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方法有:講解法、示範法、完整法、分解法、游戲與比賽法、糾正動作錯誤法。
1、講解法
講解法是指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說明教學目標、動作名稱、動作要領動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
2、示範法
示範法是教師(或指學生)以自身完成的動作為示範,用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它在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表象、順序、技術要點和領會動作特徵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3、完整法
完整法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連續地進行學習和練習的方法。它適用於「會」和「不會」之間沒有質的區別或運動技術難度不高而沒有必要進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運動項目。
4、分解法
分解法是指將完整的動作分成幾部分,逐段進行體育教學的方法。它適用於「會」和「不會」之間有質的區別或運動技術難度較高而又可分解的運動項目。
5、游戲與比賽法
游戲比賽法通常有一定的情節和競爭成分,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但正是游戲中的情節和競爭、合作等要素可以幫助體育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考和判斷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進行心理鍛煉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游戲法被廣泛地採用。
6、糾正動作錯誤法
糾正動作錯誤法是體育教師為了糾正學生的動作錯誤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隨著動作錯誤的不斷出現與不斷糾正而進行的。
Ⅱ 武術教學中的示範法,你有什麼看法
引言:大家對於午休有多少了解呢?可能比較喜歡看電視的那些老一輩,對於武術的教學會通過看一些相應的武打片能夠了解到而且他裡面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他是我國的國粹,而且在那些體育綱早就明確要把武術放在體育的教學中。所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發現大部分的學校是非常缺乏無數教師的,而導致學校的武術教學卻不能夠正常的開展,所以就能夠通過結合武術的特點和多年的經驗來聊一下武術的教學。那麼大家對於這些又有多少了解呢?像那個每個動作都包含著不一樣的因素需要用正確的示範和經驗的講解就能夠相結合,在這里小編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了解到其他的情況,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如果想要學習武術的話,在武術方面不夠了解,可以通過咨詢自己的教師來進行講解示範。而且像武術的教學中,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老師用最簡潔的語言然後將其重點突出標記一下,就能夠達到很完美的效果。
Ⅲ 範例教學法的特點
所謂範例教學即教師利用「範例」材料教育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範例是針對學科教學內容而言。可以稱為「範例」的內容有以下三個特點:
1、 基本性 2、基礎性 3、範例性
Ⅳ 中小學常用的教育學方法和原則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1)基本涵義
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過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教師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正確處理好教學中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講與練、學與用的關系,使學生掌握比較全面的科學知識,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與技巧。
3.直觀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直觀教學可以分為三大種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三大類。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②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
③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烏申斯基指出,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4.啟發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③讓學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發揚教學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質疑等。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又稱為系統性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是這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性。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③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
6.鞏固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加強知識的鞏固。
②組織好學生的復習工作。
③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
7.量力性原則(又稱為可接受性原則)
(1)基本涵義
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重視兒童的年齡特徵。
②了解學生發展的具體特點。
③恰當地把握教學難度。
8.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
②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③善於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造條件。
