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在家做聽覺言語康復訓練
1.確保優化聆聽環境
每日堅持檢查孩子的助聽器及電池,盡量減少家庭中的背景雜訊對孩子聆聽的影響,保持1-2米的有效助聽范圍和孩子交談。
1、發音訓練
要求場所安靜,患者保持平靜、鬆弛狀態,首先進行單詞和片語發音訓練,逐步進行句子以及篇章朗讀訓練。
經過上述訓練,患者說話如果基本比較流利時,可以嘗試在各種場合進行交談,起初選擇病人較熟悉較無壓力的場合,逐步過渡到與陌生人談話,最後再到眾人面前去講話。
2、減慢語速
讓口吃者說話時放慢語速。訓練時讓患者做到每個字、每個詞、每個片語直至每一句話都要放慢語速每個音節能夠相連結,還要學會以不同的語速說話,要有意識地不斷改變語速,做到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3、長句子分段
口吃通常發生於說較長的句子時,並且是句子越長越易口吃,越短越不易口吃。所以,將一個長句子分成幾個短語,各短語之間有一定的停頓,就能防止口吃。
(2)家庭語言康復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言語訓練的主要原則:
(1)早期發現和訓練原則。在學語期發現兒童有聽覺或言語障礙,即需由專業人員作出診斷並開始訓練。
(2)多種感覺器官並用原則。讓視覺、觸覺、皮膚覺、聽覺等感官共同參與訓練活動。
(3)因材施教原則。根據兒童的年齡、智力和存在的障礙性質、程度等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如學語後耳聾兒童可在普通學校學習和培養看話能力。
(4)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配合原則。使兒童有各種機會感受聲音,並能以口語交際。
『叄』 語言障礙的康復訓練方法
語言障礙包括失語症、構音障礙。具體如下:
1、失語症:是患者在意識清晰、精神正常,發音和構音器官沒有障礙的情況下,由於腦部病損導致其缺乏或喪失了理解或運用語言的能力,失語症表現為口語表達障礙,或不能夠理解別人說的話,還有命名障礙、不能夠復述、說話不流利等。它主要鑒於腦卒中、腦腫瘤、腦外傷等情況;
2、構音障礙:是指因為神經肌肉的器質性病變,造成發音器官的肌肉無力、癱瘓或者肌張力異常和運動不協調而出現的發聲、發音、共鳴、應力、吐字不清等異常。原因有中樞性神經系統疾病,比如腦卒中,還有小孩難產,發音器官畸形,比如大家熟悉的唇裂、齶裂還有舌體畸形,甚至車禍重大打擊,這些也可以引起構音障礙。有一些患者在有失語症的同時也可能伴有構音障礙。他們的訓練方法如下:
1、針對患者的聽、理解障礙的訓練,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些圖片,讓患者根據情況進行指令;
2、發音器官的練習,適用於構音障礙和伴有構音障礙的失語症患者,它的治療有呼吸訓練和發音訓練兩部分。發音訓練主要是進行舌、唇、齶、聲帶的運動練習,比如伸舌、縮舌、捲舌,舌尖抵硬齶,舌尖接觸牙齒,舌向兩側擺動和反轉,還有唇的開合,吹口哨等動作,以及上下牙齒相碰,咬下唇、鼓腮、清喉、咳嗽等動作;
3、構音部分的練習,治療師可以用棉簽或者壓舌板向患者指示正確的構音部位,讓患者對著鏡子模仿正確構音部位的發音;
4、對於發音有困難的患者,首先進行單音刺激,讓患者聽清楚,並看清它的構音方法模仿發音;
5、有的患者不能夠復述,我們進行復述訓練,一般是按照單音節到雙音節到短句到長句的順序進行訓練;
6、患者不能說一個完整的句子,先把名字的圖片放在患者面前,加上適當的動片語成片語,比如吃蘋果等,還有形容詞與名詞構成片語,比如紅色的帽子;
7、患者是朗讀或者是閱讀困難,就把字卡放在患者面前讓其朗讀,然後再把數張圖片放在患者面前,訓練患者按照單詞、短句、長句、短文的順序進行;
8、後來可以進行繪畫練習,治療師與患者之間進行繪畫練習,主要訓練患者在社交場合下,進行語言訓練的能力,培養患者的記憶力,語言動作的能力,治療師要做必要的提示和糾正;
9、患者有書寫障礙,可以從抄寫開始訓練,可以把字卡放在患者面前,讓患者完完整整的抄寫,如果患者這個能力有改善,就讓患者先看一眼字卡,然後移開,讓他憑記憶將字卡的字寫出來;
10、如果抄寫沒有問題,就進行描寫的訓練,將圖片放在患者面前,讓患者用文字描寫出來,還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數數和加減乘除的訓練。
『肆』 語言康復訓練怎麼做
