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要求在馬場內對騎⼿進⾏嚴格的姿勢、扶助和步法等基本動作的騎術訓練。使騎⼿學會正確地操縱馬匹的⽅法,養成良好的騎乘姿勢,培養勇敢果斷、反應敏捷的⼼理素質。調教馬匹使其服從騎⼿的操縱,協調地發展馬匹的體格和能⼒,使馬匹沉靜、柔韌、放鬆⽽且靈活、⾃信、注意⼒集中和機敏.從⽽與它的騎⼿配合默契,即「⼈馬⼀體,完美結合」,同時訓練其持久耐勞的特性等。
四、下馬
通常從左側下馬,下馬的動作是按照上馬動作的相反順序進⾏,直到⽴正姿勢。下馬有 2 種萬法,⼀種是不藉助馬鐙下馬,⼀種是藉助馬鐙陣下馬。有⼈不王張在平時使⽤後⼀種⽅法,認為⽤此⽅法下馬必須有⼀助⼿牽馬否則在下馬時馬可能會⾛動⽽不安全。
B. 在激烈的運動過後有什麼方法馬恢復精神
和一個同學配合進行肌肉放鬆運動,我們就是練體育專業的,每次訓練之後,老師都採取這種方法,望採納
C. 針對馬術運動,你有哪些訓練心得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各位,第一次坐在馬上,很多人會被高度嚇一跳。當馬開始動起來時,更害怕的是雙手死死抓住馬鞍不肯鬆手,全身僵硬不能動彈。做即時體操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緩解騎手緊張的情緒,更是為了放鬆肌肉,熱身。按照教練的指示,你在馬背上會感覺很舒服,通過做水平舉臂、叉腰、翹腿、轉膝、前摸馬耳朵、抬腿、後繞臂、前躺、後繞肩等動作,你的緊張感會自然消失。
接下來,教練將開始教你騎手的正確姿勢,或者說“騎馬”,以及騎手在馬的各個步驟的姿勢和動作。包括站立、四拍慢走、二拍快步走、快步走時臀部始終坐在馬鞍上壓浪、站著坐著打浪。上了幾節課,當你掌握了這些基本姿勢的要領後,教練會教你如何控制馬匹前進、轉彎和停止。這時可以放開調馬索自由騎行,是時候繼續學習基礎騎行課程了。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有不同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
D. 練習馬術,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不要說得比聽的多。教練永遠是教練。當教練講話時,不要大聲說話。你應該仔細傾聽,認真思考,找到滿足要求的方法。確保始終完全控制馬。不要太依賴踏板和鞍環,因為這會使騎手養成壞習慣。騎手應該學會獨立控制馬的重心和身體。當馬在圈內訓練時,他們不應該依靠樁頭來保持重心,而應該使用腿和座位的調整。在野外騎行之前,告訴你的朋友你的路線和預計返回時間,這樣如果騎手發生事故,你的朋友可以出去尋找;野外騎行時,最好帶兩部信號強的手機。
請不要緊跟在馬的後面,以免被前面的馬踢。與馬保持至少一段距離。當馬失控時,請緊握韁繩,慢慢收緊韁繩。不要尖叫,不要跳馬,同時大聲喊叫,馬會慢下來的。拋馬時,抓住韁繩。落地後,不要急於移動身體或站起來,以免被馬踩踏。如果你沒有受傷,你應該重新上馬,哪怕只是一次緩慢的行走,以免積累掉馬的可怕印象。
E. 對於馬術體育項目的訓練,有哪些技巧可尋
1.騎手由立正姿勢向右轉身,左手將韁分開越過馬頭掛於馬頸部,右手放下馬蹬。
2.放馬鐙時不要碰及馬體,完全放下後,輕輕鬆手垂於馬的肋側。
3.靠近馬體與馬的前肢對正站立,面向馬的斜後方,將左右韁整理好等齊,使兩韁內面貼於馬頸,銜鐵輕介面角,左手握住韁,將無名指放入兩韁中間,並且連同馬鞭一起抓住髻甲毛,拳心向下。
8.馬在鑽密林時,只顧自己的身高,因此騎在馬上的您會被樹枝刮下來,因此您必須能控制它,不讓它鑽密林,或者您必須趴下!騎乘時不要只顧低頭,這和開車一樣,視野要放得遠一些,提前選擇馬的奔跑路線,避免靠近樹林灌木溝坎這類地方。
9.騎乘時腰背盡量保持挺直,不要習慣性駝背,否則容易造成疲勞和損傷。
F. 對於馬術運動,你有什麼訓練心得
