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省考綜合分析訓練方法

省考綜合分析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5-08-20 09:17:51

❶ 2022省考申論答題技巧之綜合分析——要素分析題的推斷方法

要素分析題是申論綜合分析類型題中的典型題型,顯著的特徵便是作答任務中,動詞是分析,賓語明確,比如讓你分析原因、分析優勢等。如:

根據“給定資料2-3”,分析H企業與S企業發展成功的原因。

根據“給定資料1”,分析M村互助合作社運作方式的優勢。

這類題我們採取的答題方法是,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斷。我們知道,概括相對來說簡單,是認識的深入,概括的內容是材料中已知確定的。而推斷則相對較難,是認識的全方位,推斷的內容是從材料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基於此,這里給同學們介紹兩種推斷常用的有效方法。

一是要素間可以相互轉換,主要是通過對策推斷問題及原因,通過問題及原因推斷對策。比如讓我們分析原因或問題,我們也要多關注材料中出現的對策,通過對策可以進行推斷。如材料中出現對策完善基礎設施,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存在的問題或原因是基礎設施不完善。

例如分析導致我國現代建築普遍能耗較高的主要原因。材料如下:

我國建築特點、建築技術和產業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德國、丹麥等歐洲國家有很大不同。為此,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築技術及標准體系,很有必要。

這道題題干是讓我們分析原因,而在這段材料中,我們可以發現,沒有直接原因可以概括,但是最後一句是對策,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築技術及標准體系很有必要,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還沒有此類標准體系。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句對策來推斷出原因,我國缺乏符合我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築技術及標准體系。這是第一種方法,要素間可以相互推斷。

二是通過對比推斷各類要素。即是題干問的是A,而材料里說的是B,我們就要把B和A進行對比,進而推斷出A的答案內容。

例如分析M村互助合作社運作方式的優勢。材料如下:

M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3萬畝耕地將近一半是蔬菜地。農民想種植有機蔬菜,但前期投入成本大,資金周轉不靈。商業貸款利息高、借貸周期長,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道題題干問的是M村互助合作社,而這段材料里說的是商業貸款利息高、借貸周期長,所以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推斷出,互助合作社貸款利息低、借貸周期短。這是第二種方法,通過對比來進行要素的推斷。

當然,做此類綜合分析題除了講究答題方法技巧之外,還需要大家能夠通過不斷學習積累來培養自己綜合分析能力,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獲得高分。

❷ 2022年省考申論綜合分析題做題技巧

綜合分析題是申論考試重點考察的題型,考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需要能夠根據所給出的材料,按照題目的要求,由表及裡、由點到面、系統全面的分析材料,尋找出符合題意的信息要點。究其本質,這一模塊主要就是測查考生是否能夠從政府工作的思維路徑來分析社會問題,能否具有透過現象本質的能力來運用邏輯思維來提出解決社會問題。從其題目的設置上來說,綜合分析題型就是在概括歸納題型的基礎上,對考生邏輯能力的升華考察,總結起來說就是概括歸納+分析邏輯。接下來筆者從申論綜合分析四種題型來給予考生一些做題的技巧。

一、要素分析題做題技巧:概括歸納+(要素)推斷邏輯

要素分析題的命題方式是讓考生對某一要素進行分析,其做題方法主要沿用概括歸納的做題方法,即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斷。也就意味著考生在做要素分析題時,最主要是對題目所要求分析的某一要素進行概括總結,大部分的關鍵信息都是以一種直接的形式出現(即已知),考生沿用概括歸納的做題方法提煉信息即可。少部分隱藏的要點信息,則需要考生結合題目的要求對材料進行推斷而獲得,這也是其被納入分析題的原因之一。推斷(即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的方法有兩種:(1)問題、原因、對策之間互推。(2)對比推斷。通過推斷的方法,就可以尋找到剩餘的要點信息。總結:即概括歸納題目中的要素+推斷與題目相關的要素

