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種植牙疼不疼
種植牙一般情況下是不疼的。種植牙的手術比較微創,常規單顆牙種植比拔牙的創傷還要小,一般採取局部浸潤麻醉的方法,把牙齦組織及周圍的骨頭麻醉後,在牙槽嵴上切開,然後鑽孔,植入種植體,一般手術時間在15-30分鍾,創傷小,患者基本沒有異常感覺。隨著麻醉葯物的改良,局部浸潤效果非常好,麻醉時間在2--3小時,麻葯代謝消退後,有可能略會有不適感覺,一般都能忍受,術後常備止疼葯。除非做一些略大的植骨手術,術後可能會有所反應,一般3天後會有所改善
⑵ 牙槽骨手術
牙槽骨缺失萎縮植骨技術疑難解答
?骨種植在牙槽外科的范圍,屬於口腔頜面外科重要組成部分,牙槽外科主要做義齒修復前的外科手術,包括牙槽骨修整術、骨隆突修整術、系帶過短矯正術、唇頰溝加深術、牙槽嵴增高或增寬術等等。其中牙槽骨修整術就能夠處理牙槽骨缺失的情況。
牙槽骨手術是不是很貴?如果單純做種植牙,口腔目前開展公益活動,只收取種植牙根的費用,不收取醫生手術費。但是做植骨的話,就需要另外收費,因為手術中需要用到許多額外的修復材料。比如骨組織、生物材料和生長因子等。生物材料指羥基磷灰石顆粒,其結構與骨組織相似,相容性好;生長因子指一種骨形成蛋白,是基因工程產品,加入局部骨缺損區,可促進骨再生。
手術中移植的骨組織從哪裡來?之前做骨移植使用人工骨粉,但是隨著技術發展,如今手術需要的骨材料通常採用患者自身的骨組織,這樣相容性更好,手術成功率更高。
⑶ 口腔傳導麻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具體操作
一)牙槽部浸潤麻醉適用於骨質疏鬆的上頜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術。注射麻醉葯於牙圖5~1牙槽部浸潤麻醉槽的唇(頰)側和舌(齶)側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齶)側注射時,注射針在前庭溝刺入粘膜,針與粘膜約成30~35度角(圖5~1),注意麻葯1~2ml。舌(齶)側注射時,在硬齶上距牙齦緣0.5~1cm處進針,注射麻葯0.5ml。(二)阻滯麻醉在神經干附近注射麻葯以阻斷神經傳導,使該神經分布區獲得麻醉效果,稱為阻滯麻醉,適用於骨質較緻密的下頜骨區或局部有炎症及腫脹不宜作浸潤麻醉者。阻滯麻醉在口腔科應用較多,由於注射位置一般較深,故須注意嚴格無菌操作,以免贊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後果,注射麻醉葯前應先回抽檢查,以免誤入血管,然後緩慢注入。有關阻滯麻醉的具體操作方法見表5~1。表5~1阻滯(傳導)麻醉方法麻葯:2%普魯卡因麻醉方法 穿刺點 方向 深度 劑量 麻醉范圍 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上頜結節注射) 的前庭溝底 半張口,注射針與上頜牙的咬合面成15度角,向上、向後、向內方向刺入 1.5~2.5厘米 1.5~2毫米 同側上頜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頰側牙齦(不包括的 近頰根) 齶前神經阻滯麻醉(齶大孔注射) 齶側齦緣至齶中線聯線1/3處 大口張,從對側下頜尖與第一前靡牙間,向上、後、外方向刺入 約0.5~1厘米 0.5毫升 同側上頜前磨牙的齶側粘膜及牙齦 鼻齶神經阻滯麻醉(切牙孔注射) 齶齦乳頭基部(齶乳突處) 大張口,與牙長軸平行或從側方刺入 約0.5厘米 0.2毫升 齶側粘膜及牙齦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下頜肌注射) 翼下頜韌帶外側頰墊尖端交界處 大張口,從對側下頜兩前牙間,與下頜牙咬合面症行,向後、向外刺入。 約1.5~2.5厘米觸及骨面 1.5~2毫升 同側牙、牙周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側粘膜及牙齦 舌神經阻滯麻醉 同上 同上 麻醉下牙槽神經後將針退出0.5~1厘米 0.5~1毫升 同側下頜舌側牙齦、口底及舌前2/3粘膜 頰神經阻滯麻醉 一法:同上 同上 麻醉舌神經後將針稍稍退出再轉至下頜升枝前緣0.5厘米 0.5~1毫升 同側頰側牙齦及粘膜 二法:腮腺導管口後方1厘米處 與粘膜成15~30度角 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上頜結節注射):見圖5~2圖5~2上頜結節注射齶前神經阻滯麻醉(齶大孔注射):見圖5~3。