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社會研究方法中影響信度的因素

社會研究方法中影響信度的因素

發布時間:2025-08-02 13:35:06

『壹』 定量研究是一種怎樣的研究方式,有哪些特點

量化研究是一種使用數學模型和統計工具來研究社會、經濟和自然現象的方法。

一、概念

量化研究就是通過統計調查法或實驗法,像自然科學那樣建立研究假設,收集精確的數據資料,然後進行統計分析和檢驗的研究過程。量化研究主要應用於相對比較成熟的社會科學領域,旨在進一步推進研究領域有關主題的細化和深入。

4.在研究的具體方法上,通過問卷、測量、實驗等方式收集數據,運用統計方法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

5.在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關繫上,強調價值中立或價值無涉,對研究對象一視同仁,無區別對待研究問題;

6.在研究的重點上,確定變數之間的關系、影響和原因,研究結果的呈現簡單明了,沒有質性研究的深度剖析。

四、量化研究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理念精神

量化研究遵循的是實證主義的方法。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方法主要是師法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早在十八世紀,經驗主義大師休謨就已明白地指出要將對自然界研究的成果回歸到人的本身,來發展「人的科學」。

十九世紀法國古典社會學大師孔德創立實證主義哲學體系,他指出「人類進化已進入實證時期,建立理性和科學性的確切知識是此時期的特點」,而只有以「觀察、實驗獲得的經驗性知識才是真正的科學知識」。

以後又有社會學大師斯賓塞、杜爾凱姆等實證主義者的進一步推動,實證主義逐漸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主流典範。

量化研究遵循實證主義的方法,而「實證主義」即以經驗的確切資料為科學基礎的哲學系統,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實際上是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在社會研究上。

透過經驗與觀察的科學方法,掌握心智世界的規律,從而充分理解人的心智與行為之關系,這就是社會科學研究中量化研究的基本理念與精神。

『貳』 437社會工作實務是統考還是自主命題理是統考嗎

一、考試基本要求及適用范圍概述
本《社會工作實務》考試大綱適用於鄭州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
學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包括社會工作實務方法及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兩方面的
知識。社會工作實務方法部分要求考生了解社會工作實務的意義,了解個案工作、
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等實務方法的涵義與適用范圍,了解實務方法的各種工作模
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會行政、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實務的內容、基本理論與方
法。社會調查研究方法部分要求考生了解社會調查研究的科學過程,了解具體的
調查設計與實施方法,了解資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寫調查報告的要求。
二、考試形式
碩士研究生入學《社會工作實務》考試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 180 分鍾,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
試卷結構(題型):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社會工作實務方法
(一)個案工作
1.個案工作的涵義與特點
命題學院(蓋章):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 437 社會工作實務
2.個案工作的理論與主要模式
3.個案工作的過程、原則和技巧
4.
1.小組工作的涵義、特點與功能
2.小組工作的理論和主要模式
3.小組工作的發展階段和過程
4.小組工作的原則與技巧
1.社區工作的涵義、特點與目標
2.
3.
4.
1.
2.社會行政的內容
3.
(五)社會政策
1.社會政策的概念與類型
2.社會政策的要素與基本理論
3.社會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評估變動
4.我國的主要社會政策
(六)兒童社會工作
1.兒童社會工作的概念、特徵及其功能
2.兒童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七)青少年社會工作
1.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概念
2.青少年社會福利的基本內容
3.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八)老年社會工作
1.老年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方法
2.老年社會工作的實務
(九)殘疾人社會工作
1.殘疾人社會工作的概念與內容
2.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理論、模式和方法
3.中國的殘疾人社會工作
(十)家庭社會工作
1.家庭社會工作的概念、特點和任務
2.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
3.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十一)醫務社會工作
1.醫務社會工作及相關概念
2.醫務社會工作的主要理論
3.醫務社會工作的介入領域與實務方法
(十二)反貧困與社會工作
1.貧困的基本概念
2.反貧困的國際經驗
3.中國的反貧困與社會工作發展
第二部分: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1.
2.
(二)測量
1.測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與效度
(三)抽樣
1.概率抽樣
2.非概率抽樣
(四)定量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2.實驗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點
2.訪談法
3.焦點小組
4.觀察法
(六)變數的統計描述與分析
1.描述頻數分布
2.分布趨勢
3.列聯表
(七)撰寫研究報告
1.研究報告的類型與結構
2.研究報告的寫作
四、考試要求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社會工作實務》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80
分鍾,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試卷務必書寫清楚、符號和西文字母運用得當。答
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題紙上無效。
五、主要參考教材(參考書目)
1.《社會工作概論》(2014年10月第三版),王思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社會政策概論》(2014年10月第三版),關信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會研究方法》(2013年8月第四版)

