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稱象的辦法有三個是什麼
1、有的說造一桿大秤稱,
2、有的說把大象割成一塊一塊的稱;
3、曹沖的方法是把象趕到船上稱。
原文
古時候有個大官叫曹操。別人送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帶著兒子和官員們一同去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牆,腿像四根柱子。官員們一邊看一邊議論:「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問:「誰有辦法把這頭大象稱一稱?」有的說:「得造一桿大秤,砍一棵大樹做秤桿。」有的說:「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誰有那麼大的力氣提得起這桿大秤呢?」也有的說:「辦法倒有一個,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再稱。」曹操聽了直搖頭。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他站出來,說:「我有個辦法。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然後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著點一點頭。他叫人照曹沖說的辦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1)稱象的好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1、第一自然段講曹操帶著兒子和官員去看別人送的一頭大象,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大象的來歷。
2、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員們都在議論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難度。
3、第三自然段講有官員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
4、第四自然段講曹沖提出了稱象的方法,分 3個步驟:趕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處畫線;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沉到畫線處為止;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課文用「再」「然後」這兩個表示順 序的詞,把稱象的步驟表述得清楚明白。
5、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曹沖的方法果然可行,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貳』 稱象的方法有哪些
曹沖稱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作為曹操最寵愛的兒子,向來都被當成神童的代表,遺憾的是,曹沖死的是非常早,不死的話或許後面會有無限可能。
在曹沖活著的時候,曹沖因為聰明,曹沖多次稱贊他,有意讓他繼承事業,誰知道赤壁之敗,不僅損兵折將,心愛的兒子也病死,這給後來曹丕和曹植爭奪儲位提供了便利,不然歪史認為曹丕是沒辦法登上王位的。
自古以來,聰明的人不長壽,很多聰明的小孩子要麼早夭,要麼長大後變傻,幾乎沒有例外,或許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有限,用完就完了吧。
『叄』 除了曹沖稱象的辦法還有什麼稱象的辦法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曹沖稱象
短文意在稱贊曹沖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大家有沒有想過稱象這個問題,如果是你,你會用什麼辦法,曹沖稱象還有什麼辦法?曹沖稱象還有什麼辦法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是在古代還是現代,要是現在那就太簡單啦,直接讓大象上地磅上稱就可以。當然題主問這個問題相比是說在古代還有什麼辦法,我能想出以下幾種。
1.把大象趕上船,測好水的刻度,然後讓人上去,最後稱重。2可以把大象趕到一個盛滿水的池子,測量出水溢出來的質量m=pv3可以製作一個蹺蹺板一邊放大象一邊放石頭或者人平衡之後承重。4把大象殺啦承重。曹沖稱象還有什麼辦法,已上就是我為大家做出的回答。
『肆』 除了曹沖稱象的辦法外.還有什麼辦法
1,用大型的電子地磅。
2,讓大象上船做標記,然後將石頭換成人,再將每個人的體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3,做一個大象翹翹板,利用杠桿原理,讓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時,再將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相關說明
原文: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曹沖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沖病重不治而去世,年僅十二歲。
與甄氏亡女合葬,追贈騎都尉印綬,黃初二年追贈謚「鄧哀侯」,追加號為「公」,太和五年,加沖號曰鄧哀王。對於曹沖的母親,是一位只在歷史上留下一筆的所謂「環夫人」,但卻為曹操生有沖,據,宇,三子,有這點可以看出,曹操對於這位環夫人還是喜歡的,但環夫人的身世,生死都是謎,有待考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曹沖稱象 (歷史故事)
『伍』 稱象的辦法100古時候怎樣稱大象
利用水的浮力稱象,出自曹沖稱象。
曹沖年齡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屬下這件事,但他們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5)稱象的好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相關原理
