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通過引體向上練習胸肌,應該注意什麼
在我們的健身訓練中,有這樣的一個徒手訓練動作,小編我相信大家有絕大多熟人應該都是做過的,這個訓練動作就是俯卧撐,對於俯卧撐這個動作,小編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較好的練胸徒手訓練動作,如果我們能夠去把俯卧撐這個動作做好,並且能夠堅持的,有計劃去做的話,那麼就能夠幫助我們去練出壯實的胸部肌肉。
而當我們在做俯卧撐時,出現了聳肩的情況的話,那麼就很可能會讓我們的肩部肌肉,在做動作的時候過於緊張,從而讓肩部肌肉發力過多,去影響了我們的胸部肌肉的訓練效果。
並且,我們在做俯卧撐的時候,去有意識的沉肩以及收緊肩胛骨的話,還能夠讓自己的大臂內收一些,從讓自己的胸部肌肉在做俯卧撐的過程中,去有一個更好的發力。
❷ 練習胸肌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做俯卧撐能有效練胸肌:標准俯卧撐、對牆練習。
1、標准俯卧撐:動作與水平位置的俯卧撐基本相同,只是運動過程中要將雙手放在胸前位置,同時盡可能地讓大臂貼著上身兩側。最標準的動作是當從上往下看時,背部要擋住兩邊各半隻手。
5、揮拳:揮拳是個不錯的選擇,只要對著空氣揮拳就可以了。效果也很明顯。機打二三百下就好了。這個鍛煉方式雖它方法簡單,佔地小,隨時可以鍛煉。
❸ 初學者引體向上怎麼練
第1步:單杠懸掛微拉起剛開始許多人的握力不夠,手掌中也沒有繭(形成繭的過程會痛哦),要引體向上達標是蠻難的。而掌中繭則說明了投入的訓練量是否夠。這個單杠懸掛微拉起的動作,
第2步:使用彈力帶或凳子做為輔助,進行引體向上訓練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重要的並不是完成了多少個引體向上,而是每一次的引體向上完成質量如何。但剛開始的時候,許多人甚至連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怎麼辦?
方法一:踩在凳子上來做引體向上,這時仍應注意不是用雙腿發力來讓你的身體向上(雙腳可離開墊高物,也可以不離開墊高物),而仍應集中注意力以背部肌群(背闊肌、大圓肌等)來發力帶動身體向上。
方法二:如果力量強一些,但還不能完全做成引體向上,可以將彈力帶掛在桿上,然後腳踩在彈力帶上,依靠彈力來輔助完成動作。分組來做,每組5至8個,注意每個動作完成的質量,注意背部肌群的發力感,而不是用手臂力量將身體拉起。(盡管引體向上時肱二頭肌也參與了發力)
第3步:進行完全的引體向上訓練從彈力帶或凳子輔助練習,到進行完全的無輔助的引體向上,也並不是突然一天之間就發生的,這也是一個過渡的過程。比如,力量漸強後,在某天一共6組的引體向上訓練中,先進行2組完全的無輔助引體向上,力量衰減後再使用彈力帶來輔助完全後續組的訓練。
如是力量漸增,直至能完全不需要輔助,就能完成無輔助的引體向上的所有組訓練。
關於休息和飲食1、不是每天練引體向上,效果就是最好的。力量訓練後,同一部位肌肉需要48至72小時的恢復時間,所以,一周能有二次背部訓練就可以了,其他時間(假設一周共安排四次訓練)里就安排訓練其他部位的肌肉,比如二頭、三頭、胸肌、腹、肩等,提升整體力量。
2、飲食上注意蛋白質的攝入。此外,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但要限制量,避免肌肉流失。
❹ 怎麼鍛煉對引體向上有幫住
俯卧撐:俯卧撐能鍛煉手臂上的肌肉和胸肌是眾所周知的。個人鍛煉方法:慢動作,少做一點,撐下去快貼地呆十秒,再上來,呆十秒。如此反復做十個左右就差不多了。做完了歇一會再做,一天做幾組(依自己情況而定)。
使用臂力器:
