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法。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二、觀察法。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三、實驗法。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
四、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五、實證研究法。實證研究法的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六、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七、跨學科研究法。跨科學研究法是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
八、個案分析法。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九、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十、數量研究法。數量研究法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十一、模擬法。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
十二、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1)誤用研究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1、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宏觀問題因其關系全局,學生難以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因而常會有畏難情緒,研究中也會困難重重。指導學生研究應網之一目以見網,豹之一斑以見豹,從微觀著手,從身處的一地,熟悉的一方著手去研究。在對局部的研究中聯系全局,通過對微觀的研究去認識宏觀。
2、抽象與具象相結合
理論、概念、原理、法則等等,往往因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學生感到高、難、空而難以入手,影響研究情緒。指導學生去研究與之相關的具體事物,可以通過對這些具體生動、形象直接的事物的認識,對有關通過調查、訪問、收集到的具體數據、材料、事例等的研究,去認知把握原本抽象的東西。
3、課題研究與個人興趣相結合
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給學生創造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有效地調動其學習的內在動力,激勵其學習的積極性、持續性、深入性和創造性。
讓學生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環境中產生的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愛好與課題研究結合起來,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變任務為興趣,從而提高研究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4、當前學習與將來應用相結合
高中學生的課題研究,要注意麵向實際,注重實用性。引導學生將當前學校學科知識學習、相關課題的研究與將來的實際應用相結合。這個實際應用,即包括當前社會的實際需要,更包含社會發展需要和科技自身發展趨勢的需要。
㈡ 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文獻研究法、跨學科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等。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3、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4、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5、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㈢ 開題報告中,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的區別
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研究方法多指那些具有明確定義的實驗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多是指那些沒有明確定義名稱的方法。
這是運用智慧進行科學思維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思辨法、行為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是人們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
由於人們認識問題的角度、研究對象的復雜性等因素,而且研究方法本身處於一個在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轉化的動態發展過程中,所以對於研究方法的分類很難有一個完全統一的認識。
研究方法的使用
科學研究通常是分階段進行的,在不同的階段應該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來完成相應的研究任務。選題階段通過可以借觀察法、文獻調查法、歷史研究法等來獲取相關的數據,進而保持所選課題的學術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等。
調研文獻階段可以藉助問卷調查法、文獻調查法,從各種期刊、圖書、檔案等傳統文獻和現代的光碟、網路等新型資源當中,查找相關的學術信息,研究成果。在提出假說和構建理論階段,可以藉助公理化方法、從抽象到具體方法、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法等,將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通過符號化而成為顯性信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究方法
㈣ 論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01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它是有計劃、有目的並且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歷史狀況或現實狀況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了觀察法、歷史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且對調查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02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這幾個方面的作用。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03