鼻齶神經阻滯麻醉(節牙孔注射):見圖5~4。圖5~3齶大孔注射圖5~4節牙孔注射拔牙麻醉選擇:見表5~2表5~2拔牙麻醉選擇牙位 唇、頰、側 舌、齶、側 麻醉的神經 麻醉方法 麻醉的神經 麻醉方法 上牙槽前神經 浸潤麻醉 鼻齶神經 切牙孔注射 上牙槽前神經 浸潤麻醉 鼻齶神經齶前神經 齶側浸潤麻醉或切牙孔注射及齶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經 浸潤麻醉 齶前神經 齶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經上牙槽後神經 浸潤麻醉上頜結節注射 齶前神經 齶大孔注射 上牙槽後神經 上頜結節注射 齶前神經 齶大孔注射 下牙槽神經 加對側下牙槽神經交通枝) 下頜孔注射 加對側局部浸潤麻醉) 舌神經 下頜孔注射 下牙槽神經頰神經 下頜孔注射頰神經阻滯麻醉 舌神經 下頜孔注射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下頜孔注射)和舌神經、頰神經阻滯麻醉:(圖5~5、5~6、5~7)。圖5~5下牙槽神經、頰神經、舌神經位置示意圖圖5~6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穿刺點及方向圖5~7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部位的解剖關系
您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
⑷ 種植牙的過程痛苦嗎
種植牙手術是一個較小的牙槽外科手術,類似拔牙,採用局部麻醉,創傷小,術後即可進食,幾乎無痛苦。一般種植體植入術只需要幾十分鍾至數小時即可以完成。由於選用的是與人體相容性極好的生物材料,種植牙對人體不產生任何不良的副作用。
⑸ 種植牙植骨,種植牙植骨哪裡好,種植牙植骨怎麼做
種植牙植骨的五個步驟:
一、種植牙植骨第一個步驟:切口從上頜尖牙到第一磨牙齦頰溝橫行切口,切開粘膜、骨膜,分離翻起粘骨膜瓣,顯露上頜竇外壁骨面,勿傷及眶下神經。相關文章:牙齦萎縮能種植牙嗎
二、種植牙植骨第二個步驟:在骨面上按竇腔大小用直徑2mm球鑽開一矩形窗口。鑽孔時只穿透骨壁,勿損傷粘膜。
三、種植牙植骨第三個步驟:分離上移骨粘膜瓣自上頜竇底起始,用一彎度適宜的鼻粘膜剝離子貼骨壁仔細分離、上推竇粘膜直至植骨的高度,一般上移1.5cm即可。竇膜很薄,平均只有0.1mm左右,就像氣球很容易破裂,一旦破裂直接影響手術效果。上頜竇黏膜穿孔的原因主要在於黏膜狀況及手術操作。
四、種植牙植骨第四個步驟:植入人工骨粉,蓋口腔修復膜,如骨膜完整也可以不蓋膜。
五、種植牙植骨第五個步驟:如果同期種植,沿齦頰溝切口向齶側分離翻轉粘骨膜瓣,顯露牙槽嵴骨面,在設計的位置上逐級鑽孔,最後將種植體旋入就位。術前骨高度嚴重不足的也可以半年後種植。
做植骨手術也一定要到專業的大醫院進行,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風險,京 一 口 腔 專注種植牙。
⑹ 牙槽骨增生手術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無缺的,但是由於種種的原因導致自身出現問題,例如牙槽骨增生的出現。它的出現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飲食,有時還會伴有疼痛,所以人們希望可以快速的解決這個問題。而牙槽骨手術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牙槽骨增生可以通過牙槽骨修整術來解決,通過去除妨礙義齒就位的影響如突出的增生骨質,使面容恢復正常。
適宜人群:
1、義齒基托下方牙槽嵴有嚴重突出者;
2、拔牙後牙槽骨吸收不全,留有尖銳的骨緣或隆起者;
3、上下頜間隙過小,義齒戴入困難者;
4、前牙牙槽骨過分前突,妨礙義齒建立正常牙合並妨礙美觀者;
5、即刻義齒修復者,在拔牙後需同時修整牙槽嵴,使其平坦自然者。
術後護理:
1、術後2小時方可進食。以半流食或軟食為宜。食品不要過熱,勿用患側咀嚼。暫戒煙酒。
2、術後局部腫痛屬正常反應。可在6小時內在相應手術部位冷敷,可以減輕局部疼痛及術後水腫和炎症反應。冷敏感、高血壓、風濕病和體質差的老年人應慎用或忌用。
