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區域經濟研究實用方法

區域經濟研究實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2 11:09:19

如何理解和認識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研究的主要范疇包括:區域經濟理論、生產力布局理論、生產力布局的經濟調節機制、新地域的經濟開發戰略和經濟規劃等。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經濟學科。
區域經濟學(Regional Economics,也稱地區經濟學)是經濟學與地理學交叉而形成的應用經濟學。空間經濟學一詞常作為區域經濟學的同義詞。當區域經濟學的課題特別涉及到城鎮時,則使用城市經濟學一詞。區域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系協調的科學。 其與區位理論既有聯系,也存在區別。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應用經濟(二級學科)下的一個三級學科。

Ⅱ 傳統的有關區域經濟學研究的觀點有哪幾種

傳統的區域經濟學就是古典的區位論。核心問題:如何確定最佳位置就是區位理論。
杜能:最早注意到運輸費用的影響,指出距消費市場的遠近對農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把假設的孤立國劃分成6個同心農業圈。
韋伯:繼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勞動力費用因素與集聚因素,認為原有根據運輸費用所選擇的區位將發生變化。他第一次把工業區位理論系統化,綜合分析運費、勞動力費用和集聚效應。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產成本最低點不一定意味著利潤最大,並不是廠商最優區位的選擇點;而市場對生產活動起越來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場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潤為目的的區位理論。

Ⅲ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區域經濟(regionaleconomy)是指在:

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處於;

(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是建立在工業生產生命循環;區域經濟的盛衰主要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優劣;處在創新階段的工業部門一般都布局在處於高梯度的經。

(二)梯度發展理論的動態表象——三種效應;在區域經濟梯度推移。

(3)區域經濟研究實用方法擴展閱讀:

基本要素:區域經濟。

在區域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區域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

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接產生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區域經濟關系。這種關系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系,後者稱之為競爭關系!

Ⅳ 如何開展問題導向的區域經濟學研究

研究分為以方法為導向和以問題為導向,現在學者告訴大家要以問題導向,但做的時候很多以方法為導向,就是拿著方法去套問題,就是方法定啦,具體研究哪個問題,我就隨意選擇,當然這是一種研究方法,但這種方法更多是應用數學家乾的事情,而作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我更多還是贊同以這個學科的問題而定,然後拿著問題去選擇合適的方法;現在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大家說,研究要以現實問題為依據,要符合現實,以經濟學為例,很多學者在做的時候,很多情況下是不符合現實。雖然研究分為學院派和現實派,也可以看著對學理性問題探討,和對現實問題探討,但是一個理論可以短期不符合現在的現實,但長期一定要符合現實,即一個長期即不符合現在現實,也不符合未來現實的理論,那肯定是沒用的理論。

