後,慢慢團身向上,直至肩胛骨離開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時呼氣,不要完全坐起來。維持此姿10秒鍾。然後在5秒鍾之內緩慢躺下,恢復預備姿勢,同時吸氣。注意在用力抬身時(腹肌用力收縮時)呼氣,放鬆腹肌時吸氣。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⑺ 日常呼吸訓練方法
日常呼吸訓練基本方法如下:
1,打「嘟嚕」練習。在這種呼吸訓練中,演唱者要身體站直,肩胸放鬆,在最自然的狀態下深呼吸,讓橫膈膜得以舒展、擴張。雙唇在呼氣氣流的吹動下,發出連續的「嘟嚕」聲。這種訓練可以幫助聲樂演唱者體會腰腹肌對氣息的支持作用。
2,平躺式呼吸練習。人們在睡覺時的呼吸與歌唱時的呼吸,雖然在吸氣力量和氣息支持力量上都有差異,但二者的呼吸部位都是一樣的,都在上腹部,從這個角度講,人們平躺時的呼吸其實就是歌唱中的呼吸。
3,「驚訝」式練習。在這種練習中,聲樂學習者首先要找到一種「受驚嚇」的感覺,即氣息被突然控制住,腔體迅速打開,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吸氣後保持氣息的狀態。
4,「嗨」式練習。在這種練習中,學習者必須先深吸一口氣,然後以嘆氣的形式,發出一個無聲的「嗨」字,迫使氣息迅速向外排出。
(7)呼吸肌強化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常見的呼吸功能訓練:
1,膈肌呼吸訓練、重建腹式呼吸模式,呼吸肌的練習;
2,局部呼吸,吹笛式呼氣,預防及解除呼吸急促;
3,胸腔松動,咳嗽訓練,體位引流;
4,有氧訓練和醫療體操。
⑻ 怎麼樣提高呼吸肌肌力
所謂呼吸肌,主要是指膈肌。
氣息訓練要加強呼吸肌的訓練
(一)、腹肌的鍛煉:
1.腹肌爆發力的鍛練
(1)、仰卧起坐:將雙手放在頭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舉雙腿至胸
前。要求不停歇連續做30-50次。
(2)、團身起坐:
第一步:直立,體會骨盆前傾的感覺;
第二步:仰卧,把雙手交叉於胸前,雙腳收回,腰部彎屈至90度,骨盆前傾使腰底部平貼於地面,如果手仍能從腰與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團身起坐。保持以上骨盆前傾姿勢,5秒鍾後,慢慢團身向上,直至肩胛骨離開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時呼氣,不要完全坐起來。維持此姿10秒鍾。然後在5秒鍾之內緩慢躺下,恢復預備姿勢,同時吸氣。注意在用力抬身時(腹肌用力收縮時)呼氣,放鬆腹肌時吸氣。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3)、側團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團身起坐,第三步為了加強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時可稍變動一下起坐的方法,即雙肩不同時離地,而是左、右肩輪流抬起,以左肘與右膝接近或以右肘與左膝接近。抬肩時間與節律同團身起坐。
(4)、腹肌彈發練習:用腹肌爆發彈力將氣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個音來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開始需一聲一聲的發,注意腹肌彈發和舌根發h-a時的配合。舌根、下巴均需放鬆,軟齶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緊挺直。發出的聲音,應該有力度。配合有一定基礎後可以連續發音。當你能連續穩定在一定力度狀態發音後,可以再改變音強、音高、力度強弱等。在發「哈」時,聽起來似京劇小生的笑,在發「嘿」時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靈活配合力量的鍛煉。
(l)、肩肘倒立後,兩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車」。
