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速算方法與技巧口訣
速算方法與技巧口訣如下:
1、個位數都是「1」的數相乘
速算口訣:頭乘頭,頭加頭,尾是1(頭加頭如果超過10要進位)
2、十幾乘十幾
速算口訣:頭是1,尾加尾,尾乘尾(超過10要進位)!
3、頭相同,尾互補(尾數相加為10)
速算口訣:頭乘頭加1,尾乘尾佔2位!
4、頭互補,尾相同
速算口訣:頭乘頭加尾,尾乘尾佔2位!
5、11乘任意數
速算口訣:首尾都不動,相加放兩頭!
運演算法則
1、整數加法計演算法則
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2、整數減法計演算法則
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數合並在一起,再減。
3、整數乘法計演算法則
先用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另一個因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用因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尾就對齊哪一位,然後把各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B. 15種巧算方法
我們練習速算與巧算的目的是:
1:會演算法--筆算訓練,
現今我國的教育體制是應試教育,檢驗學生的標準是考試成績單,那麼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應試,答題,答題要用筆寫,筆算訓練是教學的主線。與小學數學計算方法一致,不運用任何實物計算,無論橫式,豎式,連加連減都可運用自如,用筆做計算是啟動智慧快車的一把金鑰匙。
2:明算理-算理拼玩,
會用筆寫題,不但要使孩子會演算法,還要讓孩子明白算理。 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計算的算理,突破數的計算。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的計算。
3:練速度--速度訓練,
會用筆算題還遠遠不夠,小學的口算要有時間限定,是否達標要用時間說話,也就是會算題還不夠,主要還是要提速。
4:啟智慧--智力體操,
不單純地學習計算,著重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全面激發左右腦潛能,開發全腦。經過快心算的訓練,學前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數學的本質(包含),數的意義(基數,序數,和包含),數的運算機理(同數位的數的加減,)數學邏輯運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處理復雜信息分解方法,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得到了發展。孩子得到一個反應敏銳的大腦。
下面就來看看速算與巧算的10種方法吧!
一、順逆相加:用「順逆相加」算式可求出若干個連續數的和。 例如著名的大數學家高斯(德國)小時候就做過的「百數求和」題,可以計算為
二、湊整巧算:用「湊整方法」,常常能使計算變得比較簡便、快速。
三、恆等變形:是一種重要的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技巧。 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去迚行有目的的數學變形,常常能使題目很快地獲得解答。
四、拆數加減:在分數加減法運算中,把一個分數拆成兩個分數相減 或相加,使隱含的數量關系明朗化,並抵消其中的一些分數,往往可 大大地簡化運算。
(1) 拆成兩個分數相減。例如:
五、先借後還:「先借後還」是一條重要的數學解題思想和解題技巧。
六、由小推大:一種數學思維方法,也是一種速算、巧算技巧。 遇到有些題數目多,關系復雜時,我們可以從數目較小的特殊情況入手,研究題 目特點,找出一般規律,再推出題目的結果。例如:
七、巧妙試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採用一些巧妙試商方法, 提高計算速度
八、同分子分數加減 同分子分數的加減法,有以下的計算規律: 分子相同,分母互質的兩個分數相加(減)時,它們的結果是用原分母的積作分 母,用原分母的和(戒差)乘以這相同的分子所得的積作分子。 分子相同,分母丌是互質數的兩個分數相加減,也可按上述規律計算,只是最後 需要注意把得數約簡為既約(最簡)分數。
九、個數折半:下面的幾種情況下,可以運用「個數折半」的方法, 巧妙地計算出題目的得數
C. 小學數學中的幾種巧算
數學,計算是基礎,也是必備能力。計算能力的提高,計算技巧的掌握,不僅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也可以提高做題正確率。
隨著數學競賽的蓬勃發展,數值計算充滿了活力,除了遵循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外,破局部考慮、立整體分析,巧妙、靈活地運用定律和方法,對處理一些貌似復雜的計算題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見的巧算方法有以下十種。
一、湊整法
運算定律是巧算的支架,是巧算的理論依據,根據式題的特徵,應用定律和性質「湊整」運算數據, 能使計算比較簡便。
1、加法「湊整」。利用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湊整」,例如:
4673+27689+5327+22311
=(4673+5327)+(27689+22311)
= 10000+50000
= 60000
2、減法 「湊整」。 利用減法性質「湊整」, 例如:
50-13-7
= 50-(13+7)
= 30
3、乘法 「湊整」。利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湊整」,例如:
125×4×8×25×78
=(125×8)×(4×25)×78
= 1000×100×78
= 7800000
4、補充數「湊整」。末尾是一個或幾個0的數,運算起來比較簡便。若數末尾不是0,而是98、51等,我們可以用(100-2)、(50+1)等來代替,使運算變得比較簡便、快速。一般地我們把100叫做98的「大約強數」,2叫做98的「補充數」;50叫做51的「大約弱數」,1叫做51的「補充數」。把一個數先寫成它的大約強(弱)數與補充數的差(和),然後再進行運算,例如:
(1)387+99
=387+(100-1)
=387+100-1
=486
(2)1680-89
=1680-(100-11)
=1680-100+11
=1580+11
=1591
(3)69×101
=69×(100+1)
=6900+69
=6969
二、約分法
根據式題結構,採用約分,能使計算比較簡便。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