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旋風踢創新教學方法

旋風踢創新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7 14:56:47

❶ 跆拳道中旋風踢的動作分解

  1. 攻方左腳向右腳右側前方跨一步,左腳內扣落地。

  2. 身體向右旋轉180度;左腳落地的同時右腿隨身體繼續右轉向右後擺起。

  3. 此時身體以轉動360度,左腳蹬地起跳,順勢在空中用左橫踢擊打對方腹部或頭部,右腳落地支撐。


動作要領

1)功放上步轉體動作要迅速果斷,左腳內扣落地時腳跟對敵。

2)右腳隨身體又轉向後右側擺起時不要太高,以能帶動身體旋轉起跳為宜。

3)左腳蹬地起跳,身體騰空,但不過膝,目的是快速旋轉出腿。

4)左腳橫踢時,右腿向下落地,要快落站穩,即橫踢目標的同時右腳落地。

易犯錯誤

1)左腳上步內扣落地角度過大,使後面的動作改變方向。

2)上步,轉體,擺腿,起跳動作不連貫,動作幅度過大。

3)左腿橫踢沒有利用轉提輕跳的順勢力量,打擊力度不夠大。

攻擊部位

腹部、頭部、胸部。

輔助練習方法

1)兩人配合練習,雙方都穿護具,先分解練習每部分動作,擊

旋風踢

打的力量要小,然後將動作完整成套練習,要求動作輕快,迅速果斷,並適當加大打擊力度。

2)利用腳靶和沙袋練習:用腳靶是,持腳靶一方的位置固定,練習者根據適當的距離站位,然後用連續動作擊打腳靶;利用沙袋練習時,練習者站在適合的位置,然後按動作規格要求快速有力的完成動作,最後的踢擊要發力,迅速。

如何練習旋風腿

旋風腿練習方法如下:
1、首先在做旋風腿之前,去操場上跑幾圈,等跑出汗了之後,去操場外面的欄桿處壓壓腿,把腿壓成一字形。
2、接下來就是做好格鬥式:左腳向前,右腳在後,倆腳成一條直線,雙腳尖著地,兩腳微微彈起;左手前伸,與肩同高,右手護住右臉。全身放鬆,准備戰斗。
3、接下來,頭向右向後轉,接著帶動肩往右往後轉,在帶動胯和腿一起往右往後轉,腿在往右往後轉的時候開始慢慢的抬起,劃弧度,等腿被頭和肩帶動轉到當初做格鬥式的正面時,抬到最高位置。
4、腿抬到最高位置的時候,速度要快,要瞬間,以弧度的形式抬到最高點,腳尖著地,與地成90度角,右腳膝蓋與胸同高;同時在右腳抬到快到最高點的時候,左腳在空中踢出,直踢對手腰部和肋骨部位,踢出的時候整個人是懸浮在空中的。
5、旋風腿踢出後,再雙腳同時落地,剛開始練的時候,可以按上面的細節一步一步來,等熟練後,整個旋風踢腿法必須在0.1S只能踢完,而且踢出的腿法,不能亂踢,要達到想踢那個部位就踢哪位部位的境界。

❸ 單腳旋風踢怎麼踢啊有人可以幫幫忙嗎

1, 高、飄、快、脆、穩是高質量完成旋風腳所必須達到的要求,高質量的旋風腳對於套路常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練武者練好旋風腳是十分必要,但練好該動作不是一件易事,必須有正確的方法和手段。為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這一難題。

2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 觀察法 歸納整理法

3 身體素質訓練對旋風腳技術的影響

我們要作好難度較大的旋風腳,必須有較好的身體素質,騰空而起不僅需要腿部力量,還需要腹肌和其它肌群的力量及柔韌、協調、速度等素質。

3.1 力量練習

通過田徑運動中的多級跳、短距離沖刺跑、變速跑以及摸高等發展下肢肌肉的爆發力和速度耐力,對青少年來說可用爬山、跑台階等有趣的活動來發展下肢力量。

3.2 柔韌性練習

「練拳先練筋」,武術柔韌素質的訓練著重於肩、腰、腿,方法主要有被動和主動兩種形式:被動形式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採用搬、壓、撕、拉等,增大肌肉伸展和關節的活動范圍;主動形式是壓、耗、控等,自我控制肌肉的收縮,緩慢的拉長肌肉和結締組織。一般較多的採用後一種慢張力法,其好處有三:(1)超越關節伸展限度的危險性教小;能減少損傷和劇痛。(2)作用於牽張反射。(3)能有意識的放鬆對抗肌,使之慢慢的盡可能的拉長肌纖維。

