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鍍氰化銅分析
1ml鍍液+100ml純水+1g過硫酸銨 配好後最好加熱煮沸並靜置幾分鍾後再加指示劑滴定,因為氰化亞銅這時是以絡合狀態下存在的,且很穩定,EDTA還沒辦法把他從氰根裡面搶過來,加過硫酸銨的目的就是為了破氰,將銅離子解放出來,並且將一價銅氧化成二價銅,銅離子都變成游離狀態才可以滴定,但反應需要時間,你得給他時間,加熱可以加速反應。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❷ 電鍍、氰化鍍銅陽極有黑色膜加入硫化鈉處理(在氰化鈉游離25時候)也沒有效果有人知道嗎請給出正確答案
說明陽極鈍化了,適當添加陽極增大面積,增加游離氰化鈉可以解決。
❸ 鍍銅工藝的氰化鍍銅工藝
氰化物鍍銅是應用最早和最廣泛的鍍銅工藝方法。鍍液主要由銅氰絡合物和一定量的游離氰化物組成,呈強鹼性。由於氰化根有很強的活化能力和絡合能力,所以這種電鍍方法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溶液具有一定的去油和活化能力。其次,由於這種鍍液應用了絡合能力很強的氰化物,使絡離子不易放電,這樣,槽液的陰極極化很高,具有優良的均鍍能力和覆蓋能力。
❹ 氰化鈉的氰根怎樣測定
根據氰根離子大致濃度,取部分樣溶於水,加鹼調pH值為鹼性,滴加試銀靈約4滴,用低濃度的硝酸銀滴定,滴定終點看顏色的變化即可,計算方式是1mol銀消耗2mol氰根。這個是測游離氰的方法。
好像還有專門的氰根測試紙
❺ 電鍍:前處理鹼性陽極去油的陽極板析出銅.幾小時後溶液變藍色
銅要用陰極電解的,你用陽極電解當然會腐蝕銅,銅離子進入了溶液,陰極上(你說的陽極板)當然會析出銅
❻ 求 氰化亞銅的 鑒別 方法及其標准
【中文名稱】氰化亞銅
【英文名稱】cuprous cyanide
【結構或分子式】
【密度】2.92
【熔點(℃)】473
【性狀】
白色粉末。
【溶解情況】
不溶於水和稀酸,溶於熱鹽酸、氰化鉀溶液和氨水。
【用途】
用於鍍銅,並用作化學試劑。
【制備或來源】
將亞硫酸鈉溶液和氰化鈉溶液加入硫酸銅溶液沉澱而得。
【其他】
有劇毒。在硝酸中分解。
❼ 如何配製電鍍銅鋅合金液
氰化鍍銅-鋅合金溶液的配置如下:
1.將氰化鈉用水溶解後,取2/3溶液來溶解氰化亞銅,將餘下的1/3溶液來溶解氰化鋅,然後將兩種溶液合並;
2.將碳酸鈉、酒石酸鉀鈉、氫氧化鈉溶解後加入槽中;
3.加入氨水或氯化銨;
4.將槽液稀釋至總體積,以小電流密度電解數小時候進行試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