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摔跤怎麼練
摔跤只要就是力量 也就是爆發力 然後就是身體的柔韌性 還有協調性 然後是跤力 俯卧撐 仰卧起坐 蹲起都是必須練的 然後就是跑步 不用太快 但是必須每天都跑 然後是基本功 基本功具體看你練哪一種跤 不一樣的跤 基本功不太一樣 我練的是古典式摔跤 還有自由式摔跤 和中國式摔跤 基本功是基礎 必須熟練 還有就是個個關節的力量 也就是跤力 比如手腕 你何以拿一個啞鈴 然後之聯系手腕的力量 還有 比如腳踝 你可以踮腳三十 或五十次 然後 跑出去 用沖刺 跑三次算一組 每天 兩道三組 還有很多很多 摔跤不是單練一項就能練好的
㈡ 國際式摔跤分為哪幾種
國際式摔跤包括古典式和自由式兩種,國際式摔跤不僅按體重分級,而且還按年齡分組。
(1)古典式摔跤只許握抱頭、頸、軀干、上肢、不許握抱下肢,也不準用腿使絆。
(2)自由式摔跤比較自由點,可以抱腿,可以用腿使絆,這兩種跤都不準抓衣服,國際式摔跤不僅站立摔,倒在墊子上還可以翻滾,繼續角斗。運動員使用動作主動倒地不輸分,可在墊上繼續角斗,直到制服對手到雙肩著地。現代的國際摔跤比賽要求運動員在場上積極主動,全面連貫勇敢頑強,運動稍有消極就被警告,因此,比賽非常緊張激烈。
㈢ 摔跤應該練什麼
比賽不計的話,實戰裡面最實際好用就是中國跤術,尤其是傳統的快跤,絕對是一項系統的絕技。要學會摔跤,有幾樣東西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抓力,要練到能抓到對方任何部位,如衣領,胳膊,腰帶之類,都能把對方的身形擰背第二,腰胯力,要把對方摔倒或者摜出去,是腰在發力,不是手臂第三,腿力,腿除了要站得穩之外,還要用鉤掛掃拌的招數,來對付對方的支撐腿。鍛煉的時候力量訓練就朝這三個大方向練就對了。然後技術就要找個專門的老師帶一段時間。自己可以練習抱腿,雙手抱緊對方兩條大腿,往上一提,對方就肯定倒。
如何練好摔跤
㈣ 摔角是如何練成的
摔跤要練習扎實的基本功,特別要加強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靈活性練習。還要注意動作迅速和上下肢的協調配合,「眼似閃電,腰如盤蛇,腳似鑽。」「動作要象打閃紉針」。這都說明摔跤必須要以快取勝。因為快可使動作突然,使對方猝不勝防,從而爭得主動。
摔跤還強調手腳動作要密切配合。上邊用兩手把對方捆住,下面再用腳和腿使絆。
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和身體素質等條件都不同,因此應選擇適於自己練習和使用的技術動作,以便更快地掌握技術,形成自己的特點。例如身材矮小、動作比較靈活的人,可著重選練小得合、撈、磨、端踢、掐撮、躺刀、入、穿檔靠、蹩、掏、耙、刀勾、豁、揣、捆等技術動作;身高、體重、力氣大的人,可重點練勾、別、纏、踢、掰、叉、涮、擰、鋟、拄、撮、肘、拍、撴、裝、錯、披以及大得合等技術動作。
俗話說:「摔跤要有一把主手。」有了一把得意的底手,就能便於應付對方的快攻。反過來說,輸跤者首先輸了手,因為一旦被對方抓著一把適於他的袖帶,往往就會陷於被動。當然,有經驗的運動員也可以借對方的揪袖和夾脖作為一種誘招。例如在對方使別或勾時,可在後面扒腰、按腿來橫削對方唯一的張樁,這樣就可以轉危為安,反敗為勝。
身材高大的人與身材矮小的人對摔時,身材高大的人應發揮臂長、身長、腿長的特點,爭取先抓住對方而不要讓對方先靠近自己。反之,身材矮小的人要爭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盡量限制對方的長處。如對方身體較胖、體力較差時,可設法扯著對方轉動,消耗他的體力,然後再借機進攻。
㈤ 國際式摔跤的規則和知識
