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1)學到的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
❷ 鏁欏︾悊璁哄寘鎷鍝浜涙柟闈
鏁欏︾悊璁哄寘鎷鐨勬柟闈㈡湁浠ヤ笅鍑犵偣錛
1銆佹暀鑲插︼紝鏁欒偛瀛︽槸鐮旂┒鏁欒偛鐜拌薄銆佹湰璐ㄣ佽勫緥鍜屾柟娉曠殑瀛︾戱紝瀹冩秹鍙婂埌鏁欒偛鐨勫悇涓鏂歸潰錛屽寘鎷鏁欒偛鐩鐨勩佹暀鑲插埗搴︺佹暀鑲叉柟娉曠瓑銆傛暀鑲插︾殑鐞嗚哄規暀瀛︾悊璁烘湁鐫閲嶈佺殑褰卞搷錛屽畠鎻愪緵浜嗘暀瀛︾殑鎬濇兂鍜屾柟娉曪紝鎸囧肩潃鏁欏﹀疄璺點
2銆佸績鐞嗗︼紝蹇冪悊瀛︽槸鐮旂┒蹇冪悊鐜拌薄鍜岃繃紼嬬殑瀛︾戱紝瀹冩秹鍙婂埌璁ょ煡銆佹儏鎰熴佸姩鏈虹瓑澶氫釜鏂歸潰銆傚績鐞嗗﹀規暀瀛︾悊璁虹殑褰卞搷涓昏佷綋鐜板湪鏁欏︽柟娉曞拰鎵嬫典笂銆備緥濡傦紝琛屼負涓諱箟瀛︿範鐞嗚哄己璋冮氳繃寮哄寲鍜屾儵緗氭潵璁緇冨︾敓鐨勮屼負錛岃ょ煡瀛︿範鐞嗚哄垯寮鴻皟瀛︾敓涓誨姩瀛︿範騫剁悊瑙g煡璇嗭紝浜烘湰涓諱箟瀛︿範鐞嗚哄垯寮鴻皟瀛︾敓鐨勮嚜鎴戜環鍊煎拰鎰忎箟銆
3銆佸府鍔╂暀甯堟洿濂藉湴鐞嗚В鍜岃В鍐蟲暀鑲查棶棰橈細鏁欏︾悊璁哄彲浠ュ府鍔╂暀甯堟洿濂藉湴鐞嗚В鍜岃В鍐蟲暀鑲查棶棰樸傚畠鍙浠ュ府鍔╂暀甯堜簡瑙e︾敓鐨勫︿範榪囩▼鍜岀壒鐐癸紝鎺屾彙瀛︾敓鐨勮ょ煡瑙勫緥鍜屾儏鎰熼渶奼傦紝浠庤屾洿濂藉湴閫傚簲瀛︾敓鐨勫︿範闇奼傦紝鎻愰珮鏁欏︽晥鏋溿
4銆佷績榪涙暀甯堜笓涓氬彂灞曪細鏁欏︾悊璁烘槸鏁欏笀涓撲笟鍙戝睍鐨勯噸瑕佺粍鎴愰儴鍒嗐傚畠鍙浠ュ府鍔╂暀甯堟繁鍏ヤ簡瑙f暀鑲茬殑鏈璐ㄥ拰瑙勫緥錛屾彁楂樻暀瀛﹁兘鍔涘拰姘村鉤錛屼績榪涙暀甯堢殑涓撲笟鎴愰暱鍜屽彂灞曘
❸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有哪些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現代教學觀:
教學觀支配著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決定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採取的態度和方法。由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化是現代教學觀。現代教學觀要求使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著眼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即著眼於培養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一、教學以及教學觀的含義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實踐活動。
教學觀就是教師對教學的認識或對教學的主張,具體地說,就是教師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對象等基本問題的認識。教師從這一認識出發,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程,並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對教育對象所採取的態度。因此,有什麼樣的教學觀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不同的教學行為必然導致不同的教學效果。
二、現代教學觀基本主張
1、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教學的基本價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務都決定了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全面育人。
在教學過程中以誘發學生的「主動性」為出發點,滲透「教育性」,著眼「創造性」,貫穿「實踐性」。從而達到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中受到教育,發展能力等教學的根本目的。
2、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
(1)在教育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應正確認識:1.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2.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3.學生是具有能動性、充滿活力的人。
(2)創建全新的教學方法。
從四方面轉變:1.從注重學生的外在變化轉向注重學生的內外變化。2.從強調學習的結果轉向強調學習的過程。3.從單純的教師教轉向師生共同活動。4從封閉的教學組織形式轉向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
3、從「教學生學」轉向「教學生自己學」。
現代教師觀
教師觀是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教師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
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
一、關於教師
教師定義廣義:凡是增進他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他人思想品德形成的人,都可以稱作老師。
狹義:指學校教育活到中的教師。
1、教師的作用
(1)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傳遞和傳播人類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對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起著橋梁作用。2.培養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
(2)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這是因為:第一,教師是代表社會要求的施教者。第二,教師是專門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相輔相成。教育的過程的客觀規律是:教師主導作用的正確的、完全的實現。其結果必然是學生主動性的充分發揮。
2、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
教師既然在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社會地位自然應該是崇高的。在我國,一直存在著尊師的優良傳統。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教師必將成為讓人羨慕和受人尊敬的職業。
二、現代教師觀念的基本內容
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形成的對相關教育現象、特別是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所教學生的主體性認識,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
1、現代教師的使命
(1)努力顫拍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2)擔起「重塑中國人」的重擔,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提高民族素質。
