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見的多糖有哪些 他們的提取方法比較
多糖的廣義分類分為: 均一性多糖和不均一性多糖。
均一性多糖:
由一種單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叫做均一性多糖。自然界中最豐富的均一性多糖是澱粉和糖原、纖維素。它們都是由葡萄糖組成。澱粉和糖原分別是植物和動物中葡萄糖的貯存形式,纖維素是植物細胞主要的結構組分。
1、 澱粉 澱粉是植物營養物質的一種貯存形式,也是植物性食物中重要的營養成分,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① 直鏈澱粉:許多α-葡萄糖以α(1-4)糖苷鍵依次相連成長而不分開的葡萄糖多聚物。典型情況下由數千個葡萄糖線基組成,分子量從150000到600000。結構:長而緊密的螺旋管形。這種緊實的結構是與其貯藏功能相適應的。遇碘顯蘭色。② 支鏈澱粉:在直鏈的基礎上每隔20-25個葡萄糖殘基就形成一個-(1-6)支鏈。不能形成螺旋管,遇碘顯紫色。澱粉酶:內切澱粉酶(α-澱粉酶)水解α-1.4鍵,外切澱粉酶(β-澱粉酶)α-1.4,脫支酶α-1.6。 2、 糖元 與支鏈澱粉類似,只是分支程度更高,每隔4個葡萄糖殘基便有一個分支。結構更緊密,更適應其貯藏功能,這是動物將其作為能量貯藏形式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非原性端,可以被迅速動員水解。糖元遇碘顯紅褐色。
3、 纖維素結構 許多β-D-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鍵相連而成直鏈。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結構成份,占植物體總重量的1/3左右,也是自然界最豐富的有機物,地球上每年約生產1011噸纖維素。經濟價值:木材、紙張、纖維、棉花、亞麻。完整的細胞壁是以纖維素為主,並粘連有半纖維素、果膠和木質素。約40條纖維素鏈相互間以氫鍵相連成纖維細絲,無數纖維細絲構成細胞壁完整的纖維骨架。降解纖維素的纖維素主要存在於微生物中,一些反芻動物可以利用其消化道內的微生物消化纖維素,產生的葡萄糖供自身和微生物共同利用。雖大多數的動物(包括人)不能消化纖維素,但是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對於健康是必需的和有益的。
4、 幾丁質(殼多糖) N-乙醯-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鏈相連成的直鏈。
5、菊 糖 :多聚果糖,存在於菊科植物根部。
6、 瓊 脂 :多聚半乳糖,是某些海藻所含的多糖,人和微生物不能消化瓊脂。
不均一性多糖
有不同的單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叫做不均一多糖。常見的有: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等。
有一些不均一性多糖由含糖胺的重復雙糖系列組成,稱為糖胺聚糖(glyeosaminoglycans,GAGs),又稱粘多糖。(mucopoly saceharides)、氨基多糖等。糖胺聚糖是蛋白聚糖的主要組分,按重復雙糖單位的不同,糖胺聚糖有五類:
1、透明質酸
2、硫酸軟骨素
3、硫酸皮膚素
4、硫酸用層酸
5、肝素
6、硫酸乙醯肝素
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多種,在水提醇沉的基礎上,常採用酶解、微波、超聲波,膜處理和CO<2>超臨界萃取等方法進行輔助提取或精製.最常用的還是水提醇沉法.
舉例: 蒽酮比色法,具體步驟
一、儀器、試劑和材料
1.儀器:電子天平,超聲波清洗器,電熱恆溫水浴鍋,抽濾設備,分光光度計,容量瓶,刻度吸管等
2.試劑:
(1)葡萄糖標准液:l00 µg/mL
(2)濃硫酸
(3)蒽酮試劑:0.2 g蒽酮溶於100 mL濃 H2SO4中。當日配製使用。
3.材料:甜高粱,甘草
二.操作步驟
1.葡萄糖標准曲線的製作
取7支大試管,按下表數據配製一系列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
管號
1
2
3
4
5
6
7
葡萄糖標准液(mL)
0
0.1
0.2
0.3
0.4
0.6
0.8
蒸餾水(mL)
1
0.9
0.8
0.7
0.6
0.4
0.2
葡萄糖含量(µg)
0
10
20
30
40
60
80