以上是關於牙槽骨的一些相關知識,建議大家選擇正規的醫院以及經驗豐富的醫生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⑺ 牙槽骨前突手術是怎麼做的 流程和步驟是什麼
局部麻醉下,翻開前突骨頭上的粘膜,然後用去骨鑿子輕輕敲擊,去除突出的牙槽骨,平整之後,粘膜復位,縫合傷口,就可以了。小手術
⑻ 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具體操作
(一)牙槽部浸潤麻醉 適用於骨質疏鬆的上頜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術。注射麻醉葯於牙 圖5~1牙槽部浸潤麻醉 槽的唇(頰)側和舌(齶)側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齶)側注射時,注射針在前庭溝刺入粘膜,針與粘膜約成30~35度角(圖5~1),注意麻葯1~2ml。舌(齶)側注射時,在硬齶上距牙齦緣0.5~1cm處進針,注射麻葯0.5ml。 (二)阻滯麻醉 在神經干附近注射麻葯以阻斷神經傳導,使該神經分布區獲得麻醉效果,稱為阻滯麻醉,適用於骨質較緻密的下頜骨區或局部有炎症及腫脹不宜作浸潤麻醉者。阻滯麻醉在口腔科應用較多,由於注射位置一般較深,故須注意嚴格無菌操作,以免贊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後果,注射麻醉葯前應先回抽檢查,以免誤入血管,然後緩慢注入。 有關阻滯麻醉的具體操作方法見表5~1。 表5~1阻滯(傳導)麻醉方法麻葯:2%普魯卡因 麻醉方法 穿刺點 方向 深度 劑量 麻醉范圍 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上頜結節注射) 的前庭溝底 半張口,注射針與上頜牙的咬合面成15度角,向上、向後、向內方向刺入 1.5~ 2.5厘米 1.5~2毫米 同側上頜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頰側牙齦(不包括的 近頰根) 齶前神經阻滯麻醉(齶大孔注射) 齶側齦緣至齶中線聯線1/3處 大口張,從對側下頜尖與第一前靡牙間,向上、後、外方向刺入 約0.5~1厘米 0.5毫升 同側上頜前磨牙的齶側粘膜及牙齦 鼻齶神經阻滯麻醉(切牙孔注射) 齶齦乳頭基部(齶乳突處) 大張口,與牙長軸平行或從側方刺入 約0.5厘米 0.2毫升 齶側粘膜及牙齦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下頜肌注射) 翼下頜韌帶外側頰墊尖端交界處 大張口,從對側下頜兩前牙間,與下頜牙咬合面症行,向後、向外刺入。 約 1.5~ 2.5厘米觸及骨面 1.5~2毫升 同側牙、牙周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側粘膜及牙齦 舌神經阻滯麻醉 同上 同上 麻醉下牙槽神經後將針退出0.5~1厘米 0.5~1毫升 同側下頜舌側牙齦、口底及舌前2/3粘膜 頰神經阻滯麻醉 一法:同上 同上 麻醉舌神經後將針稍稍退出再轉至下頜升枝前緣0.5厘米 0.5~1毫升 同側頰側牙齦及粘膜 二法:腮腺導管口後方1厘米處 與粘膜成15~30度角 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上頜結節注射):見圖5~2 圖5~2上頜結節注射 齶前神經阻滯麻醉(齶大孔注射):見圖5~3。 鼻齶神經阻滯麻醉(節牙孔注射):見圖5~4。 圖5~3齶大孔注射 圖5~4節牙孔注射 拔牙麻醉選擇:見表5~2 表5~2拔牙麻醉選擇 牙位 唇、頰、側 舌、齶、側 麻醉的神經 麻醉方法 麻醉的神經 麻醉方法 上牙槽前神經 浸潤麻醉 鼻齶神經 切牙孔注射 上牙槽前神經 浸潤麻醉 鼻齶神經齶前神經 齶側浸潤麻醉或切牙孔注射及齶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經 浸潤麻醉 齶前神經 齶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經 上牙槽後神經 浸潤麻醉 上頜結節注射 齶前神經 齶大孔注射 上牙槽後神經 上頜結節注射 齶前神經 齶大孔注射 下牙槽神經 加對側下牙槽神經交通枝) 下頜孔注射 加對側局部浸潤麻醉) 舌神經 下頜孔注射 下牙槽神經頰神經 下頜孔注射頰神經阻滯麻醉 舌神經 下頜孔注射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下頜孔注射)和舌神經、頰神經阻滯麻醉:(圖5~5、5~6、5~7)。 圖5~5下牙槽神經、頰神經、舌神經位置示意圖 圖5~6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穿刺點及方向 圖5~7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部位的解剖關系
