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並發症率的比較用什麼統計方法

並發症率的比較用什麼統計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8 10:07:18

1. 比較並發症發生率的差異是用人次還是例次

如果你是要做題的話就十分簡單。
看矛盾中是否有層次,大范圍的就叫主次矛盾,小范圍的就叫矛盾的主次方面。 比如,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就叫主要矛盾,國共就叫次要矛盾。它們就是主次矛盾。而中日的矛盾中,抗戰就是主要方面,投降就是次要方面(。

2. 100分 求如何用spss17.0 做卡方檢驗

方法一:
把數據轉化成四格表,然後你就明白了。然後用卡方檢驗。
發病 不發病
實際(fo) 201 262 共463人
期望 (fe) 169 294 共463人
X2=4.789
由於df=1,查表得,P<0.05顯著,說明這個預測是具有統計學意義的。
方法二:用spss做的話,那就是列聯表分析。數據錄入格式為:建立兩個變數,變數1是實際和期望,實際用數據1表示,那期望就用數據2表示;變數2是發病情況,發病用1表示,不發病用2表示,也就是說,你的變數1中應該數據463個1,然後輸入463個2,變數2中,先輸入201個1,再輸入262個2,再輸入169個1,再輸入294個2,建議你用EXCL來數據方便的多。直接可以復制。
數據錄入完成後,點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把變數1選到rows里,把變數2選到column里,然後點擊下面的statistics,打開對話框,勾選chi-squares,然後點continue,再點ok,出來結果的第3個表就是你要的卡方檢驗,第一行第一個數是卡方值,後面是自由度,然後是P值。
我算過了,你的數據得到的卡方值應該是4.609,df=1,P值=0.032,P<0.05,所以顯著。預測是有統計學意義的。

3. 想設計一個醫學實驗,不知用那種檢驗方法,使之具有統計學意義求高人幫忙!急用啊!謝謝!!!

最簡單的用t檢驗、卡方檢驗,高級點用Logistic回歸,如果你不會用,我這給你寫公式也沒有意義,如果你是要發表文章的話,推薦你用SAS,國際通用的,什麼spss,stata的,在一些好的,都不認可。說實話,現在發表文章,好多,還是要看你用的什麼分析方法,你最好還是用Logistic,要比前兩個高級點,不過本質上沒區別,統計方法本身無好壞。

最後:單獨為了P值而得P<0.05沒有意義。
公式不好打:你在網上收:8年制醫學統計學.pdf ,那本書上面有。

4. 例/千插管日的比較可以 用什麼統計方法

老年人超長期留置氣管插管80例分析劉朝陽 高德偉 李文兵 張麒 盧文寧 王蓉 龔衛琴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超長期留置氣管插管的預後及相關因素。方法回顧分析解放軍總2004年6月—2008年6月214例氣管插管患者病歷資料,其中,男204例,女10例,年齡68~105(85.39±5.45)歲,以插管時間30d為界分為超長期組80例和常規組134例,兩組性別、年齡、插管時呼吸衰竭類型和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態評分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對兩組氣管導管相關性肺炎、並發症、拔管率、氣管切開率進行統計學分析,同時分析超長期留置氣管導管的原因。結果與常規組比較,超長期組氣管切開率顯著高(35.00%vs20.90%,P0.05)、病死率顯著低(43.75%vs61.94%,P0.05)。兩組氣管導管相關性肺炎發生頻次[(0.78±0.14)次/(月·例)vs(0.81±0.25)次/(月·例)]、並發症發生率(2.50%vs3.73%)、拔管率(21.25%vs17.16%)、氣管切開後生存時間[(350.75±39.88)dvs(468.92±316.42)d]等方面差

5. 兩組手術並發症發生率統計學比較的SPSS計算,在線等!

你需要把數據輸入spss數據中,通過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判斷兩組之間有沒有統計學差異。


數學基礎不好怎麼辦:

數學在世界范圍里都被眾多國家作為一門最基本的學科,原因就是它可以培養一個人最基本的邏輯意識及能力。

數學基礎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小孩的邏輯意識及思維沒有具備或不足。

我們國家現有的數學課本還是很好的:它從最基本的操作(數棒)開始培養這種意識,從加法推出減法,而後是乘法到除法。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最基本的邏輯思維或是意志其實就培養起來了。

而後的學習基本都是一環接一環推出公式然後練習運用,反過來在證明下一個公式推出的前提。

小孩數學基礎不好,先別著急。冷靜分析一下小孩是因為最基本的邏輯思維不足還是公式記不住?還是公式運用不對?等等。然後有的放矢,針對不足加強起來就會有效果的。這事最好自己來操作,有點耐心。別讓人輔導或是請教專家什麼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應該了解小孩的不是你出錢或找來的人,而是他的父母。

搞好學習的方法:

1、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

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6. 動脈粥樣硬化的並發症有哪些其中哪一個最嚴重謝謝了!,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內壁形成粥樣脂質斑塊,阻塞血管,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的一系列症狀。它的常見並發症有:血管瘤、血栓栓塞、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脫垂等.
動脈粥樣硬化復合性病變中最危險的並發症是:
A.斑塊內出血
B.動脈瘤
C.血栓形成
D.鈣化
E.斑塊破裂
這種症狀需要積極明確原因,尤其是結合年齡,基礎性心血管危險因素情況,以及症狀發生心電圖變化。意見建議:注意積極就診醫院.