在每支試管中立即加入蒽酮試劑4.0mL,迅速浸於冰水浴中冷卻,各管加完後一起浸於沸水浴中,管口加蓋,以防蒸發。自水浴沸騰起計時,准確煮沸l0 min,取出,用冰浴冷卻至室溫,在620 nm波長下以第一管為空白,迅速測其餘各管吸光值。以標准葡萄糖含量(µg)為橫坐標,以吸光值為縱坐標,繪出標准曲線。
2.植物樣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將樣品粉碎,105 ºC烘乾至恆重,精確稱取1~5 g,置於50mL三角瓶中,加沸水25mL,加蓋,超聲提取10 min,冷卻後過濾(抽濾),殘渣用沸蒸餾水反復洗滌並過濾(抽濾),濾液收集在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可溶性糖的提取液。
3.稀釋:吸取提取液2mL,置於另一50mL容量瓶中,以蒸餾水定容,搖勻。
4.測定:吸取1 mL已稀釋的提取液於試管中,加入4.0 mL蒽酮試劑,平行三份;空白管以等量蒸餾水替代提取液。以下操作同標准曲線製作。根據A620平均值在標准曲線上查出葡萄糖的含量(µg)。
三、結果處理:
C × V總 × D
樣品含糖量(%)= ————————————— × 100%
W × V測 × 106
其中:C——在標准曲線上查出的糖含量(µg),
V總——提取液總體積(mL),
V測——測定時取用體積(mL),
D——稀釋倍數,
W——樣品重量(g),
106——樣品重量單位由g換算成µg的倍數
溶劑提取法
溶劑提取法是從植物中提取多糖的常用方法,溶劑提取法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選擇溶劑,一般應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則,即極性強的有效成分選擇極性強的溶劑,極性弱的成分選擇極性弱的溶劑。多糖是極性大分子化合物,應選擇水、醇等極性強的溶劑。在所有溶劑中,水是典型的強極性溶劑,對植物組織的穿透力
強,提取效率高,在生產上使用安全。它能用於各種植物多糖,被廣泛應用。用水作溶劑來提取多糖時,可以用熱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水提取的多糖大多是中性多糖。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數採用熱水浸提法,該法所得多糖提液可直接或離心除去不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於高濃度乙醇的性質,用高濃度乙醇沉澱提純多糖;但由於不同性質或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多糖沉澱所需乙醇濃度不同,它也可以用於樣品中不同多糖組分的分級分離;還可按多糖不同性質在粗分階段利用混合溶劑提取法對植物中不同的多糖進行分離;其中,以乙醇沉澱最為普遍。劉青梅等在紫菜粗多糖提取方式研
究中,熱水提取控制條件為:溫度為20~100℃,水與紫
菜的液固質量比為50:1,提取時間30~180min,經多次
試驗最終得率為2.05%。周峙苗得到熱水浸提羊棲菜
多糖的最佳因素:浸提溫度為煮沸(102℃),pH為3.0,
浸提時間為3h,液固質量比為40:1。李戰對三種紫球
藻的提取工藝研究表明,三種紫球藻的最佳提取工藝
各不相同。銅綠紫球藻的最優提取工藝為乙醇濃度
5%,乙醇用量為3倍體積,醇沉時間為1.5h。氯仿與正
丁醇的比例4:1,樣液與Sevag試劑的比例1:2,作用時
間為15min。淡色紫球藻的最優提取工藝為乙醇濃度
75%,乙醇用量為2倍體積,醇沉時間為1h,氯仿與正
丁醇的比例3:1,樣液與Sevag試劑的比例1:2,作用時
間為45min。血色紫球藻的最優提取工藝為乙醇濃度
50%。乙醇用量為1倍體積,醇沉時間為0.5h,氯仿與
正丁醇的比例4:1,樣液與Sevag試劑的比例2:1,作用
時間為45min。
酸鹼提取法
有些多糖適合用稀酸或鹼溶液提取,才能得到更
高的提取率。但酸鹼提取法有其特殊性,因多糖類的不
同而異。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佔有優勢,而
且即使有優勢,在操作上還應嚴格控制酸鹼度。因為
某些多糖在酸性或者鹼性較強時,可能引起多糖中糖
苷鍵的斷裂。另外,稀酸、稀鹼提取液應迅速中和或迅
速透析,濃縮與醇析而獲得多糖沉澱。趙宇等對海篙
子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發現,從硫酸根含量及粗多糖
產率看酸提方法好於水提方法。具體方法為:100g海
篙子乾粉,加入1000ml 0.1mo1/L HCL溶液提取。室溫
攪拌1h後過濾,重復操作三遍,合並濾液;濾液減壓濃
