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析零件質量方法

分析零件質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31 18:37:24

1. 求機械零件加工的質量分析論文

電火花曲面展成加工的研究 來源:福建泉州華僑大學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作者:劉石安 【摘 要】研究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工藝,探索大面積曲面銑削加工方法,加工路徑直接由通用模具設計軟體生成,電極損耗補償按加工路徑均勻遞增補償法計算。【關鍵詞】電火花加工;電火花銑削加工;電極補償 http://www.suzhou-mould.com/tech_detail.asp?keyno=83電火花成形是模具型腔加工的主要方式,其加工質量關鍵之一是電極的製造,由於粗、中、精加工時的放電間隙不同,電極尺寸也應不同,因此需製作多個電極才能最終滿足加工精度的要求。特別是型腔加工面積較大時,有時還必須使用分割電極加工法,依次完成型腔各個部分的加工。由此使電極製作成本增高。分割電極加工時,型腔表面還會產生接縫以及電極二次裝夾重復定位精度問題,這些都會影響電火花成形加工的質量。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模具型腔加工有了新的工藝方法——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即用簡單電極展成復雜型面。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工藝的關鍵是加工路徑的生成和電極損耗的補償。對此國內外許多電加工學者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研究,如研究等損耗分層加工模型以及基於該模型建立加工路徑生成的專用CAM軟體,研究電極損耗精密檢測技術、在線電極補償等[1~4]。數控電火花銑削工藝可進行修尖角加工、窄縫加工及側面伺服加工等,但本文更關心的是空間直線伺服進給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集中於空間曲線軌跡加工方向、空間曲面展成加工方向,探索型腔型面的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工藝。本文引用金屬切削加工中心的工藝路線,應用通用的模具加工軟體UG造型,生成加工路徑,並將加工代碼編譯成具體機床的數控指令。在電極損耗補償方面,只考慮Z軸方向的補償,並提出沿電極加工路徑、按軌跡路程均勻遞增補償電極損耗的方法。1 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工藝加工中心的銑削加工工藝已很成熟,故將其引入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工藝中。經過研究和實驗,已證實輪廓加工、挖槽加工、沿曲面加工、修邊、去殘留等加工問題都能用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方法解決,也就是說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中的加工路徑生成問題可以用通用模具加工軟體解決。值得注意的是電火花銑削加工並不等同金屬切削加工,由於放電間隙和電極損耗的存在,會對型腔尺寸精度產生影響,因此在給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編程時必須注意如下問題:(1) 加工餘量。該參量的最小值要求大於放電間隙,超精加工時加工餘量並不為零,且前一道工序要給後一道工序留下餘量。(2) 加工方式。在輪廓加工或挖槽加工時可以選擇生成圓弧段程序。而在沿曲面加工時必須選擇直線加工方式,包括切入切出程序,即程序段必須是空間微直線段,這也有利於電極損耗補償計算。(3) 加工精度。加工精度越高,弦線對空間曲線的逼近度越高,空間微直線段越多,程序越長。實際加工時,粗加工可以選擇低一點的精度,以減少程序段數。(4) 殘餘波峰高。該參量指刀具橫向進給量,其值越小,加工曲面越光順。該參量也可以用刀具直徑的百分比表示。(5) 電極尺寸。本文要求每次加工編程時輸入電極直徑的實測值,這樣可讓電極損耗補償計算只須放在Z軸方向。(6) 電參量和電極長度補償。電參量的選擇要參考加工餘量,超精加工時要選擇正極性加工方式,要用電子的能量去修平放電痕凸起。電極損耗補償值依工藝經驗而定,它與電參量、電極材料對及工作液等相關。電極損耗補償值均勻插入每個微直線段端點上。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編程路線(圖1)按上述6個方面要求設置參量,就可生成粗、中、精加工路徑及機床數控指令。