『叄』 社會科學研究如何貫徹社會主體研究方法,急~~~~

社會研究方法復習資料

一、名詞解釋

1、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對各種社會現象和人類各種社會行為科學研究的方式和手段。它包括調查研究方法(survey research)、實地研究方法(field work)、實驗法(experiment study)、文獻法(documentary study)等,其中調查研究法和實地研究法是社會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

2、社會調查:社會調查方法是社會研究尤其是社會學研究最常見用的方法。是一種量化研究方法,也叫「調查研究方法」、「問卷調查」、「統計調查」、「現代社會調查方法」。這種研究方式最大的特點是運用概率抽樣方法抽取樣本或者針對總體的所有個體,採用問卷調查或登記材料的方法收集資料,並在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把調查結論推論到樣本所在總體。他的作用在於能夠對大量樣本調查或總體全體成員調查的基礎上,反映社會的一般狀況;能夠客觀地、精確地分析社會現象;資料精確、可靠,調查結論的概括性程度相對較高。

網路的解釋:社會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社會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材料的方法。社會調查方法是研究性學習專題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或實驗等科學方式,對有關社會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藉以發現存在的社會問題,探索有關規律的研究方法。

3、信度:信度是測量的可信性或一致性,也就是說社會測量中採用相同的方法和指標或「量器」對同一對象或概念、變數重復測量後的結果的穩定性。

4、效度:效度就是測量的准確性或有效性,也就是說在社會測量中採用的測量方法和指標或「量器」能否准確地測量出概念或變數的特徵和內涵。

二、簡答

1、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及社會研究的分類標准。

體系的構成:社會研究方法體系主要是由社會研究的方法論、社會研究的基本方式、社會研究的技術和工具三層次構成的。方法論(哲學、科學、邏輯學)、基本方式(調查《普遍,抽樣》、實地《參與觀察、個案研究、社區研究、》文獻《內容分析方法、二次分析方法、統計資料分析法、》實驗實地《(自然)實驗、實驗室試驗》)、技術和工具(社會測量技術、資料收集技術、資料整理和分析技術、觀察記錄表、量表、測驗表、問卷或調查表)。

分類標准:(1)根據研究方式可分為調查研究、實地研究、文獻研究、實驗研究;

(2)根據研究性質可以分為理論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
(3)根據調查對象的范圍可以分為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
(4)根據研究的時間性可以分為橫剖研究和縱貫研究;
(5)根據社會研究的應用領域可以分為行政統計調查、學術性研究、民意研究、市場研究等。
2、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步驟。
基本原則:(1)問卷設計必須以研究假設或研究設想為指導;
(2)問卷必須能夠取得受訪者的配合;
(3)必須保證收集資料的可靠、正確和方便。
(1)口語化,公正客觀,切題,邏輯一致性,完整
步驟:(1)提出研究假設或設想、指標;
(2)設計問卷草案;
(3)試測或專家討論;
(4)修改和付印。
一、論述
1、經典實驗設計:是一種包括前側和後側、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變數的標准化實驗方式,實驗組與控制組要能有效的分離,其成員具有比較高的同質性,盡可能避免其交流。實驗結果=(y1-x1)-(y2-x2),例如,某社工組織為了提高農民工對艾滋病和性病的認識,選擇相鄰較遠的A、B兩個建築工地進行實驗研究,兩個工地的農民工素質基本上差不多,其中A工地為實驗組、B工地為控制組。實驗變數是由社會工作者向農民工開展各種生動的性健康教育,包括展覽、看錄像、個別訪談和交流等。實驗前對兩個工地的農民工進行性健康知識的測量,A、B兩工地農民工的分數差不多,平均分數分別為50分和52分。社會工作者在A工地對農民工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性健康教育,再用原來的測量表對AB兩工地農民工進行性健康知識測量,平均分數分別為75分和55分,實驗結果(性健康教育的有效性)=(75-50)-(55-52)=22.即A工地農民工進行性健康教育後,他們的性健康知識平均分數要高出B工地農民工22分。因此,對農民工實施性健康教育後,可以提高他們對艾滋病和性病的認知水平。
2.(1)隨機應答技術(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簡記為RRT)是指在調查過程中使用特定的隨機化裝置,使被調查者以一個預定的基礎概率P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中選擇一個問題進行回答,除被調查者以外的所有人(包括調查者)均不知道被調查者的回答是針對哪一個問題,以便保護被調查者的隱私,最後根據概率論的知識計算出敏感問題特徵在人群中的真實分布情況的一種調查方法。 這一技術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證被調查者的隱私不會被泄漏, 從而取得被調查者的信任,獲得真實可靠的資料。
(2)沃納隨機化回答模型
Ø 要調查的敏感性問題,列出正反兩個問題。
Ø 然後由被調查者隨機抽取一張來回答"是"或"否",至於卡片上具體是什麼問題,調查者無權過問。
(3)西蒙斯模型(Simmons model)
Ø 在於調查人員提出的隨機化問題是兩個不相關的問題,其中一個為敏感性問題,另一個為非敏感性問題B,這樣的處理使被調查者的合作態度進一步提高。
Ø 步驟:隨機抽取部分人進行調查;按比例:A組為P,B組為1--P(60% 40%);回答是或否;統計「是」的概率(公式:r=Ra P+(1--Ra)(1--P) 註:Ra為回答A為「是」的概率。
二、操作
ANOVA(方差分析)
提示:方差分析前提條件:1、兩個相互獨立的正態分布;2、兩個總體方差相同。
P>0.05接受原假設 沒有顯著差異

