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持續性的追蹤是什麼研究方法

持續性的追蹤是什麼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5-03-05 09:42:18

⑴ 9種觀察記錄的方法

9種觀察記錄的方法如下:

1、兒童傳記觀察法

是指對於被試的長期的跟蹤觀察,描述性的記錄觀察對象的行為表現和行為變化的方法,最早應用這一方法的就是裴斯泰洛齊,他觀察其子三年之久,並寫出了著作《一個父親的日記》。日記描述法最大的優點在於長時間的追蹤記錄可以看出明顯的行為變化。

2、軼事觀察記錄法

對比日記描述法,它的不同在於,它只是研究特定的行為。例如研究者感興趣的,認為有價值的行為,又或者是一些異常行為。

3、連續觀察記錄法

連續記錄法對比前兩種方法可以看出,它指的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按照自然的順序,再進行記錄觀察記錄的時候,必須按照一定的事件起因,經過和結果來展開,記錄的更為詳實。

4、時間觀察取樣法

以時間為選擇標准,指研究者在特定的事件內觀察記錄所發生的特定行為,只是需要在預定確定的事件段內觀察記錄確定的行為發生與否發生的次數以及持續的時間。例如持續觀察3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到9點對每個學生觀察5分鍾。

5、事件觀察取樣法

強調對經常發生的行為和外顯得宜於觀察的行為,是對選擇特定行為的守株待兔。

6、行為觀察核對表

行為核對法又稱為清單法或查核清單法,主要先在表格內部,預先設定出可能出現的行為,在出現對應的行為後,在表格內部打√。

7、作品觀察記錄

主要是記錄幼兒的繪畫作品、手工作品、及數學課上的分類記錄練習等。例如,在《聽水聲》的藝術表現中,孩子們用各色水粉、各類線條及點構造了獨特的畫面,有趣而富有想像力,教師就邊聽邊記錄,這可是了解、分析每個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最直接的依據。

8、跟蹤觀察記錄

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方式,會為達到他的目的拐彎抹角,想方設法,會連續幾天來為之「努力」,情緒上反反復復。成人卻有時無法了解到孩子真正的目的,所以成人要學會對孩子的話多留一個心眼

9、口述式的觀察記錄

是指教師在和兒童進行交流或是兒童之間交流時對話的記錄。這種記錄可以體現個體兒童的思維狀態以及同伴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為教師提供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估的工具。教師可以從這類觀察記錄中了解孩子的興趣、需求和問題,對教育計劃進行調整。

閱讀全文

與持續性的追蹤是什麼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交易的正確方法 瀏覽:892
如何辨識生茶的沖泡方法 瀏覽:768
怎麼用水做酒精簡便方法 瀏覽:516
前列腺大的治療方法 瀏覽:237
長度的測量使用方法有什麼 瀏覽:842
手工藝品的製作方法和圖片 瀏覽:889
dna的鑒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107
矢量網路分析儀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591
快速更換子線方法圖解 瀏覽:87
極光23鑒別方法 瀏覽:956
讀三視圖的常用兩種方法 瀏覽:553
電腦與列印機的連接方法視頻 瀏覽:176
上腹大鍛煉方法 瀏覽:191
喝冷飲扁桃體發炎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317
測繪儀常用方法 瀏覽:492
如何提高電腦網速快捷方法 瀏覽:971
中葯治療肝癌的方法 瀏覽:832
雞腸的初加工方法是什麼 瀏覽:178
拉桿箱底座安裝方法 瀏覽:423
移門下料計算方法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