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MEMS技術在煤礦瓦斯災害預測中的應用
李月周瑤琪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化學與岩石圈動力學開放實驗室 山東東營 257061)
作者簡介:李月,女,1979年12月生,河北滄州人,2002年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地質專業,獲學士學位,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摘要 在利用MEMS技術對花崗岩樣的壓裂過程進行監測的基礎上,應用對破裂的監測原理,探討了MEMS技術在預測瓦斯爆炸方面的應用。實驗中,用壓機對岩樣進行持續施壓,觀測到4批微破裂。主破裂發生之前的三批微破裂是岩樣內部裂縫逐漸集中並相互貫通的結果,可以看作是地震發生前的前兆。主破裂的發生在宏觀上產生裂縫。基於上述原理,把該項技術用於預測由於入為采礦所產生的礦震以及天然地震所造成的礦山爆炸也將產生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MEMS技術 壓裂 微破裂 煤礦災害
Application of MEMS in Forecast of Gas Disaster of Coalmine
Li Yue,Zhou Yaoqi
(Geochemistry & Lithosphere Dynamic Open Laboratory,China Universityof Petroleum,Dongying 257061)
Abstract:Based on the monitoring to the fracturing process of the granitic sample by MEMS,applying the monitoring principle,we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MEMS in forecasting the gas blowing up.In this experiment,continually forcing to the sample,we observed four series of micro-fracture.The anterior three series of microfracture before the main fracture were because of the crack in the sample centralizing and connecting,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portent of the earthquake.The main-fracture proced the crack in macro.Based on the beforementioned principle,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orecast of mine blast resulted from the mining and crude earthquake had the good effect by this technology.
Keywords:MEMS;fracturing;micro-fracture;coal mine disaster
序言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通常稱為微機電系統技術,其含義是指可批量製作的,集微型機構、微型感測器、微型執行器以及信號處理和控制電路,包括介面、通信和電源等於一體的微型器件或系統。[1]
礦難在近幾年的重大傷亡事故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瓦斯爆炸以及入工誘發地震更是給入們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本文主要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探討MEMS技術在預測煤礦災害中的應用。
1 實驗
實驗主要是利用MEMS技術敏感的特點,通過對花崗岩破裂過程的監測,觀察微破裂發生時感測器的瞬間反應。
1.1 樣品和觀測系統簡介
樣品采自山東萊州,屬於燕山期花崗岩。加工成50×15×7.5 cm3的實驗樣品。花崗岩具有均勻的顆粒結構,主要由石英、長石和黑雲母以及少量重礦物組成。長石最大斑晶可達5mm左右,一般顆粒粒徑為0.5~3mm。黑雲母則通常沿石英長石顆粒邊緣呈線狀分布(見圖1)。
圖1 花崗岩顯微結構(正交偏光×50)
感測器採用東營感微科技開發公司生產的4個ME MS-1221 L 型單分量加速度感測器。其靈敏度為2 V/G,解析度為10-4G,頻帶范圍0~1000Hz。數據採集和分析系統為東營感微科技開發公司開發的通用數據監測和分析軟體RBH-General。
壓裂實驗使用中國石油大學機電學院礦機實驗室WE-300型壓機(圖2)。觀測系統如圖2(b)以及圖3所示。
圖2 實驗用壓機及觀測系統
a為WE-300型實驗用壓機,b為岩樣觀測系統感測器放置和受壓支撐位置
圖3 觀測系統平視圖
其中編號1、2、3、4為4個感測器,感測器1、4靠近岩石塊邊緣。4個感測器在一條水平線上。1號感測器與2號感測器中心間隔10cm,3號與4號之間也是同樣間隔。感測器的半徑為2.5cm
1.2 實驗過程與數據討論
1.2.1 實驗過程
首先將岩樣平放在壓機上,並使得岩樣兩端距支撐線的距離相等,同時記下兩側距離值,以便清楚岩樣受壓的力臂;然後將4個感測器依次放在岩樣上面(圖3),並記下各自的位置,同時將感測器和數據採集分析系統相連,以便對不同部位的微破裂所發出的信號進行記錄。
時間記錄從0秒開始,數據采樣頻率為4000Hz。壓力的施加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壓力從0 kN 開始逐漸增大,觀察數據的變化,開始記錄的是雜訊的頻譜,當壓力增加到致使岩樣內部結構發生變化時,頻譜即刻發生變化,頻譜的變化過程將在下面進行討論,其中紅色代表感測器1的頻譜,黑色代表感測器2的頻譜,藍色代表感測器3的頻譜,黃色代表感測器4的頻譜。在近360秒的壓裂過程中,真正的岩樣破裂是在最後一分鍾內完成的,即分別在302.290~303.826 s;305.599~307.135 s;316.793~318.329 s和357.923~360.258s,岩樣共發生了四批微破裂。除了最後一批微破裂持續時間達到2s以上,之前的三批微破裂持續時間均少於1.5 s。每批微破裂均由一組密集的微破裂組成,單次微破裂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50毫秒。
1.2.2 壓裂過程數據記錄與簡析
下面依時間順序分別選取10個有代表性的時間段所記錄的頻譜特徵進行討論,由於技術原因,目前所用感測器的精度還不足以區分破裂發生時接收信號的准確時間,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1)0.291~31.826s受壓開始後的雜訊譜(圖4):剛開始施壓不久,雖然各感測器接收的雜訊有所差異,但是總體來說雜訊主要頻率集中於50~300Hz 低頻區和400~750Hz的高頻區,4號感測器由於處於距離油泵較遠的位置,因此振幅相對於其他三個來說略低,並且頻率分布於20~200Hz和600~750Hz 兩個更低和更高的區域,不同感測器所記錄的雜訊差異主要與它們不同的位置有關。
(2)31.990~33.526s雜訊譜(圖5):相對於0.291~31.826s受壓開始後的雜訊譜來說雜訊的振幅增大了近一倍,但是頻率仍然以集中於低頻區為特徵,高頻幅度相對低頻區有所壓制,這說明岩樣內部結構受壓力影響有所變化,雜訊振幅的突然增大有可能是因為油泵不均勻施壓的結果。
圖4 0.291~31.826s受壓開始後的雜訊譜
圖5 31.990~33.526s雜訊譜
(3)300.665~302.201 s雜訊譜(圖6):臨近微破裂發生前,雜訊水平進一步降低,尤其是2號、1號和4號感測器位置降低明顯。3號位置雜訊水平相對較大。
圖6 300.665~302.201s雜訊譜
(4)302.290~303.826s微破裂發生時的頻譜(圖7):這是岩樣發生首批微破裂時的頻譜特徵。從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振幅異常,不同的感測器得到的數據有所差別:1、2號感測器的頻率范圍大約集中在700~800Hz,3、4號感測器,尤其是3號受到雜訊的影響比較大,對微破裂的反應不是很明顯。3號感測器的頻率范圍大約在500~600Hz之間,4號的頻率范圍大約在650~750Hz之間。首批微破裂只是改變了岩樣內部的細微結構,宏觀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圖7 302.290~303.826s微破裂發生時的頻譜
(5)305.599~307.135s微破裂發生時的頻譜(圖8):相對於302.290~303.826s微破裂時的頻譜明顯具有向低頻方向移動的特徵,頻率范圍大約集中在650~750Hz之間。
圖8 305.599~307.135s微破裂發生時的頻譜
(6)307.612~309.147s雜訊譜(圖9):微破裂之後繼續加壓岩樣暫時不會再次發生破裂,和開始時的雜訊譜特徵基本相同,但高頻雜訊相對高於低頻雜訊,表示岩樣內部結構已發生變化。
圖9 307.612~309.147s雜訊譜
(7)316.793~318.329s微破裂發生時的頻譜(圖10):第三批微破裂相對於前兩批破裂強度大,振幅增強,隨著壓力的增大,在前面破裂產生的基礎上,當岩樣內部裂縫再次發育、貫通,岩樣就會發生破裂。各個不同的感測器在頻譜特徵上差別較大,頻率范圍各不相同,其中1號感測器記錄到微破裂的頻率范圍大約在350~500Hz之間,2號感測器記錄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在450~550Hz之間,3號感測器記錄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在400~500Hz之間,4號感測器記錄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在650~750Hz之間。
圖10 316.793~318.329s微破裂發生時的頻譜
(8)326.534~328.070s雜訊譜(圖11):第三批微破裂發生之後,由於岩樣已經產生了裂縫,繼續加壓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岩樣將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因此表現出來的仍然是壓機雜訊的頻譜特徵。
圖11 326.534~328.070s雜訊譜
(9)358.723~360.258s主破裂發生時的頻譜(圖12):繼續加壓之後,岩樣在前面微破裂的基礎上發生更強的破裂,即主破裂。從我們所採集到的數據來看,這次破裂幅度比前面破裂要大得多,並且峰值具有明顯向低頻區移動的趨勢。各感測器的頻率范圍也具有明顯的差異:1號感測器的頻率范圍在300~500Hz之間,2號感測器的頻率范圍在200~300Hz之間,3號感測器的頻率范圍在350~550Hz之間,4號感測器的頻率范圍在500~700Hz之間。因為最終的破裂面位於2號和3號感測器之間,並且最後的破裂向2號感測器方向伸展,所以2號和3號感測器記錄的微破裂振幅相對較低,並且頻率也偏低,尤其是2號感測器。而相對遠離破裂面的1號和4號感測器位置記錄的微地震幅度和頻率都相對要高許多。這可能與岩樣較小,離破裂面越遠感測器的位移越大有關。
圖12 358.723~360.258s主破裂發生時的頻譜
(10)361.335~362.871 s主破裂發生後的雜訊譜(圖13):主破裂發生之後施加的壓力對岩樣已經不能產生任何作用,由於岩樣已經完全破裂,並且這時我們在岩樣的外觀上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條裂縫,繼續加壓,這條裂縫就起到了卸壓的作用,因此繼續施加壓力,我們採集到的只是壓機所發出的雜訊的頻譜。但相對剛開始施壓時的雜訊譜而言,由於岩樣已發生破裂,油泵雜訊通過岩樣傳遞給感測器,裂縫對雜訊的傳遞產生了影響,導致高頻雜訊大大減弱,而低頻雜訊則相對增強。
圖13 361.335~362.871s主破裂發生後的雜訊譜
1.2.3 微破裂頻譜變化特徵
分析壓機對岩樣進行加壓的實驗過程,通過頻譜的變化特徵可以看出:四批微破裂產生時頻譜的頻率范圍以及振幅有所差異(見表1)。
表1 四批微破裂發生時不同感測器接收的頻率范圍及頻譜峰值
