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方法題目怎麼確定

教育研究方法題目怎麼確定

發布時間:2025-09-19 08:21:24

Ⅰ 課題研究是怎麼做的,包括那些步驟啊

(一)選題
1.課題來自哪裡
2.選題的一般原則
科學性:要有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必須符合科學原理;預期結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確嚴謹。
可行性
創新性
3.選題的一般過程
(1)明確方向——發現問題
(2)濃縮范圍——經驗分析
(3)提示焦點——形成課題
4.選題的注意事項
(1)選題宜小不宜大
(2)選題應結合實際。選題要有新意。
(3)選題要考慮研究者的優勢,與自身工作相結合,與研究者的能力相適應。
(二)申報課題
申報課題,也就是設計研究方案,是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開始進行課題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證研究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體化的中心環節;是研究成果質量的重要保證;有利於檢查和自我檢查;有利於協作研究。一般上級部門開展的課題研究都附有課題申報表。

1.課題申報表(課題研究方案)組成:

(1)課題的表述與界定:課題的名稱或題目必須明確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要體現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研究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義:即為什麼要研究、研究的價值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包括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外在目標(目的)、內在目標目的——學生發展)。

研究綜述:本課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問題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圍:對研究對象的總體范圍的界定;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對關鍵概念的界定。

(4)研究內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體的研究內容,就無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項:注意多種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寫詳細些;不能濫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動研究:

實驗研究:

個案研究:

調查研究:

文獻研究:

(6)研究對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結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7)研究程序(步驟):研究的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收集資料、開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8)預期成果的形式:①論文、研究報告、著作等;②學生變化

(9)研究成員(及負責人、分工)

(10)經費預算及其他所需條件

2.填課題申報表(立項論證)

3.填寫課題申報表的注意事項

(1)認識填寫申報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應付。

(2)一式幾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電腦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義、研究步驟、研究內容方法。

4.我的課題申報表

(三)開題論證

1.開題論證的含義、意義

2.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

3.與立項論證(申報課題)區別

4.召開開題論證會

(四)實施研究

1.重視理論學習和理論的指導作用

2.重視選擇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的特徵:

⒈ 為行動而研究

為行動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構建系統的學術理論,而是解決實踐工作者所處的情境遇到的問題。研究目的具有實用性。問題的解決具有即時性。

⒉ 在行動中研究

在行動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動研究的環境就是實際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並非是經過特別安排的或控制的場景。行動研究的研究過程,即是實際工作者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種行動的表現,也是實際工作者學會反省、問題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

⒊ 由行動者研究

由行動者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主體是實際工作者,而不是外來的專家學者。專家學者參與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見與咨詢。是協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體。

3.重視資料的積累

(1)收集和學習與課題相關的背景資料: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後測的統計資料要收集;與課題相關的理論、概念的界定和相關研究動態的資料要收集;自身學習和研究的過程資料要記錄和收集;對材料進行分類歸檔;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和收集資料。

(2)經常撰寫研究過程中的體會與論文

(3)收集與整理課題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數量的典型教例;學生發展變化的典型材料。

(4)及時收集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成效憑證:學生變化發展的材料;教師教學水平變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過程的大事記。

4.重視利用電腦和網路工具;

5.我的研究過程

(五)總結和推廣階段

1.整理相關資料;撰寫報告或論文;

怎樣撰寫結題報告

①題目:清楚、准確地呈現研究的主要問題;有時可加副標題。

②前言(有時用「問題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說明選題的依據、課題價值與意義;目前國內外研究成果、現狀、問題、趨勢;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理論框架。字數不宜多、表述要具體、清楚。

③方法:對方法進行說明,主要考慮:對課題進行界定;研究目標;研究程序、步驟;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說明(實驗法還需要解釋假說)。

④具體操作:

⑤結果

說明:學生日記、作業、自己觀察記錄、體會感受、家長教師學生反饋等來說明和獲得結果。

呈現方式:用文字或圖表、數據、案例來分析;用邏輯或統計的方式來呈現結果。

注意事項:結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員獲取的;要定量與定性結合;資料翔實、文字簡明。

⑥討論:

結果是否與目標一致?為什麼一致或不一致?