『肆』 如何理解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三大層次

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三大層次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方法論是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基礎,其中哲學方法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最基本的方法論。方法論決定和影響著在社會研究中如何去觀察研究社會現象,以及採用什麼具體方法和專門的技術工具。同時,具體方法和技術、工具的發展將促進方法論本身的發展。不同的研究方式與不同的方法論之間存在某種內在 聯系,各種不同的具體方法和技術與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間,也存在著一種內在聯系。比如,調查研究的方式往往需要運用抽樣的方法、需要設計問卷的技術、需要運用計算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別?如何理解二者之間不存在好壞優劣之分?請說明理由。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側重於、且較多地依賴於對事物的測量和計算。定性研究則側重於和依賴於對事物的含義、特徵、象徵的描述和理解。
1.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二者基於不同的範式。定量研究源於實證主義,接近於科學範式;定性研究從屬於人文主義的自然範式,力圖對社會生活的自然場景加以整體的理解和解釋。
2.從研究的邏輯過程看,定量研究與演繹過程更為接近,目標是確定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強調價值中立,常常是對已有理論的檢驗;定性研究基於描述性分析,注重現象與背景之間的關系,認為事實與價值無法分離。其邏輯方式本質上是歸納的過程,即從實地研究中所獲得的經驗材料中歸納出具有理論特性的命題和闡釋框架。
3.在理論與研究的關繫上定量研究則用於理論檢驗;定性研究通常用於理論的構建。
4.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側重於對社會事物的精確測量和計算,強調研究程序的標准化、系統化和操作化,常使用調查、試驗、文獻研究,獲得數量化的資料便於使用統計學方法分析變數的因果關聯;定性研究側重於對行為主體的意義以及行為過程的描述和闡釋。強調行為背景因素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強調研究程序、方手段的靈活性和特殊性,常使用實地研究,獲得具體的實地資料。
5.總的來說,定量研究在結果上具有概括性和精確性,但對社會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定性研究可以獲得深入理解社會生活的豐富細致的資料,但難以推及整體的社會運行狀況,這是研究過程的兩種途徑,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
陳述社會研究的一般程序,畫出這一過程以及主要內容。
作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認識活動,社會研究遵循著一套比較固定的程序。從大的方面看,我們可以將社會研究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1)選擇問題的階段:從程序上看,選擇研究問題是一項社會研究活動的起點,是整個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研究問題一旦確定,整個研究活動的目標和方向也就隨之確定。眾多的因素決定和制約著研究問題的選擇。例如理論素養、生活閱歷、觀察角度、研究興趣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客觀條件等,選題方面的主要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選取研究主題,即從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現象、問題和領域中,根據研究者的興趣需要和動機確定一個研究主題。二是形成研究問題,進一步明確研究的范圍,集中研究的焦點,將最初比較籠統、寬泛的研究領域具體化、精確化。(2)研究設計階段:研究設計階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為現實研究的目標而進行的道路選擇和工具准備,所謂道路選擇,指的是為達到研究的目標而進行的研究設計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體技術工具等各個方面。所謂工具准備,主要指的是對研究所依賴的測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問卷、量表、實驗手段等等的准備。(3)研究實施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具體貫徹研究設計中所確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設計中所確定的方式、方法和技術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因而有的書中也稱為資料收集階段。(4)資料的處理與分析階段:資料分析階段在有的書中也稱為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研究所所收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系統的審核、整理、歸類、統計和分析。(5)結果的解釋與報告: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撰寫研究報告,評估研究質量,交流研究成果。
第2章 社會研究的基本方式
1、理論檢驗的步驟:(1)詳細說明待檢驗的理論(2)由理論導出一組概念化的命題(3)用可檢驗的命題形式即假設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題(4)收集有關資料(5)分析資料(6)評價理論。
2、理論是以一種系統化的方式將經驗世界中某些被挑選的方面概念化並組織起來的一組內在相關的命題。通常可將理論化分為三個層次,即宏觀理論、中層理論和微觀理論。由於實踐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項具體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並不是宏觀意義上的理論,而是那種相對簡單、相對具體、相對小型的理論,即那些中觀層次的理論和微觀層次的理論。
3、概念、變數、命題和假設是構成理論的基本要素。
4、概念是建構理論的「磚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邏輯地聯系起來的概念形成理論。
5、在社會研究中,理論也可以是由變數語言構成的,其目的是描述不同變數及其不同屬性之間所存在的某種邏輯關系。
6、直接由概念構成的是命題,而理論則是由一組命題所構成的。如果把概念成為建築理論大廈的「磚石」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命題說成是建築理論大廈的「預制板」。