四批破裂發生時,頻率范圍並不僅僅集中在表1所列的范圍之內,另外還有相對集中的區域,但是由於其他區域的頻率或者峰值較低,或者范圍很窄,因此沒有一一列舉,表中只列舉了主要的頻率范圍。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對於一個感測器來說,隨著壓力的增大,四次破裂發生時的頻率范圍依次減小,即頻率隨著破裂的增大逐漸降低;對於同一次微破裂來說,前兩批微破裂產生時距離壓力作用點近的兩個感測器得到的數據相對於較遠的感測器來說要小,而主破裂發生時只有4號感測器的頻率范圍明顯大於其他3個,說明距離裂縫越近,頻率值越低。從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總結以下規律:隨著壓力的增大,頻率值降低;裂縫越大,頻率值越小。而且,由於岩樣本身體積比較小,在放置的時候由於位置不足夠精確,因此一點兒的差距都會導致岩樣在受壓過程中發生輕微傾斜,這種輕微傾斜將導致處於對稱位置的1、4號檢波器和2、3號檢波器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從每次破裂頻譜的峰值來看,前兩次破裂發生時靠近壓力作用點的感測器發出的頻譜的峰值要大,而後兩次破裂發生時情況正好相反。這有可能是由於最先兩次破裂發生時微破裂的規模很小,只是內部結構發生了微小變化,而後兩次發生時微破裂的規模相對增大,第四批微破裂甚至使岩樣在宏觀上發生了破裂的緣故。
1.3 實驗結果討論
近年來,地震學者認識到,地震是一次具有裂隙的地球材料的破裂行為,並在一般的固體材料,其中包括岩石微裂隙形成過程的研究中,去探索這種破裂的孕育及發生。現今關於地震孕育的一切基本假想,都把地球裂隙破裂的演化看成是尋找和解決地震前兆並解決地震預報的關鍵[2-10]。主破裂的發生是由於岩樣在前面破裂以及不斷施壓的條件下,使得內部裂縫不斷聚集增多,最後達到相互貫通的結果,岩樣在宏觀上產生了一條與壓力方向近似平行的裂縫。下面分別從四批微破裂中挑選主要的一次微破裂的數據記錄進行詳細討論:
(1)第一批微破裂中主要破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圖14):圖中分別反映了4個感測器發出的信號。第一批微破裂是當花崗岩樣的耐壓強度首先達到極限,內部累積了足夠的裂隙並且在主壓應力方向首先貫通,從而發生了破裂。
圖14 第一批微破裂中主要破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
(2)第二批微破裂中主破裂發生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圖15):第二批微破裂是在第一批微破裂的基礎上發育的,破裂的頻率主要集中在低頻區。並且紅色和黃色的頻譜的頻率要高於黑色和藍色頻譜的頻率,從而可以看出靠近裂縫放置的感測器頻率較低。即越靠近震源頻率越低。
圖15 第二批微破裂中主破裂發生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
(3)第三批微破裂中主破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圖16):第三批微破裂是由於繼續施加壓力岩樣內部裂縫繼續發育,強度相比較第二批而言要強得多,頻率范圍也具有向低頻區轉移的趨勢,這可以看作是地震發生前比較重要的一次微破裂。
圖16 第三批微破裂中主破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
(4)第四批微破裂中主破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圖17):第四批微破裂是岩樣受壓的主破裂,也是最終發生的破裂,這次破裂是由於隨著壓力的不斷增大(最終壓力達到10.4 kN),岩樣內部裂隙不斷發育,並高度集中貫通,從而導致岩樣宏觀上的裂縫產生,集中的應力完全釋放。如果將此應用於地震預測,這時的裂縫產生就可以定義為地震的發生。並且距離震源近的感測器得到的頻譜的頻率較低。
圖17 第四批微破裂中主破裂產生的微地震記錄
岩體內大多存在著節理、劈理等裂隙,有的還存在著斷裂等較大型的薄弱結構。在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後,這些裂隙就會集中發生產生破裂。花崗岩的破裂模式可以歸納為雪崩式不穩定裂隙形成模式,該模式也叫蘇聯科學院大地物理研究所模式。這個模式的基礎是兩個現象:裂隙應力場的相互作用和裂隙形成作用的局部集中。在緩慢變化載荷的長期作用下,任何材料,包括岩石,在破壞前都必將產生這兩種現象。關於長期強度的學說是基於下列事實:在「亞臨界」(小於材料的瞬時強度)應力的緩慢作用下,裂隙的數目和大小逐漸發展。當裂隙密度達到一個臨界密度狀態值後,材料就過渡到快速宏觀破裂階段。如果裂隙在介質中的分布從統計角度看是均勻的,那麼在緩慢增強的載荷作用下,或在活躍介質的影響下,裂隙的數目和大小將逐漸增大,而其中排列的較有利的一些裂隙將互相貫通,形成較大的裂隙。如果把格里菲斯理論及由此引申出來的一些理論用於地震震源,認為在雪崩式裂隙形成過程中逐漸產生一些少量的長裂隙,這些長裂隙串通匯合就導致了岩石的宏觀破裂(地震)[11]。
2 在煤礦瓦斯災害預測中的應用
煤炭開采誘發地震(采礦業稱為沖擊地壓)是采礦誘發的動力地質災害之一。礦震是在采礦活動和區域應力場作用影響下,使采區及周圍應力處於不穩定狀態,采區局部積累的一定能量以沖擊或重力方式釋放而產生的岩體振動。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北地區的遼寧北票、吉林遼源、黑龍江鶴崗、雙鴨山漢鳥西、七台河等煤礦的礦山地震水平逐漸增強,部分礦震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引起各級地震、煤炭系統和研究人員的關注。礦震的發生除入為開采因素外,礦山所處構造環境和區域構造應力場狀況與其有密切關系[12]。
煤炭開采使得井下應力分布隨開采深度加大變化加劇,在區域構造活動的共同影響下,構造應力使新、老構造作不同程度的繼承性和新生性活動。一些井下斷裂構造從穩定狀態逐漸活動或蠕動,被牽動產生局部活化,是礦震發生的內在動力環境[13]。
地震是由於地下岩體受到應力作用產生形變,在岩體中引起破裂、相對位移、滑動、產生斷層並輻射地震波。礦震發生地點是礦區的地下岩體振動,地震記錄許多地方與天然地震記錄相似。礦震的震源深度淺,在較大范圍內可近似為表面震源的隨機波動。
在區域構造作用力下,煤層氣會沿一些特定方向產出和聚集。當生成的煤層氣在礦井局部地區溢出並積聚時,倘若礦井局部溫度達到煤層氣燃點,就可能引起爆炸。煤礦瓦斯爆炸與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同步性[14-15]。因此准確預測地震活動的發生對預防煤礦瓦斯爆炸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於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以及地震活動與煤礦瓦斯爆炸的關系,可以將MEMS1221 L型單分量加速度感測器用來預測由於入為采礦及天然地震引發的礦震及裂縫。從而減少由於煤礦瓦斯爆炸帶來的災害。
我們將感測器分別放置在煤礦的不同位置,並同時將感測器連接到計算機觀測分析系統上來記錄不同時刻感測器發出的信號,根據我們上述實驗的過程,在不斷的采礦過程中,機器對礦體會產生較大的作用力,當礦體內部岩石結構發生變化時,感測器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我們看到記錄的頻譜信號就會發生突變。產生兩三次這樣的突變之後,礦體就極有可能有坍塌的可能,因此,在第一次突變時,我們就應該加強防範,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阻止破裂的發生。
同樣,當地下發生地震時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個原理進行預防,絕大多數地震學家認為,在地震發生前有一個應力在震源區集中的過程,稱作孕震過程或地震准備過程。當這一過程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孕震區內的岩石可能會出現微破裂或塑性化等現象,從而導致地震波的頻譜發生變化。此外,孕震區內小震震源動力學參數的變化也可能引起地震波頻譜的某些變化。這些就是根據地震波頻譜異常來進行預報研究的物理依據。在主破裂發生之前往往發生一系列的振幅較小、頻率偏低的地震波,這些地震波的產生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為前驅地震波。本次實驗中主破裂發生之前的三次微破裂產生的地震波就可以看作是前驅地震波。這些地震波的發生是主地震波的能量的積蓄,當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勢必發生地震。
3 結論
(1)花崗岩在單軸壓力的作用下產生相對集中的四批脆性破裂,並且這四批破裂的強度具有隨著壓力的增大逐漸增強的趨勢;微破裂發生時,頻率具有向低頻區偏移的趨勢,並且裂縫越大頻率越低;
(2)主破裂發生之前的三批微破裂是岩樣內部裂縫逐漸集中並相互貫通的結果,可以看作是地震發生前的前兆。主破裂的發生在宏觀上產生裂縫,這時可以看作地震的發生;
(3)壓裂實驗的近源觀測記錄表明,MEMS技術應用於監測裂縫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因此將該技術應用於煤礦災害的預測將會取得好的效果,從而減少由於入為采礦及天然地震引發的礦難。
致謝:感謝東營感微科技開發公司提供的技術支持,以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機電學院實驗室提供的壓機設備。在論文的完成過程中,得到了師兄弟的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Claerbout,J.F..1968.Synthesis of a layered medium from its acoustic transmission response:Geophysics,33,264~269
[2]Daneshvar,M.R.,Clay,C.S.,and Savage,M.K..1995.Passive seismic imaging using micro earthquakes,Geophysics,60,1178~1186
[3]M.Reza Daneshvar,Passive seismic imaging using microearthquakes,Geophysics,60(4)
[4]Deyan Draganov.2004.Passive seismic imaging in the presence of white noise sources,The leading edge,September
[5]張山,劉清林,趙群等.2002.微地震監測技術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石油物探,41(2),226~231
[6]Andy Jupe等著,田增福譯.1999.微地震監測:對油藏的聽與看,石油物探譯叢,5,17~20
[7]劉建中,王春耘等.2004.用微地震法監測油田生產動態,石油勘探與開發,31(2),71~73
[8]Andy Jupe等著,李彥蘭譯.1999.微地震監控儲層,天然氣勘探與開發,44~48
[9]Jupe A.,Cowles J.,Jones R..1998.Microseismic monitoring:listen and see the reservoir,World Oil,219(12):171~174
[10]董世泰,高紅霞.2004.微地震監測技術及其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石油儀器,18(5),5~8
[11]馮德益,陳化然,丁偉國.1994.大震前地震波頻譜異常特徵的研究,地震研究,17(4),319~329
[12]張鳳鳴,余中元,許曉艷等.2005.鶴崗煤礦開采誘發地震研究,自然災害學報,14(1),139~143
[13]鄭文濤,汪涌,王璐.2004.煤礦瓦斯災害中地震活動因素探討,中國地質災害預防治學報,15(4),54~59
[14]楊建成.1996.王家山煤礦地裂縫的形成及其災害,甘肅地質學報,5(2),91~95
[15]張剛艷,張華興,岳國柱.2003.煤層開采裂縫的觀測與分析,岩土力學,24(增刊),414~417
❷ 請問三國演義中的武將武功排名
第一、「飛將」呂布,無可爭議。
呂布從來沒有輸給過任何2名超一流名將的聯手。關羽張飛聯手,「戰不倒」呂布,也就是說兩人聯手也贏不了飛將。
曹操用典韋和許褚雙戰呂布也未能取勝,一共派出6名超一流和一流以上名將圍攻呂布,還讓呂布殺出了包圍圈。
紀靈與關羽大戰50回合不分勝負,但呂布一隻手提起紀靈,「如提童稚」。
箭術也非常高超,轅門射戟的時候,張飛、關羽兩人就像兩個看大明星表演的小孩一樣,看著奉先公表演武技。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還是三國中僅有的兩個自己做過老大(諸侯)的一流武將(另一個是孫策),其他武將都是給別的諸侯做奴才、做打手。
奉先公不愧為三國武將之首!