臂力器的用法:兩臂彎曲,在頸後用力彎曲彈簧。兩臂向前,向上彎曲彈簧,然後放鬆。兩臂向胸前靠攏,彎曲彈簧,然後伸直,慢慢放鬆。站立,兩腳分開,右肘彎曲,用左手彎曲彈簧,然後左肘彎曲,用右手彎曲彈簧。兩臂向身後,緊握彈簧,然後向下伸直逐漸彎曲。
胸肌:胸肌就是胸部的肌肉,由左右兩部分構成,又稱胸大肌。胸肌一般指男人的胸部肌肉。發達的胸肌是男人性感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
❺ 引體向上怎麼練,又快又好
多在上面掛掛,會找到規律的。我們以前個個練得全是老繭,然後老繭磨破,蛻皮,很辛苦的。等你能做10了,後面就簡單了。只要突破這個瓶頸。
具體方法無非就這些,另外俯卧撐對引體向上幫助不是想像的那麼大,不過還是要練。
不過你最好還是問體育老師吧,我能告訴你的只是多掛在上面用標准動作多做,盡量甩上去,等找到技巧了很好做的。
再講一些常識,可能第一天早上能做一個,晚上一個也做不起,這是正常的,因為肌肉恢復正常的力量要一段時間,不要認為自己沒有進步,你每掛在單杠上多一些時間,你就在進步,你每多練一次,離22個就近一步。
另外我現在能做二三十個,中考體育的時候練了2個月。其實等你做到十幾個的時候,就會突飛猛進,一天多一個。
打字辛苦,但是其實我什麼方法都沒說,都是廢話,網上說不清楚,體育老師最有用。我知道很多方法練,只是不好表述
另外這個回答是我剛才回答同一個問題復制來的
❻ 如何正確練引體向上
給你搜了一些,我覺得還不錯嘛。能幫上忙最好啦!還有一些啞鈴練習的方法,看看吧!
引體向上是體操運動員和登山運動員的必修課,也是衡量個體力量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准。引體向上——作用於中背部(背闊肌)徒手即可練習的動作,注意保持正確姿勢:(1)起始姿勢——兩手用寬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單杠,兩腳離地,兩臂身體自然下垂伸直。(2)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直到單杠觸及或接近胸部。靜止一秒鍾,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後逐漸放鬆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做。(3)呼吸方法——將身體往上拉時吸氣,下垂時呼氣。(4)注意要點——上拉時意念集中在背闊肌,把身體盡可能的拉高,上拉時不要讓身體擺動。下垂時腳不能觸及地面。可在腰上鉤掛杠鈴片來加重。健美運動里的引體向上,名稱雖然相同,但訓練目的與動作方式大相徑庭。首先,健美運動中的引體向上追求的是質量而非數量。當然並非說故意減少次數,而是因為要完成高質量的引體向上,你就不可能做太高的次數。其次,動作不太相同。健美的目的是更好的刺激肌肉,而非完成動作,動作只是手段。所以引體向上的動作只粗略分為寬握中握窄握,頸前頸後等。真正標準的動作要靠自己的感覺來定,因為每人骨架結構不同,訓練時感覺也不一樣,只有通過自己的長期訓練和領悟,找准刺激自己特定部位最好的方法。但是有一點對大家都一樣,就是訓練時要找到背部發力的感覺,這非常重要。記住不是胳膊,而是感覺背部發力帶動胳膊。想培養出這種感覺,建議先輕重量練練單手劃船。其他的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腿要盤起來,方便保護,也減少借力。引體向上的技巧與鍛煉准備動作: 1) 跳起或藉助踏腳正手全握單杠,雙手握位比肩寬。2) 保持身體穩定,屈膝,雙腳交叉於身後。訓練動作: 3) 緩緩曲肘,將身體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過橫杠。4) 慢慢伸直手臂降低身體,回復到起始位置。5) 重復上述動作,直至完成一組練習。動作要領: • 保持身體挺直而穩定;你的肘部和肩部應當是全身唯一運動的部位。
