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嗅覺感統訓練方法

嗅覺感統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0 23:34:01

如何做感統訓練

感統訓練就是通過創造各種各樣的環境,給孩子帶來豐富的感覺刺激,促進孩子的「感覺-動作」能力的發展。我們可以利用家裡的一些物品,給孩子做感統訓練。

一、鑽鑽樂

把家裡的椅子和飯桌排成一排,讓孩子從椅子下、飯桌下爬過去,可以多循環幾次。也可以利用沙發,和孩子一起玩躲迷藏,或者讓孩子爬,自己在後面追等方法。孩子在爬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下小路障,如鞋盒等東西。爬行游戲可以促進孩子觸覺發展,也可以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

二、跳躍

可以讓孩子在床上、沙發上向上跳躍,也可以設置一些障礙物,讓孩子向前跳躍,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從沙發上跳上跳下。彈跳的游戲對於孩子的肢體力量、協調性以及平衡感的發展都有好處。

三、投球

家長可以准備一些舊報紙,和孩子一起揉成球(鍛煉孩子手指靈活度),很多在適當的距離放盆或者筐,讓孩子將紙球透鏡容器。可以進行比賽,看誰投的多,也可以逐漸增加難度。此游戲能夠很好的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注意力。

四、分揀豆子

將各種各樣的豆子放在一起,讓孩子把混合的豆子分揀開來,也可以用紐扣之類的。之後可以讓孩子用筷子夾豆子。能夠訓練孩子的視覺注意力以及精細動作能力。

這些游戲都可以在家中進行,但是還有一些要注意的問題。首先就是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了;其次,大家都發現,家長的參與很重要,親子要有良好的互動,家長應該注意引導,多一份耐心;最後就是效果,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設置不同的游戲以及游戲難度,要有趣味性,更要堅持,這樣才能夠達到訓練的目的。

怎麼進行感統訓練

鏈接:

提取碼:37us

這里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Ⅲ 感統失調的表現訓練

二、感統失調的訓練療法

家庭簡單療法:
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感覺統合訓練館,那麼在家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

1.爬行
七八個月大時,孩子應該慢慢學會爬行,通過不斷努力地抬頭、仰脖子,來鍛煉前庭覺,向前爬行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能夠提高孩子的手眼協調、視聽能力。
因此,家長應鼓勵孩子多爬行,例如媽媽躺在地上,讓孩子慢慢爬上媽媽的身體;或者媽媽手腳著地彎成拱形,吸引寶寶從底下爬過去。
對於一些本身不愛爬行的寶寶,家長可以採取一些誘導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她)的兩條腿慢慢向後拖,並在孩子眼前放上色彩鮮艷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導他(她)抬頭、逐漸向前爬行。

2.喚醒觸覺皮膚
見到陌生人就哭、抵觸新環境的孩子往往屬於觸覺過分敏感,家長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來喚醒孩子的觸覺皮膚,以緩和這種敏感的狀況,如利用吹風機,調到微風擋緩緩吹孩子的皮膚;用軟刷子輕刷孩子的身體、或者拿梳子輕輕敲擊皮膚等。

專業系統的訓練方法

1.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使用器械: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適應症: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2.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體系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神經組織健全、前庭平衡覺及視聽能力完整能力。使用器械: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適應症:身體靈活度不足、姿態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3.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體系,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適應症:站坐無相、姿態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佳、關節信息不足。
4.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和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使用器械: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適應症:坐無坐相、站無站相、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5.本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使用器械:跳床、平衡台、晃動獨木橋、滑板、S形垂直平衡木、S形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適應症:語言發展遲緩,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Ⅳ 感統訓練家庭方法

簡單的家庭感統訓練法(一)

1、准備一個寬10公分,長2米左右的木板。讓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鍛煉小孩的膽量和平衡能力。也可在室外,讓孩子走馬路沿、花池沿。

2、給小孩買一個羊角球讓他在家中蹦。如果他蹦煩了,沒有新鮮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戲,讓他蹦著去找你、去捉你。

