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國家關於二氧化硫的排放標準是什麼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氣質量達到環境質量標准,對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數量或濃度所規定的限制標准。
顆粒物20 mg/立方米(日均),30 mg/立方米(時均);HCL 50 mg/立方米(日均),60 mg/立方米(時均);SO2 80 mg/立方米(日均),100 mg/立方米(時均)。
NOx 250 mg/立方米(日均),350 mg/立方米(時均);汞0.1 mg/立方米;鉛1.0 mg/立方米;二惡英0.1 ngTEQ/立方米。
二氧化硫的主要污染物來源
1、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燒;
含硫化氫油氣井作業中硫化氫的燃燒排放;
2、含硫礦石(特別是含硫較多的有色金屬礦石)的冶煉;
3、化工、煉油和硫酸廠等的生產過程。
國內的二氧化硫污染源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1、硫酸廠尾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硫;
2、有色金屬冶煉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硫:如銅、鉛、鋅、鈷、鎳、金、銀等礦物,都談段含硫化物,在冶煉過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臘侍輪;
3、燃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約輪信佔75%,我國煤炭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且多為高硫煤,其儲量占煤炭總儲量的20%~25%。
⑵ 廢氣治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廢氣主要是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中對環境有害的廢氣,主要有:酸解反應時的廢氣和回轉窯鍛燒時的廢氣。
廢氣治理的主要集中方法如下:
1、 吸收或者用水噴淋法:根據廢氣的組成性質,主要為硫酸霧和硫氧化物,一般情況下酸霧濃度高達10g/m3以上時,以冷凝法清理為主,當濃 度<4000mg/Nm3時採用吸收法治理為主。吸收時的效率與吸收溫度有關,10℃時SO2氣體在水中的吸收系數為56.65,40℃時SO2在 水中的吸收系數為18.77,由此可知降低溫度可以有效的吸收酸霧和硫氧化物,因此酸解廢氣的治理,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是用水噴淋。
2、 濕法處理:煅燒廢氣的治理偏鈦酸鍛燒時廢氣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溫度、濕含量較大、有酸霧和硫氧化物、鈦白粉粉塵、水蒸汽、不凝性氣體等,但排放速度和流量 比較均勻,不像酸解廢氣集中在數分鍾內猛烈排出。每生產1t顏料級鈦白粉大約要排放15000~20000m3廢氣,廢氣的溫度200~400℃、含有酸 霧1000~2000mg/m3、S03約10g/m3、SO2100~500mg/m3、TiO2約0.15g/m3,根據物料平衡計算廢氣中還含有 N254%、H2O35%、O27%、CO24%。國內某單位曾對1台Φ1800×38000mm的回轉窯進行實測,在產量420kg/h時,以焦爐煤氣 為燃制,廢氣排放量為6019.9lNm3/h,含酸霧(以硫酸計)1645.4mg/m3,相當於9.905kg/h;由於上述廢氣中濕含量大、廢氣中的粉塵(二氧化鈦)具有親水性,因此一般都先採用濕法處理。
3、 電除塵或靜電除霧法:電除塵或靜電除霧法先經文丘里噴淋冷卻除塵,再進洗滌塔或水浴除塵器後通過風機送全煙囪排放;國內外公認比較理想的方法是採用電除塵或靜電除霧,處理效率可達95%以上,在運轉效果好時,用肉眼觀察幾乎看不到白煙。電除霧除了處理效率高外,除霧粒徑范圍大,最小可「捕集」到 0.01µm的粒子(氣溶膠),而且處理過程中壓力損失小,僅98~196Pa,雖然電壓很高,但電流小所以耗電量少、處理量大,經過特殊設計後可直接處理350~500℃的高溫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