Ⅳ 想要研究一個地區經濟的增長,最好研究哪個變數

也不給信箱什麼怎麼發給你全文啊,中國建設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模型與分析更新時間2006-8-2317:22:30列印此文點擊數5298中國建設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模型與分析一、問題的背景中國經濟目前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經濟增長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動特徵。經濟發展需要刺激投資需求,最終消費需求的形成也有賴於加大投資力度,投資與消費雙管齊下,投資需先行。因此,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離不開投資的持續增長。從理論上講,投資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具有一種正向的關聯關系。一般認為,建設投資是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拉動因素。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會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將建設投資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加大建設投資的規模,既可增加就業機會和國民可支配收入、擴大內需,又可以直接帶動當前的經濟增長,為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奠定物質基礎。西方學者的研究表明:建設投資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建設投資在這些國家的整體投資中的比率甚至達到了20%(Kessedes,1995)。我國大量的文獻也討論了建設投資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夠揭示建設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數量關系的研究成果卻極少。中國發展研究院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在中國經濟中固定資產投資是決定社會需求的最積極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可以作為刺激經濟活動的主要手段(中國發展研究院,1997)。雖然還有其他一些關於建設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重要性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大部分還處在定性階段,很少能夠指出建設投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水平。本研究就致力於找到其對中國經濟發展拉動水平的具體數量關系。二、數據和模型在本研究中,建設投資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長的建設投資所拉動GDP的增長量或增長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和方法。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年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的價值形態。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標還有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固定資產投資(FAI)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年內在固定資產方面投資總量的指標,它同樣也能夠以價值形態反映固定資產建造和購買活動的總量,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固定資產投資可以根據國家的投資計劃分為基本建設投資、更新改造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部分。本文採用這個指標來代表宏觀意義上的建設投資水平,既包括建水壩、修公路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項目,也包括住宅和商業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同時,還涉及各類建築物、構築物和大型設備的修繕和改造。固定資產投資活動按其工作內容和實現方式可以分為建築安裝工程,設備、工具、器具購置,其他費用三個部分。在本文中也將建築安裝工程投資(CI)作為衡量建設投資活動對國民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一個變數,它是指各種房屋、建築物的建造和各種設備裝置的安裝工程投資。建築安裝工程投資比固定資產投資的范圍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內國民經濟中的建築工作量,是一個衡量建設活動水平更為合適的指標。本研究擬採用動態計量經濟學所倡導的誤差修正模型來描述建設投資和國民經濟的相互作用。建立經濟學模型的傳統方法主要是以理論為導向,依據某種已經存在的經濟理論或者已經提出的對經濟行為規律的某種解釋設定模型的總體結構,這種建模途徑對先驗的經濟理論有很強的依賴性。這種建模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動盪前屢次預測失靈,促使人們尋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國經濟學家D·F·Hendry為代表,提出了動態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經濟理論和經濟數據提供的信息,在協整理論的基礎上建立反映變數短期波動和長期均衡的誤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一般經濟變數都可以用時間序列來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隨時間變化,就稱這個序列是穩定序列。如果一個序列在成為穩定序列之前必須經過d次差分,則稱該序列是d階單整。按照協整理論,幾個同階單整的時間序列之間可能存在著一種長期的穩定關系,其線性組合可以降低單整階數,即所謂的協整關系。誤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這種理論之上的。以GDP和建築安裝投資(CI)為例,若GDP和CI具有協整關系,則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寫作一般的自回歸分布滯後的表達式:附圖和CI之間存在的長期均衡關系。於是GDP的短期波動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長期均衡,一部分是短期波動。一般(β[,2]-1)都會小於0,因此,若(t-1)時刻GDP大於其長期均衡解,γecm[,t-1]為負值,使△GDP[,t]減少;若(t-1)時刻GDP小於其長期均衡解,γecm[,t-1]為正值,使△GDP[,t]增加。體現了長期均衡誤差對GDP的控制。以不變價格表示的流量指標一般是一階單整。固定資產投資、建築安裝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都是流量指標,一般情況下屬於一階單整,它們之間可以存在這種長期穩定的關系,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建築安裝投資的短期的變動又會對國內生產總值產生短期的影響。因此,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動既受固定資產投資、建築安裝投資短期變動的直接影響,又受兩者之間長期穩定關系的調整,可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討論這種關系:附圖表明如果FAI變化了1%,GDP將變化β[,1]%。α[,1]同理。可見各個系數具有很強的經濟意義。本研究中的數據都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自1981年始,且已經折算為1981年不變價,這樣可以去除通貨膨脹的影響,更好地反映數據內在的規律性。在本研究中,採用SPSS軟體包進行統計分析。各年的數據如下;表1固定資產投資、建築安裝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1981-1999年,單位:億元)附圖註:1.所有數據均為1981年不變價;2.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三、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一)方程的初步設定和簡化一般來講,在經濟數據中,以不變價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現為一階單整。因此,從理論上判斷,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應該是一階單整。採用Dickey和Fuller於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進行單整檢驗結果也表明,的確如此。然後,可以將方程設定為一般的自回歸分布滯後模型。模型的右邊包括被解釋變數的滯後、解釋變數及其時間滯後項。對於固定資產投資方程,首先設定為:附圖用最小二乘法估計這兩個自回歸分布滯後方程,採用逐步回歸(Stepwise)方法,剔除不顯著的變數。