第十、小霸王孫策。名號「小霸王」,堪稱霸王項羽再世。孫策與太史慈之戰,看似平手,實則孫策占上風。「策卻手快,掣了慈背的短戟,慈掣了策頭上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孫策搶到的是兵器短戟,太史慈搶到的只是兜鍪,時間一久,太史慈性命難保。第十一、東萊太史慈。解北海之危,那一戰,太史慈風光甚至壓倒了關二張三!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
第十二、南陽龐德。馬超部下,勇猛、忠義又不失智計。一人與包括許褚張頜徐晃在內的曹營諸名將車輪戰,不落下風(曹營諸將有誘敵因素);若非主帥於禁嫉妒,關羽恐早為龐德所擒。
第十三、神鞭文鴛。三國後期第一猛將,文鴦身長八尺,擅使長槍鋼鞭,驍勇善戰,足匹趙雲當年之勇。詩贊: 「 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
第十四、黃須兒曹彰。一合殺吳蘭,三合大敗劉封(徐晃用了十幾個回合才打敗劉封),可惜表現機會不多。
第十五、野人兀突骨。身高一丈二,騎大象,刀槍不入,很懷疑他是否無人可敵。
第十六、河北庭柱文丑。射退張遼,與徐晃大戰三十合不分勝敗(應該是文丑略占上風),在河北四庭柱之中與顏良齊名,排在張頜之上。
第十七、獨眼夏侯惇。只剩下一隻眼睛,卻還能屢次與關羽打得難解難分,與誘敵的趙雲打十幾個回合也不落下風。戰呂布十餘合抵敵不住,能在跨赤兔馬、持方天戟的呂奉先手下全身而退,雖敗猶榮!
第十八、張遼和甘寧並列。
止啼張遼:曹營絕頂名將,原為呂布手下「八健將」之首,被關羽贊為「武藝不在你(張飛)我之下」。合肥一戰,殺得江南小兒不敢夜啼。與太史慈激戰50回合不落下風。戰夏侯惇數十回合不分勝負,戰張郃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錦帆賊甘寧。東吳僅次於孫策與太史慈的第三高手。與太史慈交手不落下風。攻皖城時甘寧手執鐵鏈撥開箭林,防禦能力極高。被孫權稱為「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相敵也」。戰曹洪20合不分勝負(曹詐敗)。死時群鴉環集。「巴郡甘興霸,長江錦幔舟。關公不敢渡,曹操鎮常憂。劫寨將輕騎,驅兵飲巨甌。神鴉靈顯聖,香火永千秋!」。
第十九:破妄神將徐晃。50回合戰平許褚(徐晃落下風,曹操愛才,不忍「以力並之)。80回合戰勝「右臂少力」的關羽。射箭比武,技壓張頜、夏侯淵,但被蠻人許褚欺負,被許褚「拖下馬」。
第二十、張頜、諸葛尚、魏延、王雙、曹洪、武安國並列。
張頜:與張飛激戰七八十回合不敗,這是他的巔峰武力。三國後期,張頜的武功是猴子群中的霸王,魏延也不如他。
曹洪:與馬超酣戰五十個回合才刀法散亂,也是不可小覷。要知道魏五子之一於禁八九合便不敵,張郃二十回合也敗下陣來,當然曹洪能撐五十回合,有拚命的因素。
王雙:三國後期猛將,使用流星鐵錘,魏延也不敢和他正面比拼。
魏延:在後期,魏延的武藝也算是數得上前幾號的猛將,姜維不是他對手;
諸葛尚:諸葛亮子孫,以一人之力打敗鄧氏父子;
武安國:《三國》里最被忽視的猛將,所使長柄大鐵錘重達百斤,三國里有幾個用大鐵錘的?李元霸才用嘛!能夠與呂布戰斗十幾回合才被斷手,絕對算的上一流武將了。
(2)排列三劉一刀預測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在創作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依史以演義 ,作者的創作目的是描繪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其間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意圖十分鮮明。小說的敘事起於漢靈帝中平元年(184),終於晉太康元年(280),比較完整地敘述了漢、魏、吳三國興起、發展及滅亡的歷史。小說借鑒了編年體史書的編著模式,以三國紛爭的歷史進程為主線,以王業興廢為焦點,把近百年的歷史故事有機地組織在一起。主要寫了三國時期的政治和軍事斗爭,而作者的興趣則在於揭示這個時期的各個軍事集團如何興、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內容是漢末的群雄爭霸,矛盾的焦點是曹操和袁紹兩大集團的斗爭,作者對二人作了多方面對比,重點則是對興亡教訓的總結,順民心、得人才、有謀略者得天下,這是作者表達的主要思想。後十五回寫三國的覆滅,主要展現的是三國各自的內部矛盾,尤其是對司馬篡魏、後主信讒、孫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寫,情節雖然簡略,但著眼點仍在如何興、如何亡。作者以寫實的態度,比較客觀、完整地展現了這百餘年的歷史過程,其中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啟示,因此具有極大的魅力。
在創作上,《三國演義》繼承了傳統史學的實錄精神,「七實三虛」可以說是該書取材的基本原則,小說中雖有不少虛構成分,但大的歷史事件皆取之於史冊,主要人物的性格、經歷也基本符合史實。
❸ 地球化學示蹤與地球物質科學
趙倫山
1 現代地球化學的理論思維結構
1.1 地質和成礦過程的復雜性
地球和地質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種自發演化的物質能量系統。地球化學是自然物質科學,它認為「地球和地質成礦作用是一種復雜的動力學系統」,復雜性表現為:
(1)多重耦合的動力學過程:物理、化學、生物作用同時發生,多種作用間相互制約。
(2)為多元、多相、多種驅動力、開放的、遠離平衡態和非線性熱力學體系。
(3)在地質學上具有時空多層次結構和多期疊加改造的演化歷史。
(4)從作用變化的數學性質看為有序和無序性相交織的演變體系。有序性:周期性,韻律性,過渡性,分維性;無序性:隨機性,模糊性,災變性等。
1.2 研究自然復雜動力學系統的認識思維方法
研究和分析事物的復雜性,是為了針對復雜性規律採用科學的認識論方法解決問題。復雜性理論和系統思維是人類認識方法論的一次飛躍,「物質聯系的系統方式」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繼承和發展。在具體的學科研究中,如面對復雜的地球和地質作用課題,系統思維與邏輯演繹方法相結合的思維結構是最佳的創新性的思維模式。在地球化學中邏輯演繹思維方法包括,應用現代分析和測試技術不斷擴大和深化獲取觀察資料,應用基礎科學原理,以及現代地球科學和地球化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綜合分析和實驗驗證達到新的認識。
1.3 現代地球化學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體系
現代地球化學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基礎理論和方法體系,對研究和認識地質和成礦過程可作為參照依據。包括:①地質過程具時空多層次結構和物質體系演化理論,及同位素定年方法;②原子結構制約元素的地球化學行為和結合規律,與地球物質存在狀態觀測方法;③地質作用的地球化學熱力學參照系理論和物理化學條件計算方法;④地球化學過程的多重耦合動力學理論及定量模擬方法;⑤地球化學示蹤理論和物源、熱源追蹤方法;⑥自然無機分子經化學衍生和生物學進化形成生命物質理論與有機地球化學方法等。
地球化學通過觀察物質場、物質態、物質化學反應和物質流過程,認識地球和地質作用。近年來在研究地球圈層結構、深部地質、大陸動力學、成礦作用、資源勘察、全球變化以及環境等問題取得多方面進展,推動了地球科學理論和應用的發展。建立了新的學科分支,如稀有氣體地球化學、生態地球化學、農業地球化學、微生物地球化學、納米地球化學等。
1.4 地球化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思維結構
①確定研究對象的地球化學體系和環境;②進行反射信息測量。根據課題需要應用精密測試方法,獲取作用的多種定量屬性和條件參數;③建立主控化學反應體系。體系中高豐度組分的化學反應代表過程的基本特徵,有主體性和控制性;④運用年代、物源、熱源和作用物理化學條件示蹤體系,確定作用體系的環境場條件及其制約關系;⑤構築地球化學模型、地質作用機制模型;⑥建立作用的定量動力學模型、數學模型及預測。
2 地球化學示蹤體系
2.1 地球化學示蹤劑的性質
地球化學把基礎科學示蹤原子的方法應用於研究自然過程,利用元素或同位素的組合和豐度變化作為指示劑,追蹤地球和宇宙物質的運動和演化;據此可以獲取岩石或地質體形成條件和成因信息,稱為地球化學示蹤。總結出同位素、微量元素、稀有氣體等示蹤指標,稱為地球化學示蹤劑。
地球化學示蹤劑具有如下性質和功能:①能夠攜帶地質、成礦作用信息,具有一定的成因指示意義;②具有穿越性,能夠越過後期地質疊加過程的影響,追蹤到前期作用性質和條件;③為定量指標,具有全球和各地質時代通用性。常用示蹤指標多是微觀的變數,並以原子為單位活動。
2.2 地球化學示蹤原理
地球化學示蹤,通常應用兩元素或同位素豐度比值作為示蹤指標,其指示的屬性和條件可以用理論計算或標准條件下實驗的方法求得參照值,也可以由已知典型地區建立模型進行對比,後者稱為模型示蹤。地球化學示蹤理論和方法的建立,經過了長期的積累:
(1)研究和建立各種指標在地質作用中的行為和分布變化的統計規律。經多年同位素地球化學、微量元素和惰性氣體地球化學、有機地球化學等研究積累了大量測定資料。
(2)對各種示蹤指標分布進行全球對比,統計其屬性基準點和劃分地球化學儲集庫;建立元素的全球循環模式,(計算交換通量及駐留時間)。建立模型:如示蹤指標投點圖。
(3)研究確定示蹤劑原子在地質循環中的分餾控制反應,確定其成因意義;每種示蹤劑可歸納出幾種重要的控制反應,據此可進行定性的示蹤分析。
(4)對分餾控制反應通過實驗測定或理論計算的方法求出反應常數,如穩定同位素分餾系數α,放射性同位素衰變常數λ,微量元素在平衡共存相間不均勻分配系數D等,用於無模型示蹤定量計算。
(5)建立和使用地球參考系。通過大量測定、統計和對比地球化學示蹤指標的全球基準常數值和初始值,求得全球通用的參照值,建立地球化學參考系,這一組數值可以看成是地球的化學常數。如GERM(Geochemical Earth Reference Model)等。
2.3 綜合地球化學示蹤體系及應用意義
已建立多種地球化學示蹤體系和示蹤指標,各有不同的示蹤意義,實用中可根據研究的具體地質問題進行選擇,也可以使用多指標進行綜合示蹤研究,常用的如:
(1)穩定同位素示蹤。利用氫、碳、氮、氧、硫等輕元素穩定同位素比值變化,示蹤天然物質形成的地質和地球化學過程。近年來鋰、硼、氯、鎂、硅、鉀、鈣、鐵、銅、鋅和硒等較重元素的穩定同位素比值變化也積累了資料,開始研究其示蹤意義。
(2)放射成因同位素示蹤。利用天然放射成因穩定核素的同位素組成變化作為示蹤劑,研究岩石成因和演化、礦床的成礦過程、追蹤物質來源和地球化學儲積庫(如地幔)隨時間的變化,或區分地球與地外組分。放射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學包括鍶、鈰、釹、鉿、鋨和鉛同位素,其組成變化與放射性衰變有關,在地球和各子系統中87Sr/86Sr、143Nd/144Nd、187Os/188Os、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隨時間增長,計算出了理論增長曲線。
(3)宇宙成因同位素示蹤。利用鈹-10、鋁-26、氯-36和碘-129等宇宙成因核素作為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過程的示蹤劑,除碘-129 外主要用來研究現代或近期地表過程。鈹-10(10Be/9Be)半衰期為1.51×106年,用於研究大洋板塊俯沖時沉積物與島弧火山作用關系;也作為氣候變化的示蹤劑,研究古海洋環流的變化。鋁-26(26Al/27Al、26Al/10Be),半衰期為7.0×105年,用於研究海洋沉積物和古海洋環境變化,也可作為宇宙射線或地球磁場強度的示蹤劑。氯-36(36Cl/35Cl)和碘-129(129I/127I)的半衰期分別為3.01×105年和1.57×107年,可以用來作為追蹤人為起因物質進入自然系統(氣、土、水)示蹤劑。
