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連續比大小教學方法

連續比大小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5-06-02 16:08:13

⑴ 兒童比大小怎麼

摘要:3-5歲是寶寶大腦的黃金時期,也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好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抽象概念的時候,很多家長會開始教孩子學會數數、比大小、排順序等等,聰明的孩子還能夠舉一反三。對此的教學的方法很重要,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兒童比大小怎麼教。兒童比大小怎麼教
方法一: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
看一看:爸爸媽媽們可以拿出一大一小兩個積木,讓孩子看看,問他們哪個大,哪個小。
摸一摸:讓孩子分別摸襯衫和羽絨服,辨別哪個厚,哪個薄。
掂一掂:讓孩子用手掂一掂,小石頭和大玩偶誰重誰輕,這個辦法可以讓孩子明白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
爸爸媽媽們可以用家裡的其他玩具讓孩子認識物體的大小、長短、厚薄、粗細、高矮等特徵。孩子對物體量的認知主要是通過視覺、觸摸覺等感官的感知,這種方法最直觀也最簡單。
方法二:疊一疊、放一放
1、重疊法:
感知大小:爸爸媽媽可以把手掌和孩子的手掌重疊在一起,來認識大小。
感知長短:把短的鉛筆重疊在長的鉛筆上面,來認識長短。
2、並放法:
感知高矮: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並肩站一起,認識高矮。
比較厚薄:可以把兩本不同厚度的書放一起,認識厚薄。
方法三:玩一玩
1、爸爸媽媽准備幾根粗細不同的繩子,和大小相同的串珠;和孩子比賽,看看誰穿串珠穿得又快又多。孩子會在穿的過程中會發現,有時候穿得快,有時候穿得慢,還有有時候穿不上。穿不上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找下原因,讓孩子理解,穿得快慢和繩子的粗細有關,從而認識粗細。
2、爸爸媽媽們還可以自製紙稱,讓孩子用兩個物體進行比較,看看哪個輕,哪個重。通過動手,孩子可以在具體的體驗中發現量的不同,邊玩邊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早教效果。

閱讀全文

與連續比大小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個鍛煉身體方法 瀏覽:964
研究系列作品的方法 瀏覽:184
一根線和竿稍連接方法 瀏覽:853
發展趨勢分析用什麼方法 瀏覽:429
確定是結核病的最佳方法 瀏覽:285
調研方法如何運用 瀏覽:662
nuskinspa機使用方法 瀏覽:299
魚鱗紋怎麼治療最快的方法 瀏覽:626
奧數減法簡便方法怎麼算 瀏覽:49
自己做香水的方法視頻 瀏覽:821
細菌性肺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465
打胎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211
利息的計算方法有單利法 瀏覽:823
釀制酒的方法視頻 瀏覽:982
物理測量最準的方法 瀏覽:55
教你正確的擠青春痘的方法 瀏覽:993
控筆橫豎訓練方法圖片 瀏覽:977
美味食物的種植方法 瀏覽:781
培養基的消毒常用方法適用范圍 瀏覽:229
小兒淚囊炎治療方法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