3.3 協調性練習

採用助跑接起跳擺、收腿擊響,以提高助跑與起跳的連貫性和銜接能力。能夠做到 收縮的肌肉收縮,不該收縮的肌肉放鬆,並且肌肉的收縮程度和持續時間達到恰到好處,這時就能達到協調美觀了。

3.4 旋風腳擺腿練習

大致可分負重擺(用1~2千克的沙袋綁小腿練習里合腿、外擺腿等,以增強收擺的力量與速度,左右腿都可以練習),快速擺(不負重,快速擺腿主要是提高擺腿的速度和掌握擊響腳的空中位置和時機)包括里合腿,里合拍腳,轉身里合拍腳,轉身騰空里合腿等。

4 旋風腳技術動作的描述

旋風腳的動作結構較復雜,以右旋風腳為例說明,其整個動作包括上步起跳、身體騰空轉體里合腿、落地三部分。

4.1 上步起跳

踏跳在空中的旋轉能量,主要是從地面獲得的,包括上步掄臂、擰腰、轉體等一系列動作。在左腳向左上步的同時,左手由前向上擺起,右臂擺拳伸直並向後擺動。同時右腳上步,身體向左後轉體180度,腳尖內扣,膝關節微曲,准備起跳,同時左腳提起向上方主動擺動。

4.2 轉體騰空里合腿

踏跳瞬間,隨著腳掌碾轉地面,主動擰腰、轉髖、猛力蹬地,並伸直髖、膝、踝關節,由下向上、由外向內呈扇形擺動,同時兩手臂分別經下向上用力掄擺。當身體旋轉到180度後,里合腿要盡量靠近身體,當里合腿繞髖關節轉動180度後,腳掌內扣,左手在臉前迎擊右腳掌,轉體270度時擊響(右腿里合腿時要注意擺動幅度成扇形,腿伸直、輕松、快速並貼近身體;擊拍時要准確響亮,擊響點靠近頭部)。

4.3 轉體落地

空中擊響後,兩腳在空中開始下降,並在騰空旋轉的情況下輕落、站穩。落地方法根據練習的深度不同分為三種,第一種:初學時,因為腿部力量、柔韌性、全身協調性等原因,不可能一下達到動作要求,做到左腿自然下落著地,轉體90度擊響即可;第二種:當能夠較熟練的完成騰空動作時,可雙腳同時落地;第三種:具備了一定的騰空高度和較好的爆發力時,右腿快速里合擊響後先於左腿落地,不論那一種落地姿勢均應注意落地時前腳掌著地緩沖,以保護踝、膝、關節。

5 旋風腳技術的理論分析

5.1 助跑

旋風腿的助跑對騰空動作的完成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助跑的每一步與它的步長、時間、速度有密切的關系,以三步助跑為例研究:(見下表)

助跑步數與步長、時間和速度的關系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備注

步 長 123.5厘米 162.5厘米 71.5厘米

時 間 0.44秒 0.29秒 0.21秒

速 度 2.80米/秒 5.50米/秒 3.40米/秒

從上表可以看出整個助跑的水平的速度的獲得取決於第二步的完成情況。旋風腳的助跑步幅應是中、大、小組成,而速度變化節奏非常鮮明、強烈是一個緩、快、慢的節奏。

5.2 擰腰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講,可以得到一個來自身體的旋轉速度,這涉及到轉動力學中的動量距的問題。身體要旋轉,必需有一個外力來產生角動量,這個外力只能來自腳下,通過腳與地面的摩擦等外力使腰擰轉。這就是常提到的「力發於根節」。因此練習旋風腳時,起跳腳要稍內扣,感到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這個力可以加大腳與地面的摩擦力。

5.3 起跳

起跳是旋風腳技術的核心問題,起跳動作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起跳的高度,從而制約動作完成的質量。起跳瞬間頭上頂:頭正、項直、顏收,有意識的保持一股向上頂的勁,不僅能使人體自然中正。運動中易於變換重心,身體更靈便、輕巧,而且能振奮精神,歸沉內氣,運化自然;起跳腿(右腿)足趾屈肌群的收縮力要特別強,要發揮利用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三頭肌等肌肉的收縮力量,達到較理想的騰空高度。

起跳腿在著地起跳過程中,人體重心是三維運動,其合速度是沿矢狀軸、額狀軸、垂直軸的分速度所構成,此時,左腿的擺動目的是盡可能增大沿垂直軸方向的速度。

5.4 空中里合腿

.腹部肌肉收縮,背部、臀部肌肉拉伸,注意主動肌和對抗肌的協調配合,興奮——抑制相互轉化,還要注意上肢協同配合等。空中旋轉擊響要快,因為空中的動作本身是快的,稍有遲鈍,身體會迅速下降,不宜完成動作或動作完成倉促。

