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學方法研究和課堂改革

教學方法研究和課堂改革

發布時間:2025-08-20 18:38:44

1. 如何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方法如下:

1、構建「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訓練」輕負高效型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2、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要使課程適應學生的學習,讓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參加教學活動的機會,尤其要更多地創造機會讓低層次的學生參加活動。

教師目標:加強科研意識,提高理論素要,提高備課能力,在不斷實踐和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師方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學生目標:明確學習目的,是課堂中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善於合作,有獨立學習的能力,積極思考問題,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有所提高,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成效目標: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整體素質有所提高,探索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師生愉悅。



2.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導語: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為了補救改軟肋大短板,知時識勢,聚心智,拉滿弓,早出發,盯落地,盡快開展一場以小見大的方法問題專項大改革,一掃長期籠罩的舊教學方法陰霾,以期收獲投入相對較少而見效大且廣的功用績效,也是必要和可能的,而且會是澤及眾生、功德無量的善舉。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1 高校課程教學方法研究現狀

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學方法研究引起了眾多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與教育學家的廣泛興趣。姚利民對高校教學方法研究進行了綜述,他與其合作者從教學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出發,闡述國內的教學改革的現狀,認為盡管政府和高校在教學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面臨著很多阻力,包括來自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有必要打破教學改革堅冰,創新高校教學方法;蔣家瓊等在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2009學術年會中強調了教學方法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切入點。

2 高校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思路與手段

2.1 在教學方法的功能上,由“授人以魚”轉到“授人以漁”。

知識信息的海量增長、學習型社會的到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不確定性,今後職業變換的可能性等決定了高校教學的成敗不能以知識傳遞多寡為衡量標准,而要教授學生學習、研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或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因此,要轉變以教授、知識傳遞、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採用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習方法與研究方法的指導,以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重點,發展應變能力,增強學生的適應性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

2.2 在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上,由注入式發展為啟發式。 我國高等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信息的容器,他們必須主動建構知識,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主動地學習,教師必須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因而應廢止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代之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教學生思考、發現、理解、生成,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找到知識與生活、將來工作等關聯性。教法與學法相結合,由重“教”輕“學”轉到重“學”,探索、採取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或個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獨立程度與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3 教學內容優化和教學方法改革相結合。 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學的載體,也是師生授受、生成、創新的基本素材,即使用最好的教學方法去教陳舊、無用、缺乏意義或價值、模糊、混亂的教學內容,也不會有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方法改革必須與教學內容優化相結合,在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優化課程教學內容等基礎上,實施教學方法的改革。

2.4 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當代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研究說明,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相互作用。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氣質等,這些因素雖然不直接參與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活動過程,但它們是學生智力活動的精神支柱和學習過程的動力系統,因而可以調節教學活動,使之順利地進行,從而極大地影響學生智力水平的發揮。

2.5 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 的有效應用。 在當今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知識信息量猛增的形勢下,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只有採用更加科學、更加現代化的技術設備來服務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完成培養人才的任務。

2.6 教學模式的改進。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師生互動,不能一味地給學生滿堂灌,不顧及學生的聽課感受;在實驗教學中,由於實驗內容包括化探數據處理、化探制圖以及數據解釋評價,對教師和學生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在教學模式改革中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野外地質實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化探采樣、岩石學肉眼觀察,樣品標記和樣品加工處理等一系列的專業實踐技能,提高學生課堂理論知識與野外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學生與教師是構成大學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兩類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離開任何一方,大學就不再為大學,人才培養就不可能進行。因此,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包括“以學生為本”與“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就是樹立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思想,要把能否有效促進學生發展作為衡量教學改革成敗的惟一標准。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以期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既要遵循教學的原則和規律,又要符合學生學習可能性和個別差異。潘憊元先生對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高校教學方法並無絕對優劣之分”,“高校教學方法改革不是尋求剔除所謂不好的教學方法而採用好的方法,或剔除傳統方法而採用現代的方法,而是尋求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或是思想觀念,熟練地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自身的個性以及學生情況等來選擇在達到目標時最合適的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學生基礎與學習態度是阻礙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創新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該改變以“注人式”和死記硬背為特徵的傳統教學方法,秉承現代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創新精神,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雙方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過程以及學生積極學習、能動發展的過程。

(二)積極探索並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機制

科學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證教學改革的有序開展並順利達到既定目標。教學改革必然伴隨著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沒有制度建設,就不能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沒有制度創新,教學改革就難以突破性進展。在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中,回報率低及教學與科研難以協調的問題尤為突出。除此還表現在難以獲得立項支持、教師間交流與合作環境差、教學設施與條件保障不足等方面。教學方法的改革僅靠教師群體的自發自覺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政府、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學校而言,應從積極建立教學方法創新資源保障機制,在資金上給予支持;改變教師評價體制中重科研輕教學的局面,根據教師情況各異,在對待教學與科研的關繫上有所區別。在進行職稱、業績評定時,處理好教學指標與科研指標之間的關系;發揮評獎評優引導作用,營造教學方法創新的氛圍,引導教師重視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實踐,鼓勵教師從事教學方法的探索;吸收借鑒其他高校在建設教學方法方面的做法,建立多種方式的教學經驗交流渠道,讓教師能夠及時分享其他同事在教學方法探索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出台激勵性政策,要求名師、教授承擔教學工作等方面積極探索並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機制。

