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談小學英語如何進行語音教學
可以的話,老師可以先教下學生如何自然拼讀,用字母的發音來鍛煉自己的發音,從而就算不認識這個單詞也可以讀得出來這個單詞。然後可以用小飛機英語來督促她們多聽發音,多跟讀,從而加強他們對單詞的鍛煉。
『貳』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搞好語音教學是英語入門階段教學的關鍵,這是廣大英語教師多年來的經驗總結。然而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語音學習效果並不理想:拼讀能力差,記不住音標,單詞或句子的語音形象和文字形象對不上號,更主要的是學生對語音有了「怕」「怵」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有創新地進行,讓學生輕松愉快而又順利地過了英語這一關,成為擺在廣大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共同課題。 一、觀念上的創新。
首先,要把握的目地與要求。有的教師認為在中加入語音特別是音標,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實際上,從語音學習的發展過程來看,使用音標有利於學習者更好的掌握語音。一旦學生學會了音標,不僅在學習生詞時會輕松許多,而且溫習單詞或遺忘單詞發音時也可以不在需要教師的幫助,因此提高了效率。
其次,必須破除「我教你學」的教學觀。雖然,「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如果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枯燥的「傳道」和乏味的「授業」上,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畏懼感。甚至是厭學情緒。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是「學」會知識的,而不是「教」會的。因此,教師教授語音時應努力讓學生會獨立思考,使他們具備獲取信息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並進而具備應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能力。
第三,要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興趣放在英語語音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的首要位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動力,產生情感的火花,而興趣的情感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如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語音學習的樂趣,才能使之持續下去,那麼對學生語音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整個英語素質的提高將產生極大的效應。
二、模式上創新。
以往英語語音教學模式以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為主。其弊端在於:重講授輕自學,重注入輕發掘,重共性輕個性,重眼前輕長遠等,不利於體現教學民主,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等。要根據教材特點以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索另外一種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拼讀比較為主,音型以對照為輔。小學語音教學的目地,小學生應掌握絕大部分音標,但沒有必要掌握音與形的關系,尤其是一些較難的語音規則。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於音標的反復拼讀和發音的比較,如/keit/, /kait/.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獨立掌握音標的拼讀方法。盡管語音與拼寫的關系並不是教學的重點學生碰到一個生詞也沒必要根據語音規則去揣摩其發音,但是在不斷的練習和實踐中學生會自然體會到語音與拼寫的一些簡單對應關系。
因此在小學語音教學過程中不應當要求學生記住過多音形對應關系。
三、方法上創新。
傳統的語音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訓練法,比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隨著觀念的更新,模式的創新,在教學中則更多的考慮教法的創新,更多的運用一些創新教學的方法,如討論,發現法,問題法,情感交流法,自我實踐法,尤其要注意要運用一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有助於學生自學探求新知識的教學方法,同時還得對學生加強學法的指導。
學好語音不僅是為學好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能讓孩子們在經驗中總結並創新出掌握單詞的捷徑.博師堂國際教育培訓機構為小學生兩審定製了美式音標課程,內容包括母音,輔音等國際標准音標的發音練習,以及如何巧背單詞.我們的教師憑借多年教學經驗獨創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力求在教學基礎上不斷創新,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叄』 幼兒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直接教學法
(Direct Method)
教師於授課時不使用學習者本身之母語(中文)教授第二外國語言,在教學中,不做翻譯,純粹憑借外語直接進行教學。
互動式教學法
(Interactive Learning)
語言的認知和學習最佳方式為透過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歷此,學習成效端看其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否達到一定程度。
情境式教學法
(Situated Language Teaching)
透過真實的情境教學將教學內容表達給學習者,感受到所學的語言能夠實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進而培養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認同感,在面對真實情境下較易呈現出口語能力。
聽說教學法
(Audio-Lingual Method)
強調讓學習者反復練習,並由反復的句型演練中達到有效學習,不重視讀寫與認知的理化,迎合了普遍學習語言者的偏好。
肢體反應式教學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語音的傳達用動作表示,可以憑借學習者的肢體動作來反應來其學習的成效,同時透過右腦足夠的肢體反應的刺激,能有助於學習者左腦的發展和語言學習的效果。
溝通式教學法
(Communicative)
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因為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是表達意見,或具備語法能力,還要具備語言的多樣的功能:運用信息互補、自由選擇、反饋等方式,達到真正溝通的目的。
自然教學法
(Natural Approach)
提供語言學習環境,包括:視覺、聽覺、練習機會等,同時需要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要有趣、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著重有意義的輸入,而非機械式的練習。
字母拼讀法
(Phonics)
字母拼讀法是一切教學法的起源,如同英文字母是英語的起源一般,因此學生可能憑藉此來培養讀與寫的能力。
歌謠韻文教學法
(Songs And Rhymes Teaching)
憑著與主題相關的歌曲或韻文,復習學過的單字或句型,更能熟悉語調、節奏感和韻律感;提高學習興趣和引起學習動機。
自然拼音法
(Phonics)
通過自然拼音的學習,可以讓孩子建立起字母與發音之間的直覺音感,看到單詞可以立即直覺反映出發音,同樣,聽到發音亦可直覺反映出單詞拼寫。
三文治故事教學法
(Sandwich Story Methodology)
廈門大學紀玉華教授研發的一種以母語夾著外語的方式通過講故事教外語的方法。推薦案例《三隻小豬》
『肆』 你在英語語音教學中有哪些較好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聽說領先,讀寫跟上。語音教學的方法有:
1、教學生學會聽。讓學生認真聽,仔細聽,反復聽。
2、模仿。鼓勵學生正確模仿,大膽開口。
3、音標幫助法。
4、說唱教學法。
5、口訣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