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職舞蹈教學論文:情感教育方法的分析
一、當前中職舞蹈教學情感教育的情況概述 舞蹈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舞蹈演員像觀眾表達情感的方式,而在中職之中,舞蹈教學更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互相傳遞。但是在當代的中職之中,有很多的原因都在制約著舞蹈教學中情感的表達和師生之間情感的傳遞,其中就包含下面幾點: (一)現在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一些必要的交流與互動 當代之中,學生們的想法和行為都隨著社會的變化慢慢的向著更開闊的方向發展。其中,學校的教育方式、老師和學生們的思想都受到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產生了很大的負面作用,於是造成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在教學之外缺乏交流。並且有一部分的學生希望能自由一點,希望沒有教師們太多的束縛,而教師們放鬆的管理方式給了學生肆意揮霍的空間,使得一些學生不再專注學習,沉迷於游戲等網路世界。兩種方面的原因相互產生作用,最後造成師生之間缺少一些必要的交流與互動。 (二)學生數量增多 由於當前國內的不同高校都紛紛進行擴招,雖然這樣給了很多學生們再次深造的機會,但是在學生們人數增長的同時,教師的隊伍卻沒有變化,一直保持在最初的數量,這就造成了師生之間人數的比例嚴重的不協調。所以在中職日常的舞蹈教學當中,一個舞蹈教師經常就要教導數以百計不同的學生,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教導過程中往往很難照顧全面,而舞蹈教學方式也就只能保持在一些基礎的教育層次上,造成師生之間沒有進行情感交流與互動的機會。 (三)社會的變化導致學生心理壓力過大 步入了大學,學生們需要背負的責任就會有所增加,相對其需要承擔的壓力也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而增加。有相關的調查研究得到的資料表明,當代的大學生中大約有20%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出焦慮甚至抑鬱等情況。這一情況的發生,對當代學生的學習方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二、在中職舞蹈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建議和方法 結合當前中職在舞蹈教學中實施的情感教育情況,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舞蹈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職責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中職教育也隨之提升了要求。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舞蹈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之中,應該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的安排舞蹈教學的內容和訓練的方式與強度。另外,舞蹈教師也應該從根源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思路,要注重結合學生們的生理、心理等特點進行教學,對傳統的舞蹈理念進行轉變,而不是單一的形體的訓練。不同於高中的教學,因為中職的教學之中課上教師對學生所講解的信息比較多,所以課余的時候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聯系比較少,教師對學生們課堂上知識的掌握程度就不太了解。因此,教師要把握好中職教育的特點,明確自身存在的意義,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對舞蹈要結合自身的特點有獨特的理解,有自己的想像空間,要充分的利用學生對舞蹈的理解與發揮去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在對舞蹈認知原有的基礎上去創新和開拓。 (二)開發新的有針對性的情感教育措施 在教師教授舞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產生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明確自己主人翁的意識,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對此進行充分的利用,去以此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例如: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先播放一段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放鬆心情。然後在音樂中教授學生各種動作技巧,做好示範,觀察學生的掌握情況,針對學生不同的掌握程度給予不同的幫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舞蹈的美。又或者由舞蹈老師在網上找一些知名的舞蹈演員的視頻,比如:楊麗萍的《孔雀舞》,劉岩的《胭脂扣》等,然後對學生講解各種的舞蹈的不同與相同之處,讓學生們更好的了解舞蹈。同時在教學期間,教師也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語表達,要用生動富有感情的詞語使學生在學習舞蹈的時候處於放鬆的狀態,從而更好的學習。在教學時候,學生們有時候會出現一些錯誤或者失誤,這個時候,教師應該避重就輕,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同時盡量不要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傷害,避免學生產生逆反抵觸的心理,當學生及時改正錯誤之後,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提出表揚,使其能了解教師的苦心並更加刻苦的訓練。 (三)身為教師要做出榜樣 在中職舞蹈教學期間,教師不僅要注意教導學生,也應該注重自身的習慣與修養。教師在對學生的舞蹈課程進行教授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例如:可以自己下載觀看知名的舞蹈視頻,學習其中自己所沒有的所做的還不夠好的動作,借鑒其他人的比較好的特點,也不一定非要是知名的,只要自己不擁有的都可以去學習。並且上課前要進分的整理和准備,對舞蹈動作也要進行刻苦的練習,從而在課堂上使學生在教師示範的時候,讓學生能對舞蹈老師的動作進行欣賞,並認識到自己和教師之間的差距,產生激勵作用,發現自己的不足。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打造師生之間的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主動領悟舞蹈中蘊含的情感和真諦。舞蹈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美的體現,可以通過優美的肢體語言進行對情感的表達。因此在中職的舞蹈教學之中,要正確的實施情感教育,這樣才能為社會和國家培訓出更出色的舞蹈演員。
『貳』 中職學校如何進行課題研究求解
課題研究的實質是對特定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它包括多種研究方法,如行動研究、實驗研究、個案研究、調查研究和文獻研究等。課題研究並非高深莫測,關鍵在於恰當的方法和技巧。以中職教育為例,筆者認為課題研究應以提升行動質量、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目標,優先考慮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具有以下特徵:首先,其目的是為行動而研究。這意味著研究的目標不是構建復雜的學術理論,而是解決實際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種研究方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夠迅速解決問題。其次,研究是在實際工作中進行的。行動研究的環境就是實際工作者的工作情境,而不是經過特別安排或控制的場景。研究過程即是實際工作者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他們學會自我反思、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最後,行動研究的主體是實際工作者,而不是外部的專家學者。專家學者的角色是提供意見和咨詢,是協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導者。
在中職學校進行課題研究時,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例如,通過行動研究,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解決。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驗研究,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總之,課題研究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實踐與反思相結合。一方面,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實際教學中,發現並記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並尋找改進的方法。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總之,中職學校的課題研究應該注重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教師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