縮至總體積的1/5,再加入95%乙醇至乙醇濃度達
30%,沉澱,離心除去沉澱中的褐藻酸,繼續向上清液
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達7%。室溫放置過夜使沉澱
完全,離心,沉澱乾燥得海篙子粗多糖,多次試驗算得
平均產率為3.35%。
孟憲元等在茜草多糖提取研究中發現酸提相對
多於水提,以稀酸提取茜草多糖,產品純度較高。具體
方法如下茜草根粗粉1000g 5%HCL浸泡、離心、取上
清液加入ETOH並調節至濃度為7%,靜置,2500rpm
離心,收集棕色沉澱物,95%ETOH洗滌3次,用45%
HCL溶解。加1%活性炭脫色,真空抽濾,濾液4℃過
夜,棄去容器底部少許沉澱物。溶液置透析袋內,逆水
法透析3d,冷凍乾燥,得白色粉末狀多糖約10g。
Hayashi Katsuhiko發明了一種從綠色藻類中提取酸
性多糖的方法,而這種多糖用常規的熱水法是無法得到的。具體過程為:將乾燥的綠藻粉末製成懸浮液,熱
水浸泡提取或將含水綠藻直接用熱水提取後離心分
離,取粘稠的固狀物,加入鹼水,在pH≥10的條件下
再進行攪拌提取,鹼水提取液在攪拌的同時加入酸水
調節pH值為3.0~4.0,靜置沉降後離心得酸性多糖。
1.3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術是近年來廣泛應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
項生物技術,在多糖的提取過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
條件,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中分解植物組織,加速多糖的
釋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還可分解提取液中澱粉、果
膠、蛋白質等的產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纖維素酶,果
膠酶等。孟江研究不同酶對大棗渣多搪提取效果的
影響,根據多糖得率、多糖含量及蛋白質含量進行綜合
評分得到最適合的酶為復合酶2(先胰蛋白酶提取,後
木瓜蛋白酶提取),接下來依次是木瓜蛋白酶、復合酶、
(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
(pH=7.0)、胃蛋白酶(pH=2.0)。復合酶2作用條件溫
和,多糖得率及含量較高,且蛋白含量較低,實為一種
理想的酶提取劑。通過進一步正交實驗考察得出最佳
工藝:先用胰蛋白酶3%,40倍體積在pH=7.0,65℃溫
浸1.5h後,再加木瓜蛋白酶2.5%,在pH=7.0,50℃水
溫浸1h,過濾殘渣加40倍體積水,迅速升溫至80℃,
然後溫浸1.5h。
此外,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還有超濾法,超聲波強
化法,微波法等等。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技術在不斷
改進和創新,但對於同一種方法和技術又需在不同植
物多糖的提取中研究考察。在選取提取分離方法的同
時,應當根據目標多糖的特點、物理化學性質,綜合比
較,進行實驗,選取最佳方法和提取工藝。
⑵ 求用苯酚硫酸法測粗多糖含量的國家標准
2002-2003植物提取物市場分析 s8kQc
目錄&;獸葯論壇 -- 獸葯論壇,好酷! G<d
第一章 概述 1/lP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 1bxC
第二節 現代植物葯的主要工業分離技術和技術標准 4w
第三節 現代植物葯定量化問題的難點探討 6G#T2(
第四節 植物提取物的產業化趨勢 7q)
第五節 我國急需現代植物葯意識 9T92r
第二章 熱點品種分析 10[
第一節 分析說明 10FVVb
第二節 銀杏提取物 10jk
第三節 大豆異黃酮 150gomgw
第四節 當歸提取物 18x
第五節 葛根提取物 20|57
第六節 枸杞子提取物 23c7
第七節 貫葉連翹提取物 24H=,
第八節 紅豆杉提取物 27k=
第九節 紅景天提取物 31%aI
第十節 虎杖提取物 34$*`S
第十一節 黃芪提取物 36@o
第十二節 絞股藍提取物 392
第十三節 靈芝提取物 41xzJ!O
第十四節 葡萄籽提取物 451
第十五節 千層塔提取物 48K^%%?
第十六節 人參提取物 51yrZK
第十七節 五味子提取物 53v
第十八節 纈草提取物 554
第十九節 月見草提取物 60o#y>S
第三章 優秀企業競爭分析 64z:
第一節 企業概述 64Rd^!v?