加工餘量、加工方式、精度、殘餘波峰高、實際電極尺寸 零件毛坯 UG-NX 刀具路徑補償軟體 電參數 刀具長度補償值輸入 電火花數控銑削加工程序 圖1 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編程路線用模具軟體UG設計了一空間曲面,上有「電火花」字樣。為體現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能力,將所有工序全部採用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方案。粗加工用ф14mm電極,按挖槽採用分層加工,橫向進刀為電極直徑的80%;中精加工用ф8mm和ф4mm的端電極,按矢量、沿曲面方式加工,橫向進刀分別為電極直徑的8%和2.5%。圖2為中精加工刀具路徑。電極ф8mm,E293 電極ф4mm,E250(a)中加工 (b)中精加工電極ф4mm,E250 電極ф4mm,E200(c)中精加工 (d)精加工圖2 電火花中、精銑削加工刀具路徑在圖2d中左下角有一塊粉紅色的殘留區域(在曲面曲率較大凹處),該區域端刀無法深入,因此在精加工之後還需要再用ф4mm指狀R刀電極進行最後的光整和去殘留加工。另外,在同一加工餘量條件下,工藝上還要求生成反向刀具路徑,進行反向銑削加工,消除前一道工序正向加工時因電極損耗而產生的階梯波浪面,以提高表面形狀精度。2 電極損耗補償對策2.1 電極損耗的影響在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過程中,放電一般發生在電極端部前沿尖角處,電流密度較大,放電集中度高,存在著較嚴重的電極損耗現象。在加工的開始階段,工件材料去除量較大;在加工的末尾階段,工件材料去除量最小,因此實際加工面是一個「斜坡面」,如圖3A表面所示。在A表面與B表面之間是本道工序的未加工區。顯而易見,電極損耗影響加工精度。電極補償過量面C 無電極損耗理想加工面B 沒有補償的加工面A h1當前層厚度h2下一層厚度 圖3 電極損耗補償控制參考面2.2 電極損耗補償的目的一方面可控制每一層銑削加工的尺寸及形狀精度,另一方面還可給下一層銑削加工減少加工餘量累計負擔。電極損耗補償值的給定應按不過度補償為原則,即其值應小於本層加工量與下一層加工餘量之和。2.3 電極損耗補償計算的方法沿曲面銑削加工時按直線方式生成加工路徑,所有程序段都是空間微直線段,假設在加工路徑相對較長的條件下,電極損耗沿路程均勻分布,其補償值沿軌跡,按路程均勻遞增補償到每段空間直線終點上,那麼電極損耗補償值在第i程序段的值為:△i=(△/∑Lk)·(∑j=0→iLj)式中:△i為第i程序段的電極損耗補償值;△為當前層銑削加工電極損耗預估值;∑Lk為當前層總的加工路徑長;∑j=0→iLj為電極在第i程序段已走過的加工路徑長。△值與電參數和加工路徑長度有關,主要用於電火花中、精加工;超精加工時其值設為零。△i值用於第i程序段的電極損耗Z軸方向的補償值,是用離線補償計演算法得到的。3 電火花曲面銑削加工工藝實驗工藝實驗在RobForm30三軸數控電火花成形機上進行,用UG軟體造型、生成加工路徑文件,選用專家系統生成的加工餘量和電參數,再經電極損耗補償處理,生成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程序代碼。表1 是實驗選用的加工參數。在精加工中去除的工件材料厚0.016mm,而預估電極損耗△取值0.05~0.07mm(實驗值),實際的加工路徑總長約為45000.00mm,如按理論計算,每100mm長得到0.10~0.16μm的補償,18000條程序平均每條得到0.0025~0.0038μm的補償,因此,如果按規格化計算,那麼只有刀具加工很長一段距離之後,刀具電極才會作出實際意義上的補償,真正作出實際意義上補償的程序段比例很低。表1 電火花銑削加工參 mm 加工類型 加工餘量 電參數 電極補償粗加工粗加工中加工中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 0.800 E383 0.500 0.400 E373 0.250 0.200 E293 0.100 0.150 E250 0.075 0.134 E220 0.050~0.070 0.122 E200 0註:電參數採用RobForm30電火花成形機規准。粗加工時電極補償視具體情況而定,首先選擇補償方式加工,補償取值一般小於加工餘量,如果電極損耗較大,電極端面圓角過大,此時應更換電極,Z軸重新對零位後,再進行加工。超精加工時只需生成正、反向加工刀具路徑,來回打光打拋曲面。實驗中還加入了輪廓加工、殘余加工、修邊,並考慮了加工精度設置、最大微直線段長度設置等內容。電極製作部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故自製了機上修磨裝置,依據銑床刀具工具磨原理,設計有「電碰」定位基準,可精確定位,可修整電極圓柱面,也可修整電極端部球面。但由於銅電極在機械力作用下容易變形讓刀,因此只成功修整了φ5~8mm指狀棒電極。圖4是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的實物照片,是一個面積約為100mm×70mm的曲面。