5.5 落地的動作

旋風腳接豎叉或馬步。在完成動作的整個過程中,落地動作的穩定性主要取決於騰空動作的跳躍動作、落地的准確程度。如果我們完成騰空動作時騰空旋轉過了頭,則會產生慣性的外力距,這力矩就很容易使運動員身體傾倒,失去平衡。而如果旋轉不足,則會使身體轉體不夠,又易形成重力距,造成身體後倒,失去平衡。因此騰空跳躍動作完成的准確與否是取得落地動作穩定的前提條件。另外,落地動作的准確性也很關鍵,如果落地動作(通常是劈叉、馬步等)姿勢不準確,低頭俯腰,則落地的技術動作也不易穩定。所以,要解決騰空跳躍動作落地穩定性的問題,就必須要從跳躍 動作和落地動作這兩個環節的准確度上下功夫。

5.6小結

我們將上述全過程用運動解剖學的知識簡言之:實際上是下肢旋內的動力性動作。在里合的整個過程中,人們沿垂直軸旋轉360度。其生物力學特徵是大關節帶動小關節,大肌肉帶動小肌肉。

6 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6.1 踏跳後上體後仰,右腿屈膝

一般是由技術要領不對或柔韌性較差造成的,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練習:(1)加強柔韌性練習,使單腿里合腿高過頭(注意右腳成扣腳型),並在空中運用是不用費很大的力量去做。(2)多做騰空轉體里合腿,充分放開去做,體會頭上頂,上體直立。腿被動里合的感覺。特別注意右膝伸直(可以不拍腳)。(3)進行保護練習,體會整個動作的要領。

6.2 起跳後身體向前竄,不騰空。

這方面原因很多,起跳時制動不夠,柔韌性差,使腿法動作慢,腿部力量不夠等。初學者要搞清自己造成錯誤的原因,「對症下葯」的克服。起跳時制動不夠,可做助跑、起跳、翻腰練習,注重起跳的高度,柔韌性差可採用正側壓腿,正側踢腿及里合外擺腿的交替練習法。腿部力量差可做一些素質練習,負重提踵、沖刺跑、蛙跳、跳繩等。

6.3轉體角度不夠,上下配合脫節

主要因為動作不協調。主要表現為腿動先於腰動,制約腰動,教學訓練是注意強調雙臂向上掄擺配合,腰動帶動腿動,讓右腿在腰的帶動下被動超常速里合。上下肢用力協調,提高身體旋轉能力。

6.4 完成動作後重心不穩

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雙腳落地,後單腳起,單腳落,利用好運動的慣性順利銜接後面的動作(豎叉,馬步等)。

7 建議

7.1起跳前的助跳動作要輕松自然,速度逐漸加快,全身要協調配合,這樣對完成起跳的作用大。

7.2起跳的速度快,爆發力大,因而向上的初速度就大,擺動腿不僅上擺,還要幫助起跳。

7.3空中旋轉擊響要快,稍有遲鈍,身體會迅速下降,不易完成動作。

7.4落地要穩,落地時前腳掌著地,再過渡到全腳著地,這樣就比較穩。

7.5要練好旋風腳,首先要練好相應的一系列基本功,如里合腿、里合拍腳、轉身里合拍腳、轉身騰空里合腿、騰空轉體跳躍等。

❹ 跆拳道旋風踢踢法

跆拳道旋風踢指的是360旋踢,1、旋轉速度;2、起跳時機;3、空中平衡。旋轉、起跳、踢腿的節奏感要找好,一氣呵成,才能有速度、有力量。先說旋轉,是一口氣旋轉過去的,中間毫無停頓,很多初學者都是踮幾次腳轉過去,那就不是旋轉踢了,根本就是踮了幾下腳的騰空橫踢。旋轉練好了,再說起跳,很多初學者旋轉轉得好好的,到起跳就停頓了,然後再騰空橫踢,那旋轉就失去了意義。要練起跳的感覺,有個小竅門:讓陪練拿兩個小腳靶,一高一低,以右腿踢打為例——旋轉的過程中,先用左腿踢低靶,然後立即右腿騰空踢高靶,反復練習,不斷聽到很有節奏感的「啪、啪」兩響,慢慢把腳靶升高,然後試著把低靶撤掉,只踢高靶。這個不僅能練旋轉踢,對旋轉踢單腳落以及將來更高級腿法540,都很有幫助。呵呵,好好練,加油!

閱讀全文

與旋風踢創新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殼包漿方法 瀏覽:430
羽毛球空手訓練方法 瀏覽:385
在雲南種菜有哪些方法 瀏覽: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54
十種頸椎病治療方法 瀏覽:454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1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6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7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4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5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5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6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3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5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6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8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2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5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