(4)稀有氣體同位素示蹤;利用氦、氖、氬、氪、氙的穩定同位素比值,作為地球化學和宇宙化學過程示蹤劑。目前應用較多的是氦(3He/4He)、氖(20Ne/27Ne和21Ne/22Ne)和氬同位素(40Ar/36Ar、4He/40Ar和4He/36Ar)。能提供來自地球內部的信息,了解地球脫氣作用歷史和不同地幔儲庫之間混合關系,也用於研究隕石和其他地外物質,提供太陽系早期歷史的信息,闡明太陽系物質來源、形成和演化。
此外,微量元素示蹤、惰性氣體(豐度比)示蹤、元素賦存狀態、有機化合物指紋示蹤、礦物微形貌等都積累了大量的示蹤模型,不斷擴大應用。
2.4 無模型地球化學示蹤
黃土碳同位素剖面分析與第四紀全球變化研究實例:根據黃土剖面中的δ13C和δ18O變化研究第四紀古氣候和古環境。證明含有淋濾層和CaCO3結核的風化古土壤層,代表溫濕氣候環境和茂盛植被。根據氧、碳同位素成分,劉東生計算了洛川古土壤層形成時期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5℃,年平均降雨量為800mm。
3 地球物質科學的進展和意義
3.1 地球物質科學的學科特點
20世紀地球科學出現了空前發展的局面,全球性和綜合性研究為其特點。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提出「地球物質研究」課題。著重從地球整體物質狀態出發,研究深部物質的組成、狀態和變化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對地球演化的動力學作用,也包括地球淺部地質作用和礦產形成問題。學科特點為全球整體性、高科技觀測實驗、多學科綜合和動力學思維。
地球物質科學為地球科學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新深度。綜合了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礦物物理學、岩石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和實驗地質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擴大觀察地球物質處於各種物理化學條件下的性質、狀態和行為,以闡明地球深部和地表的各種地質現象。地球物質科學開闊了視野和思路,可看成是地球化學發展的新突破。
3.2 地球深部物質科學進展:地球物質研究20多年取得重大進展
(1)超高壓實驗設備研製。靜態超高壓大腔體實驗設備和金剛石壓砧技術,可達到550GPa、3000℃,超過了地核的溫壓條件(350GPa),並進行實時觀測。動高壓設備,如高壓氣炮裝置可以產生10TPa的瞬時高壓,為地球深部物質狀態研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手段。
(2)應用高溫高壓設備合成地幔礦物、進行模擬地幔物質的部分熔融實驗、研究高溫高壓體系的化學反應和相變反應。建立了地殼、上、下地幔和內、外地核的新的礦物組成、相態、相變條件及多種物理性質的模型。
(3)將高壓實驗設備與同步輻射源聯機,研究高溫高壓狀態下物質的X射線衍射結構;以及進行實時原位的物質電導率和彈性波速等物理性質測量。
(4)通過觀測和計算進行了地球深部物性變化和動力學模擬。如地幔對流模式;應用地震層析理論反演地球內部三維結構模型、核幔邊界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了地幔熱柱的形成條件及其中元素遷移機理。計算得削減板塊插入地幔深度超過675km。
3.3 地球物質狀態和行為的新觀測一:納米地球化學
(1)地球氣攜帶納米物質流。勘查地球化學發現,由地球深部上升的微氣流攜帶沿途物質的納米級微粒達到地表,帶來深部信息。應用專門設備撲集微粒物,用高精密方法測定成分,發現異常,可以檢出深埋藏和覆蓋礦體,用於覆蓋區尋找隱伏礦。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到歐美國家重視,我國也多次立項。謝學錦等研究開發出了地球氣納微測量、活動態金屬測量等技術方法。區域測量實驗取得良好效果,在一些覆蓋區發現了隱伏礦。地氣攜帶微粒物質流是地球物質行為的新發現,可能成為人類「透視」地球的一種機制。
(2)納米級礦物生長微形貌。應用具原子級解析度的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使人類可以分辨物質表面納米級微觀現象,以至直接觀察原子的行為。在礦物學中的應用,獲得了礦物表面結構及晶格的原子排列圖像。觀察到了多種礦物生長微形貌和晶體缺陷現象。它們傳遞了礦物結晶和成岩成礦環境條件特徵,即具有成因意義,有助於深入研究礦物結晶過程的細微機制,也是一種地球化學示蹤劑。
4 天然氣水合物地球化學(地球物質狀態和行為的新觀測二)
4.1 天然氣水合物的結構、性質和研究現狀
氣水合物(Gas Hydrate)是由水和輕的氣體分子在低溫、高壓、氣體濃度充足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結晶狀物質。1881年實驗室合成了冰狀甲烷水合物。1965年蘇聯在西伯利亞氣田首次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礦藏。認為是未來潔凈的替代能源,受到廣泛重視。天然氣水合物代表地球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形成和存在的一種形態。近年來對氣水合物產出的地質構造和物理化學條件,進行了大量地球化學研究,氣水合物藏地球化學勘察方法進行了探索。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南海和東海開展了天然氣水合物的研究和勘查工作。
甲烷水合物生成反應:CH4+nH2O=CH4·nH2O,冰狀晶體的晶胞結構為雞籠式五角十二面體,20個水分子包圍一個甲烷分子,之間為氫鍵結合。繪制了水合物穩定場實驗相圖。
4.2 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藏遠景區區域地質地球化學特徵:
天然氣水合物產出需要一定的地質構造和地球化學條件,我國南海有成藏遠景。
南海地質構造背景:我國南海屬歐亞大陸邊緣海,亞洲的地中海,歐亞、岡瓦納、太平洋三大板塊在此匯聚活動,形成了大量NE、NNE、NS向斷裂帶、海槽帶、凹陷帶等。劃分出45處新生代沉積海盆地,沉積物厚度平均大於2000m,最厚10000m。南海沉積盆地地球化學條件:海水溫度,表層:18~26℃,500m 深處:8~9℃。大地熱流值:77.4~85mW/m2,北部大陸坡中等偏低。壓力:500m深處為10MPa以上。有機質豐度:沉積物富有機質,已發現大中小油氣田。有利於氣水合物藏的形成和保存。
4.3 南海氣水合物藏地球化學勘查
1998~2000年「大洋一號」船取樣200件,應用遙感、氣體化探、物探方法勘查水合物藏,其中化探方法和綜合找礦取得了較好結果。氣水合物化探找礦依據的成暈反應:
CH4·nH2O=CH4+nH2O
CH4+2O2=2H2O+CO2
地球科學進展
甲烷水化物通過四組化學反應分解、逸散,在海底沉積物中形成分散的甲烷和CO2異常。針對甲烷和CO2的三種形式,使用四種方法圈定異常。①游離烴:衛星熱紅外測量。②吸附烴、吸餾烴:酸解烴法、熱解烴法、放射性熱釋光法。③綜合方法:地質、物探、化探、遙感等異常的綜合指標評價。④編制了沉積物酸解烴和放射性熱釋光異常圖及綜合異常圖。
4.4 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藏地球化學找礦評價
南海地層、構造、油氣藏及地球化學條件有利形成和保存水合物藏。水合物遠景區分布在北部陸坡區的東沙群島和西沙海槽區,與已知油氣田和構造吻合。在氣水合物找礦中:①衛星熱紅外遙感法和②氣體地球化學法:酸解烴法和放射性熱釋光法效果良好。
南海水合物烴類氣體和水合物成因:由深部有機質熱解的烴類氣體在垂向和側向壓力及溫度梯度驅動下遷移上侵,富含過飽和烴氣的流體遇卸載區阻擋,溫度壓力下降,烴類達到過飽和形成天然氣水合物。根據碳同位素示蹤,以深部熱解氣源為主,混有淺部生物氣。
5 成礦過程地球化學動力學模型
5.1 地球化學動力學的研究思路和理論意義
近20年來,地球動力學理論推動地球科學加速發展,形成了多種新的地學分支領域。地球化學動力學引入化學反應動力學的原理,以自然化學反應的進程、機理和速率關系為核心,分析地質成礦過程的物源、驅動力、各種作用強度、進程和速率對過程的制約機制,並力求以定量的關系進行描述,建立作用機制的動力學模型。動力學思維把復雜的地質成礦過程定量化、模型化、預測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在自然界以有用元素富集為核心的成礦作用,是一種受復雜地質構造和地球化學條件控制的過程,形成一個大而富的礦床,必須在嚴格有利的動態條件下持續穩定的進行才有可能。成礦作用地質地球化學動力學以元素富集過程的成礦化學反應為中心,定量描述各種地質地球化學因素的制約規律,為礦床地球化學和礦物資源勘察提供新的理論模型。
5.2 熱液成礦流體泵吸上侵管流動力學模擬研究實例
以地球化學動力學思路研究山西義興寨金礦成礦流體泵吸上侵動力學模擬為例。
山西義興寨金礦成礦反應體系和成礦機理:根據在礦區實際觀察的金礦床各構造-成礦期礦石和脈石礦物組合及共生圍岩蝕變規律,以及礦床流體包裹體成分和結構的研究,參照成礦作用地球化學理論,建立了包括成礦反應(形成礦石和脈石礦物)、成礦控制反應、和緩沖控制反應(圍岩蝕變)的三組主體成礦反應體系。其中成礦控制反應:H2O(l)=H2O(g),CO2(s)=CO2(g),H2S(s)=H2S(g)是流體相和礦化劑沸騰作用,由流體包裹體觀察確認;這一組反應受控於地質構造條件和構造應力狀態,同時又對另兩組反應有控製作用。當張剪性構造引發礦液沸騰,發生礦液沸騰反應,成礦流體體系平衡被破壞,導致成礦反應發生。礦液與圍岩的蝕變反應,中和了由於成礦反應體系中積累的H+,使成礦反應得以持續正向進行,以及後續不斷上侵的礦質連續沉澱,以形成足夠規模的礦體。三組反應間有制約關系,並總體上受構造活動控制。
5.3 脈狀熱液礦床控礦構造應力場計算與地震泵吸上浸模型
(1)義興寨金礦脈產於一組近南北向張剪性裂隙中,區域上受早燕山北西向走滑斷裂控制;
(2)應用石英位錯密度法實測了各成礦期構造差應力值Δσ,根據圍岩片麻岩彈性應變模型,應用有限元法模擬計算了主成礦期全礦區應力場值的空間分布。經與測區金礦脈的分布對比表明,礦化在低Δσ值區最強,可用於外圍金礦預測。
(3)根據金礦脈張性充填構造特徵及沸騰包裹體證據,引入礦液「地震泵吸」上浸模型研究構造動力學控礦機制。計算了三種埋深礦液房流體上浸動力模型。
(4)應用流體力學Bernoulli公式描述地深承壓的成礦流體在寬裂隙中的上侵運動,可引用有壓管流模型進行參數的模擬計算:Bernoulli方程及其物理意義:
地球科學進展
單位質量的流體在不同標高位置上的位能、壓強能和動能的總和為常數-能量守恆原理。適用於研究寬裂隙中地質流體垂直運動的動力學問題。
5.4 義興寨金礦成礦流體管流上侵的動力學模擬:控制礦化分布的定量預測
(1)義興寨金礦成礦流體地震泵吸上浸的地質構造模型:示意圖
(2)根據測區地質構造條件對Bernoulli方程進行變換,將各變數賦予地質意義:得
地球科學進展
式中:Z1、Z2為礦液所處礦液房和礦體深度;P1、P2為礦液承受壓力,P1設定兩個地深深度,據理論計算;P2根據應力場Δσ計算值代入;V1、V2為礦液在礦液房(V1=0)和侵位的流速,V2代表礦化強度;g為重力加速度;hw為能量損失;γ、ρ為流體容重和密度,實測;c-謝才系數;R-水力半徑;L-流程。
(3)編制了專用Visual Baisic計算程序,計算了測區主成礦期礦液上侵流速場V2的空間分布,V2代表礦化強度。計算結果表明,泵吸上侵流速V2高值的分布地段金礦化最好。進行了測區和外圍地區金礦預測。
總之,應用動力學理論和方法,引入基礎科學理論模型,可以把地質條件量化,理論公式的變數賦予地質意義。應用模擬計算,定量對比和討論測區構造、圍岩岩性、礦液溫度和容重等條件對含礦流體運動的控制機制和礦化分布,並進行外圍預測。
參考文獻
趙倫山等.1998.跨越世紀:地球化學的理論與應用.見:歐陽自遠主編.世紀之交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59~167
趙倫山.2005.現代地球化學的理論思維結構[J].地學前緣,12(1):288~293
於崇文.2000.揭示地質現象的本質與核心[J].地學前緣,7(1):2~12