3、讓小孩平躺在墊子上,胳膊伸直,在墊子上滾,每天每次滾5分鍾為宜。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4、讓小孩扒在地上,頭抬起來,雙手抱一個球,向牆上推球,再雙手接球。我每天讓孩子做100個。距離牆的距離自己掌握。

簡單的家庭感統訓練法(二)



刷子脫敏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訓練要求: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轉椅游戲

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難度設置:A開始時為避免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習慣後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體控制重心,並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帶將其雙眼蒙住。



照鏡子游戲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拍手,左右前後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並多次重復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鞋子走路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及計畫動作的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將兩手穿在鞋子里,沿著一定的路線或腳印前進或向側邊行走。

簡單的家庭感統訓練法(三)



視覺的訓練

孤獨症兒童注意力短暫,特別是目光對視有困難,追視能力弱等,我們在訓練中進行:

(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圖片、實物等。

(2)看移動物品,如滾動的球、飛行中的彩蝶、移動的燈光等。

(3)看復雜圖案,從圖中尋找指定物,從圖中找相同與不同之處等。

(4)目光對視,雙手挾著孩子的頭,親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歡的物品給他看時,馬上拿開物品改為目光追著孩子看等。



聽覺的訓練

(1)聽喜歡的歌,聲音。

(2)聽簡單的聲音。

(3)聽簡單的指令。

(4)聽、找移動的聲源。

(5)模仿聲音,如自然界發出的聲音,小動物叫聲等。



味覺的訓練

採用味覺瓶,讓學生品嘗各種味道。

(1)辨別單純味道,如酸、甜、苦、辣、鹹的調味品。

(2)辨別兩種以上味道。品嘗鍋巴、魚片、炒菜、拌菜等。



嗅覺的訓練

孤獨症兒童對嗅覺常常反應比較遲鈍,我們在訓練中,用嗅覺瓶來練習,如嗅一嗅香油、醬油、醋和酒等。當烹煮魚、肉時,也提示他們嗅一嗅什麼味道等等。



觸覺的訓練

利用身體和手與外界物體的接觸,使兒童去感覺客觀事物的存在與變化。

(1)手的觸摸,分辨物體的大小、多少、形狀、軟硬、干濕、輕重、粗糙與光滑等。

(2)肢體的接觸,通過對人體的抓、拍、 打、掐、捏、擠、壓、刷、綁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獨症兒童在身體接觸中體會痛,癢和舒服等感覺。



口部活動的訓練

口部活動的訓練是語言訓練的一部分,使沒有語言的孤獨症兒童學會發音、說話。我校由曹靜老師為主編,創編了語言訓練操,對兒童的口部訓練有明顯的幫助,並深受家長、老師和孩子們的歡迎。語言訓練操共分五個部分:

(1)口部運動,有噘起嘴、咧開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節。

(2)舌部運動,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彈響舌、舔繞唇和頂兩腮六節。

(3)下頜運動有四節,張口閉口、左右移動、前後移動和上下扣齒。

(4)發音兒歌,根據發音時舌的位置編寫了一首兒歌,兒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捲舌音等。

(5)口部按摩有六節,抹口輪、捏下顏、擦下巴、彈顴腮、揉面頰和輕拍面部。

在口部訓練時,除了語言訓練操外,我們還常常帶孩子們一起吹泡泡、吹蠟燭、吹毛毛、吹飄帶、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邊的糖汁等方法。