第二節 三九集團 65Nf
第三節 山東綠葉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68>5pG
第四節 西安天誠醫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72(6@Pb
第五節 北京綠色金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75E
第六節 湖南華湘宏生堂實業有限公司 78'FZgYt
第七節 湖南金農生物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81a
第四章 植物提取物國內市場分析 84o:ug
第一節 國內市場概況 84 sjIo
第二節 以個別提取物為例的國內市場分析 85t3WK5
第三節 市場行情 106O
第五章 植物提取物進出口分析 109{
第一節 我國植物提取物進出口狀況 109pZ1~/
第二節 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前景、存在問題及對策 113ZW-KzV
第六章 植物提取物國際市場分析 117GhCL
第一節 概述 117w'
第二節 分地區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劑市場分析 120V;zn=p
第三節 植物提取物與中葯國際化戰略分析 145MPsqg
第七章 植物提取物產業發展前景與相關政策 150;`7|
第一節 植物提取物產業發展前景 150Nr $/k
第二節 國內相關政策 152sl_
第三節 國外相關政策 156urC-z
第四節 國外植物葯產品的法規管理前景 174@z;Ll
&;獸葯論壇 -- 獸葯論壇,好酷! v9m
附 錄 176;
附錄一 相關研究機構及專家介紹 176U6?pl1
附錄二 相關法規 189^rc4
附錄三 相關企業名錄 209(!R^(V
&;獸葯論壇 -- 獸葯論壇,好酷! LsH`+
&;獸葯論壇 -- 獸葯論壇,好酷! 0
第一章 概述{:Ws%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i\(x6
一、定義jxM-`e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成分結構而形成的產品。目前,植物提取物的產品概念比較寬泛。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類、黃酮、生物鹼等;按照最終產品的性狀不同,可分為植物油、浸膏、粉、晶狀體等。Dye
綜合各國的立法范疇和概念及使用情況,植物提取物這個概念是可以被各國所接受與認可的,也是傳播草葯在各國通用的共性表達方式。我國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額早在1999年就已超過中成葯的出口額。在歐美國家,植物提取物及其製品(植物葯或食品補充劑)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已發展成一個年銷售額近80億美元的新興產業。T&a/u7
我國的植物提取物總體上是屬於中間體的產品,目前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用於葯品、保健食品、煙草、化妝品的原料或輔料等。用於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種類也非常多,目前進入工業提取的植物品種在300種以上。?[*wwR
二、傳統植物葯、現代植物葯與植物提取物eW+jl
眾所周知,在人類文明史上,最近約200年之前的大部分時間里,人類一直依賴傳統葯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葯)與疾病斗爭。各大文明古國和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民族醫葯體系,其中又以中國的中醫葯體系最為完備,成就最大。可以說,中國的中醫葯體系是古代醫葯科學的最高表現。Yu,RA
科學技術的進步,創造了化學葯和新生物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整個葯學,從研究技術、生產技術到專業管理技術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曾經長期相對停滯的植物葯也隨著科技和管理的進步而獲得了新發展。到目前為止,植物葯制劑已經有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的丹、丸、膏、散。第二階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為主的提取、粗處理技術與現代工業制劑技術相結合而製成中成葯。第三階段,是運用現代分離技術和檢測技術精製化和定量化的現代植物葯。植物葯的三個階段,只是說明它們先後產生的時間順序,並不表示後一階段會取代或取消前一階段。正如化學葯不能取消天然葯物、生物葯也不能取消化學葯一樣。但後一層次比前一層次更多體現或運用了現代科技。-co
植物提取物和現代植物葯在概念的內涵上存在著交叉性,互相包含著彼此的部分內容。現代植物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取物為基礎的,植物提取物是現代植物葯的主要原料和組成部分;而有些植物提取物品種則被直接作為葯用。目前世界范圍內對植物葯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西方習慣於將植物葯稱為天然葯物。天然葯是指一切源於大自然、用於治療疾病的未經化學處理的葯物,中葯、植物葯應該包涵於其范疇之內。&*zdV#
德國的現代植物葯指的就是在治療中所選用的植物提取物,它既可以是植物整體的提取物,也可以是部分提取物,通常是復合的化學物質。德國從1976年開始將植物葯定義為葯物。目前這一定義已被美國植物協會採用。$y-^
歐共體所定義的植物葯產品則不只是單一葯用植物,可以是多種植物葯配伍(HERBAL MEDICAL PRODUCTS),含有專一植物活性成分或是植物提取物,植物葯是植物被運用於醫療目的的醫葯用品。植物葯及其製品被認為是一種活性成分或其治療作用的成分還不很清楚的醫葯產品。植物葯制劑是將植物弄碎成粉狀、提取、著色、油脂化或液態化,壓軋植物汁等對植物進行加工製作,將其純化或濃縮,從植物中分離單一的化合物或混合物,這時就不再被看作植物葯而被看作化學葯如阿托品。%
明顯可見,上面所指的植物葯即西方植物葯在定義概念范圍都與中葯有所不同,它們的區別從下表中對比可知。OX+
表1-1-1:中葯和西方植物葯比較:]M~
項目 中葯 西方植物葯(西方草葯)$YYj
系統理論 完整的、具有強大生命力,有辨證理論指導的 無Dd"=
來源 植物、動物、礦物質 植物%Pdq=C
方劑 多用復方,強調君臣佐使,四氣五味,性味歸經,有十八反十九畏之禁忌 多為單方或2-3味配伍,且無理論指導qoN
炮製及制葯工藝 有數千年歷史的炮製技術和制葯工藝 無O}
臨床使用情況 1)豐富的歷史,浩瀚文獻,數千年的實踐考驗;2)對慢性病、疑難症、老年病尤為擅長 (1)最長只有幾百年的歷史;(2)主要用於輕症,預防感冒、失眠、消化不良、食慾不佳、緊張,OTC葯物范圍認為只是輔助作用`iZvW
臨床前期慢毒,急毒及三致試驗臨床試驗 常缺乏GLP實驗室水準的實驗數據常缺乏雙盲法 部分具有現代研究強調雙盲法3VuU
發現新葯 因為有理論指導,有規律可循,是開發新葯的重要途徑 有生命力,但無法與中草葯相比`V&
數據來源:《中葯如何進入歐共體》sb$Q/R
現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銀杏葉片是現代植物葯的典型代表,也是第一個現代植物葯,它標志著現代植物葯的開始。以銀杏葉片為代表的現代植物葯,與傳統草葯和中成葯相比具有以下特點:\@k
◢至少知道一種或一類有效成分,盡管這種成分可能未必是更本質的成分。傳統植物葯和中成葯常常只關心有效性,不關心或不知道有效成分。R 0
◢使用現代檢測技術,有明確的定量指標。即使不能對有效成分定量,至少也要對標示成分定量。而傳統植物葯和中成葯多數沒有建立定量方法,或只有粗糙的定量方法。Y=nT
◢採用現代工業分離技術,使有效成分被濃集到一定的高含量,這是現代植物葯的技術樞紐。&[,
◢有害成分大部分被除去,從而在安全性上比傳統植物葯和中成葯大大提高。Em5
◢影響制劑的雜質,如強吸濕性成分被除去,從而可以製得高生葯量—制劑比的制劑,提升了產品檔次,克服了傳統植物葯和中成葯的「粗、大、黑」的缺點。S2?
