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學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
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教育理念的同時,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1 鑽研教材,在新課程新課標下認真備課,上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教好課,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2 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3 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並積極聽組內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總之,我會努力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擁有高素質師德的新時代人民教師。
新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轉眼間,我來到省揚高中工作快一年了,在這一年中,我學習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下面我就以這一年的經歷談談我作為一個新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
第一學期我主要暫代生物實驗員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實驗室的設備一點也不熟悉,對一些實驗的准備也不大了界,作為一個新教師,我真的感覺很彷徨,幸好,這時組里的其他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我添置了很多與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有關的新器材和葯品,同時對原有消耗的其他設備進行了補充,維修實驗室桌凳,組織學生打掃衛生,積極准備實驗,合理安排實驗時間,較好地完成了實驗室工作,同時,我還對實驗室財產做了統計,迎接並順利通過了省領導對實驗室的評估檢查。
第二學期我主要擔任高儀年紀的生物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幾點:
1 深入細致地備好每一節課,熟悉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力求把握重點難點,使課上內容簡單易懂,同時自己製作或借鑒網上比較好的教學課件,把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個現代教學模式結合。
2 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一般第一次上總是感覺不太流暢,我及時從中獲得經驗,在下次上時更好的講授好。同時課堂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其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3 堅持聽課,學習師傅和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結合新課程歷年,尋求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 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有側重的對其強調,掃除自己學習中的盲點,也為課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一年中我還擔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在優秀斑竹主任於永中老師的知道下,我學會管理班級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學生的一些經驗,認識到對學生以為嚴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嚴和愛的切入點。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積極汲取養分,感謝教育局給我安排的到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機會,請了許多資深教育工作者給我們授課,我受益頗多。
總之,我還很年輕,需要不斷的磨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物教師,為此,我將一如既往,努力早日達到目標。
個人簡介
朱莉,女,中學二級教師,於2005年6 月畢業於徐
州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2005年8月
受聘於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擔任過一學期實驗室管
理員的工作,之後一直從事生物教學的工作,現擔任
高二必修生物教學。
目錄
1 新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2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3 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後的體會
4 課堂教學設計案例
必修三 第一章:環境與穩態 第二節: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5 校專題講座
讓學生了解一些動物的有趣行為及其意義
6 鎮江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關於中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培養的研究》
7 揚中市級教研活動證書
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後的體會
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給青年教師一個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市教育局舉辦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我也參加了此次比賽,雖然沒有獲獎,但為了迎接比賽我所做的准備讓我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生態系統的結構」是我的參賽課,
課前從教學設計,教案,課件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備,在備課組長奚紅鳳老師及何俊老師的指導下,教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後經組內老師討論和指導分析,同時結合我自己的體會,總結如下:
本節課一開始首先用課件上幾個有趣的生態系統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讓學生討論它們有哪些共同點來引出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課上以課件上動態的池塘生態系統為例,來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生動形象,分別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兩方面來講解, 讓學生掌握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能夠自己構建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上黑板寫出來,並和學生們一起補充和完善。然後以草原生態系統上各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講解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常識,自己學會寫食物鏈並形成食物網,講解注意點,學生較感興趣。
雖然准備比較充分,但上過課後也有些不足之處,如:在教學中沒有很好的運用啟發式教學,大多還是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法。雖然課件生動形象,與教學內容符合,但整體還是給人感覺有點枯燥無味,學生並沒有真正體會到探索性學習的樂趣。同時語速稍快,雖然知識點很詳盡,但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學生需課後再消化吸收。
總之,我在教育教學上還不夠成熟,但通過此次大賽,我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進步,以後我將不斷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Ⅱ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打造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經過學習,讓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現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因此,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於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於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在於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
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策略?以有效的課前准備保障高效的課堂。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策略要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表現行為進行梳理。雖然所有的教師課前都能做到認真備課,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也知道要沉著、自信的心理狀態去面對學生,但不能做到根據課堂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對象的年齡、知識、認知能力等,去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也沒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沒能預想到在課堂上有可能遇到學生提出的問題或有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而隨機應變而具備良好的教育機智。因此,「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准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再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製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學生操作的學具等。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
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准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