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1春《開放教育學習指南》專科形考作業答案
2010春《開放教育學習指南》專科形考作業
分校(工作站) 年級、專業
姓 名 學 號 1 E-mail
作業成績 評改教師
一、簡 答(每題10分,共40分)
1、開放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哪些環節組成的?
答:(1)自主學習,閱讀文字教材、觀看錄像教材、瀏覽網路課程等,並做好自覺筆記。
(2)參加面授輔導課,認真聽講並做好聽講筆記。
(3)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實驗等,練習學過的內容。
(4)參加小組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參與小組學習活動,參與網上討論等。
(5)小結學習,根據自覺筆記和聽講筆記復習課程內容,在復習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總結,為終結性考試做准備。
2、怎樣制定個人學習計劃?
答:1、確定自己完成學業要修的課程,包括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要完成的教學實踐環節,並達到最低畢業總學分的要求。2、確定個人每學期修讀的課程及修業年限。3、根據本人的工作、生活等情況,計劃出每周能夠用於學習的時間。4、確定以上環節後,制定出個人學習計劃。5、根據每學期的專業學習計劃、學習提供的課程學習資源、教學活動安排自身情況,制定本學期學習計劃。6、根據實際情況調學習計劃。
3、根據有關文件規定,你應該修哪些必修課、修多少學分選修課,完成哪些集中性實踐環節?是否需要補修課程?補修哪些課程?
答:根據有關文件規定,我應該修:1、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2、開放教育學習指南; 3、公共行政學;4、管理學基礎;5、政治學管理;6、辦公室管理;7、監督學;8、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9、行政組織學;10、應用寫作;11、個人與團隊管理;12、社會調查;13、英語Ⅰ英語Ⅱ。選修課: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信息管理概論、公民權利與義務、實用寫作、個人理財、社交與禮儀、社會學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社團工作專題講座,修45分選修課。實踐課:畢業作業、社會調查。不需要補修課程。
4、怎樣做好平時作業和考前復習?
答:做好平時作業:首先,按時完成平時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過完成平時作業,可以檢測你的學習效果,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
要計劃好時間,盡早著手做作業。其次,發現問題及時請教。最後,仔細閱讀教師批改後返回的作業和評語,進行個人學習。
考前復習包括:首先,要制訂一個清晰的復習計劃。然後根據考試大綱復習自己的平時作業。最後,利用以往的考試試卷進行模擬演練,熟悉考試題型和考試氛圍。
二、論 述(共60分)
請談談你對開放教育教學形式的認識和對今後學習的打算。
答:現代遠程教育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它是以現代遠程教育手段為主,融面授、函授、自學等教學方式,多種媒體優化、有機組合的教育方式。
現代遠程教育可以有效地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優勢,可以為各類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支持,可以為各種社會成員的學習提供方便、廣泛的教育服務。
它的最大特點是:資源共享、時空不限、多向互動、傳輸快捷、對象廣泛。它以教師面授輔導為輔,學生個體化自主學習為主。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它實行完全學分制,以課程為單位組班教學。 入學的學生不受年齡、地點、民族、地區的限制
在今後的學習中, 首先要按時參加每一次的面授學習。在老師面授時認真聽講,盡最大可能當時吸收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同時把一些重點內容用筆勾勒出來,並做好課堂筆記,以備當時無法吸收的內容課後查看、學習,這是關鍵的一條。我們的學習屬於自主化學習,面授時間有限。大部分內容需要在課外抽時間去了解和學習,所以學生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其次要認真的完成每一次的作業。按時完成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平時作業是根據課程教學要求精心設計的,可以幫助我們鞏固所學內容,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可以體現學生的自習進度,為老師的講授和學生的吸收提供一個互相反饋的渠道。再有就是作業中一般都包含期末考試的常見題型,我們通過作業可以熟悉這些題型,考試時就輕車熟路,自然可以順利通過了。最後,我們要學會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學習的方法:如何參加BBS討論,掌握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等等。網路學習對我們來說既方便又快捷。
通過開放教育入學指南,使我了解了電大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和教學方式,掌握了學習方式、方法和技巧。以自學為主是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之一。在電大學習,需要具備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同時,還要學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對社會各屆人士提高知識和教育層次提供了便利條件,使每個人都有接受再教育的機會。我相信自己只要認真聽取教學教師的指導、嚴格按照正確的方式和計劃學習,一定會順利完成行管專科段的學習。
㈡ 國家開放大學23春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形考任務【標准答案】
形考任務1
知識綜合測試
20世紀20年代後,社會調查研究的重點轉移至(D. 美國),而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的社會調查研究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當前,實證主義(A. 實證主義)是國外社會調查研究的哲學基礎。倫理道德原則(C. 倫理道德原則)常被忽視,是研究的重要原則之一。定性變數在測量時通過文字描述,如蒙漢通婚調查方案的設計。
社會調查研究的特徵包括對社會現象的測量,基本要素的識別,以及研究階段的劃分。設計調查方案需注意的原則和步驟。導論中,關鍵在於明確調查對象,結合個人經歷和熟悉的社會現象。
在案例學習中,通過觀看新聞調查,理解調查類型和區別,以及抽樣方法的選擇。訓練科目要求設計調查方案,遵循基本原則,結合實際內容。
形考任務2
知識綜合測試
測量中,數值表示的互斥性(D. 互斥性)是關鍵。內容效度(D. 內容效度)衡量目標與內容的匹配。社會測量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定類、定序、定距、定比。抽樣源於總體的異質性,基本單位是單個個體。簡單而有效的抽樣類型在小范圍應用中體現。
社會測量的要件包括信度檢驗方法,抽樣步驟,以及簡單隨機抽樣方法的選擇。抽樣適用於不同階段和類型的調查研究。
形考任務3
查找文獻時,主要依賴檢索工具(A. 檢索工具查找法)。問卷法是常用調查手段(D. 問卷法)。涉及隱私的問題應放在問卷末尾(B. 後面)。訪談記錄以錄音或文字記錄最便捷。觀察現場的關鍵條件是環境控制(其他條件未提供)。
經典實驗設計與文獻分類、問卷法實施步驟、訪談法優點和局限性、觀察法的局限性以及文獻的特性,均在後續任務中有所涉及。
形考任務4
資料整理首要原則是真實性(B. 真實性原則)。文字資料真實性審查為信度審查(D. 信度審查)。頻數分析屬於定性描述(未提供選項)。差異程度的統計指標是標准差(其他選項未提供)。調查報告的靈魂是報告內容(C)和結構(其他選項未提供)。
任務5和6涉及數據整理、問卷設計,運用系統分析法和正確撰寫調查報告,注重互動和互評。
形考任務7
訪談法類型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視頻中的訪談屬於訪談法(其他選項未提供)。訪談成功關鍵在於提問和溝通技巧,視頻中主持人展示了這些技巧。
形考任務8
觀察法類型有參與和非參與,觀察者角色決定適用方法。觀察法的關鍵在於關系建立和控制,具體案例中涉及觀察方法的選擇和實施。
形考任務9
實驗法需對比對照組,案例中實驗設計不嚴謹,沒有成功。實驗法類型有多種,關鍵在於控制變數和實驗設計。
形考任務10
數據資料整理為整理與分類,統計圖表展示結果,涉及不同整理類型和方法。
形考任務11
資料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解釋性分析,根據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討論。
形考任務12
調查報告提綱和導語編寫,強調報告結構和內容的准確性。
這些任務涵蓋了社會調查研究的各個方面,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並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