(3)勇於創新,並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學風格。
2、現賀肢代教師的勞動特點:
復雜性、示範性、創造性、長期性、前瞻性
3、現代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正確的教育觀念
(2)良好的職業形象
(3)多元的知識結構
(4)多向的教育交往
(5)完善的能力結構
(6)健康的心理素質
4、現代教師應具有的專業精神
(1)敬業樂業精神
(2)勤學進取精神
(3)開拓創新精神
(4)無私奉獻精神
(5)負責、參考精神
現在學生觀
學生觀即人們對學生的基本認識和根本態度,是直接影響教育活動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是具有生命意義的人
2、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
(1)學生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2)茄橋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4)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
❹ 教師要學習哪些必須的教育教學理論
大家歸納一下,哪些教育教學理論是普通教師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個人認為下列理論比較重要,應該了解。1、三大學習理論。2、三大教學理論。3、主體教育(裴娣娜)、嘗試教育(邱學華,洋思模式、杜郞口模式等)、新基礎教育(葉瀾)、新教育實驗(朱永新)、生本教育(郭思樂)、情境教育(李吉林)、成功教育(羅明、劉京海)等。附:1、主體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1)學生是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作為教師教育活動的對象或客體是相對的、暫時的、而作為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卻是絕對長期的。學生是有著主觀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體,他們應該享有一定的自主選擇和自我發展的權利。學生是有著自己特定的學習與發展方式的自己成長的主體。(2)現代教育過程應該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協同活動的過程。(3)現代教育應把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作為一項核心目標。學生的主體性集中體現為他們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是實現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必由之路。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本身就是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4)現代學校教育中應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建立合理的師生關系是體現主體教育思想的關鍵所在。合理師生關系的要點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學校中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應體現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則。 主體教育是一種以自評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基本特徵的教育思想,也是我國新世紀最有生命力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流派。 主體參與、合作學習、差異發展、體驗成功是主體教育的關鍵詞,也是主體教育的基本策略。 主體參與型班集體的建設、班級小組合作管理等是班級管理實踐中比較常見和成功的做法。 2、賞識教育: 周弘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而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批評會傷學生的自尊心。 尋找閃光點,賞識激勵、樹立自信是賞識教育的三個關鍵詞,也是實施賞識教育的基本策略。 北京光明小學的「我能行」教育,盧勤的「告訴孩子你真捧」等教育實踐中,都滲透得賞識教育的思想。 3、成功教育: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創造機會、幫助成功和體驗成功是成功教育的關鍵點和基本策略。 堅定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的基本信念,不要歧視和放棄每一個學生。劉京海提出一系列成功教育的思想: (1)三個相信的教育信念: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三論:猴子論,老婆論,和尚論) (2)第一次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思想;反復成功導致自我概念積極;自我概念積極是人格健康的核心。 (3)成功教育的三個要素:積極的期望,成功的機會,鼓勵性評價。 (4)成功的三個階段:幫助成功,嘗試成功,自主成功。(圈養,散養,野養)做中學,做中思,做中創。 (5)三位一體的成功:教師,學生,家長。 (6)成功教育研究的邏輯關系:問題,原因,對策,效果。主要問題,主要原因,主要對策,主要效果。4、嘗試教學:主要觀點:「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特徵是「先試後導、先練後講」。5、新教育實驗:核心思想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❺ 教學理論與方法
試答一下:
(1)「漁王」的方法是「填鴨」式教育,好比當前的應試教育。
我兒子是初中學生,學習對他來說沒有一點興趣。這次期末考試,復習時只背答案序號和關鍵字,應試教育造成了老師教考試方法,學生學考試方法,除此之外,別無所學。
「漁王」注重的是傳授經驗,這種經驗是寶貴的,是其在實踐過程中的總結,然而這種經驗的價值在於特殊的環境,無環境,經驗也就談不上價值。對於其子來說,將經驗與對應的特殊環境相結合,使經驗與實際相結合才能產生效果。此外,還有興趣的關系,這里不談。
(2)路人所談,「捕魚技術」應該注重理論結合實際,不僅兒子學到經驗,還要從「漁王」身後走到身前來,身體力行,有效的檢驗經驗,才能成長起來。此外,還有一層含意:經驗來源於教訓,兒子沒有受到「教訓」,經驗也難以被充分的認識,從這一點來看,路人所談的實踐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
(3)結合個人觀點:本案例帶來的啟示是:教學的目的是考試還是讓孩子成長。如果只是考試,就別談方法了,讓孩子多做題,多背「序號」即可;如果是想讓我們國家的孩子成長起來,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那麼我建議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走一條特色之路,走一條素質之路。不要斷送孩子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