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談小學語文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方法
(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游戲、交往、旅遊、實習、見習、練習、作業等)
(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路、多媒體)
(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
(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盧仲衡、魏書生)
(八)其他教育教學的方法舉隅: 1、語感教學法 (洪鎮濤、王尚文) 2、思路教學法 3、情感教學法 (於漪) 4、案例教學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點撥教學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學法 (李吉林) 7、導讀教學法 (錢夢龍) 8、目標教學法(布盧姆) 9、反饋教學法(劉顯國) 10、問題教學法(杜威、馬赫穆多夫) 11、欣賞教學法 12、活動教學法 (杜威) 13、點面教學法 14、愉快教學法 (上海一師附小等) 15、成功教學法 (上海閘北八中) 16、整體教學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學法 (美國的斯萊文、前蘇聯阿莫納什維利) 18、啟發式教學法 (《學記》、柏嘗試教學法拉圖)(邱學華) 19、設計教學法 (克伯屈) 20、發現教學法 (布魯納) 21、創新教學法 (奧斯本、吉爾福特、陶行知) 22、差異教學法 (華國棟) 22. 單元教學法 23. 比較教學法 24. 程序教學法(普萊西、斯金納) 25. 直觀教學法 26. 圖示教學法 (王松泉) 27. 暗示教學法 (洛扎諾夫) 28. 競賽教學法(羅樹根) 29. 大語文教學法(張孝純) 30. 非指導性教學法(羅傑斯) 31. 掌握學習教學法(布盧姆) 32. 道爾頓制教學法(柏克赫司特) 33. 有意義學習教學法(奧蘇貝爾) 34.遷移教學法 (馬芯蘭) 35.嘗試教學法 (邱學華) 36.學導式教學法 (胥長辰)
Ⅱ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時間 執 筆
教學內容 26.「紅領巾」真好
教學目標 1. 認識「嘰.喳」等8個生字,會寫「羽.領」等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
3.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我們要保護鳥類,並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2課時 個性化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小鳥美麗可愛,叫聲婉轉動聽,還能捕捉害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你們喜歡小鳥嗎?最喜歡什麼鳥?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學生說自己最喜歡的鳥,並簡單講述理由。
2、師:老師也准備了一些小鳥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
出示媒體資源中的欣賞圖片:
師:看了這些可愛的小鳥,你有什麼感受?
生答,小鳥惹人喜愛,要愛護它們等等。
3、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愛鳥護鳥的課文,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紅領巾」真好》。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理解「紅領巾」的意思。
提示: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這里的「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
4、提問:看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什麼?
生思考、回答。如:誰贊揚少先隊員真好?為什麼要贊揚他們?
師:下面你們就帶著這兩個問題,自己輕聲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藉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准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
2、利用媒體資源中的讀一讀部分,教學生字詞。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讀後評議,注音糾正錯誤讀音。
4、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范讀部分,更正讀音。
三、指導朗讀
1、齊讀第一節第一句,讀出設問的語氣。
2、師:從課文中哪些詞看出小鳥最快樂?
要求學生輕聲讀一讀課文,畫出表現小鳥快樂的詞句。
3、指名朗讀課文,說出表現小鳥最快樂的詞句。
提示: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邊唱歌,一邊梳理蓬鬆的羽毛。
4、指導朗讀
師:清晨,小鳥快樂地唱歌,蹦跳,它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們要用輕松愉快的語氣朗讀第一節。
齊讀、分組讀、個別讀。
5、師:剛才我們用「讀-畫」的方法學習了第一節。下面用同樣的方法自己讀讀第2、3節。
6、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勾勾畫畫。同桌可以互相討論。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指導語氣。
第二節中表現小鳥活躍的詞語有:「撲稜稜」(小鳥扇動翅膀飛翔)、「飛來飛去」。它們這么活躍是為了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
教師補充鳥類是如何捕捉害蟲、保護樹林的。
教師補充鳥類是如何捕捉害蟲、保護樹林的。
朗讀時速度較快,體現小鳥捕捉害蟲時非常忙碌。
第三節中勾畫出是「是『紅領巾』」來放鳥巢」。少先隊員一大早來到樹林里,是為了安放鳥巢,讓小鳥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窩。他們還插上木牌,宣傳「不許打鳥!」讓小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不許打鳥」是嚴厲禁止打鳥,朗讀這句時語氣要堅決。「『紅領巾』真好!」要讀出贊揚少先隊員的語氣。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齊讀、分組讀、個別讀。
四、指導寫字
1、啟發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護、活」的字形。
「羽」是兩個「習」;「歌」是「哥」加欠字旁;「護」是提手旁加「戶」字;「活」是把「話」的言字旁換成三點水。
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躍:右邊是「夭」(「笑」的下邊),不是「天」。
保:右邊不要寫成「果」。
寫:上邊不要寫成寶蓋兒。
2、指導寫課後練習第2題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範字再寫1個。重點指導寫好以下幾個字。
「歌」、「羽」、「新」三個字要寫得左右相等。「活、躍、保、護」四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歌」和「新」的筆畫較多,要寫緊湊些。
五、實踐活動
1、師:同學們,每當我們到郊外遊玩的時候,會發現在藍天白雲下面,除了綠樹紅花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小鳥。它們不僅是人類的朋友,還是環境的衛士。你也是一位「紅領巾」,也想得到小動物們的誇獎吧?讓我們行動起來,和文中的「紅領巾」一樣,去愛護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吧!