2. 運用統計分析法進行零件加工質量分析與廢品率計算問題怎麼解決啊

比如有N 件產品, 有 N1 件廢品。從中抽取R 件來視察。Qk 表示廢品的概率, K 件廢品
Qk= 分子『是 (N1中任取K 的組合) X (N- N1 中取 R-k 的組合 ),分母是 N 件中取R的組合。
例如,100件產品中有2件次品,現在抽取50件,那麼廢品數K 的范圍是 0,1,2 件。注意廢品數是0和2的概率是一樣的。
Q0= (1x98!/50!48!)/(100!/50!50!)=50*49/100*99=0,24747...=Q2
Q1= (2*98!/49!49!)/(100!/50!50!)=50/99=0,50505

3. 根據零件圖,分析此零件的加工精度,如何保證質量

外圓粗車---打頂尖孔---調質---精車---車螺紋---(兩個30k6留磨加工餘量)---研磨頂尖孔、磨外圓30k6達圖(頂尖孔定位)。

4. 質量分析方法有那些

質量分析方法有:因果分析圖、主次分析圖、質量直方圖。

5. solidworks中如何定義零件的質量以及其他應力分析所需要的屬性值,還有那個輸入運動載荷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選項里可以定義零件的密度,質量就可以計算出來,其它的分析功能載荷就是你想要多少載荷輸入進去,如果設計的不合理就不會發會斷裂,損傷;這時就要重新設計直到可行為至。一般運行模擬後電腦會給出數據的,這人數據還要你自己進行分析,電腦只是你的工具,要根據現實的情況進行分析,如突發情況的的載荷,還有安全系數,承載受力比等;

6. 典型質量分析工具有哪些

一般典型的分析工器具,有一些電腦版的WPS以及表格處理的文檔。

7. 機械產品質量檢測的方法,如一個零件怎麼檢測,合格不格等等,

目前,很多製造業企業都有對產品的缺陷率(壞品率)進行統計和分析,但常是每個產品的負責人單獨進行自己產品的統計分析,或是每天記錄到電子表格里,相應的負責人只是監控每天的產品的合格率,以下要介紹的是一些可以進一步對產品的缺陷進行監控和分析的方法:
1、首先企業要對產品的缺陷進行整理和處理,進行必要的編碼工作,統一各部門對缺陷的描述,以方便在企業內部的交流,缺陷的編碼工作要在各相關的部門先搜集相關的信息,然後建立一套規則進行缺陷的編碼,此項工作一般是由質量部門(QA)負責統籌;
2、 由生產負責部門對各產品進行每天的數據搜集和統計工作,目前大部分企業是做在電子表格中,但也有些公司只是用紙張來記錄,此方法不推薦使用,因為數據的使用價值不大,無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更復雜的分析,最好是有系統平台對數據進行統一的處理;
3、常用數據分析的方法:
a、每天監控缺陷率的變化,如注意總缺陷率是否上升或是下降;
b、注意前三項缺陷率的變化,當公司正在做質量改善活動時,就很有必要每天監控缺陷率的變化情況;
c、分析缺陷率下降或是上升的原因,一般從5M1E方面去查找原因,一般來說,來料和機器的變化導致缺陷率變化的可能性比較大,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
d、每周要做匯總的報表,此時要比較的是每周的缺陷率變化的情況,因為是一周的數據匯總,所以數據相對來說,能夠比較客觀和准確地反應當前的合格率或是缺陷率變化的情況;
e、要對每一關鍵工序都進行缺陷率的統計,最後可以算出某一產品的一次通過率,即產品的直通率;
f、每月最好也要對產品進行月報表的統計工作,此數據可以用來評估優率改善活動的效果;
g、不同產品之間的分析和比較,如同一系列產品之間缺陷率的比較,如果產品的設計及工序大部分是相同,在缺陷率方面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如果差距比較大,此時就需要對工序等進行具體的分析,調查原因;
h、對同一工序,如果是有許多的產品,此時也應該分析不同產品之間的缺陷率的差距,找出其中的原因;

