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中草葯研究方法及措施

中草葯研究方法及措施

發布時間:2025-09-04 11:35:00

㈠ 中醫葯科學研究的中葯研究

重點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並結合臨床及葯材生產開展工作,在中葯資源的普查、開發和保護,中葯炮製和制劑研究,中葯葯理學、 葯物化學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據統計,已經鑒定而有學名的中葯品種達5000種以上。在此基礎上, 編寫出版了《中葯志》、《全國中草葯匯編》、《中葯大辭典》等中葯學巨著。通過本草考證、分類學研究,化學和組織學鑒定等,基本上弄清了800餘種常用中葯的動植物資源,澄清了900餘個混亂品種,積累了500餘種葯材的組織結構特徵,初步做到正本清源,保證了臨床用葯的准確性。
在中葯材的人工培植和飼養研究方面,已有150餘種野生植物葯材成功地進行了人工栽培,通過對葯用動物的飼養研究,已實現人工養鹿取茸、人工養麝取香。以往靠進口的60種南葯,也已成功地引進 20種。
全國已對500多種常用中葯的不同炮製技術和各地現行的炮製經驗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通過對傳統炮製工藝的改進研究,提出了「真空加溫軟化」、「少泡多悶」、「熱壓」、「冷壓浸潤」、「減壓冷浸」和「酶處理」等方法,減少了有效成分的損失,提高了飲片質量。通過對中葯炮製前後化學成分和葯理作用改變的深入研究,初步闡明了葯物經過炮製處理而制毒、增強療效的機理,也為中葯炮製工藝的改進、建立中葯飲片質量標准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新劑型研究方面,除了丸、 散、 膏、丹、酒、露、茶等制劑外,新發展了膠囊、口服安瓿、袋泡、氣霧、乳劑、注射、含服液、膜、滴丸、栓劑等40餘種劑型。
在中葯葯理學、中葯化學研究方面,已對150餘種常用中葯進行研究,從中分離出活性單體500餘種,發現一批活性強的新結構成分,如青蒿素、棉酚、鶴草酚、靛玉紅、丹參酮、聯苯雙脂等。其中,從中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瘧葯物史上繼喹啉類葯物後的一項重大突破,它對抗喹啉型瘧疾、腦型瘧疾的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按國際標准進行研究的青蒿素栓、注射用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低毒、與氯喹無交叉抗葯性以及使用方便的特點。作為一類新葯已分別於1986和1987年通過國家新葯審批,其臨床研究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 (WHO)對抗瘧新葯的臨床研究技術要求。
自1956年以來,圍繞著常見病、多發病、難治性疾病的臨床需要廣泛開展了對中葯復方的葯效學實驗研究,所涉及的方劑已有650多個。運用同位素、電子顯微鏡、生物化學、免疫、細胞培養等技術,從整體、器官、組織乃至細胞、亞細胞和分子水平探討和闡明了生脈散等一批復方的作用原理。通過補中益氣湯、正柴胡飲等方劑的拆方和配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葯物間的 「七情」和 「調動」作用,初步揭示了方劑組成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復方研究推動了中成葯生產的發展,目前經常供應市場的中成葯品種已達4000餘種。

閱讀全文

與中草葯研究方法及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簡單的肚子減肥方法 瀏覽:6
十八醇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621
超級幻影貓2閃退解決方法 瀏覽:893
家用一氧化碳檢測方法 瀏覽:96
簡單實木樓梯扶手的製作方法 瀏覽:176
波紋管安裝水管方法 瀏覽:327
萬用表測量保險絲方法 瀏覽:480
3m口罩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689
如何學好英語的方法英語 瀏覽:385
豬蟎蟲病的治療方法 瀏覽:55
怎麼快速打噴嚏方法 瀏覽:198
玫瑰露酒的食用方法 瀏覽:293
二年級學情分析方法 瀏覽:886
電熱毯斷點和耳機斷點測量方法 瀏覽:308
360度考評方法的步驟 瀏覽:456
線墜常用方法 瀏覽:32
礦泉水色度檢測方法 瀏覽:103
油菜花的種植方法 瀏覽:520
零售金牌店長訓練方法 瀏覽:165
快速止牙痛5大方法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