⑼ 做種牙植骨痛苦嗎
您好,種植牙因其牢固美觀、結實耐用,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種植是躺在牙椅上的外科手術,身體條件允許下在種植前首先要檢查缺牙區域牙弓大小高度,臨牙健康狀況等,牙片拍攝後看您牙槽骨骨量,上頜竇的高度位置等來確定適合的種植體類型,然後才能確定手術方案。
種植牙手術聽上去很嚴重,其實它只是一個較小的牙槽外科手術,屬於微創外科手術,類似拔牙,採用局部麻醉,創傷小。無需住院,在牙椅上即可完成。術後即可進食,痛苦很小。一般種植體植入術只需要幾十分鍾至數小時可以完成。
技術的發展也讓種植牙變得更快速簡單,現代的種植牙已經將創傷降低到最小程度,大大減少了腫痛和出血量,大幅度縮短了種植過程所需的時間,減少感染的風險,術中術後幾乎不會疼痛和腫脹。所以缺牙患者不必太過擔心。
⑽ 河南唇齶裂
唇齶裂手術的治療原則
唇裂、齶裂,俗稱「兔唇」和「狼咽」,是由於胚胎時期上唇和上齶的發育受阻所至。唇齶裂的發生率約為1/800 至1/1000,男性多於女性。 唇、齶裂可以是單側或雙側;完全或不完全的;完全的唇、齶裂常伴有牙槽嵴裂。
導致胚胎發育異常的原因,少數病例亦有遺傳因素所至,大多數是由於外因所造成,例如病毒感染、葯物中毒、缺氧、機械損傷、免疫反應、環境污染等。
唇裂有損患兒的容貌,齶裂會影響患兒的發音。唇、齶裂患兒有吸吮困難,有的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家長應特別注意其營養和護理。
唇、齶裂修復手術的時間各個醫院有所不同,我院「唇齶裂中心」提倡唇裂在2個月以後,齶裂在18個月以前實行手術。對同時患有唇、齶裂的小兒,一般分兩次手術,齶裂在唇裂修復術後3-6個月進行。若家長要求迫切,剛出生的患兒也可以進行唇裂修復術,但效果並不比2個月後進行手術者優越,而手術和麻醉的風險以及護理的困難要大一些。不論唇裂或齶裂,在等待手術期間,家長要保證患兒的營養和正常發育,避免呼吸道感染,以使患兒在全身健康狀態下接受手術。若新生兒的裂隙很寬,或雙側唇裂者前頜高聳,家長最好盡早與醫院聯系,醫生可根據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或提前採取一定的措施以利手術的進行。
手術前醫生會向患兒家長說明手術的有關問題,包括手術和麻醉的方式、可能的危險和並發症、注意事項以及大概的費用等。家長有問題也可以通過英特網和我們聯系。
唇裂手術的原則是在裂口兩側切開,延長白唇轉移紅唇。按照設計的標志點,將兩側肌肉、皮膚和紅唇對位縫合達到正常的形態。術後早期切口會有些發紅,一般在半年後逐漸消退。在此期間可以外用一些葯物以抑制瘢痕增生。
齶裂手術時醫生在上齶的兩側作切口,游離後將軟組織向中間推移,分層縫合兩側的肌肉、粘膜和粘骨膜而重建上齶。齶裂手術的創傷比唇裂大,手術後疼痛和不適會影響患兒進食,應設法補充高營養的流質,必要時給予靜脈補液。具體內容請您參考
首次唇、齶裂修復後還可能遺留一些問題,例如切口的瘢痕增生、鼻翼和鼻小柱畸形等,這些可在學齡前作進一步處理。為更好地提高齶裂患兒的語言功能,手術後2-3個月可開始進行語言訓練。我院語言訓練室專門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若因牙槽嵴裂隙發生牙齒扭曲或牙列不齊,可在5-6歲後進行牙齒正畸治療。為了修復牙槽嵴裂隙,使分離的上頜骨癒合在一起,最好的辦法是進行牙槽嵴植骨手術。
牙槽嵴裂植骨修復術是唇齶裂序列治療的一部分, 一般在7歲後進行。手術時自唇側和齶側掀起牙齦組織瓣,嚴密縫合形成植骨腔隙,取自體松質骨植入其中。通過牙槽嵴植骨術可以恢復前頜骨的穩定和牙弓的完整,誘導異位的牙胚萌出並長入缺牙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