◢葯理、葯效、安全性評價等是現代體系的,國際通用的。而傳統植物葯和中成葯使用的是「民族」話語,與現代葯學存在著語言上的「不可通約性」,難以與國際接軌。(/
三、植物提取物與中葯提取物0+j
植物提取物在概念的外延上包括中葯提取物。中葯提取物是融合現代制葯新技術的新型中葯產品,其本質上仍是中葯,但也部分用於葯物以外的化妝品和保健食品等其他用途。在國內,植物提取物的主要對象是中草葯,因此國內的植物提取物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稱為中葯提取物。)UF1
第二節 現代植物葯的主要工業 分離技術和技術標准Bn
一、現代植物葯的主要工業分離技術sUP
◢樹脂分離技術。樹脂技術早已成功應用於工業脫色、環境保護、葯物分析、抗生素提取分離等領域。運用於植化成分的分離、濃集也獲得了極大成功。比如,對於銀杏葉,目前的樹脂分離技術可以做到對銀杏黃酮收集率達90%;可以一次性濃集銀杏黃酮,使之含量超過50%;也可以除去絕大部分(超過99.5%)作為有害成分的銀杏酸,使之低於5ppm,同時使有效成分損失控制在3%以下。P,
◢工業萃取技術。包括:①有機溶劑萃取技術;②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它是90年代問世的工藝,是利用高壓下(350-500bar)的液態CO2萃取植物有效成分,所得產品純度高、收率高,萃取劑又無污染。但因工作壓力大,其設備要求高,目前只做到中試水平;③新型氯氟碳溶劑萃取,如英國最近發明的「Klea」(HFC134α,1,1,1,2四氟己烷)惰性溶劑,可以在低壓室溫下萃取,節省能源,又避免熱破壞。taGjp9
表1-2-1:先進技術在植物提取物生產中的應用舉例<n
工藝技術 應用舉例/PeZr7
離子交換樹脂分離 辛弗林、石杉鹼甲0q'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 銀杏葉提取物、大豆異黃酮|
連續逆流萃取 綠茶提取物、紅車軸草提取物%+h{m{
高速逆流分配色譜 茶葉EGCG(試生產)c{"w
吸附色譜 紫杉醇、白果內酯Kd8_t
超臨界萃取 芳香油類、天然維生素EVA0'>
冷凍乾燥 大蒜提取物p9
激素化包合 當歸提取物(包合揮發油)m:xOZ
酶解 白藜蘆醇qZ^SI{
資料來源: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7+X.