理論的結構要素包括哪些?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
答:理論的結構要素包括:概念、變數、命題和假設。
(1)概念是構建理論的「磚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邏輯的聯系起來的概念形成理論。(2)在社會研究中,理論也可以說是又變數語言構成的,如果把概念稱為建築理論大廈的「磚頭」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命題說成是建築理論大廈的「預制板」。(4)在社會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題形式是假設,即一種有關變數間關系的嘗試性陳述,或者說一種可用經驗事實檢驗的命題。
第三章 選題與文獻回顧
1、閱讀文獻時,應對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特別注意:(1)每一研究的理論框架和研究背景。即了解各個不同的研究分別是從哪一點出發的,他們各自的目標是什麼。(2)該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對象、研究方式、抽樣設計、樣本特徵、資料分析方法等等。(3)該研究的主要結果。包括它在討論部分所提出觀點、所作的推論等等。(4)自己對該研究的評價。包括你所認為的該研究的特點和獨到之處,也應包括你所認為的該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特別是在方法上、研究效度或信度上的不足。
2、研究問題的明確化,指的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某種界定,給予明確的陳述,將最初比較含糊的想法變成清楚明確的研究問題,將最初比較籠統、比較寬泛的研究范圍或領域變成特定領域中的特定現象或特定問題。這是選擇研究問題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3、縮小問題的內容範圍,清楚明確地陳述研究的問題,是使研究問題明確化的兩種方法。
4、文獻回顧指的是對到目前為止、與某一問題領域相關的各種文獻進行系統查閱和分析,以了解該領域研究狀況的過程。或者說,就是一個系統地識別、尋找、考察和總結那些與我們的研究有關的文獻的過程。它可以幫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時還可以為解釋研究結果提供背景資料。
第四章 研究設計
1、探索性研究是一種對所研究的現象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認識,同時為今後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礎和方向的研究類型。
2、描述性研究的目標是發現和概括總體在某些特徵上的分布狀況,它具有系統性、結構性和全面性等特徵。
3、解釋性研究的目標是回答「為什麼」,是解釋原因,是說明關系。
4、最常見的分析單位類型是:個人、群體、組織、社區、社會產品。它們都是社會研究中的研究對象。在做出研究結論時,要注意防止犯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區群謬誤和簡化論錯誤。
5、社會研究在時間維度上可以分為橫向的和縱向的。縱向研究中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趨勢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組研究。
第五章 測量與操作化
1、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測量的四個要素是:測量的客體、測量的內容、測量的法則、數字或符號。
2、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它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所採用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操作化是社會研究中由理論到實際、由抽象到具體這一過程的「瓶頸」。
3、操作化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工作:意識澄清與界定概念;二是發展測量指標。
4、測量層次分為四種,即定類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和定比測
量。四種測量的層次由低到高,逐漸上升。高層次的測量具有低層次測量的所有功能,它即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可以測量的內容,也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所無法測量的內容,同時,高層次的測量還可以作為低層次測量處理。
5、測量的效度即准確度。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准確測出所要測量的變數的程度,或者說能夠准確、真實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測量的效度具有三種不同的類型,即表面效度、准則效度和構造效度。
舉例說明操作化在社會調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含義: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比如,將抽象概念「同情心」轉化為「主動幫助盲人過街」、「主動給討飯者錢物」、「主動向災區捐款」,就是操作化的一個例子。
操作化在社會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存在於研究者頭腦中的各種概念、意識,研究者用以構建其理論大廈的各種基本變數,都只有經過了合適的操作化之後才會在普通人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社會中顯現出來。從另一方面看,操作化也是具有定量取向的社會研究的關鍵一環。尤其是在解釋性研究中,若要對任何有關社會現實的理論假設進行檢驗,操作化往往是不可迴避的前提。這就是說,只有通過操作化的過程,將思辨色彩很濃的理論概念「轉變成」、「翻譯成」經驗世界中哪些人人可見的具體事實,假設檢驗才成為可能。
因此,可以說操作化是社會研究中由理論到實際、由抽象到具體這一過程的瓶頸。從理論思維的天空,到經驗研究的大地,有著相當的距離。而這種操作化的過程,就是溝通抽象的理論概念與具體經驗事實的一座橋梁,它為我們在社會研究中實際測量抽象概念提供了關鍵的手段。
第6章 抽樣
1、抽樣指的是從組成某個總體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選擇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過程。或者說,抽樣是從總體中按一定方式選擇或抽取樣本的過程。抽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這些樣本值去估計和推斷各種總體值。抽樣作為人們從部分認識整體這一過程的關鍵環節,其基本作用是向人們提供一種實現「由部分認識總體」這一目標的途徑和手段。