雙手正握單杠,握距要寬,兩臂伸直,身體懸垂,兩腿小腿交叉後屈。向上引體,吸氣,注意抬頭挺胸,上體盡量後仰,兩肘外展,肩部放鬆,背部肌肉收緊,最好將身體拉引至橫杠觸及乳頭,頂峰收縮3-5秒鍾,使背肌充分收緊。然後用2-3秒鍾緩慢回落,至手臂完全伸直,讓背闊肌及背部相關肌群得到充分伸展,同時雙腿伸直,整個下半身呈放鬆狀態,呼氣。重復練習。
注意:動作技術要規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時想像背闊肌上部外側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觸及橫杠不能再上拉為止,並靜停3-5秒鍾,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緊,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湧向這個部位。這樣才能真正獲取練背闊肌所需刺激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有效地發達背闊肌。
當然,初學者及體重大的人很難完成如此高難度的引體向上練習。但不要著急,可以參照上述要求請人上托助練,或做重錘下拉等其它背部練習。
當引體向上次數超過12次/組時,即可考慮負重練。一般要做3-8組,每組8-12次,組間休息1-2分鍾,休息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也可按照規定次數做。例如,第一組採用頂峰收縮法做8次,有餘力也不多做,組間休息1分鍾。第二組也按規定做8次。直至最後幾組,用盡全力,即便藉助外力,動作不太規范,也要完成規定的8次。總共做50次左右,這樣練習效果也不錯。
有些人練背時總是沒有什麼感覺。究其原因,還是動作沒有做到家,或者沒有領會文斯·吉龍達所說,「在做所有背闊肌練習時,當肌肉處於收縮用力狀態時,數數1到6,然後再還原。」
通過頂峰收縮來加強神經;中動,從而獲得支配肌肉的神經感覺,使肌肉充分充血發脹,最終有效地發達肌肉。這就是吉龍達理論的要義。
你在練身上其他部位肌肉時,如遇到同樣的情況,也可運用頂峰收縮法來進行突破。我想,只要按規范認真去練,奇跡也會在你身上出現。
啞鈴訓練計劃
四周訓練課程的理論基礎是重量的不斷增加:換句話說,你每周每次舉起的重量在一點一點的增加而次數在減少.第一周你可以每組做10次,第二和第三周每組做8次,第四周每組做6次.為了增強力量,舉起的重量要足以使你每組的最後兩次都感到吃力,但卻不至於使你的動作變形.根據你的體力,以每周都能多舉起5至15磅的重量為目標..
每周舉三次,每次做完休息一天.星期一和星期五做運動一,星期三做運動二.為了延長這項運動,要不斷增加重量,像上面描述的那樣循環做.每練習十周後,都要用1到2周的時間來恢復.
每次練習之前,最好根據你的喜好先做5至10分鍾輕微的有氧運動(最好能使你的上半身和下半身都能得到鍛煉的運動).練習結束後,伸展用到的主要肌肉(見43頁).
26頁圖:這項練習會給你一個你喜歡的強壯的身體
練習一:星期一和星期五
1. 用杠鈴做蹲下起. 將杠鈴放在支架上,站在杠鈴前,讓杠鈴靠在你的上半背部,雙腳自然分立,腿站直(勿彎曲).抓緊杠鈴將其架到肩膀上,兩手的距離略微比兩腳的距離寬一點.把杠鈴舉起.收縮,使你的尾骨向著地面(如圖a).用腳後跟製成你全身的重量.曲膝,降低你的臀部直到你的身體幾乎與地面平行(如圖b).腿伸直;重復上述動作.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四頭肌,二頭肌和臀部肌肉.起始重量:45至65磅.
