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音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紅星歌試講教案
《紅星歌》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紅星歌》一課。
一、說教材:
《紅星歌》人教版小學音樂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它是一首朝氣蓬勃、雄壯有力又帶有抒情性的並具有進行曲風格的兒童歌曲,該歌曲旋律規整、節奏鮮明、強弱分明,歌曲開頭呈現的兩個樂句堅定而有力,唱出了對紅星的贊美,充分表現了小主人公對革命勝利的嚮往與追求。
二、說教法
通過運用多媒體,強化音樂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從而達到輕松解決教學難點的目的;綜合運用啟發教學、情境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比較、問答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始終在游戲氛圍中接受知識,獲得美的熏陶。
本課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創設情境,努力為學生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本課按學生的學習程序共有「創設情境」、「感受與體驗」、「新授歌曲」、「拓展」、「升華」五個環節來設計。
三.說學法
音樂是聽覺藝術,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學生的多次聆聽、參與與體驗活動。針對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愛說愛動的特點,我設計了..
2. 語文課文紅星歌的教案設計的反思
一、教學目標
目標聚焦於學生在音樂《紅星歌》的學習中,理解雄壯與抒情音樂的差異,初步認識三段體音樂。培養學生掌握重音記號的作用,認識到速度與力度對樂曲情緒的影響。通過演唱,學生能以堅定有力的聲線表達歌曲情感。德育目標在於通過歌曲學習與欣賞,使學生感受革命年代的革命少年對黨和領袖的深厚情感,理解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珍惜生活,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於掌握歌曲內容及理解影響樂曲情緒的因素,難點在於通過歌曲表現雄壯與抒情的音樂風格。
三、教學准備
鋼琴、課件、黑板、粉筆,以及繪有「★」與波浪線的四組卡片。
四、教學步驟
(一)引出主題
通過展示流浪少年三毛的圖片,講述其在舊社會的苦難生活,以及最終革命勝利後過上新生活的經歷,激發學生對革命年代的思考。引導學生回憶關於舊社會兒童的故事與電影,如《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白毛女》、《雞毛信》等,增進對歷史背景的了解。
(二)欣賞歌曲
播放《紅星歌》,結合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片段,幫助學生理解故事背景與人物形象。討論歌曲中雄壯與抒情部分的不同,強調力度與速度對樂曲情緒的影響。
(三)學唱歌曲
引導學生學唱歌曲的雄壯部分,通過練聲、歌曲學習、理解歌詞內容,以及練習重音記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通過游戲與活動加深學生對歌曲速度與力度的理解,確保學生以正確的方式演唱。
(四)總結
通過回顧教學目標,強調歌曲《紅星歌》中速度與力度的重要性,以及革命少年的堅定信念與愛黨情懷。鼓勵學生珍惜生活,努力學習,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最後,學生以雄壯有力的聲音齊唱歌曲,表達對歌曲的深刻理解和敬意。
3. 語文課文紅星歌的教案設計的反思
一、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紅星歌》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感受革命年代的深情愛戴與堅定信念
2、能力目標:掌握樂曲元素,理解速度與力度對情緒的影響
3、實踐目標:用飽滿情感演唱歌曲
4、德育目標:珍惜生活,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三、教學重點
掌握歌曲內容及情緒因素
四、教學難點
掌握速度、力度並創造表演
五、教材分析
器樂合奏曲,加入歌詞,學習演唱與分析
重點在於情感體驗而非單純學唱
六、教學方法
欣賞、視唱、學唱、聽唱結合
七、教學用具
鋼琴、頭飾、打擊樂器、多媒體輔助
八、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聆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音樂問候
(二)綜合訓練
1、氣息練習
2、節奏聽辨
3、旋律聽唱
(三)導入
1、播放《紅星歌》視頻
2、提問、討論引出課題
(四)新授學習歌曲
1、出示歌詞,教師彈唱,學生感受旋律
2、哼唱並提出問題
3、教師指導演唱,講解重音、速度、力度
4、不同音樂片段對比,講解樂曲特點
5、強調高亢有力、進行曲速度的演唱
(五)集體創編、延伸拓展
1、提供道具,學生分組創編表演
2、教師指導與互動
3、分組展示,學生自主表現
(六)情境再現、歌曲升華
音樂背景,學生集體表演,展現歌曲情境
(七)德育滲透、師生再見
音樂伴隨,整齊步伐出教室
《紅星歌》教學反思
關注情感體驗,提高學習興趣
強調音樂元素,培養藝術感知
注重實踐應用,增強表現力
通過創編,加深理解與記憶
以情境再現,提升情感共鳴
德育融入,激發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