對於馬術訓練,我有哪一些訓練心得呢?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了解。首先我認為一定要去穩扎穩打的練習,不能夠急於求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第二,我認為要多盒馬進行互動,這樣子你熟悉了,他他也熟悉了,你操縱起來會更加的簡單。第三就是要找一個優秀的教練,這樣子能夠快速的幫助你進步。
首先我認為馬術的訓練一定要穩扎穩打,不能夠急。因為每當我急於求成的時候,卻總是會遭遇到一些我不希望見到的結果。但是我穩扎穩打,按部就班的把每一個該做的細節給他做好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見到我想要的結果。
所以說對於馬術訓練,我們一定要去穩健的執行,我們的一些策略。一定要把一些動作要領以及細節給他做到位,這樣子馬兒才能夠跑的更快,更好。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G. 關於馬術訓練,你有沒有一些訓練技巧
引言:一個好的運動員總是能夠尋找增加本身優勢的方法,就只有這樣才能在比賽中超越他的對手。對於馬術訓練來說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功夫的。小編今天就來說一說如何讓你每天能夠有效的對馬匹進行訓練,還能讓馬匹運動能力更上一層樓。
訓練馬匹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要有計劃,不能盲目的對馬匹進行訓練,而且每匹馬的適應能力它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要訓練馬匹的話,首先就要制定一個計劃,什麼樣的馬匹對應什麼樣的訓練,這些都是要必備的,不然的話嘛,也有承擔不了的時候。小編告訴大家要反復的嘗試才有經驗的積累,只有這樣你才知道什麼樣的訓練才適合馬匹。
H. 快步馬的育馬場調教該怎麼做
在育馬場應建立訓練站,並配備專門的器具和跑道。
在快步馬訓練站所配備的全套設備中應包括訓練用和比賽用雙輪馬車、爬犁、訓練用馬鞍、籠頭、引馬用小勒和其他相應設備(如對馬有護腿等,對駕車手有頭盔、服裝和手套等)。輕駕賽馬車跑道最佳長度為1600m。對訓練快步馬最好的跑道,其上應鋪墊一層黑土,並覆以軟瀝青。護理輕駕車賽馬跑道包括使跑道上層松軟並定期壓平表層,在每年的乾燥季節應噴水。其他項目同乘用賽馬比賽。
育馬場調教包括小群調教、預備調教和個體調教。
(一)小群調教
小群調教從幼駒斷乳的第一天開始。幼駒即可沿著有護欄的訓練跑道上,進行變換步法的運動(慢步、快步、跑步)。公駒和母駒的訓練應該分開進行。
整個訓練需要兩名騎手。一個騎手在整個馬群的前面騎馬引導,目的是確定整群馬運動的步法、速度和運動持續的時間。第二個騎手騎馬位於馬群的最後,目的是驅趕落後於馬群的幼駒。在小群調教及訓練的開始階段,其距離不應超過2~3km。開始的600~800m允許幼駒跑各種步法,對此沒有限制。此後的600~800m引導整群馬駒跑慢快步(安靜的快步),最後的1000~1500m是慢步。小群調教要每天進行,每周一天的休息日除外。在訓練開始之前的1h將幼駒整群趕入馬的畜欄內(即逍遙運動場內),在訓練結束後再重新將馬駒趕入畜欄內或者放入牧草場地。在嚴寒的天氣或者是在刮冷風或下雨的情況下,在訓練完之後應將幼駒立即趕入馬廄。
為了使幼駒訓練成相對應的條件反射,在從一個步法向另一個步法過渡時,騎手應給每一個步法一個對應的命令或口令。
經過1~2周,幼駒每天運動的距離增加至4、5~5、5km,運動的進行分兩個重復步法:
隨意步法:600~800m
快步:600~800m
慢步:600~800m
快步:1200m
慢步:1500m
到春天時,幼駒運動的距離逐漸增加到10~11km,運動時間增加至1h,其步法交替如下:
隨意步法:1200~1400m
快步:3000~3500m
慢步:1200~1400m
快步:2500~3000m
慢步:1200~1600m