2. 杠鈴板上壓. 平躺在長凳上,腳跟放在長凳的邊緣.將杠鈴舉過頭頂,雙手的距離比肩寬一點.將杠鈴舉高至你的胸前,停止手臂(勿彎曲).收腹(如圖a).手腕和肘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吸氣,慢慢地將杠鈴放到你的胸前.曲臂,把杠鈴放底,直到你的肘部與肩膀平行(如圖b).在你把杠鈴放下的時候呼氣;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胸肌,上肩和三頭肌. 起始重量:35至45磅.
3. 單臂練習.把右膝和右手放在長椅上,膝蓋與臀部成一線,右手在右肩前.左手拿著啞鈴,曲臀使你的後背與長椅平行.左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與肩齊平(如圖a).收縮背部肌肉,當你舉起重量的時候肩胛骨保持向後,不要轉動你的臀部和肩部(如圖b).伸直手臂, 重復上述動作.換方向,用右臂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背部中間的肌肉,後肩和雙頭肌. 起始重量:10至20磅.
4. 支撐臂屈伸推起.站或跪在一個輔助的器械上.將手臂直接放在肩膀下的底杠上,使手臂彎曲45度(如圖a).伸直手臂(不要彎曲)撐起身體(如圖b).慢慢回到初始姿勢;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三頭肌. 開始時所受到的阻力是你體重的百分之50至65(對於 130磅重的婦女大約是65至80磅).
5. 啞鈴練習.手舉啞鈴,雙腳自然分立,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掌心相對.收縮腹肌.保持肘部與肩膀水平,彎曲手臂,將杠鈴舉向你的肩膀.放下;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二頭肌. 起始重量:每隻手5至10磅.
6. 懸掛練習. 在一個雙滑輪的器械上,從鉤子的中間系兩個吊帶.若有需要,可以站在凳子上.將吊帶套在你的上臂上,雙腿下垂,身體成一線(如圖a).腿不要晃動,用腹部的力量曲膝,使膝蓋與臀部同高.進一步收縮腹肌,曲膝,將胯骨向肋骨處抬起 (如圖b).慢慢退回初始姿態;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腹肌.不要負重.
練習二:星期三
1a.高抬. 站立,雙腳與髖同寬,手臂伸直,杠鈴放在大腿前,收腹,挺胸.稍稍曲膝,使杠鈴剛好處在你的膝蓋骨之下;曲肘,將杠鈴盡可能抬高(在你的腰部和胸部之間),同時站直,並踮起腳尖.緊緊握住杠鈴,將它放回大腿的高度;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大腿肌肉,四頭肌,中肩,後腰和二頭肌. 起始重量:三組25至45磅.
1b. 挺舉.站立,雙腳與髖同寬,曲膝,肩杠鈴放在脛骨的高度(無圖例).伸直腿,完全站立,讓杠鈴挨著大腿.曲膝,把杠鈴放下;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臀部,大腿和伸肌. 起始重量:65至95磅.
2.腿部運動.躺在一個腿部運動器械上,身體成45度角.把腳放在踏板中間,分開, 與髖同寬,腿伸直(無圖例).收腹,後背靠緊椅背.放鬆操作柄.;讓重量保持在腳跟,曲膝成90度角.伸直腿,登踏板;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四頭肌,臀部,大腿. 起始重量:100至135磅.
3.收拉練習.在高滑輪的器械上系一個橫木.將橫木放在頭頂,兩手分開,比肩寬一點.坐下,大腿放在卷軸下,曲膝,腳放平.伸直手臂,向後靠,使橫木處於你胸前,手臂伸直(無圖例).收緊肩胛骨,同時手臂彎曲;向著橫木挺胸.慢慢伸直手臂;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後背中部,後肩和雙頭肌.起始重量:40至60磅.
4.傾斜運動(無圖例).在一個傾斜30度角的板凳上重復杠鈴凳上運動(練習一) .起始重量:25至45磅.