◢分析檢測技術:中葯提取物要求對效標成分和有害物質進行定量分析、或與標准品進行對照、或採用指紋圖譜進行鑒定,對原料、生產過程和成品均需進行嚴格檢測,以美國天然陽光公司為例,從原料開始至成品出廠,共進行150項檢測。因此,在中葯提取物的質量控制中,現代的分析儀器是必不可少的,以HPLC應用最為廣泛,同時GC,HPCE,GC-MS,HPLC-MS,UV和原子分光等方法和儀器也常常用到。經統計,約有75%以上的中葯提取物檢測採用了HPLC,而中國葯典收載的中成葯只有10.9%產品採用。技術水平較低的企業往往不具備儀器分析能力,商業企業也很少具備這些條件。b
二、植物提取物的技術標准,p:
目前,絕大多數的植物提取物沒有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企業多以合同中的質量條款作為產品交付的依據,產品質量的檢測方法較為混亂,給生產經營帶來了障礙,同時給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挑戰。業內少數企業已初步建立企業技術標准體系,如湖南宏生堂制葯有限公司的「二個標准三個規程」:葯材質量標准和提取物質量標准、葯材種植規程、提取物生產工藝規程和檢驗操作規程。外經貿部已批准「單味植物提取物進出口質量標准」課題研究,有望為行業提出一套標准。8Ab,`
三、現代植物葯的方法論探討,
植物葯的工藝處理有兩極對立的觀點和方法。一極是傳統的中成葯處理方式,不外乎水煎法、水醇法和醇水法(個別揮發性葯物用蒸餾法)。另一極則是西化的方法,即植物化學成分的提純。這兩極各有自己的道理和方法價值。-NX5n
1.傳統的方法,工藝粗糙,缺點很明顯:(1)難以製成高濃集度制劑,如強行製成高濃集片,則易吸濕、生霉,反之,則服用數量過大,不方便。如果放低劑量則因葯量太低,功效不顯。(2)化學成分研究粗淺,難以深化科學研究,難以與現代葯物科學接軌。(3)定量指標難以過硬,易被「水貨」沖擊。(4)重金屬容易超出國外指標,難以走向世界。5
2.化學提純作為科學研究的方法,對精微科學的認識有重大意義。但是如果作為一種商用開發方法和研究方法,其弱點有:(1)人們對植物有效成分的認識是一個深化的過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植物化學的歷史表明,時常是這樣的情況,當我們以為發現了植物的有效成分,而實際上它只是有效成分之一,可能只是比較容易提純、比較容易發現的,未必是更本質的植化成分。故我們不應該草率。(2)更本質的植化成分常常是難以提純的,難以定量的復雜結構。(3)植物內部本身就是一個微型的復方制劑。它的功效常常不只是來源於某種或某類化學成分,而是幾類化學成分都起作用,但有主次。我們猜測,在它們內部很可能也像中葯復方制劑那樣,有著君臣佐使的關系。提純的化學單體效果反而不佳,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銀杏葉提取物對心腦血管都有良好作用,將其中的銀杏內酯萃取出去後,就失去了腦血管作用,降低了心血管作用,這證明內酯更重要。但是純內酯注射液臨床驗證結果很不理想,遠不及混合物針劑。有制備中草葯靜脈注射劑經驗的人知道,把植物成分提純後做出的針劑,盡管其可定量指標大大高了,其效果卻遠不及混合物的針劑。(4)提純大大增加了工業成本,還浪費了其它可用資源。*b'B
3.組分研究。植物提取物按化學性質可劃分為不同的成分,按物理或物理化學性質可區分為不同的組分。比如利用不同樹脂柱對於植物提取液的吸附或交換的差異,完全可以將之區分成不同的組分段。l
與成分研究方法相比,組分研究方法一方面可除去植物中的高吸濕性成分和有害成分,同時濃集有效成分,從而製成高濃集度的高含量制劑,體現了高技術的特點。另一方面,它是混合物,而不是單體,在混合物中一部分是已知的有效成分,另一部分是未知的可能有效的成分(故稱之為「灰箱」方法)。植物化學的歷史實踐一再證明,那部分未知的成分中常常有更本質的成分。OoNlu
現代植物葯的工業方法中,以組分法更具優勢,組分法和成分法並重的研究方法更多的被人們認同。BQ)
第三節 現代植物葯定量化問題的難點探討S%#~
現代植物葯的明顯思想是盡量「可數字化」。首先是化學成分的定量化。但在實踐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zM]
缺少有力和有效的定量指標是中葯現代化、國際化長期存在的問題。保證葯品質量需要有定量指標;葯品報批按要求須有定量指標;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更要求有定量指標。過去中成葯多數沒有定量指標。有定量指標,其指標也常常是粗糙的,比如僅僅是測一下某一波長的吸收度值。這種方法難以排除干擾因素,難以辨別摻假,更難以在測值與功效之間建立直接的關聯。有時,某種測定方法的建立,僅僅是為迎合葯政方面關於新葯報批必須有定量項目的規定。*"igOX
植物提取物定量指標的建立需要解決的問題:/*jNn
首先需要知道有效的化學成分,而篩選有效成分,費時費力費錢。而且,植物的有效化學成分常常不是某一單體,而是一個化學類,這就給定量研究增加了困難。比如銀杏葉含有幾十種黃酮,其中以槲皮素、山奈酚、異鼠李素為甙元的有35種。目前的含量測定以上三種甙元為基礎,測定水解後的以上三種甙元總和,獲得一個相對有力的定量指標。+
其次,知道有效成分,未必能很快建立定量方法。常常是葯品開發使用時間在前,有效成分定量方法建立時間在後。銀杏內酯早就知道了,銀杏葉制劑也早使用了,但內酯可靠的定量方法並列入指標是最近幾年的事。_
