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實驗設計算教學方法嗎

實驗設計算教學方法嗎

發布時間:2022-05-12 11:40:09

❶ 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主要有哪些具體方法

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指導思想、設計原則、內容及意義
中學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形式。結合教學實踐體會,強調在實踐教學中要運用探究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媒體資源、教學評價等方面對中學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形式
具體方法可參考以下具體案例:
開放性實驗探究:金屬鈉與稀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物探究
3.1引入問題
通過《鹼金屬元素》的學習以及教師課堂演示實驗,學生掌握了鈉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了解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及反應產物。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活潑性質非常強的鈉與硫酸銅溶液作用時,會得到什麼產物?部分同學根據鈉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的知識,毫不猶豫地任務鈉能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也有部分同學會產生疑問:鈉是先給水反應,還是先把銅置換出來呢?這時,通過教師引導,就形成了很好的探究「焦點」。
3.2猜想與假設
教師可組織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並對問題提出自己的假設。全班同學的猜想和假設主要為兩大類。一是鈉先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生成產物問單質銅的紅色沉澱和硫酸鈉溶液;二是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然後氫氧化鈉在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
3.3提出實驗方案
因為探究課題的開放性強,學生各個小組提出的實驗方案五花八門。總結起來,主要部分基本相同:取綠豆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洗干煤油後,加入一大試管中,用分液漏斗向大試管中加入硫酸銅溶液。其中有的實驗小組,為了驗證實驗中有氫氣產生,還添加了其他實驗裝備。有代表性的兩類為:一是用導管將氣體導入灼熱的氧化銅試管中。二是在分液漏斗的頂端套一氣球。
3.4實驗探究,實驗現象
通過分組實驗,同學們主要得到了如下幾種實現象。
項目
人數
猜想與假設
預測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
9組(32人)
生成氫氧化銅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4組(16人)
生成氫氧化銅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3組(12人)
置換出銅
生成紅色的氧化銅沉澱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
3.5解釋交流
當學生完成了實驗探究之後,互相協作交流,最後得出結論。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首先是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放出氫氣,然後氫氧化鈉在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蘭色的氫氧化銅沉澱。部分實驗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有黑色的固體物質為氧化銅。學生交流討論後,認為,金屬與水反應是劇烈的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使部分氫氧化銅分解產生黑色的氧化固體。那麼為什麼鈉會先和水反應呢?對於這個問題,有2個學生在實驗報告提出由於硫酸銅溶液中水分子的密度比銅離子大,此時相當於生成了水合硫酸銅,銅離子被水分子包圍,因此鈉先與水接觸反應。
3.6教師評價
通過探究性實驗,絕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實驗的過程及現象,對產生現象的原理能提出合理的結實。通過批閱學生實驗報告發現,同組成員論記錄一欄大部分學生未填寫,說明學生合作討論意識還比較薄弱和不善於記錄學生在自我評價部分寫道:「說實話,我比較喜歡實驗,更喜歡從實驗中發現特情況去研究,當然,做實驗自己的切記要細心,實驗很多東西是無法挽回,象這引起的損失是不必要的」;「只要實驗操作規范,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就能培養一個人的實驗興趣,找出實驗方法」;「這次實驗不僅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能讓我們自己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能提高我們的興趣實驗操作比較強,知識基礎比較好,對實驗很有興趣,實驗方法還要進一步提高,希望可以有更多做實驗的機會」;「我認為實驗中,我們體現的動手能力差,而且從實驗結果看,我的思維能力還不夠周全,基礎不夠扎實;通過這次實驗,不僅讓我們增長了課外知識,還讓我體驗到對客觀事實要嚴謹對待」,等等。學生的自我評價表明,所有學生都表示實驗興趣濃厚,建議以後多提供機會。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知識基礎較好,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實驗操作及實驗方法評較教低。同組成員評價部分,學生打分大多是「很好或較好」,沒有層次性,彼此間評價較高,跟自我評價部分相矛盾。因此,學生對相互評價還沒有建立正確的態度,評價失真。
4 結語
回首探究性實驗教學所經歷的歷史擅變和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清醒的認識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在當前化學教育教學改革中所承載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的基本過程;全面認識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探究基本方法、發揮學生的合作學習和團隊精神、形成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價值。結合案例從認識論的角度,解釋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提出化學教學認識問題、認識科學探究過程、為學生掌握化學科學知識,檢驗化學理論和驗證化學假說提供化學實驗事實依據等發面所具有的認識論功能。
展望未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研究將逐漸「精細化」,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踐將越來越豐富,它將成為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將成為高中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塊沃土。隨著經濟的發展,化學實驗儀器、設備和條件日趨完善,相信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前景將越來越美好。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沉澱中夾雜黑色固體,並有氫氣放出。

