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靶向代謝組學和靶向代謝組學的特點和區別
代謝組學研究中,非靶向代謝組學與靶向代謝組學是兩種主要的分析方法。非靶向代謝組學能全面系統地檢測生物體內所有代謝產物,為發現新生物標志物提供無偏視角,適用於尋找潛在的差異代謝物,對疾病研究、食品鑒定、葯物開發等有廣泛用途。相反,靶向代謝組學專注於特定代謝產物,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具有針對性強、結果精確的優點。兩者結合使用,能更全面地發現和測定差異代謝物含量,對後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非靶向代謝組學的優勢在於其廣泛性和全面性,能覆蓋生物體內幾乎所有的代謝產物,為研究提供大量有價值的信息。然而,這種方法的挑戰在於數據量大、分析復雜,需要高度的計算能力和專業知識來處理。此外,非靶向性分析有時可能錯失一些重要但非特異性的代謝物,這需要與其他方法相結合,以提高分析的准確性。
另一方面,靶向代謝組學通過預先設定目標代謝物進行分析,具有更高的針對性和精確性。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數據量,簡化數據分析過程,提高研究效率。然而,靶向分析需要對代謝物有深入的了解,並且在設定目標時可能會錯過未被預知的代謝物,限制了研究的廣度。
結合非靶向和靶向代謝組學的優勢,可以實現更全面、深入的代謝物研究。非靶向分析在初始階段為研究提供廣泛的代謝信息,隨後靶向分析則深入研究其中的特定代謝物,進一步揭示其生理、病理機制。這種結合策略在食品鑒定、疾病研究、葯物開發等多個領域均顯示出強大的應用潛力。
⑵ 做好代謝組學研究的關鍵在哪裡
首先明確代謝組學的核心任務。對小分子代謝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並發現差異代謝物:(1)對生物體系中的內源性代謝物及其變化規律進行表徵;(2)以差異代謝物作為核心對生命奧秘進行解析。而基於色譜/質譜聯用的分離分析技術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動態范圍寬、信息豐富等優點,已成為代謝組學研究的主流技術平台。
其次明確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對於非靶向代謝組學而言,色譜與高分辨質譜的聯用必不可少;而對於靶向代謝組學而言,基於多反應監測(MRM)模式的三重四極桿質譜被認為是質譜定量的 「金標准」。近年來,擬靶向技術由於結合了非靶向和靶向分析技術的雙重優勢,在代謝物分析的覆蓋度上與非靶向方法接近,在靈敏度上與靶向分析一樣,迅速發展成為代謝組學的主流研究方法。擬靶向代謝組學主要包括三個步驟:(1)基於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的非靶向分析;(2)母離子/產物離子對的選擇及檢測參數優化;(3)使用三重四極桿或QTRAP質譜採用MRM模式(包括上述離子對)對樣品進行分析。
關鍵點有哪些?代謝組學整個研究過程可以細分為20多個步驟,若每一步准確率為70%,最終結果的准確率不足0.1%,因此必須確保每一步(尤其是關鍵步驟)都規范、准確,才能保證研究結果准確、可靠。影響代謝組學研究質量的關鍵環節包括:(1)系統科學的研究方案;(2)樣本收集、分組、儲存、前處理、質量控制;(3)數據採集與質量控制;(4)數據處理、分析;(5)差異分子篩選與鑒定;(6)分類模型構建與驗證;(7)資料庫自建、管理與使用。這些環節受制因素較多,需要參考研究論文、技術規范、注意過程式控制制,採用專業的技術和工具支持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研究結果。
為什麼關鍵?圍繞快速、有效地發現分子和標志物這一目的,精準和高通量正成為引領發展的方向。代謝組學研究需要滿足生物醫葯、食品等行業的個性化分子智能識別需求,所以需要分子智能識別檢測技術做支撐,需要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演算法,才能保證專業化的組學、質譜數據處理、數據挖掘。
總結來說,在組學研究過程中,只有做好分子特徵檢測、差異分子篩選、差異分子鑒定、分類模型構建、資料庫自建等關鍵步驟,才能得到最好的組學研究結果。
⑶ 代謝組學筆記|什麼是非靶向、靶向代謝組學
非靶向代謝組學和靶向代謝組學是代謝組學的兩種研究方法。
非靶向代謝組學:是對有機體內所有代謝物進行全面分析的方法。它的目的是發現未知的生物標志物,覆蓋廣泛但精確度稍遜。這種方法能夠揭示生物體內代謝產物的整體變化,為疾病的機制和葯物作用的靶點提供線索。
靶向代謝組學:則聚焦於特定代謝物,如膽汁酸、氨基酸等。通過精確的質譜技術,如MRM,實現對關鍵代謝物的定量分析,減少誤差。這種方法能夠更准確地測量特定代謝物的濃度變化,有助於深入了解特定生理過程或疾病狀態。
⑷ 代謝組學筆記|什麼是非靶向、靶向代謝組學
在生命科學研究中,代謝組學扮演著揭示生物體內動態變化的角色。它不僅揭示基因和轉錄層面的潛在影響,更直接揭示生理過程實際發生的變化。作為表型與分子層面的橋梁,代謝組學能通過分析生物體在應激或變化後代謝產物的改變,深入理解疾病的機制和葯物作用的靶點。
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包括非靶向和靶向兩種。非靶向代謝組學,顧名思義,是對有機體內所有代謝物進行全面分析,旨在發現未知的生物標志物,雖然覆蓋廣泛但精確度稍遜。相比之下,靶向代謝組學則聚焦於特定代謝物,如膽汁酸、氨基酸等,通過精確的質譜技術,如MRM,實現對關鍵代謝物的定量分析,減少誤差。
在實際應用中,例如在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中,通過非靶向方法發現大學生代謝組的變化可能與肥胖有關。而在癌症治療中,代謝組學能揭示癌細胞內部有毒代謝產物,為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技術手段上,質譜和核磁共振等技術被廣泛應用,比如採集樣本時,需要通過精確的提取和處理方法去除干擾,確保數據准確性。
無論是基礎版的非靶向分析,還是進階版的非靶向發現加靶向驗證,或者更高階的結合轉錄組和多組學研究,代謝組學都提供了一種從宏觀到微觀,從表型到分子的深入洞察途徑,推動了我們對生命過程和疾病機制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