另外,定量方法不一定非要針對最有效的成分不可,也可以針對標示成分確定一個相對的定量指標。國外治療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的著名花粉制劑「舍尼通」存在二十多年了,至今沒有建立起對其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但採用一個生物量化方法。再說,人們對於有效成分的認識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不能非要等到最正確的認識,才去開發其商業價值。而定量方法的建立,常常是根據什麼好定量就定量什麼,未必是根據這種成分比那種成分更能說明功效。以丹參為例,丹參制劑第一個定量指標是丹參酮,這主要由於丹參酮易提純,首先制出了標准品。實際上丹酮對於心血管病的作用是緩慢的,遠不如原兒茶醛指標與療效的關聯大。於是人們更願用原兒茶醛說明功效。但是,原兒茶醛的化學名是二羥基苯甲醛,其結構簡單,可以合成,人工合成的原兒茶醛,發現其效果並不理想。而在生產實踐上,凡丹參提取物原兒茶醛含量越高效果越好,這也是事實。於是研究向前深入,進一步發現理化性質與原兒茶醛相近的丹參酚酸類是更重要的成分。銀杏早先一直以黃酮定量,但那三種黃酮甙元並不是銀杏特有的,在其它植物中也存在。盡管它們也確有心血管方面的功效,但不能說明銀杏的特殊功效。後發現銀杏內酯是更本質的成分。這些例子說明,定量化的有力性比其有效性(是否是最針對葯效的)更為重要和實際。))
第四節 植物提取物的產業化趨勢(A
一、產業化背景XO0O
天然植物葯的興起:現代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傳統醫學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化學葯物的毒副作用大,易產生抗葯性,而天然葯物在這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純化合物新葯開發難度大、周期長、費用高,使植物提取物和復方葯物的開發成為新的選擇;「回歸自然」、「綠色」消費成為時尚,使天然植物葯理所當然地成為現代醫療保健的良好選擇。4e;
對植物葯的認可,營造了巨大的天然植物產品市場。在國際醫葯市場,天然葯物已佔30%份額,市場銷售額約270億美元;1994~1997年美國植物葯銷售額從50億美元增至12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1994年歐盟草葯零售額為60億美元,並以年增長10%的速度發展;日本漢方制劑1993年銷售額達2500億日元,年增長達15%以上。包括中葯提取物在內的植物提取物是植物葯制劑的主要原料,並可應用於營養補充劑、化妝品等,是天然醫葯保健品市場上的核心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n
二、產業化的技術基礎S
工藝技術和裝備:中葯提取物對生產條件、生產技術要求較高,很多先進的提取、分離、純化和乾燥設備和技術應用於中葯提取物的生產(見前述),這些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大大地提高了中葯制葯工程技術和裝備水平。但這些技術並非普及至每個提取物生產企業,更多的小企業由於資金、人才、信息的缺乏,技術和裝備較為落後。qfZCd
分析檢測技術:中葯提取物要求對有效成分和有害物質進行定量分析、或與標准品進行對照、或採用指紋圖譜進行鑒定,對原料、生產過程和成品均需進行嚴格檢測,以美國天然陽光公司為例,從原料開始至成品出廠,共進行150項檢測。因此,在中葯提取物的質量控制中,現代的分析儀器是必不可少的,以HPLC應用最為廣泛,同時GC,HPCE,GC-MS,HPLC-MS,UV和原子分光等方法和儀器也常常用到。經統計,約有75%以上的中葯提取物檢測採用了HPLC,而中國葯典收載的中成葯只有10.9%產品採用。技術水平較低的企業往往不具備儀器分析能力,商業企業也很少具備這些條件。X
以上技術基礎中所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因為提取物企業多分散、小型,無力進行技術及設備更新,產業化可使此狀況得到改觀。^<J>
三、植物提取物的現代化發展yAQ
提取物是國際天然醫葯保健品市場上的一種新的產品形態,是現代植物葯先進技術的載體,該類產品在符合GAP、GMP要求下進行生產,同時採用先進的工藝和質量檢測技術,如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技術在國內提取物生產企業中得到普及,但在中成葯生產中應用甚少,HPLC,HPTLC,GC,GC-MS,HPLC-MS等分析儀器和技術在中葯提取物中得到應用,體現了中葯產業的技術進步,體現了中葯現代化的要求。 p
四、植物提取物的產業化趨勢JJj]&
植物提取物具有開發投入較少、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大、國際市場廣泛等優勢和特點,也是目前中葯進入國際市場的一種理想方式;經數年的發展,我國植物提取物已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出口比例已超過中成葯,並呈現上升趨勢。另一方面,提取物研製、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從宏觀到微觀尚缺乏必要的管理規范,產品品種多,規格雜,生產企業多而小,經營渠道雜,經營秩序混亂,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損害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產品的形象,致使提取物平均出口價格大幅下降,1999年中葯提取物平均出口價格較上年度降低27.2%,惡性降價造成了企業效益下降和資源的嚴重浪費,中葯提取物需要產業化的調控和規范。 B
