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簡述語法教學中常用的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過程和其優缺點。
演繹法和歸納法是語法教學常用的兩種教學方法。
在演繹教學中,教師首先直接講解語法規則並舉例說明,然後讓學生進行各種替換練習、
句子練習等訓練。這種教學方式講解清楚,易於理解。但是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學到的語言知識也容易遺忘。演繹法注重形式而非使用,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
在歸納教學中,教師將學生首先置於含有語法規則的語境中,然後根據上下文的信息歸納出語法規則。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在語境中接觸語言,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理解語法所適用的語境、表達的含義以及所承載的功能,分析歸納總結語言的使用規律,深化學生對語法的理解。有助於學檔絕生分析能力和注意臘亮力的培養。但是歸納法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都很高,常常比較費時。對教師來講,創造真實的語境有時比較困難,而且不一定能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規則,行局姿也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學生必須能夠主動學習,願意動腦筋去發現規律,否則會對規則的印象不深。難以鞏固。
1、歸納法
歸納法是指讓學生先接觸含有某項語法規則慎亂冊的語言材料,在教師陪讓引導下觀察、分寬宏析例句特點,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認識,進而對材料進行加工,總結歸納出語法規則,這是由實踐到理論的體現,其優點是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在意義情境中進行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因此從一開始,就應把語法教學置於有意義的交際情境之中,把學習語法的目的引導到實用和交際方面。應該先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等方式形成一定語感,然後通過實踐讓學生用該句型互相邀請同學周六、周日一起活動,這樣學生就會在口語交際中漸漸明白並熟悉了句型的結構和功能意義。
3、通過做游戲學習語法
初中生由於年齡的特點,都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there be句型的用法。在學生了解了there be句型後,我們可以通過採用以下游戲來幫助學生鞏固這個語法項目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式:
(1)出示一幅教室的圖片並讓學生記憶,幾秒鍾後拿開,讓男女生分兩組競賽,回憶圖片中的內容,並用there be句型的正確形式表述出來,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競賽游戲中逐漸熟悉並學會正確使用there be句型;
(2)告訴學生:I have a nice bedroom、 Do you know whats in my bedroom? Can you guess? 讓學生用疑問句式「Is there a/ an …in your bedroom? Is there any …in it? Are there any …in it?」進行猜測,可以進行小組間競賽,猜對並表述正確的可以加分。學生一般都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這種游戲形式比讓學生做疑問句、否定句句型轉換的練習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