在固定資產投資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計得到的方程為:附圖可見方程的顯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過檢驗。常數項的t值很小,並不顯著。(由於此方程對後面的過程只有理論上的意義,因此不必剔除常數項。)其他各項系數在99%的置信水平下顯著不為0。該方程的殘差類似白雜訊。在建築安裝投資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計得到的方程為:附圖方程的顯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過檢驗。常數項的t值很小,也不顯著。其他各項都在99%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不為0。該方程的殘差類似白雜訊。可以看到,以上兩個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數為負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它們分別與LnFAI[,t]和LnCI[,t]之間存在著共線性的關系,導致兩者的系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互相任意分配。但這對後面的研究影響不大。(二)求長期均衡方程下面可以用簡單的回歸分析求得長期均衡方程。對於固定資產投資方程,長期均衡方程為:附圖可見,整體顯著性明顯滿足。各項系數的顯著性檢驗均順利通過。從此均衡方程可以計算ecm序列(即殘差序列):附圖AdjustedR[2]=0.982F=980.657整體顯著性明顯滿足。各項系數的顯著性檢驗均順利通過。ecm[,t-1]=LnGDP[,t-1]-3.228-9.793LnCI[,t-1]。(三)建立誤差修正模型1.固定資產投資方程考慮到在初步設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較顯著,在建立誤差修正模型時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證方程的包容性。設定誤差修正模型為:附圖p=0.0002,可見整體顯著性明顯滿足。從變數顯著性檢驗來看,兩個方程的ecm[,t-1]的顯著性較低,但是,考慮到它們重要的經濟意義,仍不將其剔除。四、經濟意義分析(一)彈性分析在以上兩個誤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數可以看作是GDP對FAI和CI的彈性系數,因此,可以根據方程的系數對它們進行彈性分析。△LnCI[,t]前的系數為0.324,這說明國內生產總值對建築安裝投資的彈性系數為0.324。當建築安裝投資增長1%時,將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324%。而△LnFAI[,t]前的系數為0.317,這說明國內生產總值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彈性系數為0.317。當基本建設投資增長1%時,將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317%。這是非常重要的結論,定量地給出了建設投資對國民經濟拉動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設投資對國民經濟的拉動效應大致是這樣一個概念,即當建設投資增長1%時,能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大約0.32%。以往的分析往往僅限於定性,沒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關系。從兩個彈性系數可以看出,建設投資對國民經濟的增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彈性系數都較大。(二)拉動效率分析為了進一步分析建築安裝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對國民經濟拉動作用的大小,引入一個新的系數,將其稱之為「拉動效率」,它是GDP對該變數彈性系數與該變數在GDP中所佔份額的比值,即附圖,D[,i]表示在此區間內GDP對某一變數i的彈性系數,S[,i]表示某一變數i在此區間內占據GDP的平均百分比。這樣可以排除彈性系數大小中不同變數份額因素的影響。如果q>1,這表明某一變數在這一階段對GDP的拉動作用是積極的,超過了自身在GDP中所佔據的份額,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則表示這種拉動作用是消極的,少於變數自身占據GDP的份額,是低效率的。結果如下(1981年—1999年間):變數D[,i]S[,i]q[,i]CI(建築安裝投資)0.3240.1961.652FAI(固定資產投資)0.3170.3001.057由此可見,兩者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都是很積極的,q[,i]均超過了1,建築安裝投資更為顯著。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為19.6%,而彈性系數達到了0.324%。這進一步驗證了在本文開始時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結論,建設投資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經濟活動的主要手段,能夠高效率地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三)誤差修正項(ECM)的分析Ecm項系數的大小反映了對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系數的估計值一般是負值。對於固定資產投資方程,Ecm前面的系數是-0.049,由此看來,調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調整的過程大致如下:附圖對於建築安裝投資方程,Ecm前面的系數是-0.018,調整的力度也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設投資主要以短期波動的形式來影響GDP的變化,長期均衡起的控製作用不大。這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具體情況,我國目前正處在大規模建設的發展階段,還遠遠沒有達到建設量的穩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五、總結本研究將固定資產投資(FAI)和建築安裝投資投資(CI)作為對GDP產生拉動作用的變數,通過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們之間長期均衡和短期波動的表達式。從彈性系數可以看出,無論是建築安裝投資,還是固定資產投資,二者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都是很明顯的,國內生產總值對建築安裝投資的彈性系數為0.324。當建築安裝投資增長1%時,將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324%。國內生產總值對基本建設投資的彈性系數為0.317。當基本建設投資增長1%時,將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317%。綜合起來,當建設投資增長1%時,能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大約0.32%。從拉動效率來看,兩者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都是積極的,q[,i]均超過了1,建築安裝投資更為顯著。建設投資主要以短期波動的形式來影響GDP的變化,長期均衡起的控製作用不大。這主要是由於我國目前正處在大規模建設的發展階段,還遠遠沒有達到建設量的穩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結果不僅驗證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結論,即建設投資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經濟活動的主要手段,能夠高效率地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而且給出了具體的拉動效應值,分析了短期波動和長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於更加准確地分析建設投資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收稿日期:2001-03-23【參考文獻】[1]中國發展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分析[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7.38.[2]中國統計年鑒[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3]陳炳煌.當前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龍岩師專學報,2000,(6).[4]黃聰,李啟明,申立銀.中國建設推動力的計量模型與分析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2000,(4).[5]李子奈.計量經濟學——方法和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6]李子奈,葉阿忠.高等計量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7]D·Hendry,秦朵著.動態經濟計量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KessedesC,IngramG.Infrastructure'simpactondevelopment:LessonsfromWDR1994[J]..1995,(1):16-32