(三)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榜樣作用

在新的形勢下,教學名師對教師專業的發展和對學科專業的引領,應當成為教學名師管理的重要內容。所謂高校教學名師可以理解為出名的或是有名聲的有較高學術造詣、教學藝術、教學成就的教師,是高校教師中學識淵博、道德高尚、受人景仰的人。[10]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精神,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由每三年評選改為每年評選一次,大力表彰在教學和人才培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學名師的重視及肯定,教學名師作為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本身所具備的優秀特徵值得其他高校教師學習。大多數教師對教學名師不管在教學上,還是科研上都是比較認可的,但多數教師也認為目前我國教師名師的示範作用發揮得不夠。我們通過對高校教師教學方法的來源進行統計分析時發現,83.7%的教師認為自身教學方法的來源主要是自我學習與摸索,65.3%的教師認為是觀摩與借鑒同事,來自專門培訓和承襲教師這兩個方面所佔的比例不大。這說明了高校教師教學方法不是可以通過簡單培訓就能得到。高校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要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並且要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榜樣作用。高校可以通過推動名師上講台、開設教學名師的觀摩課,或者是學校組織教學名師開一系列的講座傳授創新的經驗或心得,這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不失為培養高校教師教學方法創新的一個良好途徑。

(四)加強培訓與引導,全面提高教師教學素質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的實施,必須依賴於教師知識水平、教學才能和教師的素質。新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知識的傳播方式,要求教師具備利用先進技術的能力,要求教師以平等的、謙虛的態度來組織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具備引導和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穿針引線的支持能力。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的需要,高校應該改進和完善青年教師培訓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引導,教師必須努力學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斷吸收新觀念、新方法,以發展個性、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在教學中探索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心理學,提高教育理論素養,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學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才可以擔負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一)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觀念依然存在

教師是教學的執行者,在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教學方法創新的關鍵在於教師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發揮,教師的現代教學理念是否真正樹立起來。教育部教改項目“高校教師教學方法創新研究”課題組通過對學生和教師的問卷調查,發現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用於知識傳授的時間遠遠多於能力的培養;超過5%的學生認為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程度一般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時,在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時間分配上,更加註重知識的傳授,習慣於“一言堂”、“唱獨角戲”,教師講學生聽的習慣很難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依然是高校教師的首要選擇,我們知道傳統的教學方法具有本身的優點,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不利於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盡管一些教師對教學方法創新有一定的認識,對如何創新教學方法進行深人研究探討的教師卻為數不多,真正付諸實施的就更是少數。

(二)現行的教學管理不利於教學方法創新

建立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與配套措施,是促進高校教學改革、實現其最終目標的必要保障。目前,對於什麼樣的班,什麼樣的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學,教師如何駕馭不同的課程教學,學校的政策制度應當提供什麼支持,這些是我國大學常常為人們所忽視的。根據我們對普通教師的調查數據顯示(如下表1),影響教學方法創新的前5個因素,依次是回報率低(47.8%)、科研與社會工作任務重,精力不足(37.3%)、學生基礎與學習態度差(34.5%)、教學設施與條件保障不足(34.1%)、難以獲得立項支持(30.5%),除此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高校現行的教學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還不完善,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依然存在,促進教學方法創新的激勵機制還不夠,教學方法創新涉及到的物質條件和運用環境有待加強。當教學管理難以營造和諧的環境時,教學方法的創新就難以進行。學校要採取根本的鼓勵政策與措施,真正樹立起重教風氣,圍繞“教學改革”合理有效地實施教學管理以激發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的積極性。

(三)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我國現行的教學評估制度(即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視,促進了本科教學工作,但就教學方法而言,在整個評估體系中,只是作為“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下面“課程”里的一個指標。按此評估,很難看出教學方法在學校整個教學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就更難以談得上促進高校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通過對高校教師教學方法創新情況的調查發現,目前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創新,認為“普遍的”僅佔7.2%,“較多的”也只佔36.8%,“少數的”占最高的比例達41%olal換句話說,目前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創新研究與實踐尚未形成一種氛圍,還處於一種教師個人自行摸索的階段。

在高校中,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相比,缺乏有效競爭機制和激勵措施。政策制度的精神與教學要求不相吻合,是制約大學教學方法創新的主要障礙。對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視大多停留在會議和文件上,在實踐上缺乏必要的措施和制約機制。如教師採用教學雙方共同參與的,以問題為中心,通過探素、討論、案例等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發現知識,甚至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研究性教學時,由於教學評價機制的不完善,產生了難以衡量教師的工作量,難以考察學生學習情況的問題。加上近年來,有關職稱評定、考核政策的導向作用,導致教師重科研輕教學;重論文與成果輕工作態度、責任心、敬業精神等問題。這些都不利於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只有當評價不僅僅是源於行政壓力,而是源於教師內在的發展需求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對學生的評價也影響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局限於知識的掌握情況的考核,教學的重心應由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從側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轉向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需要以多樣化、適應性的質量觀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更有利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閱讀全文

與教學方法研究和課堂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草莓開花不結果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瀏覽:342
類風濕土方法有哪些 瀏覽:800
小米掃描儀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15
早起口臭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590
街拍圍巾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366
微信新消息通知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77
如何讓人分清事情輕重的方法 瀏覽:28
教學方法研究和課堂改革 瀏覽:345
快速動手腳的方法 瀏覽:941
脊椎引起手臂疼痛的鍛煉方法 瀏覽:511
斯坦福監獄實驗用了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451
腎虧虛型拔罐方法怎麼拔 瀏覽:948
在教育調查研究中常用的調查方法 瀏覽:16
手機三腳架拍照使用的方法 瀏覽:156
丙烯酸氣相色譜檢測標准方法 瀏覽:737
干海米的食用方法 瀏覽:824
現代p0032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40
光纜普查儀使用方法 瀏覽:206
去狗味有什麼方法 瀏覽:230
手機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