「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實際上,聰明的曹沖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相關原理
「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實際上,聰明的曹沖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陸』 曹沖稱象還可以用什麼辦法稱象
其他方法:
1、用大型的電子地磅。
2、讓大象上船做標記,然後將石頭換成人,再將每個人的體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3、做一個大象翹翹板,利用杠桿原理,讓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時,再將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4、將大象用鋼索綁好,利用吊車的滑輪,在鋼索的另一頭繫上大筐,在筐內放入重物,重量相等時,就會平衡。
5、懸吊法:於一大樹上掛一足夠結實的滑車,一頭拴住大象,另一頭吊一大籃子,於籃中放石頭,直到把大象吊起為止,稱石頭重量。
曹沖稱象故事簡介
原文: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譯文:曹沖年齡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屬下這件事,但他們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柒』 如果當時你在現場,你有什麼好辦法來稱象
1、依據平衡來計算;
2、就像現代的平衡秤一樣.這個辦法可以在古代花費人力物力來實現的,只要花費相當大的材料,比如用巨大的鐵器做材料,製造一個類似現在的平衡秤;
3、一頭讓大象站上去,另一頭,逐個投入有重量的物體,直到平衡為止,後面的仍和曹沖的辦法一樣,計算投入物體的重量總合就很接近大象的真實體重了拋棄一些華而不實的辦法;
4、像上面所說的一些在游泳池裡測試的辦法行不通;
5、這需要把大象全身投如水中.那樣的話,只怕大象可不願意干大象能不能像一些動物,可以呆在水底,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6、就算是大象能在水底呆上一會兒,但在當時,不可能有人知道用水的密度來計算重量的方法.電子磅等現代的技術,當時都用不上;
7、曹沖的辦法,可以說當時最好最佳的辦法;
8、如果一定要想出除了曹沖之外的辦法,依據當時的歷史條件,還真是困難。
『捌』 誰還能想出比曹沖稱象更好的稱象辦法
在當時那個朝代,曹沖稱象的辦法是最好的辦法了。在現代可以用水的密度來計算重量的方法、電子磅等現代的技術。
曹沖提出了稱象的方法,分 3個步驟:趕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處畫線;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沉到畫線處為止;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課文用「再」「然後」這兩個表示順 序的詞,把稱象的步驟表述得清楚明白。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曹沖的方法果然可行,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8)稱象的好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曹沖稱象》是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4課的課文,是根據《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改寫的 ,又名《稱象》。由梓君、陳亮、楊海波、左小群共同參與朗讀。
本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的辦法的故事。一個七歲的孩子,想出稱象的辦法比官員強,比官員妙,這實在難能可貴。曹沖稱象的故事,因此廣為流傳;曹沖愛動腦筋,善於觀察,富於聯想的品質,值得我們認真借鑒。
『玖』 稱象還有什麼辦法
回答:
1、讓大象上船做標記,然後將石頭換成人,再將每個人的體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2、做一個大象翹翹板,利用杠桿原理,讓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時,再將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3、水池裝滿水,把大象趕進去水池,再趕出來,計算水溢出來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拾』 除了曹沖稱象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稱象
1、方法一:
首先可以做一個大象稱重翹翹板,大概意思是利用杠桿原理,讓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用物品,等物品和大象重量相同時,再將物品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答象的重量。
2、方法二:
將大象用鋼索綁定起來,然後利用吊車的滑輪,在鋼索的另一頭繫上大筐,在筐內放入重物,重量相等時,就會平衡。計算重物便可算出大答象的重量。
曹沖稱象的原理
聰明的曹沖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這里再講一個愛迪生的小故事。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位數學基礎相當好的助手叫阿普頓。
有一次,愛迪生把一隻電燈泡的玻璃殼交給阿普頓,要他計算一下燈泡的容積。阿普頓看著梨形的燈泡殼,思索了好久之後,畫出了燈泡殼的剖視圖、立體圖,畫出了一條條復雜的曲線,測量了一個個數據,列出了一道道算式。
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計算,還未得出結果。愛迪生看後很不滿意。只見愛迪生在燈泡殼里裝滿水,再把水倒進量杯,不到一分鍾,就把燈泡的容積「算」出來了。這里,愛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