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8平面構成的基本形式—肌理
肌理是什麼?肌理通常指對物體表面紋理的感覺。凡憑視覺即可分辨物體表面的紋理,如干、濕、細、滑、軟、硬、光澤等,都稱為肌理。
在平面構成設計中,肌理對不同物質表面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造成了不同的效果,它帶有心理聯想的性質。在自然界中,各種物質都具有不同的肌理。
製作肌理的方法包括搓揉、拓印法、彈色噴染法、扎染法、抗水法、吹墨法、刮擦法、吸附法、磨印法等。搓揉方法中,小心將紙張用手輕輕揉搓,注意用力不要過重,反復搓揉直至紙張出現細致的紋理,之後用畫筆蘸上顏料,輕輕掃過紙張。拓印法中,工具及材料包括玻璃板、水彩顏料、水彩筆、畫筆。製作方法包括在玻璃上塗放顏料,再放上畫紙,用手輕壓,顏料便將沿著拓壓的方向擠出奇妙的偶然形態。彈色噴染法中,工具及材料包括牙刷、水彩顏料、水彩筆、畫紙。製作方法包括運用牙刷將材料噴刷在畫紙上,待半干時再注入適量的水,將顏料溶解擴散,構成圖形。
在平面構成設計中,肌理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可以完成八張肌理構成作業,尺寸為12cm*12cm。通過實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肌理的多樣性和其在設計中的應用。
總的來說,肌理是物體表面紋理的感知。在平面構成設計中,通過多種方法創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以實現設計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通過實際操作,可以更好地掌握肌理的製作技巧和應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