在訓練時應注意觀察幼駒的狀況,如果發現疲勞的前兆,應及時減少其運動距離和速度。
在此階段幼駒日糧的基礎是精料,主要為燕麥,還有糠麩、油粕,而很少用粉碎的大麥和玉米。乾草和草粉應為禾本科和豆科的混合物。比較理想的飼料是胡蘿卜。在放牧期幼駒應盡量多吃青草。一個幼駒一年可吃:精料2200kg,乾草1700kg,胡蘿卜500kg,青草3000kg。
必須觀察蹄的狀態,根據蹄角再生的程度進行蹄部清理。
在放牧期臨近的時候,將周歲駒移到圍欄牧場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小群調教和放牧結合進行。在6~8月份轉移到訓練部並開始預備調教。
(二)預備調教
預備調教的目的在於教幼駒學會在駕車手的操縱下能夠適應挽具。在預備調教開始時,讓幼駒掌握用韁繩牽著走的練習,並且在解開拴系的情況下,讓幼駒學會如同拴著一樣站立停止的步法。
快步馬幼駒的預備調教開始於12月齡。讓幼駒開始學會套籠頭,然後學會用長韁工作。之後,學會用韁繩遛馬,學會適應挽具,僅在此之後才能開始駕車。預備調教最好在室內練馬場進行或者在專門的有圍欄的場地上進行。用調馬索趕馬開始進行預備調教,調馬索和籠頭要固定緊。調馬索的另一頭握在教練的手中。幫助教練的人如馬夫趕馬駒按著室內練馬場的邊緣進行走圈,然後再進行跑步。此後,將調馬索換成長韁,並且用長韁來練馬。在20~30min內交替按著不同的方向趕馬,之後用短韁牽馬走10~15min,最後趕馬入廄。
預備調教的下一個時期,將幼駒駕二輪馬車。在馬廄里給馬帶上挽具,牽到運動場(或室內練馬場)。教練的助手應小心地將車轅抬起並從後往前推上,然後放下,給幼駒帶好挽具。教練整理好韁繩並在馬車的後面,教練的助手和馬夫從兩個方向按住轡頭牽馬,讓馬開始進行慢步運動。當幼駒習慣比較安靜地拉馬車進行慢步和快步,並服從駕車手的操縱控制,教練坐在雙輪馬車上開始進行慢步運動。預備調教的每一課延續30~60min,且首先不超過500~800m,逐漸將距離增加到2~3km並轉向慢快步、自由快步(中)和最大快步。一般經過10~15天幼駒就習慣挽具並且服從駕車手。
(三)個體調教
經過預備調教的快步馬幼駒的訓練於1、5歲時開始進行,並和幼駒在圍欄進行放牧相結合。個體調教的任務就是最大限度的發展馬匹的工作性能,使用的方法就是逐漸增加工作量
I. 外國人是如何訓練馬匹的國外的馬匹那麼聽話呢!!
調教馬需要熟練,耐心和細致的進行.調教新馬在它還年青時進行比較容易.小馬每天要有一小段時間進行調教,從而幫助小馬克服恐懼心理.
上籠頭
小馬在它幾周大時可以使它習慣戴籠頭.將小馬擠在圍欄的一角,輕輕給它戴上籠頭.如果母馬馴服,它可以幫助把小馬擠進角落.
讓小馬習慣籠頭的接觸,戴著它走一小段時間.撫弄小馬,給它一點兒穀物,將有助於它對籠頭的作用建立起愉快的感覺.重復這個過程一兩個星期.當小馬學會接受籠頭時,就可以教它牽行了.
牽行
使小馬學會牽行,將套索放在馬臀部上.把引導索系在籠頭上.將繞過臀部的另一頭穿過籠頭.拉住韁和尾秋.這樣鼓勵小馬向前走.小馬可能在拉尾秋.時向前跳.防止馬加速後逃避.每天三十分鍾的牽行延續一些天.
舉肢
小馬要學習被撫弄和舉肢。這個動作可以在教完牽行之後進行。小馬要被允許四肢都能抬起和放下。馴服小馬,要撫弄它,讓馬平衡。先舉前肢,再舉後肢。延續工作(舉肢)直到小馬學會服從,沒有反抗。
調教索運動
調教索運動是在一條25至30英尺(7.6至9.1米)長的繩索中調教馬。馬在圓圈中行進。可以在馬出生後的第二年進行調教。有些馬主不在這時期調教,直到馬長到兩歲或一歲半時才開始調教。
調教索的一頭要繞過籠頭。調教師企圖讓馬在圓圈中行進。開始時走小一點的圈。當馬學會對指揮做出反應時,圈子可以擴大。可以在馬剛開始行動時打輕鞭。不要狠打馬。輕輕觸到後臀就達到目的了。
調馬時先走慢步,等它學會這個,再完成快步和跑步。馬在各種方向都能熟練地行進。快一些的步法只能在大圈兒中調教。馬能服從聲音的指導。反復使用同一指令讓馬掌握這個動作。長繩能調教和訓練馬的體型。這是一種訓練馬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