於崇文.2003.地質系統的復雜性[M].北京:地質出版社,3~83
張本仁,傅家謨主編.2005.地球化學進展.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309~329
畢思文,許強.2003.地球系統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45
陳俊.2005.表生地球化學研究進展[M].見:張本仁,傅家謨主編.地球化學進展.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309~329
鄭永飛等.2000.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316
李延河.1998.同位素示蹤技術在地質研究中的某些應用[J].地學前緣,5(1~2):275~281
劉東生等.1997.第四紀環境[M].北京:科學出版社
謝鴻森.1997.地球深部物質科學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
謝鴻森等.2003.地球深部物質的某些物性測量方法研究[J].地學前緣,10(2):357~365
王學求,謝學錦.2000.金的勘查地球化學——理論與方法.戰略與戰術.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白春禮.1992.掃描隧道顯微術及其應用[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223
葉榮,趙倫山等.1999.掃描隧道顯微鏡對黃鐵礦表面微形貌研究及成礦動力學意義[J].科學通報,44(11):1220~1221
姚伯初,吳能有.2005.天然氣水合物——石油天然氣的未來替代能源[J].地學前緣,12(1):225~233
祝有海,吳必豪等.2001.中國近海天然氣水合物找礦前景.礦床地質,122(5):6~10
於崇文,岑況,鮑征宇等.1993.熱液成礦作用地球化學.[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00~217
趙倫山等.2000.熱液流體泵吸上侵管流動力學模擬及其預測意義[J].地學前緣,7(1):205~215
Albared Francis.2003.Geochemistry:An Introdaction[M].Cambridge Univercity Press
Gunter Faure.1998.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Geochemistry(2ed)[M].Prentice-Hall.Inc
Hochella M.F.2002.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Nanosciences in Geochemistry.[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66:735~743
Kvenvolden K.A.1995.A review of the geochemistry of methane in natural gas hydrate[J].Organic Geochemistry.23:997~1008
❹ 大專醫學論文結論怎麼寫
結論應該准確、完整、明確、精練。
論文結論的寫作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本文研究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②對前人有關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證實或否定;
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未予解決的問題,以及對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的關鍵點和方向。
書寫結論時應該避免的三個問題:
1、把結論寫成余論,不需要在余留一些問題給讀者展示。
2、把結論寫成展望,一篇論文把本身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好即可,一般不需要展望什麼。如果一定要展望,那麼在結論之後寫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表達一下。
3、把結論寫成感想,不少學生在結論中經常觸景生情、浮想聯翩,把許多與結論沒有關聯的東西寫進來,這是忌諱。
醫學sci論文結論寫法是在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的基礎上,從嚴謹的邏輯推理中獲得的創造性、啟發性和實證性的結果。它以其條理性、明晰性和客觀性體現了論文或研究成果的價值。結論與引言類似,可為讀者和兩位作者提供依據。結論研究內容的結果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對研究結果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從身體的各個部位入手,並涉及到部分的介紹,經過判斷、歸納、推理過程和新思路。
❺ 《從歷史學管理》中的一個案例:諸葛亮運籌退敵
1.胸懷大志。
《三國志*諸葛亮傳》:好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2.膽識非凡。
《三國志*諸葛亮傳》: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
3.務實。
《三國志*諸葛亮傳》: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
縱觀丞相一生,每一言皆有的放矢、切中有害,掌權十餘年治實不治名,一舉一動擲地有聲。易先生在《百年孤獨》里也提到丞相的務實精神:二帝並尊。
4.信念堅定。
執著興復漢室的信念,悲壯地北伐,一直至死。
5.忠貞不二。
一生獻給先主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恪盡職守。
先主時,「調其賦稅,以充軍實」(《三國志*諸葛亮傳》);後主時,「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三國志*諸葛亮傳》),從未有疏漏。
7.清廉。
《三國志*諸葛亮傳》:「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產。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8.公正。
《三國志*諸葛亮傳》: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9.勤於思考。
《三國志*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
10.不畏困難。
丞相蹈一州之土主動對抗強魏十倍之地,系蜀國安危於一身,而從未退縮。
作者:酥羔羊 回復日期:2007-10-13 11:30:58
諸葛亮對劉備集團的十大功勞
1.隆重對策。
千古一對隆中對,給迷茫的劉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為劉備集團制定了長期的極具眼力的戰略規劃,並直接影響了天下三分之勢。
2.促使孫劉聯盟,挽救了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的劉備集團。
《三國志*諸葛亮傳》: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3.後勤部長,夕日蕭何對高祖之功。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4.吳蜀通好。
先主駕崩後,丞相顧全大局,摒棄兩國恩怨,與吳修好,創建了極其有利的外部政治環境。
5.平南。
《三國志*諸葛亮傳》: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穩定了內部政治環境,為北伐除去後顧之憂;並使之後幾十年南方平穩安定。
6.北伐,以攻為守,以弱攻強,變被動為主動,集國內人心於一處。
7.治國。
丞相治國,驚世駭俗,無人能及,可謂稀世一時,亦丞相人生之最高點。
《三國志*諸葛亮傳》: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三國志*諸葛亮傳》: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8.提拔人才。
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傑出人才皆由丞相扶持而成。
9.治軍。
《三國志*諸葛亮傳 裴松之注引袁子語》: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三國志*諸葛亮傳》: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10.軍事發明。
《三國志*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
《三國志*諸葛亮傳》: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
作者:酥羔羊 回復日期:2007-10-13 11:32:01
破陣子 悲古來豪傑兼懷丞相
夢里江山何處,玉蕭吹醒寒樓。當日氣蓋圖北策,今夜悲歌涯作舟。陽關萬里秋。
辛歲庚年易去,草枯潘鬢難收。最是英雄多寂寥,誰道風流更自愁。空餘渭水流。
作者:酥羔羊 回復日期:2007-10-13 11:33:23
諸葛亮的發明 (絕對經典)
1、連發弩
這是諸葛亮出山後發明的第一樣作戰兵器。以往的弩一次只能發一支箭,十分不便。諸葛亮發明的連發弩一次竟能發六支!!! 連發弩比一般的弩稍寬,射箭時平射,殺傷力極高。
2、八陣圖(又名八卦陣)
這是諸葛亮出山後自己創造的兵陣,他稱之為八卦兵陣。士兵排列為八卦形,八門入,八門出。此陣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敵人。諸葛亮後來又多次改造此陣,並由兵陣演化為石陣、馬陣。
3、孔明棋
早在隆中時,諸葛亮就打算發明一種棋。公元228年,蜀國南方暴亂。諸葛亮作為一國之相,決定親自率兵前往征討。然而,情況並沒那麼好:南方的氣候令士兵難以適應。加之軍中無趣,南王孟獲久久不肯歸服。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發明了孔明棋來活躍士兵煩悶的心。孔明棋規則簡單,是一種智力游戲。
4、火獸
諸葛亮平定南方時,曾遭一敗仗:南王孟獲以獸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獸大敗趙雲和魏延的兵馬。諸葛亮靈機一動,他想到了野獸怕火。於是數日後,他發明了一種外型似獸,朱紅色,能噴火的武器來對付孟獲的獸兵。
5、搭橋槍
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決定揮師北上,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通往北方的地形極其艱難,山多河多。爬山還好,關鍵是渡河:士兵們每次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搭橋。諸葛亮也為此苦惱。一日,他聯想到古人如何造鐮鉤,從而發明出了搭橋槍。搭橋槍的槍桿和紅纓槍一樣長,槍頭程螺狀(有點像現在的螺絲刀)。
6、孔明燈
這是諸葛亮北伐被司馬懿困於平陽時所發明的一種用來向救兵傳遞信息的空飄燈,也是熱氣球的起源。在科技不發達的三國時代,諸葛亮仍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熱氣球空飄這個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實的卧龍!