【實驗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改變或設計的社會過程中了解研究對象的外顯行為。實驗法的依據是自然和社會中現象和現象之間相當普遍存在著的一種相關關系——因果關系。其主要特點是: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實驗法有實驗室實驗法與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
04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既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又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還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並且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
05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06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07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預測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屬於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定性分析常在定量分析之前進行,它為設計或選擇定量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並非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必須事先進行定性分析,因為有時分析對象中含有哪些組分是已知的。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
08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09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0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和類比法很近似。它是在實驗室里先設計出於某被研究現象或過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間接的研究原型規律性的實驗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㈤ 畢業論文中的「課題擬採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什麼解釋一下。怎麼寫來個例子
就是你准備怎麼樣來完成畢業論文。
寫出你打算採用的方法就可以了。如:方面的研究"課題擬採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採用高等數學和微積分的方法計算,採用矩陣理論的方法計算,採用概率論的方法進行模擬,進而比較得出更合理確切的結論。
論文擬採用的研究方法:
1、實驗; 2、試驗; 3、理論解析、計算; 4、工業性實驗及生產實踐等等。
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順利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要求重要依據之一。
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畢業論文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二)、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
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
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
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
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第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㈥ 論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論文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調查法,是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常用問卷調查法。實驗法,通過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和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觀察法,研究者用自我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還有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定件分析法、定量分析法、跨學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模擬法等。
㈦ 語誤分析是常見的研究什麼的方法
語誤分析是常見的研究語言學習的方法。
語錯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語誤分析使人們認識到這一點。從避免錯誤轉向學習錯誤。因此,它為研究第二語言學習過程提供了一種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語誤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受母語影響的語誤和不受母語影響的語誤。它也可以分為兩類:語言使用中的偶然錯誤和隨機錯誤以及反映學習者語言過渡能力的規律性錯誤。錯誤是教學中重要的信息來源,錯誤分析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對人們研究語言有很大作用。
㈧ 漢語成語異體,活用,誤用問題研究