❷ 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有7種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

1.講授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使用口語來描述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則和澄清規則。

2..談話法又稱回答法,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傳播和學習知識的方法。其特點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現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獲取新知識或鞏固和檢查所獲得的知識。

3.討論方法是一種方法,使整個班級或小組圍繞某個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共同探索,互相激勵,進行頭腦風暴和學習。

4.演示方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現代教學方法向學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圖像進行觀察,或通過示範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它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通常與講座,對話,討論等結合使用。

5.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

6.實驗法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某些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通過觀察這些變化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一種常用於自然科學學科的方法。

7.實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使用某些實習場所,參加某些實習,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相關的直接知識,或者驗證間接知識並全面應用所學知識。

(2)實驗設計算教學方法嗎擴展閱讀:

數學教學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教學方法的一種.教師指導學生學好數學基礎知識,提高數學基本技能,發展數學才能,進行思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它既包括了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學生學的方法.數學教學方法對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數學教學目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遠在中國春秋末期和古希臘時期,就有講解、問答、練習、復習等方法的記載.古代主要採用講授法,近代推行了演示、觀察、實驗、參觀等新方法,並改進了解、談話等方法.近些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教育學與心理學新成就的出現,資訊理論、控制論與系統論新學科的建立與發展,為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進與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啟發、講解、談話、練習、討論、演示、實習、觀察、復習等,其中,啟發、講解、談話、練習等用的較多.當前國內外正在實驗的數學教學方法有:發現、研究、自學輔導、程序教學、最優化教學、演算法化教學、「讀讀、議議、講講、練練」等。

❸ 現代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5、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積極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❹ 教育實驗設計的一般步驟有哪些

教育實驗的過程一般可分為准備實驗——實施實驗——總結與評價實驗這三個基本階段,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程序。 實驗的准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制訂實驗方案。

為新的科學理論假說應用於教育實踐尋求操作程序當研究者提出一套完善的教育教學理論後,必須通過教育實驗將理論轉化成可操作的實驗方案以付諸教育實踐,才能切實發揮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通過實驗,一方面尋求將這些理論具體化並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過程的操作程序;另一方面,實驗的結果又將進一步檢驗、充實、完善這些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行性。

1、檢驗、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論:

檢驗現有教育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並改進教育教學過程與方法。通過提供有意義的可靠的信息,對現有教育教學理論進行篩選、改造、提煉和發展、完善。

另外,為發現和揭示新的教育特點和規律提供必要的基礎。通過教育實驗,我們能發現未知,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從而不斷加深對教育發展的規律性認識。