7、木牛流馬
這是諸葛亮五齣祁山時為了方便運量而發明的一種運量工具。據史料記載,應該是五齣祁山用流馬,六齣祁山用木牛。木牛流馬善於上坡下坡,收糧等。其構造極其像牛、馬。腿由粗木製成。內有一繩,繩頭接舌,繩尾接腿。每行20里扭轉舌頭一次,方能再行。
作者:酥羔羊 回復日期:2007-10-13 11:36:47
《諸葛亮集》中收錄著一封個人覺得很詭異的信:「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於將帥,多凶少吉。」而這個預言的不幸應驗更加深了這種神秘的色彩。太乙為我國古代三大秘術太乙、奇門、六壬之首,是古代高層次的預測學。
罡星是指北斗七星斗柄上的三顆星,古代占星術中有斗柄所指處吉、所坐處凶的說法。太白是指金星,主刑殺。丞相又在《兵法秘訣》中提到:「鎮星所在之宿,其國不可伐。又彗星見大明,臣下縱橫,民流亡無所食,父子死離,夫婦不相得。四維有流星,前如瓮,後如火,光景天,如雷聲,名曰天狗。其下飢荒,民疾疫,群臣死。流星東北行,名天岡。天海之口,必有大水土功。又四維有流星,入以後有白氣如雲,狀如車輪,是謂嚙食。其下大兵,中國多盜賊。又有星如斗,見北斗,名為旬始。天下大亂,諸侯爭雄。」
鎮星是指土星,是占卜天子吉凶的星宿。彗孛客星等在古代被認為是異星,古人還給他們起了不同的名稱。綜合以上文字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的丞相所掌握的天文學知識包括四個方面,按《史記.天官書》的分類分別是:經星、五緯、異星、雲氣。
經星分作五宮,記述三垣二十八宿等恆星。五緯記木、火、土、金、水五行星。《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對丞相所提到的流星也有記載,書中說:天狗,形狀如同一顆大流星,伴隨有隆隆聲,落在地上,形狀如狗。遠望去火光炎炎,上沖天際。方圓有數頃地大小,上端尖銳處呈黃色,象徵千里之內有破軍殺將的事發生。旬始,出現於北斗星旁,形狀如同雄雞。星怒時有芒角,星為青黑色,形狀如同伏鱉。可見丞相對前人天文觀測記錄的關注和熟識。
怎樣得知丞相對三垣二十八宿恆星和五大行星的運行規律十分了解呢?讓我們來看《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的一些文字片斷:
「月與五星自西而東順入於太微垣中,循軌道運行。察看它們走過的路徑,停留在某星旁,世間與該星對應的官員就會被天子殺掉。月與五星自東而西逆入於太微垣,若不循軌道運行,按照它們所陵犯的星名占卜吉凶。」
「熒惑運行的規律是,出地後自西向東行,經過十六舍後停止,向西逆行二舍,約經六旬的時間,重又向東行,經過數十舍,約十個月後從西方隱入地下;在地下伏行五個月後,從東方出現。若自西方出現名為反明,對人君不利。向東行快,向西行慢,東行每日行一度半。熒惑向東行急,有兵聚於東;向西行急,有兵聚於西;向南北行急,有兵聚於南北。用於占卜戰爭,順熒惑所行用兵的必勝,逆熒惑所行用兵的則敗。熒惑隨太白而行,軍事有憂患;離太白而去,主退軍。行於太白以北,有軍隊分營;行於太白以南,有偏將出戰。當熒惑運行時,太白星自後追及熒惑,有軍隊被擊敗,將軍被殺的事發生。熒惑星停留或陵犯太微垣、軒轅座、營室宿,對人君不利。」
「鎮星每年行過一宿,二十八年繞一周,停留處,對相應國有利。不應當停留而停留,或者已經離去重又返回來,返回之後便停留下來,是相應國領土擴大的徵兆,否則,得子女玉帛。若鎮星應當停留而不停留,既已停留,又東西來去,相應國有喪失領土的災禍,否則,失子女玉帛,不可以舉辦大事,用兵於敵。鎮星停留得久,相應國的福氣大;短暫,福氣小。鎮星又名地侯,主占卜收成好壞。每年運行度,每日運行度,二十八年繞天一周。鎮星停留的地方,五星都相從聚集於同一舍之中,下面相應的國家可以重厚之德得天下。鎮星早出,為王者不安;晚出,有戰事不得息。鎮星色黃,有九芒,五音與黃鍾宮相配。若失次而行超前二三宿稱為贏,象徵君主有命不能實行,否則預示有大水災。若失次而行落後二三宿稱為縮,預示以後有悲戚事發生,當年陰陽不和,冬至陰不復,夏至陽不復,不然就會有天裂地動事發生。」
「五星早出的稱為贏,贏者為客星。晚出者稱為縮,縮者為主人星。五星贏縮失次,天必有反應,由北斗的杓星失常顯示出來。星同舍為會合。相陵犯為斗,斗者相距七寸以內,預示的禍事必然發生。」
「太白星運行失常,按照所經行的次舍推斷對應國家的吉凶。太白星出現後行經十八舍,凡需二百四十日而隱入地下。若從東方隱入地下,在地下行經十一舍,需一百三十日;從西方隱入地下,則在地下行經三舍,需十六日,然後重新出現。應當出現而不出現,或者應當隱入地下而不入,都稱為失舍。與太白失舍相應的國度,若沒有軍隊被擊敗,必有國君被篡位的事件發生。應當出現時不出現,不應當隱入時隱入地下,預兆著天下將干戈停息,不再有戰爭了。兵若在外,應該返回本國。不應當出現而出現,應當隱入地下而不隱入,預兆天下將要發生戰爭,有國家被戰爭所擊破。太白星按期出現,對應的國家必昌盛。出於東方與東方國相對應,入於東方與北方國相對應;出於西方與西方國相對應,入於西方與南方國相對應。在某處停留得久,對應方向獲吉利;停留得短暫,對應方向不吉利。」
……
這些文字很枯燥吧,所以我只引用了很少一部分,但它充分說明了古人觀察天象以判斷戰爭吉凶和國家興亡的事實。古代天文學的政治、軍事價值遠遠大於科學價值,所以丞相夜觀乾象以占卜前線的戰況,所以他將天象昭示的禍福寫進兵法。古人的占星之法在現在看來自然是沒有科學性可言,但他們對星體運行規律的了解之詳細又實在令人吃驚。將漫天繁星的變幻銘記於心,從星辰的光芒中解讀命運,這是丞相確確實實掌握的一項本領。
如果說以上只能證明丞相對前人天文著作的涉獵和對星體運行規律的熟悉,那麼他的另一篇文章則可以證明他在天文學領域的獨立研究和取得的比較先進的成果。那就是丞相的《二十八宿分野》,文字較長我就不引用了。我國古代從西周開始按照二十八宿和十二干來劃分天區,但直到詳細而權威的《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時,二十八宿分野都是按照大致的州域劃分,沒有像丞相所記錄的城池郡縣分野詳細位置的考證。唐代李淳風所撰《晉書.天文志》卷上「州郡躔次」章中介紹分野方案時才出現了和丞相所說相同的文字,前面還有這樣一句話:「陳卓、范蠡、鬼谷先生、張良、諸葛亮、譙周、京房、張衡並雲」。
陳卓曾擔任過東吳、西晉和東晉三朝的太史令,又匯總了古代最重要的三派星占學的星圖;張衡留下了《靈憲》等天學著作,又造過演示天象和預報地震的儀器。其他人在天文學界彷彿沒有什麼知名度,但根據李淳風的引用,我們推測他們也許也曾有過天學著作傳世。而不管丞相有沒有寫過天文學方面的著作,他在研究、發展前人理論成果和進行細致的考證方面都確實做出了努力。不能說他的理論是獨一無二的,但應該說在當時是先進的,不能說他的研究是空前絕後的,但應該說他的成果是科學的。
作者:酥羔羊 回復日期:2007-10-13 11:37:45
權做丁亥年祭文的雜文
台風來了。
窗外的雨一陣陣嘩嘩地想著,猛烈的風吹動著屋內的燭光不停地搖曳。
又是一年過去了,逝去的日子像流水劃過指尖,不知不覺間,卻到了八月廿八日。盡管心裡很早就知道這一天,但是遲遲沒有準備紀念的文字,非得拖到了這一天真真地來臨了,才像是被逼著寫出點字來。怕過八月廿八,正如那一千七百七十三年前一樣,這個日子在今天看來是再吉利不過了,可是卻凝著永遠的痛,一種永遠無法平息的痛。
到底該做些什麼呢?曾有個設想,改編段哀哀戚戚的越劇,唱出來,卻嫌太輕;像前些年那樣正兒八經地寫篇祭文,是早已沒那個心境和精力了。正巧著前日央視直播了中京三團新版的《瀘水彝山》,看的時候就不禁想,不如藉此為機,連帶著評論對新版的感受,作篇雜文,權作是今年的祭文。至於那自己改寫的一段越劇,容後慢慢再呈。
「奸巧」、「老謀深算」,這些詞,若是放在別處,說什麼我也不會把它們與丞相聯繫到一起的,在《瀘水彝山》中,對手方用這樣的詞來評價他,仔細想想,卻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被孔明抓了放,放了抓,抓了再放四次的人,肯定會認為對方統帥在用「奸」計,否則我堂堂的彝家之王,孔武有力,焉能被四擒四縱?有了「奸」,自然也就是「巧」的了,於是便有了「諸葛縱然多奸巧」的詞。至於「老謀深算」,仔細推敲,其實原本就並非是個貶義詞。四十五歲的孔明縱然還談不上是「老」,但畢竟歲月無情,年華易逝,軍旅催人老。一個不再年輕的人,再加上運籌帷幄的形態,「老謀深算」就躍然紙上了,盡管從我本心來說,依舊是無法接受用這個詞來評價丞相的。
「瀘水咆哮惡浪高,波濤滾滾濕征袍。胸中擬就出師表,驅兵萬里征不毛。酬先帝,情未了,要安周鼎興漢朝,願南天化干戈星明月皎。」這是新版新加上的一段,表現的是在渡瀘水的途中。以前這一段就是關索和幾個士兵在那裡劃船,一直劃到庄王廟開始。這新版可華麗多了,加了華蓋,加了王平等將,更重要的是,加了丞相這些個唱段。說實話,唱詞編得有些詭異,尤其是「酬先帝,情未了」這句,唱得真是非常之好聽,可你細細看看這詞,怎麼看怎麼感覺像是某人要怎麼怎麼了,所以「情未了」;還有後面那句「要安周鼎興漢朝」,「興漢朝」且不論,可這「安周鼎」就不太對了,若安的是周鼎,興的怎麼能是漢朝呢?雖有瑕疵,但從京劇的角度看,還應該算是很不錯的了。
加這段或許是為了強調突出丞相與那些普通的士卒們一樣,趁著「月黑風高」之時,偷渡瀘水吧。「十萬軍夜渡瀘水南天未曉,庄王廟叩罷先賢晨鍾才敲。」一夜渡瀘水,剛過南岸到了庄王廟,尚未安歇,就先拜祭神靈。或許對於正處在年富力強時期的孔明來說,整夜整夜地熬,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即便是好幾夜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也能打理起百倍的精神,處理冗雜的軍務和源源不斷從成都運來的國家大事。自從先帝駕崩後,孔明肩上的擔子一下子重了很多。「事無大小,咸決於亮」,三年以來,百姓們安居樂業,國家得以休養生息,而這背後,是丞相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又兼是幼主的相父,他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在成都過著安樂日子,地方叛亂這種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幾員大將去處理,不用親自身涉險地,去冒被煙瘴侵害身體的危險。但諸葛亮卻完全沒有這樣做。他帶著「攻心為上」的戰略,來到了南方,面對頑固的南王,一再地施懷柔之策,四擒四縱,以表誠心,可孟獲卻是鐵了心腸地一戰再戰。
毒泉之計,在一員大將和數千名漢軍性命垂危之際,卻將御賜給自己的解毒葯用在了仇家之身。或許這只是一個計謀,因為他看出了孟齊身份的不同尋常,但即便是這樣,下這個抉擇還是需要很大的決心的。魏延怨憤,孟齊驚詫,救活了祝來,卻是個不知好歹的,幾番表誠心卻似都是對牛彈琴。孟齊親見丞相寬厚仁慈,自告奮勇為漢軍帶路尋找解毒靈草,丞相深受感動,表明願一同前往,哪怕山深林密、坡陡路滑。一起尋找靈草的過程,也是雙方互相感受到對方人格魅力的過程。孟齊雖是當地人,熟悉山路,但作為大王的親姊,平時或許養尊處優,並不慣於走山路。而孔明,更是一文弱書生,地形也不熟悉。孟齊要將唯一的一根柱杖讓給他,孔明卻拒絕了,兩人你推我讓了半天,最終孟齊拗不過孔明,只好自己用了。原本那山路就崎嶇難行,有柱杖的孟齊都走得步履維艱,氣喘吁吁,何況是赤手空拳的孔明呢?在一處險要的山坡,孔明摔到在地,但堅持走完了餘下的路途。靈草找到了,兩家的仇怨也進一步化解了。