二、詞句理解做題技巧:概括歸納+(概念-表現-原因-影響-對策)整理邏輯

詞句理解題型其命題方式為讓考生解釋對某一特定的詞或者句子的概念、含義。或者談理解。詞句理解的命題形式決定了其做題方法,命題人想要考生通過對從材料的解讀,分析並提煉出材料中對該詞或者句子的概念以及與該詞相關的要素信息。做題方法為解釋詞或句子的表層含義(概念+表現)+深層含義(原因+影響+對策)。考生在做題時可以直接先對材料信息進行表層含義和深層次含義的概括歸納,然後按照從概念、表現、原因、影響、對策的邏輯順序整理材料,即可得出詞句理解的答案要點信息。總結:即概括歸納申論常見要素+按概念-表現-原因-影響-對策邏輯順序整理相關要素。

三、評價分析題做題技巧:概括歸納+(表態-論證-結論)分析邏輯

評價分析題型其命題形式為讓考生對某一社會事實或者觀點進行評價,命題人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對命題人對該社會事實或者觀點看法的理解和見解(並不是一般考生所理解的自己的想當然的看法),並要求考生觀點明確。其做題方法為表態+論證+結論。其中表態和結論是一致的,考生需結合題目和材料發表自己正確的態度(支持、反對或是辯證看待),最為主要的部分還是對支持自己的觀點理由的概括歸納總結。總結:概括歸納支持考生表態的理由+(表態-論證-結論)分析邏輯。

四、比較分析題做題技巧:概括歸納+(要素)對比邏輯

比較分析題型其命題形式為讓考生對兩個不同的對象之間進行比較。此類題目考生在審題時需要注意題目的設置,如果是直接進行比較,考生需要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如果是比較不同,考生只需比較不同點即可。其做題方法為(1)明確比較要素(2)將要素進行逐個比較並得出小結論(3)總結得出最終結論。常見的比較對象之間的要素有主體、對象、目的、方式、內容、效果等。總結:概括歸納需要比較的要素+對比要素之間的關系。

(注意:當綜合分析題的材料中出現問題,總結時需要簡單提對策)

