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會調查研究有哪些搜集資料的方法
調查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周密和系統的了解。問卷調查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的作用包括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和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是通過主動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實驗的特點包括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和因果性。實驗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文獻研究法的作用包括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以及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實證研究法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實證研究法的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通過定量分析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定性分析法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來解釋社會現象。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功能分析法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來解釋社會現象。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方法。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有利於普及工作。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的,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系統科學方法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
Ⅱ 社會調查方法有哪幾種
社會調查的具體方法主要包括問卷調查、面訪調查、觀察調查和實驗法。
1.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社會調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設計問卷並向受訪者提出特定問題,收集並分析回答數據。這種方法適合大規模調查,能迅速收集大量信息。問卷調查的優勢在於高效和經濟,但也可能面臨回答者主觀偏見和不準確回答等問題。
2. 面訪調查:
面訪調查涉及調查員與受訪者的面對面交流,通過提問和觀察獲取信息。這種方法能獲得更准確和詳細的信息,有助於深入了解受訪者觀點和態度。面訪調查能觀察非語言行為,但需耗費較多人力和時間,且可能遭遇敏感話題導致的抵觸情緒。
3. 觀察調查:
觀察調查是指調查員通過觀察和記錄研究對象行為和活動。這種方法能直接觀察真實行為和情境,提供客觀數據。觀察調查適用於無法通過問卷或面訪獲取信息的情況,如研究行為模式和消費習慣。然而,它可能引發隱私和倫理問題。
4.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控制變數來研究特定因素對結果影響的方法。在社會調查中,常用於評估政策、教育措施等效果。實驗法具有高科學性和內部有效性,能較好控制干擾因素。但實驗法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難以操作且存在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