『伍』 北大社會學考研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含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2007年考試科目:
101政治
201英、203日、210法、211德任選一門
645社會學理論
807社會學研究方法和分支學科研究方法
本專業招生總數中含深圳研究生院40人,擬接受推薦免試生比例20-50%。
招生目錄:
http://www.pku.e.cn/cgibin/websql/zhcx/graate/yjs/zs_ss_fx.hts?xsh=031&zydm=030301

導師介紹:http://www.disa.pku.e.cn/teacher/index.html

此科目沒有提供參考書目.以下可以參考:
一, 社會學理論
1,《外國社會學史》,賈春增主編,人大出版社(精讀)
2,《社會學概論》,王思斌主編,北大出版社(精讀)
3,《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楊善華主編,北大出版社(精讀)
4,吉登斯,《社會學》,北大出版社(通讀)
5,費孝通《鄉土中國》、《江村經濟》、《生育制度
二, 社會學方法
1,《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編,北大出版社(精讀)
2,《社會統計學》,盧淑華主編,北大出版社(精讀)
3,《社會調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剛,人大出版(統計學部分考試時的概念以這本書為准)(通讀)
4,《社會研究方法基礎》,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通讀)
三, 社會學分支理論與方法
1,《農村社會學》,李守經
2《發展社會學》,張涿主編,社會科學出版社
3,《人口社會學》,佟新著,北大
4,《勞動社會學》,劉艾玉,北大 5,《整合社會心理學》,夏學鑾,河南人民出版社(精讀)
6,《中國社會思想史》,王處輝,中國人民大學2002
7,《城鄉家庭 市場經濟與非農化背景下的變遷》,楊善華,浙江人民出版社
四, 雜志 《社會學研究》和《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卷

閱讀全文

與社會研究方法中影響信度的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0k高手訓練方法 瀏覽:46
小胃病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355
綜合力學習方法和技巧 瀏覽:795
路基縱向裂縫怎麼修補三種方法 瀏覽:144
負壓風機接電方法圖片 瀏覽:944
畫紙的安裝方法 瀏覽:783
手持掃描儀的使用方法 瀏覽:218
ig541鋼瓶檢測方法 瀏覽:696
劃雙眼皮手術方法如何 瀏覽:41
比較兩個式子的大小常用方法 瀏覽:896
片劑壓片時常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154
電動車中軸彎的解決方法 瀏覽:180
打空調電鑽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16
建立信心的訓練方法翻譯 瀏覽:114
啞鈴腹肌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627
魚刺卡喉正確處理方法 瀏覽:352
濕疹上葯流水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352
背女孩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293
ps4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127
華為照片隱私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