對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論證;

找出優劣、得失,進行討論;

提出有待深入的問題進行討論。

⑦參考文獻及附錄。

我的結題報告

怎樣撰寫論文

我的研究論文

2.鑒定(使研究成果得到認可)

3.應用和推廣階段
拓展資料: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課題開題、實施課題研究和課題總結。下面主要介紹怎樣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和怎樣實施課題研究。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包括:准確表述研究問題和分解研究問題、將研究問題轉換成假設、確定採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計劃及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組織和協調等。
(一)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
1.確定研究目標。確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題、總體目標。研究目標可分平行目標、層次目標和綜合目標等。
2.選定研究切入點:一是從基礎性的、容易的、關鍵性的問題中選定;二是從已經成功的經驗中去尋找;三是從學校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去尋找;四是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中去尋找;五是從教育科學理論中去尋找。
(二)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歸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質的研究法等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和問卷法等等。
3.課題研究方法的使用與選擇。不同類型(內容、條件)的研究課題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標准選擇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過程的階段為標准,按階段研究任務確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對象的性質為標准,按研究對象確定方法
三是以課題研究的延續性為標准,按延續方向確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劃分,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開展理論思維,提出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將研究問題中的概念轉變為能通過觀察來計量的變數思考時預測的研究結果(也稱「半成品」)。
1.積極開展理性思維。
2.掌握研究假設的基本標准。研究假設應有4條標准:一是能說明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間的期望關系;二是研究者應有該假設是否值得檢驗的明確理由;三是假設應是可檢驗的;四是假設應盡可能簡潔明了。
3.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是:⑴提煉問題;⑵尋求理論支持、形成初步假設;⑶推演出理論性陳述,使假設結構化;⑷形成基本觀點;⑸對基本觀點再提煉,形成假設的核心。
4.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⑴要以科學觀察和經驗歸納為基礎;⑵要以科學的思想方法為指導,通過類比、歸納、演繹等方法,做出合乎邏輯的某種命題;⑶研究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
5.明確研究假設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設的表述應該是有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舉的變數與變數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能夠操作,能夠觀察和驗證。研究假設可分為描述性假設和解釋性假設。
(四)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課題設計:要突出「應用」。
2.經驗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課題特點: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預先提出的、十分明確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與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識地運用教育科研的有關方法;依據科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全面、完整等等。
課題設計:要突出通過經驗總結得出理性認識和揭示規律的主題。
3.實驗性課題設計。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課題要求:研究者必須有一個關於解決該問題的設想或初步的特徵理論;用比較嚴密的研究程序組織研究,便於重復驗證;預設實驗條件,把變數明確區分,加以控制;對測量的事物規定操作定義。
課題設計:要突出「實驗」的特點,充分體現實驗要求。

實施課題研究
實施課題研究,主要是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概括結果。
(一)搜集資料。
1.認真搜集資料。怎樣搜集資料?一是圍繞研究主題的指導思想,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進行資料收集;二是設計科學、明確的搜集資料的工具;三是採用適當的科學方法廣泛搜集資料;四是按計劃進行收集和採集基礎材料和原始數據;五是注重資料、數據的客觀性。
2.制訂調查計劃。通過調查手段搜集資料,必須搞好調查計劃設計。設計調查計劃內容包括明確調查題目、闡明調查目的、選定調查單位、規定調查規模、研究調查對象、說明調查方法、編寫調查提綱、擬定調查順序和時間安排等等。

Ⅱ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學生帶動法、教育實驗法、個案研究法。

1、行動研究法:制定個性研究方案,通過學生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再研究調整重新進行實踐。並將經驗總結、記錄,形成有價值的文字。

2、資料收集法: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調查,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收集,找准問題所在,明確研究對象。

3、學生帶動法:通過一小部分學生先學、先走,在帶動、感染他周圍的學生也來學習。

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觀察者應准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項目,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盡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Ⅲ 2018教育學考研之「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為幫助備考2018教育學考研的同學們更好地復習「教育研究方法」,獵考考研心理學教研室的老師准備了「2018教育學考研之「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供大家參考。
一、前言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發展,就必須加強教育科學研究。要進行科學研究,就要有正確的、科學的、現代的教育研究方法。近幾年來,隨著科技革命的興起和對人才研究的重視,世界范圍內的教育改革廣泛深入的發展,從而也引起了方法論上的深刻變革。教育研究方法變革的中心是使方法更加科學化和現代化。
二、教育研究方法章節分析
研究生之於本科生的最大區別就是學會如何去做研究,如何科學地做研究,因此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學考研學生必學科目,對於已經步入教育學研究生的學生衣已經深刻體會到掌握好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總桐遲中體難度為中等,在311教育考研綜合中分數為60,佔20%,但對於跨專業考研的學生來說,學好這門功課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與精力。本門功課共有9個章節,首先在宏觀層面,從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說、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開始講述,逐漸過渡到中觀層面理論性較強的研究過程、研究原則的介紹,最終落腳於微觀層面研究方法的介紹、研究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及教育研究報告的撰寫等實踐性較強的實用性知識的講解。其章節結構圖如下:

除第一章節教育研究概述從宏觀和中觀論述外,其餘八個章節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指導性,其學習方法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和運用。
三、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
經過對08-17年教育學統考題目總題量的分析及總結,其中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為重點章節。其中第二章為考題比重佔17%,第五章所佔比重為16%,在題量上屬於重點考察章節。然而在分數比例上則有所不同,第五章和第六章為重點章節,而且多以論述題的形式出題,所以所佔分數比例較高,第一章、第三章、第八章、第九章多以選擇題或是辨析題的形式出題,其題量雖然多但分值相對不高,但是經過這07-17年的可以看出,教育行動研究由加重考查的趨勢,去年和今年在論述題中都涉及到了教育行動研究,所以希望同學們對這一章節要有高度的重視。
第一章節中所包含的重要知識點有教育研究方法的原則(其中客觀性原則和倫理性原則為考察重點)、教育科學研究的目標、教育研究的類型(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義為考察重點),多以客觀題的形式出題,偶爾也會有簡答題的出現,如2011年全國教育專業知識綜合就以簡答題的形式考察了教育研究的倫理性原則(教育研究為什麼要遵守研究對象的倫理原則?簡述該原則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節為重點考察章節,其中包含的知識點有研究假設(研究假設的分類和基本要求為重點)、抽樣方法,(多以應用題和理解題出現)、選題的基本要求、課題論證的基本內容等。其題型比較復雜,歷年來選擇題、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都曾經出現過,(列舉教育研究假設的三種分類方式,並簡述假設表述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教育文獻檢索內容相對簡單,其中知識點主要有教育文獻的三種等級、文獻檢索的方法及分布,且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第四章教育觀察研究為重點考察章節,知識點主要有參與式觀察的優缺點、觀察記錄的方法、教育研究觀察的實施程序、觀察研究的類型及研究方法的判斷。其考察形式有選擇題、簡答題和論述題(簡答教育觀察研究的實施程序包括哪幾個方面)。
第五章節為重點考察章節,其中知識點有問卷中答案的格式、問卷中問題的設計要求、問卷指導語、問卷的優缺點訪談調查的優缺點、訪談法的判斷、訪旦扮談提綱的編訂測量調查的類型、測量工具的評價指標等,其考察形式多以論述題的形式出現,其次為選擇題和簡答題。
第六章教育實驗研究是最重點考察的章節,其知識點主要是實驗設計、實驗內外的效度、准實驗與真實驗的區別等,主要以論述題和簡答題的形式出現,考察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的能力。
第七章教育行動研究相對簡單,知識點主要包括行動研究的特點、教育行動研究的代表人物、教育行動研究的發展及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點,其考察頻率不是太高且多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
第八章節教育演技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為重點考察章節,考點主要有定量分析中數據描述的三種量數、標准分數的局山計算方法、相關系數、標准差和方差、歸納分析的方法、中位數,其考差形式多以選擇題出現。
第九章教育研究報告的撰寫內容相對簡單,其考察形式以客觀題為主。
對於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程,更側重與知識運用的考察,所獵考考研以建議考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應用,這為以後研究生學習和研究打下基礎。
第一篇 擇校擇專業
注意啦!這3類院校畢業薪酬水漲船高
不敢報考985、211?這些院校實力一樣強勁
2018考研34所自主劃線高校匯總
研究生畢業薪酬高的10所綜合性大學匯總
2018考研10個冷門高薪專業推薦
這些牛逼院校,每年都有很多專業招不滿
2018年推免率低又好考的985院校盤點
2018年考研熱門專業研招院校排行榜
第二篇 備考安排
2018考研需要知道的20個時間節點
2018年考研基礎階段備考方案---走進考研
2018年考研基礎階段備考方案---擇校擇專業
2018年考研基礎階段備考方案--基礎資料准備
2018年考研基礎階段備考方案--基礎階段備考規劃
以上是獵考考研為大家整理的2018教育學考研之「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的相關內容。另外,為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備戰2018考研,獵考考研推出了全年集訓營、OL樂學、名校推免培訓班、精品網課,以及考研直播課堂,針對每一科目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導,為大家的考研夢想助力!
(本文為獵考考研教育學教研室老師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2018年考研基礎備考專題
2018年考研擇校擇專業專題

<br研究生考試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yjs/

Ⅳ 教師最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這個題目出的有問題:觀察、問卷調查都是從數據搜集處理角度界定的,是比較微觀的「研究方法」,而行動法或稱行動研究主要是一種宏觀層面的研究範式——不同於一般的定量研究(包括觀察、問卷)和定性研究(包括觀察),它強調行動並通過行動解決問題(」重要的不是認識世界而是改造世界「,這是行動研究的邏輯),而且在行動研究中也會使用觀察、問卷調查等微觀方法。而d個案研究則是從樣本角度來說的,採用單個或較少的研究樣本稱為個案,所以個案研究可能用觀察、也可能用調查(主要是訪談調查),也可能在行動研究中用個案(如解決某個學困生的學習動機缺乏問題——既是個案又是行動)
但題目出了就要選一個答案,這就要猜測出題者的目的,顯然這里題目是希望答題者知道行動研究是屬於教師的研究(行動者的研究、為了行動的研究、教學行動中的研究..)所以答案是C;