五、產業化的意義5pJ
促進行業生產經營規范化:中葯提取物的產業化是要求在符合GAP、GMP、GSP條件下進行(開發環節涉及GLP、GCP),在生產經營全過程須建立和執行一系列技術標准和規范,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規范行業經營管理秩序,對於進一步擴大出口,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z
拓展中葯出口途徑,促進中葯產品國際化:提取物是草葯應用的重要環節和方式,有較好的應用基礎和廣泛的市場,生產中葯提取物是提高中葯材及飲片附加值的一條高效途徑,其出口市場是一個迅速增長的市場。中葯提取物進入國際市場除經濟效益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誘導民眾認識和接受中葯,擴大和加深中葯在國際上的影響,培育中葯產品的消費市場,培養中葯的國際意識,為中葯的國際化奠定了基礎。k5,
培育中葯原料提取物新興產業:中葯提取物是從中葯產業中分化出來的新興領域,目前雖然以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為主,但其本質是中葯原料葯。中葯提取物的產業化將促進中成葯生產分化為原料生產和制劑生產兩部分,進而形成中葯原料提取物產業,通過這種專業化分工,有利於提高中葯生產經營的規范化和集約化水平。_?=xa4
強化傳統中葯產業的技術升級,推進中葯技術現代化:中葯提取物以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為目標市場,技術要求高,大量採用現代制葯業及相關行業的新技術、新材(輔)料,其產業化所帶來的技術現代化、工藝工程化、質量標准化,以及經營過程中借鑒國外天然葯物發展模式、方法,可強化中葯產業的持續創新能力,為中葯產業實現跨躍式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8:do
第五節 我國急需現代植物葯意識#T&a
目前,世界上植物葯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天然葯物的復興方興未艾,它是全球「綠色」浪潮的組成部分。其主旨是回歸自然、保護生態、反對污染。其范圍遠不止人類用葯,還包括農業用葯(植物農葯),甚至植物化妝品、植物洗滌劑、植物肥皂。'lEH'
我國是葯用植物物種資源大國,中華文明與植物葯有特殊的關系,有著博大精深的中醫葯體系。但是,我們的資源優勢和歷史優勢在現實中幾乎沒有顯示出來,表現在以下方面:d
1.在國際植物葯市場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中葯及提取物占國際市場份額和效益卻在下降。:&Ez7$
2.1999年1-9月,包括植物提取物在內的我國中葯的進出口發生「貿易逆差」。2000年我中葯出口雖止跌回升,但與我外貿出口增長的形勢不相適應,提取物只是附加值很低的一種中間體,很大程度上只是給國外不斷增加向我國出口植物葯制劑提供原料,出口商品的結構仍不合理。此種狀況急需改變。~e
3.中國化學葯有97.4%是仿製產品,沒有獨立的知識產權;而入關在即,平穩地迎接WTO的來臨,揚長避短,大力發展具有我國特色的傳統醫葯事業及中成葯工業,結合現代植物葯技術,研製開發中成葯新品種,是當前醫葯工業發展的新脈點和保持持續穩步增長的首要條件,也是我國醫葯工業與國外競爭的對手一爭高低的優勢條件和決勝「法寶」。W
4.我國的提取物企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多、小、散、亂」的現象相當嚴重。有些企業為了一時的利益,競相壓價,擾亂了我國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市場。@H
5.十多個國家的近四十個品種的植物葯已在中國成功注冊,中國每年進口的「洋中葯」數量大幅度上升。此現象表明,我國植物葯市場正面臨嚴重挑戰。ZB*
6.國外企業競相低價收購我國植物葯資源越演越烈,加上長期的破壞性開采,我國植物葯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日益突出。f
此外,民族意識及文化傳統的差別、客觀存在的技術差距、國外高門檻的市場准入標准和綠色貿易壁壘等等,都需要我們提高現代植物葯意識,加強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商機的領域。G_
&;獸葯論壇 -- 獸葯論壇,好酷! A[<np
第二章 熱點品種分析mQHq%
第一節 分析說明s^~=
目前市場上可見的植物提取物品種有近百種,但銷售額較大,提取技術較為成熟,且應用較廣的也只有幾十種,因此本章選擇了其中18個品種進行介紹分析。這些提取物大多是來自中葯材,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另外也有一些屬國外開發較早、較熱的品種,如紅豆杉提取物、貫葉連翹提取物等。在介紹分析中主要涉及到了提取物的資源分布、有效成分、功效、研究應用狀況、生產企業和下游應用企業,部分品種還分析了其市場狀況,如銀杏提取物等。目前植物提取物主要應用在醫葯、保健食品、化妝品三大領域,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報告中將重點分析介紹其葯用價值及在新葯開發等方面的應用,同時也顧及到了其他兩個應用領域。7fD|R
第二節 銀杏提取物nk^V<
一、基本資料p
【植物名稱】銀杏Fvn=+
【英文名】Ginkgo Biloba Ext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