❸ 申論綜合分析題如何作答呀,太難了

一、作答原則不可少
眾所周知,綜合分析題包含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解釋型、評論型和啟示型,但是從近幾年的國考的試題來看,最常考的還是解釋型的綜合分析,所以這一定是小夥伴們要著重練習的。
無論學習作答何種類型的綜合分析,相信大家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聽過申論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材料中有什麼答什麼」,聽到這句話在很多小可愛們看來,說沒說一樣,但是小編在這里還是要說「材料中有什麼答什麼」。這看似是一句空話,但這正是我們答好綜合分析題致勝的法寶。這其實還是在重申作答整張申論試卷的原則——材料為王,並不需要自己想破頭另外再組織語言,只需要把材料中認為重要的話工整地抄在試卷上即可。
二、作答思路最重要
作答思路,其實就是明白到材料中去找什麼的過程。每種題型都是有自己的作答思路的,綜合分析題也不例外。因為綜合分析題類型很多,所以需要各位考生稍微花一些心思區分一下。
(一)解釋型綜合分析
既然說是解釋型的綜合分析,必然是有需要解釋的內容,有明顯的標准詞,比如:含義、解釋、理解,分析,所以大家看到這些詞時,就不要懷疑自己,對的,就是解釋型的。可能是解釋一個句子,也可能是解釋一個片語。作答思路如下:
1、解釋作答對象
2、多角度分析
3、提出對策
Ps:解釋作答對象並不需要每個詞都解釋哦,有以下幾種情況:(1)解釋題干抽象性詞彙,如: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2)如果作答對象是多個句子,要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如: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明顯的是兩個句子,他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呢?要說清楚哦!(3)如果作答對象本身意思明確,高度概括材料核心內容,如: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比長城和故宮還要重要的財富。
(二)評論型綜合分析
評論型綜合分析也是有明顯的標准詞的哦,比如:看法、認識、評價、觀點、怎麼看。和解釋型綜合分析不同的就在於不需要解釋作答對象,要發表對作答對象或觀點的看法。作答思路如下:
1、提出觀點
2、多角度分析
3、提出對策
但是要注意的是,亮明觀點時不是想知道「你認為」,是「出題人認為」,所以表明觀點時可以依照兩種方法,一種是進行是非判斷,判斷材料的明顯傾向;另一種是價值判斷,高度概括材料的核心內容。
到這里呢,咱們先小結一下。介紹了那麼多,我們會發現評論型和解釋型綜合分析作答思路唯一的不同就在於第一步上有略微不同。對很多小可愛們來講,作答第一步不難,難就難在多角度分析上,我們該分析什麼呢?不管如何分析,我們分析的一定是圍繞著作答對象或題乾的關鍵詞分析的,最常見的是材料中會分析和關鍵詞有關的原因,影響,問題,本質,目的等等,這就需要我們准確地把他們找出來,原因寫一起,問題寫一起,影響寫一起就可以了。但是呢,有時候出題人也會和小可愛們開一個玩笑,材料中根本就沒有問題,原因,影響,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就是在考驗我們的邏輯了,所以作答這類題時,讀這篇文章時候有一定的高度,不要深陷材料情境中,尤其是國考中,材料都會有一個很嚴謹的邏輯,多關注段落的主旨句或核心句,按照材料順序把核心句子抄下來就是你的答案。
最後一步,提出對策,也不難啦。都做過提出對策題,針對分析時找到的問題或原因推出對策,一般對策做法提出一兩句即可哦!
(三)啟示型綜合分析
通過題干中出現的諸如啟示,借鑒等詞彙就可以判斷出是啟示型的綜合分析。這種類型的題答題思路更是簡單:總括句+具體啟示(做法)。啟示就是從別人的做法中你領悟到點什麼,別人做得好的直接拿過來就是你得到的啟示,別人做得不好的給你一個警示作用,所以還是根據他的問題推出對策,又回到了提出對策題這個原點。總括句是不是聽著也有那麼一丟丟耳熟,沒錯,就是歸納概括題和提出對策題中的段旨句,提煉出對策的核心關鍵詞即可。

❹ 省考考試中怎麼樣才能答好綜合分析題

  1. 條理清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

    1)結構上,①根據具體情況,答案按照「總——分」、「總——分——總」、「宏觀——微觀」等;②使用能夠區分層次的詞彙,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後……;一是……,二是……,三答是……,四是……等。

    2)內容上,有一定邏輯思維。

  2. 觀點明確

    支持什麼、反對什麼,都要明確予以陳述,不能模稜兩可。

  3. 分析合理

    找准、找全分析對象;分析要合乎事理,符合邏輯;結合材料,不添加個人判斷答。

閱讀全文

與省考綜合分析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應用的安裝方法 瀏覽:97
手機橡皮擦的使用方法 瀏覽:686
去霉斑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593
h100i安裝方法 瀏覽:612
水泥試驗的方法步驟過程 瀏覽:653
三維重建有哪些方法 瀏覽:182
安卓手機usb連接選項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34
長高的物理方法有什麼 瀏覽:200
下鼻甲肥大的治療方法 瀏覽:178
用什麼方法能使曬黑的皮膚變白 瀏覽:780
大基數減肥的正確方法 瀏覽:351
加密幣金額計算方法 瀏覽:850
鹽城木地板檢測方法 瀏覽:385
血細胞分析儀染色方法 瀏覽:796
省考綜合分析訓練方法 瀏覽:642
物理快速降血壓的方法 瀏覽:671
鞋櫃如何製作方法 瀏覽:576
橡塑保溫板鑒別方法 瀏覽:192
耳鳴耳痛按摩方法吃什麼葯 瀏覽:681
食用自製植物發酵方法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