Ⅳ 感統訓練都怎麼做的

你可以看看視頻。http://video..com/v?fr=bk&ct=301989888&rn=20&pn=0&db=0&s=24&word=%B8%D0%BE%F5%CD%B3%BA%CF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介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系、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感覺統合理論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AyresA.J)於1969年首先系統提出。1970 年歐美、日本先進國家,問題兒童日趨嚴重,經數百位專家共同研究,終於 1972 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 (J.Ayres) 根據腦功能研究,提出感覺統理論。愛爾絲博士認為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做出正確反應。感覺統合術語廣泛的應用與行為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也就是說感覺統合的理論是由腦神經神經生理學基礎發展而來。 簡單地講,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我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常者占 10-30% 。感覺統合失常的罪魁禍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覺統合不足造成的行為失常: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嚴重害羞等,一直打擾著老師和家長。愛爾絲博士提出的感覺統合治療方法為這些兒童提供了矯治的機會,也解決了家長和老師為高智商低成績兒童現象的煩惱。最新研究調查中國大中城市孩子感統失調率達到80%其中30%為重度感統失調。

http://blog.sina.com.cn/52xiaohaigui

Ⅵ 20歲初中生如何進行感統訓練

愛爾絲,最早提出的感統綜合理論,主要是兒童的感統問題日益增多,父母想要有意識的去訓練孩子感統,應該從小注重日常上的互動,可以從最簡單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去引導。


方法/步驟

目前,很多家長對小孩的感統能力相關問題了解不多,或者因為工作原因、家庭環境等各種客觀原因不能在家進行訓練,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感統訓練機構進行訓練。一般來說,專業的感統訓練機構,在了解孩子感統功能失調的情況下,感統訓練會更具有針對性,訓練效果更有保障。

Ⅶ 嬰幼兒感統訓練的方法

01.刷子脫敏

訓練目的:加強皮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玩法: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度到刷腳的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02.神奇的口袋

訓練目的:使用觸摸覺和視覺進行判斷,刺激右腦發展。

玩法:找一個漂亮的口袋,放進3-5樣玩具或水果等,讓寶寶摸一摸,問他摸到了什麼,請他拿出來,看看對不對。

大一點的孩子家長提供指令要拿什麼東西,讓孩子按指令找出來。再大的話,可以嘗試否定指令,如:"請你把不能喝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藍色的東西拿出來"等等加大難度。

03.貼五官

訓練目的:提升觸覺敏感度、手眼的協調能力,增進辨識力。

玩法:准備一張硬紙板,紙板上面有人的頭形,可加上「頭發」之類,使頭形更為生動,製作好可貼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先讓孩子認識一下自己的五官,要求能說出自己五官的名稱,然後拿出准備好的五官圖片讓孩子辨認。家長可先示範貼,也可有意識地把五官位置貼錯,讓孩子分辨正確與否,同時請孩子把錯的糾正過來。然後讓孩子自己操作,爸爸媽媽加以指導。

04.轉椅游戲

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

難度設置:A開始時為避免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習慣後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體控制重心,並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帶將其雙眼蒙住。

05.灌籃高手

訓練目的:刺激前庭系統,培養孩子專注力,訓練大肌肉張力和動作企劃能力。

玩法:爸爸媽媽將雙手抬起圍成圓圈,讓孩子將皮球投進父母雙手圍成的籃球筐,籃筐要比孩子的身高高一些。可以先讓孩子離近一點,後面再慢慢的拉寬距離。

06.猜猜看

訓練目的:增進聽覺理解力和聽覺記憶力。玩法:將不同材質的物品(綠豆、石子、紐扣等)裝入不同的瓶子,把口封緊。讓寶寶把眼睛閉上,搖動瓶子讓孩子區辨各種不同聲音,讓寶寶猜一猜晃動的發出聲音的瓶子里裝的是什麼。

07.聽指令做動作

訓練目標:提升聽覺注意力和聽覺辨別能力,提高聽覺和動知覺統合的統合能力,提升學習能力。

玩法:1-3歲的寶寶可以做一步或二步指令,兩步指令如:舉手彎腰,3-6歲的孩子可以聽指令做相反動作,如一部指令:摸左耳朵,孩子動作要摸右耳朵,如二步指令:用右手捂住左眼,孩子的動作是用左手捂住右眼。