課後同學們可以自己動手做鳥巢和廣告牌,到樹林放置鳥巢,插上「不許打鳥」的木牌。
2、在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麼》或有關鳥類知識的書籍,在活動課上向同學們講鳥類趣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上課前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也來了想知道他是誰嗎?看--是誰?師:想不想和小鳥一起到美麗的大森林裡去看一看?
生:想。
師:但是小鳥說了,小朋友必須先闖過它設得兩道關才能和它一起去。咱們要不要闖關?有沒有信心?
第一關:讀生字
生字卡片出示:羽毛、紅領巾、捉蟲、梳理、活躍、機靈、清晨、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師:像蹦蹦跳跳這樣得詞語你還能說出哪些?
指名答。
師:大家的表現棒極了,那就讓我們和小鳥一起唱著歌走進大森林,再次走進26課《「紅領巾」真好》(板書課題)
二 、學習課文
教學第三小節
1、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師:「紅領巾」真好,是誰在誇紅領巾真好?為什麼誇紅領巾真好?請同學們趕快打開書看一看,讀一讀,找一找,劃一劃。誰找到了?快說給大家聽吧!
生:小鳥誇紅領巾、放鳥巢、寫木牌…
師板書:放鳥巢、寫木牌。師:你能結合圖片,用「因為…所以…小鳥誇紅領巾真好』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同桌間互相說一說。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文中是怎樣寫得呢?誰能讀一讀?
生:讀課文…(師指導朗讀)
師:請大家齊讀這一小節。
學生齊讀第三小節。
2、背誦第三小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聽,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趕快練習吧!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生:練習背課文…
師:誰願意試試?
生:背誦課文…
師:清晨,紅領巾早早來到樹林里,手捧鳥巢,肩扛木牌,給小鳥安家,宣傳「請愛護小鳥」。你知道紅領巾為什麼這樣做嗎?請再讀課文,和你的小夥伴交流討論一下,誰能說說?
生:交流討論…
師:課文中是怎樣說小鳥活潑可愛的?
生讀課文第一小節
師:小鳥是那麼可愛,告訴老師你們喜歡小鳥嗎?大家都喜歡它,那該怎樣讀出這種語氣呢?誰願意試試?
生讀課文,學生評議。
師:小鳥的樣子多可愛呀!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鬆得羽毛,你也用一會兒…一會兒…說一句話好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生:匯報。師板書:可愛的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生:還因為機靈,紅領巾…師板書:機靈的。
師:課文中是如何說的?
生讀課文第二小節,師指導朗讀。師:誰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生:朗讀課文(師放配樂)。
背誦課文
師:讀得太好了,老師發現有的同學能背一句話,有的能背一小節,想不想把全篇都背下來?
學生練習背誦課文。指名背誦,齊背。
三、情感升華,拓展思維
師:文中的小鳥兒在紅領巾得關心、愛護下,快樂的生活在大森林,可是有一隻小鳥卻無家可歸了…播放媒體資源中林中小鳥視頻2師:看了這個短片,你有什麼感受,你想說點什麼嗎?
指名回答。
四、 總結
師:對呀!小鳥是人類的朋友,是樹木的醫生,森林的衛士,我們應該像課文中的紅領巾那樣愛護它、保護它,同時也要愛護其它小動物,愛護它們,就是愛護我們自己,讓我們和動物成為永遠的好朋友吧!
課後反思:
Ⅲ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相關如下: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Ⅳ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教學方法分類有: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語文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Ⅳ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情境創設「真」,教學獲效益
所謂「真情境」,是指它貼近學生真真切切的生活。教育家劉國正指出,生活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源頭,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於生活的一種工具。創設生活化的「真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隨時學習語文,把課堂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這樣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
二.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實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師展示,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展示。
三.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圖畫內容應該是課文的精髓。所設計的圖畫要形象生動、色彩鮮明,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激發學生的愉悅情緒。在創設情境時,還必須有老師形象、生動的語言渲染,這樣才能有效地再現課文中用語言描寫的情境。
四.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以系統的聲音旋律為媒介來塑造形象、傳達情感、反映生活的時間藝術,與文學有共同之處。運用音樂來創設情境、烘托氣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課文中的形象、畫面及表達的感情。
Ⅵ 小學教育學《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教學方法的類型有哪些具體分析
摘要 1、講授法:
Ⅶ 五年級語文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黃甫全教授提出的層次構成分類模式: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