2、促進教育實踐的改革與發展通過教育實驗,人為地創設一定的系統和環境,在科學教育理論指導下改革教學內容或教學方法。

❺ 實驗設計的功能


實驗設計的主要功能是對變數的控制,首先是在控制條件下有效地操縱或改變自變數,使因變數(即反應變數)的變化得到觀察。例如,研究兩種教學方法對兒童學業成就的影響時,實驗設計者應安排使其他條件盡量相同,如選擇家庭和學校環境相似、學業基礎相似,年齡相同的兩組兒童,只控制使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然後考查二者對學習結果的影響。 良好的實驗設計主要表現在合理安排實驗程序,對無關變數進行有效的控制。心理學實驗中的無關變數,有些可以象理化實驗那樣通過一定的實驗儀器及技術予以排除,但大部分難以排除,因而必須依靠實驗設計平衡或抵消其影響。這種控制方法稱作實驗控製法,常用的有幾種:
①消除或保持恆定法:主要利用實驗室條件排除無關變數的干擾,對於不能排除的年齡、體重、實驗環境、被試水平等變數,則設法使其保持恆定;
②平衡法:即按隨機原則將被試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使無關變數對兩組的影響均等;
③抵消法:其目的在於控制由於實驗順序造成的影響,主要採用循環方式(只有兩個實驗處理時採用AB、BA法);
④納入法:即把某種無關變數當作自變數處理,使實驗從單因素變為多因素設計,然後對結果進行多元統計分析,從中找出每個自變數的單獨作用及交互作用。還有一些無關變數,雖然明知它對結果有影響,但限於實驗條件,不可能用實驗控製法加以平衡或抵消,而只能在實驗結束後,用統計的方法分析出來,從結論中排除。這種控制方法叫做統計控製法。常用的統計控製法主要是協方差分析或稱共變數分析。當研究工作由於事實上的困難或行政上的理由不能以個人為單位進行隨機抽樣、必須保持其團體的完整性(如以班級為單位)時,常使用這種方法。
實驗設計評價標准
評價一個實驗設計可以有許多標准,但主要是看其能否充分發揮以下功能:①恰當地解決研究者所要解決的問題,即實驗設計必須與研究問題匹配;②有較好的「內在效度」,即能夠有效地控制無關變數,使反應變數的變化完全由自變數決定;③實驗結果應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普遍性,能夠推論到其他被試或其他情境,即有較高的「外在效度」。
把數學上優化理論、技術應用於試驗設計中,科學的安排試驗、處理試驗結果的方法。 採用科學的方法去安排試驗,處理試驗結果,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費,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更多、更好的生產和科研成果的最有效的技術方法。 60末期代,華羅庚教授在我國倡導與普及的「優選法」,如黃金分割法、分數法和斐波那契數列法等。  數理統計學者在工業部門中普及 「正交設計」法 。  70年代中期,優選法在全國各行各業取得明顯成效。  1978年,七機部由於導彈設計的要求,提出了一個五因素的試驗,希望每個因素的水平數要多於10,而試驗總數又不超過50,顯然優選法和正交設計都不能用,隨後,方開泰教授(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和王元院士提出 「均勻設計」法,這一方法在導彈設計中取得了成效。
優化試驗設計試驗設計在科學研究中的地位與意義 : 1. 試驗設計方法是一項通用技術,是當代科技和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技 術方法。 2. 科學地安排實驗,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費,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更多、 更好的生產和科研成果。簡稱為:多、快、好、省。
優化試驗設計試驗設計可應用於:
提高試驗效率、優化產品設計、改進工藝技術、強化質量管理。 試驗設計在工業生產和工程設計及科學研究中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  提高產量  減少質量的波動,提高產品質量水準  大大縮短新產品試驗周期  降低成本  延長產品壽命 多用在化工、電子、材料、建工、建材、石油、冶金、機械、交通、電力 „

❻ 備課時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❼ 教學方法有哪些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7)實驗設計算教學方法嗎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❽ 怎樣進行實驗教學的內容設計