孟獲不甘心再次失敗,與祝融夫人商量著用詐降之計,夫妻二人,里應外合,一燒蜀軍糧草,二來刺殺漢軍統帥,三破中軍重地。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孔明早已識破了他們的詭計,安排妥當,詐降只能是自投羅網,作繭自縛。但這次放走這夫妻二人,卻使得祝融夫人感受到了這位大漢丞相的人格魅力,使她最終勸孟獲罷兵和好,不要再戰,在勸祝融時,孔明發揮了他那優秀的口才,更主要的是一片誠心,感化了祝融。並不責怪他們想要刺殺自己的罪行,相反的,卻是有些為他們開脫的涵義在其中,像什麼「先禮後兵」,這真正是一語雙關了。隨後丞相表明自己的心跡,「出征為的是南疆安定,若要殺人又何必五縱六擒」,使得祝融不得不感到是自己錯怪了漢軍,並決心回去勸說大王罷兵和好。
孟獲執迷不悟,自以為借來了刀槍不入的藤甲兵就能勝券在握,一雪前恥。為了阻止他,孟齊殘死疆場,但已經遲了。而對於漢軍來說,洶涌的藤甲兵如潮水一般,吞噬著他們的生命。作為最高決策者,諸葛亮並非無計可施,連孟齊都能看出的藤甲兵致命的弱點,平生最擅用火攻的孔明怎能不知,但他更清楚火攻之後的後果,藤甲兵是被消滅了,孟獲是可以再次被擒,可是卻會激起彝人對漢軍的仇恨,他數月來的苦心就全白費了,一片心血付汪洋,南疆永遠不會安定,這不是他的初衷。因而他不願、不肯、不能、不忍……
但成都幼主傳來的消息卻讓他進退維谷,左右為難:孫曹兩路人馬趁蜀中空虛,借機發兵來襲,這邊又被藤甲兵死死地拖住,萬般無奈之際,他才忍痛顫抖著強說「燒燒燒」。藤甲兵陣霎時火海一片,全軍覆滅,孟獲七番被擒。
報知漢軍大獲全勝,孔明臉上毫無喜色,聞聽孟齊身亡,他卻悲傷不已。為了這場戰爭,已經犧牲了太多的人了,何時才是個頭呢?孔明大度地處理一場關索與孟獲間的矛盾,使孟獲頓時幡然悔悟。祭江是整出戲最煽情的部分。用麵粉裹著牛羊頭塑造成人頭狀代替實物,真情實感地告慰亡靈,都令人感慨不已。
這場戰爭耗費了諸葛亮太多的時間、精力,還有健康。出兵之前,王連就曾以南蠻之地多煙瘴勸諫丞相不要親自冒險。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並日而食,這些更給他的身體帶來沉重的負荷。祭江是在火燒藤甲兵之後,此時孔明的情感無疑是在最高峰,太多的憂慮、愁悶、悲戚在心中郁積了太久。對著滾滾的瀘水,三行跪拜之禮,他需要旁人的攙扶才勉強立起來;祭灑亡靈,孔明已無法撐持住自己了,酒樽砰然落地,他一手扶著昏眩的頭,一手仍執著到抓緊著羽扇,整個人向後仰倒,一旁的關索嚇壞了,趕緊過來扶住丞相。孟獲見到此情此景,想到因為這場戰爭而殤亡的彝漢兩家兒男,想到因為自己一意孤行而喪命箭下的親姐姐,想到諸葛丞相為使兩家和好而耗盡心血,被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浪費,他不禁悔恨萬千,跪在丞相面前,連稱自己有罪。緩過勁來的孔明雙手將孟獲扶起。在祭奠亡靈的時候,他把所有的責任都一個人承擔了下來。「只怨我諸葛無才輔漢鼎,只怨我諸葛無能阻刀兵,只怨我諸葛無智安百姓,只怨我諸葛無德救蒼生,空負先帝托重任,空懷鞠躬盡瘁心,生靈塗炭禍百姓,若要責若要懲就對我諸葛孔明!」這些話,讓人聽了真的只想哭,這哪裡是他的錯呀!非但毫無過錯,而且若非是諸葛孔明,誰能如此大賢大德,寬厚待人,花費了精力、心血、生命,回頭來還去承擔如此沉重的責任……只能借用整場戲的主題:感天動地漢丞相,真情美德萬古揚!
謹以此為祭文,沉痛悼念大漢丞相忠武侯逝世一千七百七十三年。
❻ 高分懸賞!!有關德爾菲法的預測實例!!
應用德爾菲預測法預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MBA畢業生畢業起始月薪水平
指導老師:王玉榮
組員:楊震寧 劉學慧 朱碧蘭 劉岩 張玉榮 陽凌峰 段煉 楊兆坤 周雲 法明傑 穆亞林 郝民 張晶晶 樊文玉 朱蔚 夏媛媛 陳雪茹
德爾菲預測法簡介:
1948年美國德蘭公司首先創立了德爾菲法。德爾菲法又稱為專家詢函調查法,是專家會議法的改進和發展。它克服了專家會議法的不足,使參與的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得到充分的發揮。此法在技術調查預測和新產品市場需求調查預測等方面得到了較普遍的應用。它是以匿名的方式,逐輪徵求一組專家各自的預測意見,最後由主持者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市場預測值的方法。
德爾菲預測法的特點是:一、匿名性;二、反饋性;三、量化性。
德爾菲預測法應遵循的原則是:一、問題要有針對性,不要過於分散,以便使各個事件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二、單位或領導小組不應強加於調查的意見之中,要防止出現誤導現象,使專家的評價向領導小組靠攏,從而得出迎合領導小組觀點的預測結果;三、避免互斥事件。
確定調查預測的目標:
我們的預測目標是,利用現有的信息和專家對目前就業前景的分析來預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MBA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的起始月薪水平。
預測背景:
國內MBA就業形勢調查報告
所有的MBA都沒有一樣的。每一家用人公司都有自己所偏好的MBA學院,對這些學院的MBA畢業生他們總是比較積極地錄用。過去的幾年來,MBA Career Guide雜志的International MBA Recruiters Survey以及一些國內知名的管理雜志都對用人公司的偏好作了詳盡的調查研究。
用人公司樣本
為使該調查樣本具有代表性以反映用人公司的大體狀況,樣本包括26%的管理顧問公司、28%的金融服務公司以及46%的工業企業。由於工業愈來愈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公司尋求國際導向的經理人員,這些活躍的行業有:電訊、汽車及配件業、信息技術及電腦業、制葯業以及消費品公司。
2003年,研究人員調查了10,000多家用人企業(美國國際企業約44%、歐洲的國際企業約40%、亞洲及澳洲企業約8%、拉美企業約8%)。
研究方法及結果
每個企業要按優先次序列出它們最近都從哪些院校中招聘過國際工商管理碩士。另外我們還詢問企業2003年度打算從哪些學院招聘工商管理碩士。只有那些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地區積極開展招聘活動的企業才可以被納入調查結果,最終約有250家招聘企業入選。如果院校被首先列入前5所大學或前30所大學,計分時對其得分分別予以加權。招聘企業給予某院校較高評價的次數越多,該院校的得分也就越高。自1991年我們開展這項調查以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企業對工商管理碩士院校的偏好不易發生改變。除非發生嚴重的經濟衰退,否則短期的市場起落不足以讓企業完全放棄招聘工商管理碩士。同樣,企業也是歷經多年才認准特定院校,個別優秀或差勁的畢業生不足以讓其改弦易轍。因此,我們對招聘企業的調查結果被普遍認為是可靠的衡量標准
2003年9月14日,《世界最具影響力MBA排行榜》在京揭曉,我校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張新民院長應邀參加排行榜發布會暨中國MBA高峰會。《世界最具影響力MBA排行榜》由世界經理人網站www.icxo.com、新浪財經及《財經時報》聯合舉辦。排行榜依據以上的調查樣本,根據統計推出:《世界最具影響力MBA排行榜》、《中國最具影響力MBA排行榜》和《中外合作最具影響力MBA排行榜》和《中國最具特色和潛力的商學院排行榜》, 五大洲的200多所商學院被列入侯選名單,國內90多個院校(包括項目)被邀請參加。國內院校選取標準是獲准頒發國家教育部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的62所學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MBA排行榜》名列第九。名列前十位的學院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南京大學商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的合作項目在《最具影響力中外合作MBA排行榜》中名列第九。圖1為張新民院長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經理人資訊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羅伯特· 蒙代爾(Robert A.Mundell)先生頒獎。
圖2為張新民院長在會上演講
附:世界經理人年會
2003世界經理人年會是由世界經理人資訊有限公司主辦的,一次與世界級經濟學大師零距離接觸、與中國著名商學院院長面對面交流、與行業領袖人物共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出謀獻策的國際性會議。會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經理人資訊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羅伯特? 蒙代爾(Robert A.Mundell)先生發表精彩演講。世界經理人網站聯合國內知名財經媒體《財經時報》、華語最大門戶新浪網公布2003年首屆《世界最具影響力MBA排行榜》結果。
全國就業形式嚴峻---145萬畢業生湧入市場
今年中國高校有145萬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明年將增至212萬人,後年將達到250萬人。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瞿振元認為,隨著高校擴招後的首屆學生畢業,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將更加嚴峻。
據介紹,去年中國高校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15萬人。截至當年6月,研究生的初次就業率為95%,本科生為80%,而專科生的初次就業率僅為40%。
據瞿振元介紹,今年的形勢更不容樂觀,供求總量失衡、結構矛盾突出。據估計,今年社會用人需求並沒有增加,總體上只與往年基本持平,但高校畢業生卻比去年增加30萬人。其中,專科畢業生超過70萬人,與去年相比增幅達40%,而專科生的初次就業率本來就不高。
與此同時,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也指出,高校畢業生就業也有不少有利的條件。預計今後5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以7%左右的速度增長,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將達到560萬以上,給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另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加快與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量將會增加,也有利於大學生就業。