7. 醫學統計學中的landmark分析是什麼

landmark在醫學統計學中常應用於生存分析。
landmark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把km曲線劈成兩段(或者幾段),前面一段做個cox;後面一段假設起點兩組生存率相同,再獨自做一個cox。在新英格蘭和lancet上都有發表了的做了landmark的文章。

為什麼要做landmark呢?cox回歸有一個前提:每一組的生存率是等比例下降的。換句話說,那個「樓梯」一樣的km線,離遠了看應該是條直線,而非曲線。如果線彎了,說明有什麼情況發生,導致前面一段跟後面一段的生存率不一樣了。
這種「彎曲」的情況,在臨床研究中其實蠻常見的。比如比較某疾病的手術和保守治療的生存率,可能半年之內保守治療生存率要高出手術很多,因為手術有很大幾率發生並發症。然而挺過了半年,可能再發生並發症的情況就會減少,手術治療的生存率就上來了,遠期結局(比如5年)來看,可能兩種治療手段的生存率差不多。這中情況,反映在km曲線中,就是「手術組」的線,明顯分成前後兩段,中間有個拐點。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在拐點處切一刀,做個landmark,更能真實的反映兩種治療方式對總生存影響的差異性。

而如果不做landmark呢?可能結果是,km曲線顯示一條比較直、一條比較彎,cox結果顯示HR=1,p>0.05。Oops.

8. 比較多個小組的並發症發生率情況,請教使用何種統計學方法

單因素方差分析

9.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觀察法
由於流行病學是人群中進行研究,所以研究者實際上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對象發生的條件,因此,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描述性研究又叫描述流行病學(descriptive epi-demiology),通過觀察而正確、詳細地記載疾病或健康狀態按時間、地點、人群各種特徵(如年齡、性別、職業、民族等等)的分布特點,也可以包括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點。為了正確的描述分布,必須有明確統一的診斷標准、准確的病例(或因子)數字以及人口數字。
通過描述流行病學獲得的資料也可對病因提出線索或假說,或對防制提出有效的措施。
2.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study)
分析性研究又叫分析流行病學(analytical epi-demiology),對所假設的病因或流行因素進一步在選擇的人群中探找疾病發生的條件和規律,驗證所提出的假說。
主要有兩種:
①從疾病(結果)開始去探找原因(病因)的方法叫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從時間上是回顧性的,所以又叫回顧性(retrospective)研究。
②從有無可疑原因(病因)開始去觀察是否發生結果(疾病)的研究方法叫隊列(或群組、定群)研究(cohort study)。從時間上是前瞻的,所以又叫前瞻性(prospective)研究。
流行病學研究時還需要廣泛使用多種其他有關的技術與方法。所需要的方法在數量上有超過臨床所需。比如傷寒病,臨床培養出傷寒桿菌即可以診斷,流行病學有時還需要知道其噬菌體型或其他特徵;臨床只需要從病人中分離細菌,流行病學還要檢查外界物品、土壤、水中的細菌。流行病學需要做大量人群的檢驗,需要快速方法,以便在短時間內做大量標本檢驗。所以,流行病學研究需要設備良好的許多種實驗為其服務。
(二)實驗法
流行病學中所用的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也叫作實驗流行病學(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它和一般醫學基礎學科的實驗不同,主要在人群現場進行。人群現場是流行病學的主要的、最大的實驗室。根據研究對象不同,又可分為: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和人群現場試驗(community field trial)。後一類實驗中對病因進行干預的又叫干預研究(intervention study,或譯作防治實驗研究)。當被觀察對象不能隨機化分組時,叫作半實驗或准實驗研究(quasi-experimental study),如衛生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及管理與服務的評價研究等。
(三)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1.理論流行病學研究
理論流行病學(theoreticalepidemiology)研究也叫數理流行病學(mathematical epidemiology)研究,是將流行病學調查所得到的數據,建立有關的數學模型(modelling)或用電子計算機模擬(computer simulation),進行理論研究,又叫數理性研究(mathematical theory study).
2.方法的研究
在著手一項特定研究之前,需要將研究中所使用的技術加以完善,發展收集數據資料的技術,改進疾病分類等。它是為進行和完善流行病學研究所必需的,但其本身並不是直接的流行病學研究。

閱讀全文

與並發症率的比較用什麼統計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皮果醬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32
電餅鐺涼皮的製作方法與步驟圖 瀏覽:873
肌理構成繪圖方法圖片 瀏覽:907
華碩路由器rtAC5300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60
什麼方法治療蝴蝶斑 瀏覽:145
食品級片鹼的鑒別方法 瀏覽:155
圓度儀的使用方法 瀏覽:518
肉毒素治療狐臭操作方法 瀏覽:673
古文預習方法視頻 瀏覽:679
釣點守大魚的正確方法 瀏覽:244
女氣血不足的鍛煉方法 瀏覽:928
3d掃描儀的使用方法 瀏覽:62
zippo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384
蛋白質濃縮有哪些方法 瀏覽:64
餓了么賬戶余額不能使用解決方法 瀏覽:54
怎麼讓手臂變粗壯的方法 瀏覽:821
簡單平面半自動噴漆機製作方法 瀏覽:498
3天快速提高流量的方法 瀏覽:277
破壞細胞器最簡單方法 瀏覽:528
萬年青的養殖方法圖片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