一、實驗設計的一般思路
1.准確把握實驗目的。實驗目的的確立是整個實驗設計的靈魂。所有實驗步驟的設計,都要圍繞實驗目的這個核心來進行。因此,在進行實驗設計時要讓學生認真審題,准確把握所設計實驗的實驗目的。例如,此實驗的實驗目的應為:研究小麥種子萌發開始的5天中澱粉酶活性的變化情況。
2.精心策劃實驗方法。實驗方法的策劃是整個實驗設計的精髓,也是一個好的實驗設計最富有創意的閃光之處,更是做好實驗設計的關鍵所在,找准了正確的方法就等於搭好了設計過程的骨架。最為常見的實驗方法包括:①化學物質的檢驗方法;②實驗結果的顯示方法;③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等。一般來說,策劃實驗方法是要圍繞實驗目的來進行。因此,本實驗的實驗方法應該選擇化學物質的檢驗方法,即根據澱粉酶能使澱粉水解成麥芽糖而遇碘不顯藍色的特點,用碘液檢驗澱粉的存在,並用溶液顏色的變化來確定澱粉酶活性的大小。
3.自主設計實驗步驟。設計實驗步驟的前提就是必須明白設計原則,即控制變數和設置對照,本著節約和實用的原則進行。設計實驗步驟時還應調動各個實驗小組展開討論。通過實驗小組內成員自由討論、認真審題、明確實驗目的後,我們將實驗步驟設計為(材料用具:小麥干種子若干、研缽、漏斗、紗布、試管若干、清水、蒸餾水、1%的澱粉溶液、碘液):①種子萌發的培養方法。用清水浸泡小麥種子,每天將萌發的種子收集在一起,連續培養 5 天,得到處於萌發1~5天的小麥種子。②小麥澱粉酶濾液的制備方法。在第5天時,將處於萌發1~5天的小麥種子分別切碎,放入研缽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蒸餾水研磨後過濾,收集5份濾液並標記。③設置實驗組及對照組。取6支潔凈的試管(標記為A~F),向每支試管中加入2 ml 1%的澱粉溶液後,再向A試管加入1 ml蒸餾水,向B~F試管中分別加入1 ml 已取得的1~5天的小麥澱粉酶溶液。④結果觀察。振盪6支試管,再將它們的下半部浸在35℃的清水中保溫5分鍾後,各滴入一滴碘液,觀察顏色的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設計實驗步驟時應該把實驗小組內誰負責操作,誰負責觀察和記錄,誰負責匯報和交流等都設計進去,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分工合作、人人參與的整體思路。
4.全面預測實驗結果。通過師生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思考得出的預測結果應全面准確,具有說服力。本實驗的實驗結果預測如下:①若B~F溶液藍色逐漸變淺,說明種子萌發1~5天後,澱粉酶活性逐漸增強。 ②若B~F溶液藍色逐漸加深,F與A的顏色最接近,說明種子萌發1~5天澱粉酶活性逐漸減弱。③若B~F中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則說明種子萌發後1~5天澱粉酶活性無明顯變化。④若B~F中某一支試管的藍色最淺,則說明萌發後1~5天內的某一天澱粉酶活性最強。

❾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3、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4、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5、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6、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❿ 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

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有三種,分為因素設計、准實驗設計和非實驗設計。

1、因素設計

根據實驗中自變數的數量可以劃分為單因素設計和多因素設計。單因素設計簡明易行,但由於實際生活中影響心理活動的因素通常為多個,所以當情況比較復雜時,最好使用多因素實驗設計。

2、准實驗設計

研究者事先認識到某些無關變數會影響實驗結果,卻又難以在實際妥善控制時,可採用准實驗設計。准實驗的主要特點是沒有採用隨機化程序,即被試的選擇和編組、處理分配等都不是隨機安排的。

3、非實驗設計

非實驗設計是一種自然描述,用來確定自然存在的臨界變數及其相互關系。非實驗研究的方法很多,如自然觀察法、相關法、訪談法、問卷法、測驗法、個案法和傳記法等。

(10)實驗設計算教學方法嗎擴展閱讀

實驗設計的主要功能是對變數的控制,是在控制條件下有效地操縱或改變自變數,使因變數(即反應變數)的變化得到觀察。例如,研究兩種教學方法對兒童學業成就的影響時,實驗設計者應安排使其他條件盡量相同,如選擇家庭和學校環境相似、學業基礎相似,年齡相同的兩組兒童,只控制使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然後考查二者對學習結果的影響。

實驗設計的優點

1、科學合理地安排實驗,從而減少實驗次數、縮短實驗周期,提高了經濟效益。

2、從眾多的影響因素中找出影響輸出的主要因素。

3、分析影響因素之間交互作用影響的大小。

4、分析實驗誤差的影響大小,提高實驗精度。

5、找出較優的參數組合,並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找出達到最優化方案進一步實驗的方向。

6、對最佳方案的輸出值進行預測。

閱讀全文

與實驗設計算教學方法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2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0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5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4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1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
孩子學習方法不對該如何 瀏覽:838
艾萊依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9
在家怎麼製作果凍方法 瀏覽:50
關於氮和硫的化學計算方法 瀏覽:627
手環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417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