自1999年起,中國高校連年大幅擴招。其中,2000年擴招60.9萬人,增幅38.16%;2001年擴招29.4萬人,增幅13.3%。目前中國在校大學生已突破1350萬人。
有關專家指出,這種大力度推進高校擴招的方式對於中國在21世紀實施人才戰略,建設現代化強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隨著大幅度擴招,也產生了教育質量滑坡以及就業形勢嚴峻等問題,需要加緊採取相應措施。
利用以上信息選聘專家預測:
1、 預測主持人及數據處理:楊震2、 寧
3、 預測專家組成員:劉學慧 朱碧蘭 劉 岩 張玉榮 陽凌峰 段 煉 楊兆坤 周 雲 法明傑 穆亞林 郝民 張晶晶 樊文玉 朱蔚 夏媛媛 陳雪茹 共十七人,4、 實際獲得問卷14份。
5、 統計問卷後附。
數據處理和結論:
專家反饋意見綜合表(單位:圓)
專家
編號 第一次判斷 第二次判斷 第三次判斷
最低
月薪 最可能月薪 最高
月 薪 最低
月薪 最可能月薪 最高
月 薪 最低
月薪 最可能月薪 最高
月 薪
1 2000 5000 8000 2000 5000 8000 3000 4000 6000
2 3000 4500 10000 5500 6500 7000 4750 6250 7000
3 3000 5000 8000 4000 6000 10000 3000 5500 8000
4 4000 6000 10000 3500 6000 10000 3500 5500 10000
5 3000 4500 8000 3500 5000 8000 3500 5000 6000
6 2500 4500 7000 2500 5000 8000 3000 5000 8500
7 2000 4000 6000 3000 5000 7000 3000 4500 6000
8 2000 6000 10000 3000 6000 12000 3000 6000 12000
9 2000 6000 12000 6000 7000 8000 5000 7000 9000
10 3000 5000 8000 3000 6000 9000 3000 6000 9000
11 10000 11000 12000 10000 10000 13000 10000 10000 13000
12 3000 5000 8000 3500 5500 9000 3000 5000 10000
13 3000 6000 9000 3000 6000 9000 4000 7000 10000
14 2000 4000 6000 2000 4000 7000 2000 4500 7000
平均數 3178.57 5464.29 8714.29 3892.86 5928.57 8928.57 3839.29 5803.57 8678.57
如果按照14位專家第三次判斷的平均值計算,則預測的月薪水平為:(3839.29+5803.57+8678.57)/3=6107.14(圓)
將最可能的月薪、最低銷售量和最高銷售量分別按0.5、0.2、0.3的概率加權平均,則預測平均月薪水平為:
5803.57×0.5+3839.29×0.2+8678.57×0.3=6273.21(圓)
3、 利用SPSS,計算中位數和偏斜系數和峰度系數。
Statistics
最低月薪 最可能月薪 最高月薪
N Valid 14 14 14
Missing 0 0 0
Median 3000.0000 5500.0000 8750.0000
Std. Deviation 1935.5161 1506.9664 2197.9636
Skewness 2.794 1.718 .481
Std. Error of Skewness .597 .597 .597
Kurtosis 8.873 4.034 -.432
Std. Error of Kurtosis 1.154 1.154 1.154
最低月薪的中位數:3000
最可能月薪的中位數:5500
最高月薪的中位數:8750
按最可能月薪、最低月薪和最高月薪的0.5、0.2和0.3的概率加權,則預測的平均月薪為:5500×0.5+3000×0.2+8750×0.3=5975(圓)
得到預測結果:由於數據偏態較大所以選擇使用中位數進行預測,預測結果為5975圓人民幣。
❼ 刀字旁的字和刂字旁的字與什麼有關
「刀」字旁的字和「刂」字旁的字與金屬或者鋒利的刀刃有關。在古代的篆書中,「刂」就是個瘦長的「刀」字,楷書的「刂」是從篆書和隸書中演變過來的。
刀字旁的字有:分、初、叨、剪、召、劈、刧、屶、糿、灱、旫、魛、釖、虭、叧、朷、忉、舠、魛、鳭、芀等。相關組詞有:分開、劃分、初夏、初心、叨叨、嘮叨、剪刀、裁剪、召集、劈材等等。
刂字旁的字有:到、刻、割、創、別、剛、劃、剃、列、則、削、刺、利、制、劉、剩、刨、劇、刮、劍、剔等。相關組詞有:來到、時刻、立刻、割愛、割草、創傷、創口、離別、剛剛、劃水、剃刀、排列、原則、剝削等等。
❽ 「劉」字怎樣分析韻頭韻腹
一個音節中的韻母,通常可以分為韻頭、韻腹和韻尾三部分。
韻腹,又稱介音,是一個韻母發音的關鍵,是韻母發音過程時,口腔肌肉最緊張,發音最響亮的部分;
韻頭,又稱母音,是韻腹前面、起前導作用的部分,發音比較模糊,往往迅速帶過;
韻尾,可母音可輔音。一種叫鼻韻尾,有-n,-ng兩個。另一種叫口韻尾。韻尾是韻腹後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發音也比較模糊,但務求發到位。
以「卡」字而論,q是聲母,ia是復韻母。i是韻頭;a是韻腹
有的韻母只有韻腹,這種韻母在發音時,發音部位不變,始終如一,稱為單韻母。
有的韻母只有韻頭和韻腹,發音時有一個發音部位的轉換,因為發這類韻母時,較響亮的音在後,因此叫做後響復韻母。
對於有口韻尾的韻母來說,有的沒有韻頭,發這類韻母時,較響亮的音在前,因此叫做前響復韻母;
有的有韻頭,也就是韻頭、韻腹、韻尾三部分兼備,發這類韻母時,較響亮的音在中間,因此叫做中響復韻母。 [編輯本段]分類普通話韻母共有三十九個,數目比聲母多,系統也比較復雜。
按結構可以分為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有鼻韻尾的韻母叫鼻韻母);按開頭母音發音口形可分為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簡稱「四呼」。
註:撮口呼:以ü開頭的韻母,發音時唇形撮起,故稱之。
所有韻母中,除鼻韻母的韻尾是輔音外,其他的音都是非鼻化母音。非鼻化母音的發音要點是軟齶始終上升,堵住氣流的鼻腔通道。如果軟齶的位置不好,氣流同時從鼻腔和口腔中泄出,發出的母音就成了鼻化母音。在普通話中,鼻化母音只有在兒化音節中才會出現。
單母音韻母
由一個母音構成的韻母叫單韻母,又叫單母音韻母。單母音韻母發音的特點是自始至終口形不變,舌位不移動。普通話中單母音韻母共有十個:a、o、e、 ê、i、u、ü、-i(前)、-i(後)、er。
復韻母
由兩個或三個母音結合而成的韻母叫復韻母。普通話共有十三個復韻母:ai、ei、ao、ou、ia、ie、ua、uo、 üe、iao 、iou、uai、uei。根據主要母音所處的位置,復韻母可分為前響復韻母,中響復韻母和後響復韻母。 雙韻母是復韻母的特殊形式 。
鼻韻母
由一個或兩個母音後面帶上鼻輔音構成的韻母叫鼻韻母。鼻韻母共有十六個:an、ian、uan、 üan 、en、in、uen、 ün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鼻韻母也會出現無韻頭、有韻頭之分。
韻母必須有韻腹
韻頭 介於聲母和韻腹之間,表示復韻母的發音起點,發音輕而短。
韻腹 韻腹是指復韻母中開口度最大、發音最響亮的母音,也叫主要母音。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 韻腹前面的母音是韻頭,韻腹後面的母音或輔音是韻尾。
韻尾 韻尾指復韻母中韻腹後面的母音或輔音。普通話中有n[n]、ng[?]兩個輔音韻尾和i、u兩個母音韻尾。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在古漢語(如唐朝語音)中,是存在塞音韻尾的,分別是-k,-p,-t,在演化的過程中,北方話大多丟失了這些韻尾,但在南方話中保留較完整,這就是用南方話念唐詩會比較壓韻的原因。
除了塞音和半母音,延續性的擦音、流音和鼻音也能成為韻尾,這在印歐語系語言(比如英語)中很常見。
從《普通話音節結構表》可以看出,普通話音節結構有以下特點:
(一)每個音節最少要由三個成分組成,即聲母、韻牧、聲調。它的聲母可以是零聲母,韻母中可以沒有韻頭、韻尾,但必須有韻腹。例如:「吳(ú)」由零聲母、韻腹u和陽平聲調組成。
(二)一個音節最多可以由五個成分組成,例如:「娟」(juān),由聲母j、韻頭ü、韻腹a、韻尾n和陰平聲調組成。
(三)音節中必須有母音因素,至少一個,最多有三個,而且連續排列,分別充當韻母的韻頭、韻腹和韻尾。
(四)韻頭只能由i u ü充當,韻尾由原因i o u或鼻輔音n ng充當。各母音都能充當韻腹,如果韻母不止一個母音時,由開口度較大、舌位較低、發音較響亮的母音充當韻腹。
(五)輔音音素只出現在音節的開頭(作聲母)或末尾(作韻尾),沒有輔音連續排列的情況
❾ 樂羊子妻 答案
1.B 行(品德)
2.A 妻跪問其故 緣故\廣故數言欲亡 故意
3. 金子 \ 樂羊子 \ 我\ 樂羊子
4.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捨的食物,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5.樂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來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典故說服丈夫,進一步指出因貪小利而失大節的危害,使樂羊子非常慚愧,知錯就改並遠尋師學。 樂羊子妻「引刀趁機」以自己織布必須日積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體會,說明求學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的道理,最後歸結到「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妻子這一番借織布來講道理的話,使樂羊子深受感動,最後「復還終業」。
❿ 尖刀連和尖到排是什麼意思!
----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就形成一種很傳統但是很厲害的戰術,叫做穿插分割,包圍殲滅。使用這種戰術,就必須需要一支或者多支比較精銳的部隊,以迅猛的機動和沖擊力,從敵方的防禦結合部或者防禦薄弱點,穿插到敵後,將大股的敵人分割開來,然後圍而殲之。
----執行這種穿插任務的精銳部隊,就叫做尖刀。根據部隊的規模大小,有排級,有連,甚至有營團以及甚至軍師一級,看戰斗或者戰役的規模大小了。
----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那就可以說是集團軍、方面軍一級的穿插戰術了,也完全可以叫做尖刀方面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