比賽在每邊長12米的墊上進行,墊的厚度根據使用材料的彈性而定,一般6厘米左右。墊中間直徑9米的圓圈為比賽區。比賽時運動員必須身穿紅色或藍色摔跤服,鞋為平底軟靴。每場比賽兩個回合,每個回合3分鍾,中間休息1分鍾。 自由式摔跤又稱自由式角力。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美國家。比賽時可以手足並用,可以抱頭、頸、軀干、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許抓衣服,不許使用反關節和窒息動作。將對手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3秒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㈥ 哪位高手給講解一下摔跤的技巧
任何一項競技體育運動都有一套與其項目特點相適應的基本功與練習方法,摔跤運動也不例外。
摔跤基本功既有單式練習又有聯合練習,既有徒手練習又有器械練習。
摔跤的基本功不僅是熟練地掌握和提高摔跤技術的重要環節,而且是有效地發展專項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摔跤的技術是千變萬化的,只有全面地掌握摔跤的基本功,練習基本功,才能為掌握摔跤技術打下良好基礎。
第一節 倒地功
中國式摔跤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項目,目的是要摔倒對方而自己保持平衡。常言道:「要想摔人,必須先會倒地。」 這就是說,練習摔跤,要先學會倒地的功夫,才能避免受傷,做到自我保護,同肘鍛煉身體能經受震動,發展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在練習倒地功時,必須注意: 1.倒地時,身體接觸地面的面積要大。 2.倒地時,要憋氣、團身、全身緊張,以免內臟受到 震動。 3.手撐地時,手指稍向里扣,屈肘。 4.被摔倒時,要及時鬆手,以防砸傷.
倒地功的內容有: 1.前倒:同「前滾翻」的動作。 2.左前倒:由左架開始,上體前傾,兩膝交屈,左手 在前,右手在後。左手指向里撐地,接著迅速屈肘、低頭、 團身左前滾。左肩先著地,然後右肩著地。 3.右前倒:方法與左前例相同,只是向右前方倒地。 4.左後倒:由左架開始,低頭、團身、屈膝,身體向 左後方倒。左手指向里,並在身體左側撐地,然後迅速屈 臂,使身體向左後方著地。 5.右後倒:方法與左後倒相同,只是向右後方倒地。 6.後倒:同「後滾翻」,但手臂和後背要同時著地, 低頭、含胸、憋氣。 7.直立前倒:身體直立前倒,兩臂微屈,兩手手指稍向里指,兩手撐地後,以迅速屈肘的動作來緩沖落地的沖擊力。在整個動作的過程中,要抬頭、憋氣,全身緊張用力。 f練習倒地的功夫,最好從原地開始,根據掌握的情況,可改變姿勢或在活動中練習,逐漸增加難度,以適應比賽時的情況
中國式摔跤是通過摔跤衣發揮手法的作用。術語講:「手是兩扇門,全靠腿贏人。」形象地道出手法技術在摔跤運動中的重要作用,實戰中有了有利的把位才能組織進攻,從而戰勝對方。
中國式摔跤優於其它跤種,手腳分工明確就是中國跤鮮明的特點。它說明了中國式摔跤的先進性和文明性。中國式摔跤技法博大精深,功法和技術繁多。就手法而言,有搶手(抓握),防手(防抓握),蹬手(蹬把),引手(主動給對方抓握,藉以反攻),藉手(借對方緊握我時我借其手進攻)。拿法就是借用跤衣或肘腕拿摔。
一般情況左側進攻者左手為上手,也叫前手。右手為底手,也叫後手。術語講:「跤摔一把手。」就是講一把底手,也叫准手。搶手也就是搶底手,也叫爭手。搶底手爭上手是手法技術的基本技術。
中國跤在實戰中運動員均要穿布制開胸、半袖的短上衣,叫跤衣。也叫褡褳。腰系中心帶也叫腰帶。跤衣跤帶各部位均有名稱。(把位示意圖)
一、 跤衣把位名稱,把位和抓法
● 跤衣部位
1、 衣領叫領
(1) 正領
(2) 偏領(磨盤領)
(3) 倒扒領
2、 衣袖叫小袖
3、 胸襟叫門子
(1) 直門
(2) 偏門
(3) 掛門
(4) 軟門
4、 腰帶叫中心帶