Ⅵ 區域經濟研究實用方法:基於ARCGIS,GEODA和R的運用.pdf,誰有嗎

區域經濟分析與ArcGIS軟體應用定稿,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2WESdscXy0G6Y3x80m2pTw

提取碼:6meb

經濟分析是指以各種經濟理論為基礎,以各項基本資料為依據,運用各種指標和模式,對一定時期的經濟動態及其產生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從中找出規律,並指出發展方向的研究活動。經濟分析可按分析對象的范圍,分為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

Ⅶ 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方向都有哪些

經濟學研究生對數學要求都比較高。因為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定性+定量,定性這種需要有一定水平了才做的出,研究生一般就做做定量研究,一般涉及到統計、計量、建模。三高是為了訓練你的經濟學思維,是方法論的訓練。區域經濟學有很偏文科么?沒有,絕對沒有,你可以看看一些C刊的區域經濟學的文章,裡面用的模型、。怎麼學好,這個太難回答了。學好一門經濟學學科無非三方面,理論、方法、歷史。對這三方面有一個系統把握,我覺得對這個學科就學的很不錯了。你的理工科背景對跨考經濟學還是有一定幫助的,研究生導師都比較喜歡有數理背景的學生。不知道你選好導師了沒有,選好的話,你就把你導師的文章看看好了。尤其是近三年的文章,更是要好好拜讀下。建議的話,不大好給。若你要考博的話,研一紮實基本功,三高好好學,多看看好期刊的文章,如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等。研二開始跟隨導師的方向,做一些研究,努力發幾篇論文出來。研三的話聯系博導,准備下英語。若是要就業,一般銀行隨便去去沒問題。想要檔次高一點,比如去地方發改革委、金融、中國人民銀行或是其他研究院所的話,那你也是需要幾篇論文傍身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若還有問題請追問。

Ⅷ 區域經濟學研究的內容

區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間。區域內的自然資源狀況、人口分布狀況、交通狀況、教育水平、技術水平、工農業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對於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活動和生產過程的影響極大。如何使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達到整體最優效果呢?區域經濟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它一方面對區域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進行經濟評價,對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進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區域發展綱要提出科學的依據,並為區域經濟建立起計量經濟模型。
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發展起來的。最初興起於西方國家,東歐和原蘇聯在60年也掀起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潮。我國則直到80年代後才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Ⅸ 什麼叫區域經濟研究

傳統的區域經濟學就是古典的區位論。核心問題:如何確定最佳位置就是區位理論。杜能:最早注意到運輸費用的影響,指出距消費市場的遠近對農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把假設的孤立國劃分成6個同心農業圈。韋伯:繼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勞動力費用因素與集聚因素,認為原有根據運輸費用所選擇的區位將發生變化。他第一次把工業區位理論系統化,綜合分析運費、勞動力費用和集聚效應。克里斯·泰勒、廖什:生產成本最低點不一定意味著利潤最大,並不是廠商最優區位的選擇點;而市場對生產活動起越來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場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潤為目的的區位理論。

閱讀全文

與區域經濟研究實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2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0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4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1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
孩子學習方法不對該如何 瀏覽:838
艾萊依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9
在家怎麼製作果凍方法 瀏覽:50
關於氮和硫的化學計算方法 瀏覽:627
手環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417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