Ⅳ 示範法,演示法,範例法區別
他們都屬於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的區別主要是他們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區別如下:
示範法:包括現場示範法、參與模仿法、自我示範法、電影電視或錄像示範法以及想像模仿法等多種類型。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講授法、談話法一起使用。
範例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真正基礎的本質的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範例」內容的講授,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掌握同一類知識的規律的方法。
拓展資料: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Ⅵ 在體育教學中採取怎樣的動作示範以促進學生學習
動作示範法是教師(或教師指定的學生)以自身完成的動作作為範例,用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
動作示範法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直觀方法,它在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表象、順序、技術要點和領和動作特徵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輕快優美動作示範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1、動作示範的「示範面」
由於運動動作的多樣性,因此動作示範更要注意「示範面」的問題、示範面是指學生觀察示範的視角,也包括示範的速度和距離等要素。示範面有正面、背面、側面和鏡面示範。
(1)正面示範:教師與學生相對站立所進行的示範是正面示範,正面示範有利於展示教師正面動作的要領,如球類運動的持球動作多用正面示範。
(2)背面示範:教師背向學生站立所進行的示範是背面示範,背面示範有利於展示教師背面動作或左右移動的動作,以及動作的方向、路線變化較為復雜的動作,以利於教師的領做和學生的模仿,如武術的套路教學就常採用背面示範。
(3)側面示範:教師側向學生站立所進行的示範是側面示範,側面示範有利於展示動作的側面和按前後方向完成的動作,如跑步中擺臂動作和腿的後蹬動作。
(4)鏡面示範:教師面向學生站立進行的與同學同方向的示範是鏡面示範,鏡面示範的特點是學生和教師的動作兩相對應,適用於簡單動作的教學,便於教師領做,學生模仿。例如做徒手操,開始時學生完成動作是腳左移半步成開立,教師的示範動作與學生的動作相對應,則是右腳右移半步成開立。。
2、動作示範法的幾個要素:
(1)速度:為了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注意根據情況運用不同的速度進行示範。一般的情況可用常規的速度進行示範;但當為突出顯示動作結構的某些環節時則應採用慢速示範。
(2)距離:應根據完成動作示範的活動范圍、學生人數和安全需要等恰當地選擇學生觀察動作示範的距離。
(3)視線:學生視線與動作示範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於觀察。在多數學生以橫隊形式觀察示範動作的情況下,越靠近橫隊兩端的學生,其視角就越不接近垂直。因此,學生觀察示範動作的隊形不宜拉得太寬。學生多時,應讓學生排成若干列橫隊觀看示範,並避免橫隊前列的學生遮擋後列學生的視線。
(4)視線干擾:應注意讓學生背向或側向陽光、風向,以避免視線干擾,有利觀察。
(5)多媒體配合:示範應與講解、學生思維等緊密結合。爭取最好的動作示範效果。
3、體育教學對動作示範方法的基本要求:
(1)動作示範要有明確的目的。示範要針對體育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應區別以下三種動作示範。
①認知示範:是使學生知道學什麼的示範,這種動作示範的重點是給學生建立動作的整體形象,形成大致的概念。這種示範要正確、朴實,要引導學生注意整體,不要拘泥細部。
②學法示範:是告訴學生怎樣學的示範,這種示範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動作完成的順序、要領、關鍵、難點等。進行這種示範時要引導學生注意關鍵的動作環節的重點部分。
③錯誤示範:是展示學生錯誤動作的示範,這種示範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自己動作的錯誤外型特徵。進行這種示範時既要突出錯誤的特徵又不能過分誇張。
對這種動作示範的要求與第二種動作示範大致相同,應注意示範時著重突出要糾正的錯誤所在。
(2)示範要正確、美觀。正確是指示範要嚴格按動作技術的規格要求完成,以保證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美觀是指動作示範的生動和誘人,以保證動作示範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練興趣,消除不必要的畏難情緒。
Ⅶ 幼兒園講解示範法的優缺點
優點是學習得比較簡單,效果穩定。缺點是對於學生來說制約了他們的思維。
講解示範法的優點:
1、講解示法法有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新課改後我們面臨著任務重,課時少的壓力,使學生在有效時間內掌握大量系統化的知識。
2、講解示範法有利於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
3、講解示範法易於操作。由於講解示範法是屬於教師本位(傳統教學法),所以教師非常熟悉,非常易於操作。
4、講解示範法對教學設備的要求比較低。
缺點是如把講述簡單處理為滿堂灌,或把演示單純理解為教師演示,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約束了學生思維。因此,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其利必有其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靈活,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世界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
Ⅷ 練習法和示範法區別
如下所示
練習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
實驗法:就是先進行一種營銷方法的小規模實驗。然後分析這種實裝性的營銷方法是否值得大規模推廣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以影響營銷的諸多因素中抽出一二個因素,觀察分析它們與營銷活動的差異。
Ⅸ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9)示範法教學方法的特點擴展閱讀: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