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務報表分析的含義和目的。
財務報表是總括地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信息的書面文件?其內容有兩方面:一是企業經營成果?包括企業營業收人、成本控制和費用節省情況、利潤的多少和投資者獲得的紅利等;二是企業財務狀況的好壞?包括資金供應、償債能力和企業的發展潛力等。財務報表分析又稱財務分析,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和起點,採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的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和預測將來,幫助利益關系集團改善決策。財務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將大量的報表數據轉換成對特定決策有用的信息,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基本方法有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對比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法幾種。
1、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是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財務報表?比較各期的有關項目金額?分析某些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在此基礎上判斷其發展趨勢?從而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作出預測的一種分析方法運用趨勢分析法?報表使用者可以了解有關項目變動的基本趨勢?判斷這種趨勢是否有利並對企業的未來發展作出預測。
2、結構分析法
所謂結構分析法是指將財務報表中某一關鍵項目的數字作為基數(即為100%)?再計算該項目各個組成部分佔總體的百分比?以分析總體構成的變化?從而揭示出財務報表中各項目的相對地位和總體結構關系。
3,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是將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項目或比率與其他的相關資料對比來確定數量差異?以說明和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績的一種報表分析方法。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通過分析影響財務指標的各項因素及其對指標的影響程度?說明本期實際與計劃或基期相比較發生變動的主要原因以及各變動因素對財務指標變動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5、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是在同一張財務報表的不同項目或不同類別之間?或在不同財務報表的有關項目之間?用比率來反映它們互相之間的關系?據以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並找出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望樓主採納
沈陽金蝶財務為您解答
B. 會計分析的基本步驟
1 報告分析目的
首先要明確閱讀對象,閱讀對象不同內容也有所不同,對象要有針對性。寫這個報告的靈魂:分析工作要達到什麼目的,整個工作要圍繞目的展開。
2 制定分析方案
首先要明確范圍,也就是你合並所有企業,其次要開始搜集資料,搜集資料的方法;再次確定分析方法;最後人員分工,寫哪部分確定下來,並確定工作進度。
3 搜集整理分析資料
這要求大家平時積累,積累信息對分析工作有重大意義,你信息越多,寫出材料就越好,不僅對數據進行搜集,還要對環境數據(非財務數據,國家宏觀政策,部制定並出台的相關政策)也要進行搜集。
4 選擇合理的分析方法
(1)定性、量分析方法:現在流行定量分析方法,因為用數據說話有說服力,另外定性分析的方法也要使用,當你不能使用定量,用定性。
(2)絕對數、相對數比較,絕對數就是當期與比較期的數差額,相對數百分比。橫向比較:和本地區同行業(情況類似)比價;縱向比較,不同年度比較,注意口徑應一致。
(3)財務比率分析方法:反映經濟效益情況:如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反映資金周轉情況: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嘗債能力: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獲利倍數等。
(4)結構分析法: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支出法GDP)×100%;消費率:(最終消費/支出法GDP) × 100%
會計核算方法是對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記錄和計算,為經營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應用的方法,它是整個會計方法體系的基礎。會計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設置賬戶,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歸類核算和監督的一種方法。
(2)復式記賬,是對任何一筆經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賬戶中作相互聯系的登記,從而能夠全面、系統地核算經濟業務對各會計要素的影響及其結果。
(3)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用來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業務責任,並據以登記賬簿的書面憑證。
(4)登記賬簿,就是根據會計憑證,在賬簿上連續、完整、系統地記錄經濟業務的一種專門方法。
(5)成本計算,是按一定對象歸集各個經營時期發生的費用,從而計算各個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
(6)財產清查,是指通過對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和往來款項的盤點或核對,確定其實存數,查明賬存數與實存數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
(7)編制會計報表,是以書面報告的形式,頂起總括地反映企事業單位外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變動情況的一種專門方法。
(8)檢查、考核、分析會計資料,最重要的是進行企業財務管理事務。
(2)會計分析基礎方法擴展閱讀: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於評估公司對於一些關鍵性因素與風險的管理成效。而與關鍵性因索有關的交易,其會計處理方式直接影響到會計利潤的表現,因此在會計分析中,分析人員應先界定與關鍵性因素及風險相關的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有哪些,並評估其是否合理。
例如,在租賃業務中,出租設備租賃期終了時的殘值估計,直接影響到價格與租賃合同的簽訂,從而正確的估計是一項關鍵性因素,因為殘值多寡直接影響到賬面上的利潤與資產。如果高估了殘值,公司就面臨未來大額沖銷的風險。
由於各產業的關鍵性因素不同,因此所屬企業在其關鍵性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方法所享有的彈性便有所不同。有的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必須受到會計准則的束縛,有些則具有很大的彈性。
例如銷售費用與廣告費用是服務性行業最重要的投資之一,但是在入賬時,仍需全數以費用入賬;另一方面,銀行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是關鍵性因素之一,對於如何估計壞賬,管理當局卻享有很大的彈性;軟體開發行業也可以自由選擇在哪一個階段將其開發費用資本化。
可見,不同產業因關鍵性因素的不同,管理當局在重要會計處理上所能得到的彈性空間也不相同。
會計分析方法包括:
①定性分析:是指分析人員運用自己的主觀判斷,對企業的資金成本、利潤等方面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適用於缺乏歷史會計資料或其它資料的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調查分析法和經驗分析法。
②定量分析:是指運用統計技術,考察事物的規定性,從而把握事物性質的一種分析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等。
③靜態分析:它是對已發生的經濟活動成果,進行綜合性的對比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常用的靜態分析法有:相對數分析法、平均數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因素替換分析法、綜合計算分析法、價值系數分析法等。
④動態分析:它是對企業正在進行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動態分析有:指數分析法、發展速度分析法、ABC分析法、平均遞增率分析法,季節變動分析法、網路分析法、移動平均數分析法和費用效益分析法等。
⑤預測分析:它是對企業經濟活動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常用的預測方法有:最小損益值分析法、最大損益值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矩陣分析法、決策樹分析法和馬爾可夫分析法等。
⑥經驗分析法:是指分析人員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對企業預測的資料進行分析,並作出評價判斷的一種方法,它的方法有專家意見法、歷史類比法和直覺測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