Ⅳ 2015考研教育學知識點:教育研究方法(6)

【教育調查研究】
(一)教育調查研究概述–;–;1.含義: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運用科學方式,搜集教育問題的資料,從而對教育的現狀作出科學的分析認識並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整套實踐活動;2.類型:①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個案調查②現狀調查、相關調查、發展調查、?調查③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測量調查、調查表法;3.教育調查研究的一般步驟:①確定調查課題②選擇調查對象③確定調查方法和手段,編制和選用調查工具④制定調查計劃⑤實施調查⑥整理、分析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二)問卷調查–;–;1.優點:①調查過程的標准化②調查形式的匿名性③調查的范圍廣④適用於大樣本,效率高⑤結果較少地受主、被試交互作用的影響;⑥結果較易量化;2.局限:①靈活性問題②主試無法直接觀察每個被試,無法記錄其答題時的反應;③問卷的效度問題也應予以關注;3.問卷的結構:①指導語②問題③結束語;4.問題的設計:(1)問題設計的基本要求①關於問題的內容與表述;②關於問題的數量(時間為20-30m);③關於題目的排列;(2)問題的形式:①結構型(封閉式問卷)②非結構型(開放式問卷)③綜合型;(3)問題答案的格式:是否式;選擇式(菜單式)、評判式(排列式、編序式)、等級式、等距式、劃記式;
(三)訪談調查–;–;1.優點:①靈活性強②能夠使用比較復雜的訪談提綱③能夠獲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資料④不受書面語言文字的限制⑤容易進行深入調查;2.缺點:①樣本容量有限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②無法控制主試對被試的影響③干擾性因素、不可控因素較多④訪談結果不易量化;3.類型:①結構性和非結構性訪談調查②一次性和重復性訪談調查③個別和集體訪談調查;4.過程:①選擇訪談對象②准備訪談提綱和訪談計劃③正式訪談(包括初步接觸、進行提問、注意記錄和結束訪談四個步驟)
(四)測量調查–;–;1.含義:用一組測試題去測定某種教育現象的實際情境,從而收集資料數據進行研究的方法;特點是根據一定的法則,以測試為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測試並且進行量化分析;2.類型:①定名測量,數字僅代表事物,無絕對零點,無相等單位,不能進行量化和四則運算,其適用的統計方法有次數和百分數;②定序測量,數字僅代表等級或順序位置,無絕對零點,無相等單位不能進行四則運算,其適用的統計方法有中位數、百分數等;③定距測量,無絕對零點,但有相對單位,能進行加減運算,其適用的統計方法有平均數、標准差等;④比率測量,最高級別的量表,有絕對零點和相對單位,可進行任何形式的運算;⑤學業成就測量,也稱教育測量,最後以學習成績來表現;⑥智力測量,也稱一般能力測量;常用的有斯坦福-比納智力測驗、韋克斯勒兒童智力測驗量表、瑞文推理測驗等;⑦能力傾向測量,測被試潛在的某種能力,以了解其發展的可能性,?個人能力發展傾向;⑧人格測量,也稱個性測量,較為著名的有明尼蘇達多相個性測驗、艾森克人格問卷、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測驗等;3.測量工具的評價指標:①效度,是測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評價測量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測量效度就是指測量的結果是否能真正反映測量的目標和意圖;②信度,測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鑒定測量的結果一致性和穩定性的;注意低信度的測試效度一定低,但低效度的測試信度不一定低;③難度,即受測團體中被試者在答案范圍內回答題目的程度;④區分度,即題目對受測者作答反應的鑒別程度。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閱讀全文

與教育研究方法題目怎麼確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頻耐壓儀使用方法 瀏覽:157
解決心態問題最好方法 瀏覽:332
手機導航最笨的方法 瀏覽:521
液壓合頁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172
教育研究方法題目怎麼確定 瀏覽:587
熱奶可以採用哪些方法 瀏覽:10
測量學常用測距方法 瀏覽:69
雨刮器開關測量方法 瀏覽:508
上紙的方法視頻 瀏覽:565
歐普馬桶水箱安裝方法 瀏覽:659
快速止咳的土方法 瀏覽:917
8x15x35的簡便方法 瀏覽:249
深度研究增長方法 瀏覽:32
簡單手工花盆製作方法 瀏覽:752
連身褲的裁剪方法視頻 瀏覽:12
如何玩微博賺錢方法大全 瀏覽:641
幼兒園體育教學方法論 瀏覽:853
細菌有哪些培養方法 瀏覽:1002
6年級上冊數學第3單元解決問題方法 瀏覽:403
超簡單的旅行原木重置方法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