5. 支撐臂屈伸推起.(見練習一)
6.啞鈴練習.(見練習一)
7. 練習腹肌(無圖例).躺在長凳上,曲膝,,指尖放在頭後.用你腹肌的力量使上半身離開長凳.進一步,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可以放一個10至25磅的板子在你胸前.這個動作主要鍛煉你的腹肌.
31頁圖:在每次力量練習中間加入伸展練習,可以增加百分之19的力量.
給你的力量訓練打氣
研究表明人們如果重復同樣的訓練日程往往在4至6周後會感到厭煩.當你發現你的肌肉和力量沒有任何進展的時候,你就應該改變你的訓練日程了.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使你的負重練習馮家有效和有趣.
* 把日程拆開.如國你通常在一項練習中就鍛煉你所有的肌肉,那麼把你的訓練程序拆開,在不同的日子分別鍛煉你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你可能會使每個肌肉塊更長久和更強壯.
* 進步.有規律地增加重量和改變次數.例如:開始的時候,每組做12次,做四個星期;然後在接下來的四個星期,做兩組,.每組做8至10次.在你減少次數的同時要增加重量.這樣做很有效,而且可以使你保持警醒.
* 分節訓練. 做了10次之後,你的肌肉會感到疲勞,這是迅速的減少重量(減少百分之10到20),並增加2到4次.當你的肌肉已經疲勞的時候,你已經更進一步了.只能這樣做八周,然後在接下來的四周作適當的練習以避免受傷.
* 增加重量.如果你可以很輕松的完成12次,那麼增加些負重吧!當你的肌肉已經習慣於一種重量的時候,你就會感到乏味.
* 時期化 4至6周作為一個周期.每個時期做不同的練習.用在斜板上做胸部運動來代替在平板上做.用啞鈴來代替杠鈴.用四周的時間集中鍛煉力量,可以舉一個重一點的重量6至8次;8至12次全身的力量和耐力訓練..可行性幾乎是無限的.當你從不同的角度舉起不同的負重並作新的練習一鍛煉你的肌肉時,你獲得了不同的力量並且變得更強.
* 透支訓練.第一次做分開練習時,就挑戰肌肉塊的極限.然後不休息,鍛煉你想要鍛煉的那塊肌肉.例如,,在腿部拉伸器上做10次,然後在腿部壓力機上做一組10次.對你的三頭肌,可以先做一個三頭肌拉伸練習,然後再做一個胸部練習.這會增加你的胸肌力量.(做六至八周)
* 放慢動作.用10秒鍾舉起這個重量,然後用4秒鍾把它放下.這迫使你依賴肌肉的力量,而不是運動量.這與傳統的用2秒鍾舉起來再用4秒鍾放下相比,可以使你的力量提高50%.每組只做4至6次,並且將這項嚴酷的訓練限制在6至8周,然後回到8至12次的訓練項目以恢復體能.
❼ 怎樣鍛煉引體向上
要想練好引體向上,必須知道做引體向上需要哪些肌肉用力,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則會比較快的練好它。
引體向上從握杠形式上分為二種,一種手心向前,稱之為正握。一種手心向後,稱之為反握,這二種方式,分別用到的肌肉是不同的。
一,正握,主要用到背括肌,次用二頭肌,胸肌上半束。
二,反握,主要是二頭肌,資助用胸肌上半束,背括肌。
綜上所述,我們就可以通過練習背括肌,二頭肌,胸肌來達到練習引體向上的目的。方法如下:
1,俯卧撐,主練胸肌,10-20個一組,3-4組,
2,啞鈴劃船,主練背括肌,10個一組,5-8組,
3,啞鈴臂彎舉,主練二頭肌,10個一組,5-8組,
如果沒有啞鈴,找一個書包或者桶裝重物來練也成,主要練法可以找下視頻來看。
這樣練一些時間,就可以做上來了,以後的練習中,建議這些也一起練,對提高成績很有幫助。另建議正反握都要練,這樣出來的肌肉才會均衡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