(1) 前帶
(2) 偏帶
(3) 後帶
5、 跤衣下擺游離部分叫小杈
(1) 直握
(2) 反握
6、 跤衣背後部分叫後契
(1) 後帶上
(2) 後帶下
● 實戰中除抓握跤衣外還可以抓握身體上肢各部位
1、 握腕
(1) 反握腕
(2) 正握腕
(3) 雙手握腕,又叫雙剁腕
(4) 擄腕
2、 握肘
(1) 掐肘
(2) 擄肘
3、 抱脖
(1) 單臂夾頸
(2) 單臂反夾頸(反夾鍋)
(3) 單手抱脖(向後扒抱)
(4) 雙手夾頸(雙手扣腕)
● 跤衣把位抓握方法
1、 抓握大領方法
(1) 正領、偏領:拇指在內,四指在外
(2) 倒扒領:由對方腋下扒對方領,四指在內
2、 抓小袖方法(抓異名側衣袖)
四指在內,拇指在外
3、 胸襟的抓法
(1) 直門:抓異名胸襟上部,拇指在內,四指在外,將跤衣翻起。
(2) 偏門:抓同名側胸襟上部,四指在內,拇指在外。
(3) 反掛門:反腕抓異名側胸襟上部,拇指在外,四指在內。
(4) 軟門:抓異名側中帶上,胸襟下部,拇指在內,四指在外翻起。
4、 跤帶抓握法
(1) 正握後帶:又叫蓋後帶,拇指插入,四指下勾。
(2) 反握後帶:又叫挎後帶,四指反腕插入,拇指在外。
(3) 偏帶:雙手或單手抓握異名側偏帶,拇指在內,四指勾掛。
(4) 中帶:又叫中心帶,單手或雙手抓握對方前帶,拇指在外,四指插入,反腕抓握叫端中帶。
5、 後契的抓握法
(1) 單手抓握對方背後帶上跤衣
(2) 但手抓握對方背後帶下跤衣
6、 杈的抓握法
(1) 反手抓:反手抓握異名側跤衣下擺游離部分。
(2) 正手抓:正手抓握異名側跤衣下擺游離部分。
㈦ 怎樣練好國際摔跤自由式摔跤
根據自由式摔跤技術動作結構復雜難度的過程。在訓練中為了運動員更快更好地掌握提高每個技術,採用不同的訓練方式使教練員,運動員一看技術一體圖就知道技術到位,要求連貫,同時在比賽訓練中加強運動員獨立思考能力和戰術反應能力,所以根據多年的訓練比賽和教學實踐把平面「金字塔」形的技術動作四個到位和「三角形」三個要求結構一體圖相結合進行總結與分析。
1、摔跤技術動作四個到位訓練分析
1.1「金字塔」技術圖和四個到位結構說明
1.2摔跤運動員反應到位的訓練
摔跤運動員的思維反應能力與普通人不一樣,他有先天性的摔跤意識和反應意識,有良好的個性與心理素質,獨立思考能力,所以採用不同的訓練方式來訓練提高運動員思維反應能力。在比賽中只有各種戰術性進攻。反功時快速判斷應變能力的反應到位才能有做技術動作的機會,也是反應的基礎上才能成功每個技術動作,我認為反應是技術、戰術的方向,也是進攻、防守、反攻的基礎。因此,教練員應該重視在運動戰術的各種技術反應模式訓練。
比如: ○1打籃球、排球比賽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協調、准確應變反應能力。
○2踢足球比賽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反應能力和快速判斷反應能力。
○3兩人摔跤技術配合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跤類意識反應能力.
○4各種實戰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思維反
應能力和運動戰術反應能力全過程.
1.3摔跤運動員技術到位的訓練
摔跤技術是運動員比賽戰場的戰勝絕招武器,也是訓練比賽中的核心任務。在技術訓練中運動員要尋找自己的各種絕招技術,只有加強掌握連貫技術,絕招技術為重點的全面技術。才能創造技術動作的技術到位。
比如: ○1兩人技術配合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技術基本功到位的掌握和達到熟練程度。
○2兩人技術對抗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技術動作的技術到位,在不同情況下掌握運用熟練程度.