4、對於缺陷控制比較嚴格而且缺陷細分化程度比較高的場合,如何進行缺陷的分析?
要對缺陷進行嚴格的分類控制,首先生產在控制時,就要先對缺陷進行分層統計,如分不同的機器,不同的關鍵物料批次,不同的人員班次,甚至於不同的工裝夾具造成的缺陷都要分類統計,這樣做的優點是查找問題時比較容易,但是在收集數據時比較費時,一般情況下如果有系統來統計就會大大降低工作量,否則工作量會比價大,但是數據分析的效果也較好;
例如:早晚班數據的對比,如下表所示:
合格率分別為93.56%和93.93%,差距比較小,此種情況是正常受控狀態,缺陷方面,A1都是排在第一位,但對於早班的情況A2排在第二位,此時需要進行分析,看有無進一步提高的可能,因為A2在晚班時,其缺陷率比價低;
工序 晚班 1# F001 A 2700 2526 93.56 A1 54 A3 29 A4 27
早班 1# F001 A 3000 2818 93.93 A1 75 A2 25 A3 21

5、如何對重要的控制參數進行日常的監控及進行相關的分析?
在任何產品生產的生產過程中,總是存在一些對產品的質量有非常大影響的工序,我們稱之為關鍵工序或是重要工序,對此類工序,我們必須對其進行重點控制,一般常用的工具是用控制圖進行控制,或是對此工序的產品合格率進行監控,對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一是分析其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觀察數據的離散程度,對不同時段的數據進行比較時,比較SIGMA是比較好的方法,因為工序能力受客戶給定規格的影響,如果規格經常會變化,此時比較CPK就得不到正確的信息,但是如果是比較數據的離散程度,則不受規格的影響,能夠比較好地反應工序是否變化。

8. 如何計算零件的質量

質量=密度x體積.

就這么簡單,一般產品用料都是定的密度也就確定了 所以一般想辦法算出體積就可以

9. 質量問題分析手法

質量問題分析是製造業佔比較大的質量工作,質量專業人員每天都在不斷分析解決質量問題。關於的你說的的質量分析手法非常的多如5Y,5D,8D等等,但是質量分析本身也有其自己的流程步驟,那些分析工具與方法是質量分析過程中的工具應用。

質量分析與刑事偵查類似,有相當強的專業性與邏輯性。

詳細講解可以參考網路文庫:如何進行專業的質量分析2019

10. proe裝配圖中怎樣測零件質量

把單個零件打開後,執行「分析--模型--質量屬性」命令,再按提示選擇該零件的坐標系(如果沒有的話需要另外新建一個坐標系),這樣就可以在「質量屬性」對話框中顯示其全部信息!
由於proe中默認材料的密度為「密度 = 1.0000000e+00 公噸 / 毫米^3」,故一般需要執行「編輯---設置---質量屬性」命令來對材料的密度進行設置!

一下是一些相關介紹:

在參數中添加一個重量的參數,跟著利用關系計算,參數可以是「M」,關系是:M=mp_mass("")。試試!
模型的密度在「編輯」--「設置」--「質量屬性」中輸入材料密度,注意鋼材的密度我們設為「7.85e-6」(e為科學計數表示方式的)
如果不想添加參數的話,只查看重量,可以直接在模型樹的「設置」中「樹列」類型的「質量屬性參數」中選用「pro_mp_mass」,模型樹將顯示模型的重量
E表示是科學計數法,E+04就是10的4次方,2.1025e+04 就是2.1025X10的4次方,就是21025。
1公頓是美製說法,就是我國的1頓,等於1000千克。
其實在PROE 中算重量你可以不管單位,關鍵是你設的繪圖單位和相應的密度。
如果繪圖時用的是毫米,那最好將密度按實際每立方毫米設,比如鋼密度一般是7900KG/立方米,換成毫米就是0.0000079KG/立方毫米,所以設密度時不管原來單位,直接設為0.0000079就可以了,這樣算出來的結果比如是2.1025e+04 公噸,你直接就當是21025KG就可以了。很多小零件以克算成本,那就將密度設為.0079,比如結果是6.0359e+02,你就看作603.59克就可以了。
如果繪圖時用的是英寸,鋼的密度7900KG/立方米就應設為:25.4X25.4X25.4X.0.0000079KG/立方英寸=0.129KG/立方英寸,算出來的結果比如0.3925e+02就可以直接當作39.25KG了。
。(該操作在組件中應用較好用!)

祝你好運!

閱讀全文

與分析零件質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2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0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5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3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0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
孩子學習方法不對該如何 瀏覽:838
艾萊依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9
在家怎麼製作果凍方法 瀏覽:50
關於氮和硫的化學計算方法 瀏覽:627
手環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417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