(2)、肩肘倒立之後,兩腿伸直左右交叉擺動。
3.腹肌與呼吸、發聲主動配合感覺的鍛煉。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會主動與呼吸、發聲配合。特別是女同志,由於生理的原因,腹肌參與呼吸的感覺通常不明顯。可以做以下練習,體會腹肌與呼吸、發聲的配合。
(l)、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較有分量的厚書,體會腹肌隨深呼吸的收縮、放鬆。在自然呼吸狀態下,小腹在吸氣時是上台的、呼氣時是下塌的,即:吸氣時腹肌鬆弛、呼氣時腹肌收縮,這種呼吸配合稱為順式呼吸。在有意識採用.「腹壁站定」狀態有控制的吸氣時,小腹不是明顯地上抬,但有一定的綳緊感,不是完全鬆弛:呼氣時仍是漸漸下塌收縮,這種呼吸配合稱為道式呼吸,練氣功的人常採用逆式呼吸。無論採用順式呼吸或逆式呼吸,當吸氣較滿時,小腹始終會稍微上抬(即外凸)的,在吸氣時過度地收腹會頂住膈肌,影響膈肌下降、從而影響吸氣量,當做此練習、體會到腹肌與呼吸的關聯之後,可以練呼吸的基本狀態、然後發聲;發長聲單母音,體會「送氣發聲」時,腹肌與呼氣的關系。當仰卧體會到呼氣時腹肌是收縮的、吸氣時腹肌有一定的緊張感時則可以採用坐姿或者站姿、體會腹肌與吸氣、呼氣、發聲的關聯。
(2)、坐在硬凳前端,雙腿伸直,腰腹放鬆,上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旋轉,上身後仰吸氣時腹肌或放鬆、或稍稍「綳緊」,上身前傾呼氣時,腹肌有意識收縮送氣。這個練習的重點在體會呼吸時腹肌的參與感。
⑼ 跑步呼吸節奏訓練方法
跑步時可採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它屬於深呼吸,能讓空氣到達肺部的位置較深,吸入空氣較多,為身體輸送氧氣等能量的速度也比胸式呼吸快。
腹式呼吸參照圖
通過腹式呼吸的方法吸氣時,腹部會鼓起,而非胸部鼓起,呼氣時,腹部會下陷。
技巧1:鼻吸口呼
我們可以在走路的時候,採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再運用在慢跑上,讓身體漸漸的適應這種呼吸,可以保持節奏。
如果你現在還是不能很好的控制「鼻吸口呼」,先試著放慢速度,在低強度時,才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身體,養成正確的習慣。在呼吸練習的同時,舌頭抵住上顎(如下圖)能夠增加進入肺部的空氣的濕潤度,減少對肺部刺激,讓你呼吸得更舒適。
2:控制呼吸頻率
呼吸頻率太快時,通氣效率降低,呼吸肌也很吃力,很多跑友跑快之後岔氣就跟呼吸頻率太快,呼吸肌痙攣有關。
但,過深過慢的呼吸也會限制通氣量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頻率和加大呼吸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呼吸頻率每分鍾不超過30次(呼吸1次2秒以上)。
3:重點放在「深呼氣」上
當肺泡腔內余氣量越少,吸入新鮮氣體越多,也就是說,上一口氣呼出得越充分,下一口氣自然也就會吸入得更充分。
氣體是被壓入肺部的,而不是被吸入肺部的,上一口氣呼出氣越多,此時肺內氣體壓力就越低,與大氣壓之間形成的壓力差越大,下一口氣就有更多氣體在壓力差作用之下,被壓入肺部。
所以,其實呼氣比吸氣更重要。建議跑友們在跑步過程中盡可能的把呼吸重點放在深呼氣/深吐氣。
4:配合動作,節奏很重要
傑克·丹尼爾斯曾在實驗室測驗過無數精英跑者,發現:86%的精英跑者自覺採用2-2節奏;全力奔跑時,他們才換成2-1或1-2的呼吸節奏。為了看出不同呼吸節奏的效果,丹尼爾斯讓這些精英跑者用中等強度在跑道上跑5圈,第1圈用4-4,第2圈用3-3,第三圈用2-2,第四圈用1-1,第五圈回到4-4。結果發現:在比賽前2/3使用2-2節奏呼吸,在最後1/3轉換到2-1或者1-2,效果最好。
跑步時通過周期性、有節奏的呼吸,會讓我們感覺跑得更輕松、更協調,建議採用2-4步一吸氣,2-4步一呼氣的方法練習。具體練習時,自己覺得舒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