○3兩人連貫性技術配合、抵抗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連貫性絕招技術到位,在不同條件下互相結合連貫的掌握運用程度。
1.4摔跤運動員速度到位的訓練
速度到位是運動員快速做技術動作,同時進攻、反攻、反應速度的移動環節。
比如: ○1踢足球比賽終習是提高運動員的反應速度和體能速度。
○2兩人摔跤技術配合,對抗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
○3各種實戰練習是運動員每個技術動作的速度到位在實戰中提高掌握運用能力的熟練全過程。
1.5摔跤運動員力量到位的訓練
摔跤是力量為主的運動項目,同時需要強大體能作保證的對抗性項目,戰勝對手的基礎是體能和力量,所以在訓練中應合理安排好最大力量、速度力量、耐力性力量、技術性力量、專項力量、專項體能等內容的針對性實戰練習.在比賽時利用科學手段提高運動中的力量到位是關鍵。
比如 ①短跑(100米、200米、400米),長跑(10公里、15公里).跳,跑,爬,抱等各種體能練習是提高運動員的全身肌肉力量和耐力,速度力量.
②用力量器材綜合力量練習提高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和耐力性專項力量.
③兩人專項功,兩人快速技術動作和各種實戰練習是每個運動員在運動中的技術性力量,專項速度力量,爆發力能力的到位提高掌握利用能力的成熟全過程.
2、摔跤運動員的三個要求訓練分析
2.1「三角形」一體圖和三個要求結構說明
2.2。三角形」要求的訓練目的
「三角形」要求是特殊的創造性和針對性強的連貫性要求,也是每個運動員的技術需要自身的特點相結合要求身體跟上,互相連接,身體貼身相互促進,技術連貫一體為主的能力摔倒對方為目的。所以在訓練中。從實戰出發的訓練目的是千變萬化的比賽場上,運動員各種戰術性絕招為主快速進攻才能技術到位,同時要求也到位,才能成功一個技術、連續進攻、反攻,才戰勝對手達到比賽的勝利。
3、「金字塔」與四個到位三個要求的結構關系分析
3.1「金字塔」技術一體圖和技術到位。要求連貫的關系說明「金字塔」技術一體圖 3.2「金字塔」技術一體關系的訓練目的
「金字塔"和四個到位、三個要求關系是摔跤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要求需要互相連接結構一體的關系,「三角形」連貫是整體成功目的,也是運動員跟上、貼身、連貫的要求達到目的才能成功。「金字塔」反應是基礎、層次核心,整體過程高峰的方向。因此,摔跤運動員的大腦思維反應是技術動作、戰術能力、速度、力量的判斷應變能力的藝術高峰。這藝術高峰就是摔跤運動員每一個技術動作的反應到位、技術到位、速度到位、力量到位和三個要求的方向。力量是攀登高峰的基礎,摔跤是以力量為基礎的運動項目,也是以技術為基礎的戰術能力高的對抗性強的運動項目。因此,創新連貫性絕招技術,科學地利用才能達到技術的最高峰。
㈧ 摔跤的技巧有哪些
即便只是技巧,也需要花時間磨練,巧勁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說兩個基本功吧:拉皮帶,轉缸。
選一條自行車內胎,一劈為二,選一條,兩手各握其中一端。進行一手向前一手向後的對拉訓練,配合擰腰。比如說:右手往前撐,左手往後拉,這時身體向左擰轉,頭向左後方看。純熟之後,配合腳下的勾腿:還是右前左後的動作,左腿向右勾起。然後換式,左右循環往復訓練。
找一個大水缸,空的。雙手握住缸沿,使水缸與地面呈45度角。轉動水缸,就好像搬動對手一般。純熟之後,逐漸往缸中加土。若能堅持,一天加一把土。
這兩個基本功都是對力量大小、旋轉用力方式的訓練,非常有效。至於下盤的穩固,沒別的,蹲馬步去吧。
要說純技巧,也不是沒有。說一千道一萬,互相引逗而已。給個勁兒,把對手的勁兒和中心逗出來,再順著使勁就是。說來輕松,掌握不易。
摔跤是武術的根子,幾乎沒有哪家功夫里不帶跤的。如今中國跤大體分為三派:保定快跤(以常東升聞名)、北京跤(裡面有很多滿人跤法)、蒙古跤。有興趣的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