畢業論文題目 1.現代漢語語音研究 2.漢語新詞語研究 3.漢語外來詞語研究 4.漢語字母詞研究 5.漢語媒體語言特點研究 6.漢語修辭研究 7.漢語多音字研究 8.漢語復活詞研究 9.當代漢語科技詞語研究 10.現代漢語成語變化研究 11.當代漢語詞語語音形式的發展變化 12.漢語慣用語研究 13.當代漢語新諺語研究 14.當代漢語青年流行語研究 1.現代漢語同音誤用研究 2.談談副詞「終於」的用法 3.論正極意義和負極意義 4.語用正誤與語頻統計 5.因果關系與轉折關系的上位義比較 6.給病句一個理由 1.作為文化符號的語言符號 2.文化符號「道」和「道」族詞彙的研究(說明:本題中的「道」也可換成「氣」、「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別成為不同的題目) 3.當前我國社會稱謂的使用問題 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況調查 5.「同志」的尷尬 6.文學語言研究 7.漢語語氣詞研究 8.書名和社會文化心理 9.店名和中國文化(說明:本題中的「店名」也可換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稱」等等詞語,分別成為不同的題目) 10.鬼神名稱和宗教文化 11.命名和藝術世界——談小說《西遊記》的人物、地點命名在藝術建構中的作用 12.成語和中國文化(說明:本題中的「成語」也可換成「歇後語」、「慣用語」、「俗語」等詞,分別成為不同的題目) 13.漢語動物名稱研究 14.漢語植物名稱研究 15.新時期小說語言粗鄙化現象研究 16.「X吧」類新生店名研究 17.說「秀」(英show) 18.漢語象聲詞研究 19.泛義動詞「整」與「搞」的比較研究 20.漢語感嘆詞研究 21.東北方言動詞「造」的研究 22.東北方言語氣助詞「唄」的研究 23.東北方言後綴「——巴」的研究 24.新時期以來新生句法現象研究 25.話語與政治的關系研究 1.字詞誤讀研究、字詞誤用研究 2.漢字形體演變及識記研究 3.褒義詞考查分析 4.同義詞辨析與運用 5.貶義詞考查分析 6.漢英詞語對比研究(包括對外漢語教學) 7.成語運用研究、習語運用研究 8.新聞語言研究 9.廣告用語研究 10.法律、商貿語言研究 11.社交用語研究、文藝用語研究(小品、歌詞等) 12.詞類區分研究 13.語境與語言表達研究 14.新辭格研究或辭格發展研究 15.語境對詞義(句子結構)的影響 16.有特點的句法結構考察分析 1.現代漢語語法 2.漢語應答句研究 3.標題語法研究 4.標題語用研究 5.標題語義研究 6.東北官話地點方言研究 7.東北官話語音研究 8.東北官話詞彙研究 9.東北官話語法研究 10.東北官話語用研究 11.現代漢語詞典編纂研究 12.現代漢語修辭研究 1.現代漢語主謂謂語句研究 2.現代漢語補語研究 3.程度副詞與狀態形容詞的組合研究 4.程度副詞與特殊的動詞性結構組合研究 5.「副+名」的社會運用考察 6.句法結構中的語義分析 7.動詞和名詞的句法語義關系研究 8.現代漢語歧義問題研究 9.歧義現象和語境研究 10.現代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研究 11.現代漢語程度副詞重疊式研究 12.成語和中國文化(說明:本題中的「成語」也可換成「歇後語」、「慣用語」、「俗語」等詞,分別成為不同的題目) 1. 當代作家語言研究(包括詞彙、語法、修辭) 2. 報刊語言研究 3. 節目主持人語言特點考察 4. 少兒節目語言特點考察 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語言現象 6. 法律語言研究 7. 辯論、演講語言的特點 8. 對外漢語教材的對比研究 9. 留學生漢語習得的語誤研究 10. 漢語各方言的語音、詞彙、語法研究 11. 現代漢語插入語的個案或宏觀研究 12. 現代漢語委婉語的個案或宏觀研究 13. 漢語口語中的話語標記研究(如:對了、嗯、好、得了、回頭、然後、我說等) 14. 代詞「人」、「人家」使用情況考察 15. 句末語氣詞使用狀況調查 16. 談「俗話」 17. 漢外對比研究(如:親屬稱謂、外來詞、具體語法現象) 18. 狀語的類型與狀語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 19. 《現代漢語詞典》收詞情況分類考察 20. 夫妻互稱的歷時、共時研究 21.交際語言的若干問題研究 1.對外漢語語音教學 2.俄羅斯留學生漢語聲調學習研究 3.韓國留學生漢語單字音學習研究 4.歧義格式的實驗語音學研究 5.哈爾濱方言單字音研究 6.歧義結構的語音分化研究 7.黑龍江方言語音研究 8.「都」字歧義句的實驗語音學研究 9.哈爾濱方言聲調研究 10.實驗語音學 11.對外漢語單字音教學研究 12.語音史研究 13.語音的規范與發展畢業論文題目 1.《審音表》與《現代漢語詞典》定音比較研究 2.第二語言教學流派研究 3.對外漢語教學技巧研究 4.對外漢語詞彙教學 5.對外漢語語法教學 6.對外漢語漢字教學 1.語言文化教學策略與方法 2.漢語中介語研究 3.對外漢語教學史研究 4.對外漢語教材分析 5.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聽力訓練 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口語訓練 7.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技巧 1.關於中國文化教學問題的宏觀討論 2.語言課的文化教學 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 4.對外漢語口語課堂教學 5.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6.情景教學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7.對外漢語中的俗語教學 8.互動式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9.對外漢語教師的職業角色 10.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近義詞辨析 1.慣用語與對外漢語教學 2.對外漢語中的成語教學 3.對外漢語寫作教學 4.對外漢語形容詞教學 5.對外漢語虛詞教學 6.程度副詞的對外漢語教學 7.祈使句的對外漢語教學 8.疑問句的對外漢語教學 9.感嘆句的對外漢語教學
㈨ 使用外國論文的的研究方法,利用本國的數據進行研究的論文算不算是抄襲
論文的抄襲是不分國界,不分人種的,不分語言的。像LZ這樣的情況,只需要在研究思路上稍加改動,即使只有很少部分的改動,並且說明你的思路是在某某思路上的略微改善,以及改善帶來結果上的變化,那麼就是一篇好論文。如果一點都沒有變化,那麼你論文中的價值完全是別人已經做過的,廣義上來說可以定義為抄襲。不過看你是什麼級別的論文了,如果是本科或者碩士論文的話,沒人管你超不抄襲,只要別整篇復制粘貼,就沒事。如果是博士論文,而且要發表到一些權威機構的話,讓業內人士一看,就知道你的論文完全就是別人的,沒有任何價值,沒有體現博士3年做研究對社會的意義。
㈩ 寫出1個誤用統計學方法的例子,並說明應該如何正確應用方法
一個蘋果只爛了一半,統計家認為綜合來看,這蘋果還能吃。
以下是統計學的相關介紹:
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統計學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其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統計學是一門很古老的科學,一般認為其學理研究始於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時代,迄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統計學至少經歷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數」和「統計分析科學」三個發展階段。
所謂「數理統計」並非獨立於統計學的新學科,確切地說,它是統計學在第三個發展階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數據的新方法的一個綜合性名詞。概率論是數理統計方法的理論基礎,但是它不屬於統計學的范疇,而是屬於數學的范疇。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