08.籃球座椅

訓練目標:提高孩子平衡能力,訓練注意力和耐力。

玩法:2歲以上孩子可以把籃球當座椅,例如坐在上面保持平衡聽故事,4-6歲孩子可以延伸到坐在籃球上欣賞音樂、頭頂書保持平衡。注意:避免摔倒,雙腿與雙腳要求並攏。

9.袋鼠跳

訓練目標:提昇平衡感、增進親子情感。

玩法:家裡不用的大口袋,孩子在袋子里站直,雙手抓住袋口的兩邊,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家長可以備一個更大的口袋,跟孩子一起親子袋鼠跳。

10.小飛機

訓練目的:刺激前庭平衡能力發展。

玩法:家長平躺在床/地板上,兩手掐住寶寶的腋窩下,讓寶寶慢慢「起飛」,向前飛,向後飛。飛到左邊再飛到右邊,讓寶寶體驗舒適的飛翔感覺。可以在寶寶身體硬朗一些玩這個游戲。

11.拔蘿卜

訓練目的:用身體運動感受節奏。

玩法:孩子躺在床上當蘿卜,家長拎起寶寶雙腳腳踝往斜上方邊拔邊有節奏地唱「拔蘿卜,拔蘿卜,嘿呦嘿呦,拔蘿卜!嘿呦嘿呦,拔蘿卜!」隨著節奏反復彎曲和伸直孩子膝蓋,最後「拔出來啰!」然後拉直孩子的腿。搓搓小腳丫,「蘿卜洗干凈啦,媽媽要來吃蘿卜嘍」,再不配合的熊孩子都會喜歡這個游戲。

12.毛巾船搖啊搖

訓練目的:調整前庭平衡機能,提升本體感。

玩法:找一條長毛巾/毛毯/床單,讓孩子趴卧/仰卧在毛巾上,爸爸媽媽抓緊床單4個角,將其前後左右上下晃動。嘴裡念"毛巾船搖啊搖,毛巾船晃啊晃,毛巾船搖搖晃晃越過大海浪,左邊搖,右邊晃,前面沖,後面拽,上去越過大海浪,下來碰碰小礁石。"

13.走直線和曲線

訓練目的:刺激前庭系統、促進平衡能力發展。

玩法:在地上劃一條直線,讓孩子伸平胳膊保持身體平衡,踩著直線行走。熟練後,可改成曲線或頭頂東西,增加游戲難度和趣味性。

14.投球

訓練目的:加強動作控制、空間距離判斷能力,提升手眼協調,視覺追蹤能力。

玩法:把家裡的廢報紙揉成球(最好當著孩子面或是讓孩子一起幫忙哦),放個臉盆或是紙簍在不遠處,示範孩子「投球」,這個游戲可以玩到很大,等孩子大一些適當調整球的大小和筐子的遠近。報紙球還可以滾啊、踢啊、丟啊,撿啊,爸媽們可自行開腦洞。

15.你來跟我一起做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拍手,左右前後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並多次重復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16.過關斬將

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本體覺,提升孩子動作企劃能力,大小肌肉動作協調能力。

玩法:把枕頭、靠墊、小椅子等安全障礙物放置在客廳空曠的地方,隨機擺放順序。小一點的孩子可讓他空手跨越障礙物,然後加大難度讓孩子手拿物品或頭頂物品跨越障礙物。

17.百變紙箱

訓練目標 :狹窄的空間可增強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寶寶對空間知覺和方向感,提升孩子的大運動能力,鍛煉前庭覺和提升本體感,空間知覺的發展會讓寶寶情緒更加穩定。

玩法1:准備一個比較結實的紙板箱,逗引寶寶爬進紙箱里,「這是寶寶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

玩法2:當寶寶把玩具裝進大紙盒裡時,你可教寶寶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玩法3:大紙箱去掉蓋和底(這里需要超大號的紙箱哦) ,像山洞一樣,0-3歲的寶寶可以鑽隧道,2-6歲的孩子可以和家長同方向並列跪趴在紙箱裡面,兩人臉對著紙箱內壁同時向前爬行,就像大車輪在轉動一樣。

閱讀全文

與嗅覺感統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8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2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4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7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4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4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0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9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5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2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9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9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3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1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0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2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60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