說到康復訓練,不得不先提一下言語治療師,先來看下美國ASHA協會(全稱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協會,是國家級的言語語言治療師及聽力師協會,算是這個行業發展的一個金標桿)對於言語語言治療師的定義:言語語言病理學家的工作是預防,評估,診斷和治療兒童及成人的言語,語言,社交溝通,認知溝通以及吞咽障礙。
語訓的內容則包括言語,語言,社交溝通,認知溝通,吞咽這五大塊。
1、言語障礙
2、語言障礙
3、社交溝通
4、認知溝通
5、吞咽障礙
在國外,一個合格的言語語言病例學家需要學習與上述所有問題相關的生理知識,學習治療和評估方法,累積一定的實習操作並通過國家考試才能持證上崗。而之後,還需要不斷進行繼續學習,以保持自己的從業執照的有效性。因此,一個認證的言語語言治療是可謂含金量滿滿,絲毫沒有半點馬虎。雖然國內尚且沒有對言語語言治療師的單獨認證,但已有不少院校開設了相關科系。
一般言語語言治療師的工作方式包括直接和小朋友之間一對一的個訓課程以及對家長、老師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指導。
語語言課的模式會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及孩子現階段的主要的問題而有所變化。如果是對年齡較小,還沒有口語能力兒童進行的語言治療課,治療師會利用一些玩具和孩子在一起玩耍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治療師會提供豐富的語言刺激,創造溝通機會,引導孩子用手勢、圖片或聲音進行溝通並作出積極回應。如果是對有言語問題的孩子進行治療,治療師會教導孩子正確發音的方式和方法,誘導孩子正確發音,並挑選適合孩子能力水平的發音訓練材料進行鞏固練習。而如果是對語言問題的孩子進行治療,訓練課程可能會看起來有點像學校的學習內容。治療師會通過圖片,游戲等刺激材料,幫助孩子練習語法,描述事物或理解問題。
至於治療需要多少時間?
這個完全取決於小朋友問題的復雜程度以及和同齡兒童之間的差距,一個小朋友可能一周看一次治療師或一周看幾次,而治療時間可能是幾個星期,幾個月或幾年。
在哪裡可以找到言語語言治療師?
如果發現自己孩子有言語語言發展上的問題和困難,請務必尋找專業人士尋求專業的解答,以免錯過孩子干預的最佳時期。
一般可以在醫院,特殊教育學校,殘聯以及專業的康復機構中找到言語語言治療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伍』 如何對語言障礙孩子進行訓練
一、提供語言環境:兒童學說話,要有一個適宜的語言環境,為此,要為語言落後兒童創造聲音和語言的環境。成人應該常常說自己或寶寶正在做的或見到的事情(比如:「香蕉」、「吃香蕉」、「門」、「開門」,「坐」,「媽媽坐」等),多次重復後,同樣情境下,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給機會讓孩子說話。
二、聽懂話:主要指能把實物和語音聯系起來。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復教孩子指認他身邊熟悉的人和物,如熟悉的人,吃的、玩的東西等,如提問「媽媽在哪?」,開始可以幫助他用手指,然後就要求他自己指。對語言的理解是語言發育的起點,必須先能聽懂話,才可能學說話,故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二、對口型、模仿發音:開始時,由成人發音,鼓勵孩子模仿,只教一些稱謂發音,如爸爸、媽媽、奶奶、爺爺等,教時口型要做得誇張些,讓孩子對口型時看得清楚。對口型模仿模仿發音的訓練較枯燥,一般每次以5分鍾為度,中間可以穿插模仿動物的叫聲、汽車喇叭聲等,以維持兒童的興趣。
四、說話:兒童在聽懂一些話後才學說話,能比較熟練指認出來後,後面就鼓勵孩子自己說。如果兒童能較好的指認卡片後,就可以一個圖一個圖的教他說出相應的名稱,如指一物問「這是什麼?」馬上要兒童模仿,可以誘導他「這是----」要他將物的名稱表達出來,如能較好的說單個的單詞後,再開始模仿說片語,然後是短句,循序漸進。詞彙量是修建語言大廈的磚頭,故大量的詞彙量擴充在語言學習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課。
『陸』 語言康復訓練的內容是什麼
語言康復訓練的內容如下:
1、唇部練習: 噘嘴唇嘬出聲音由慢至快,平唇嘬出聲音,用嘴唇發「嘟嘟~」、在胳膊上發「噗噗」、打哇哇等等唇部的練習,每次十分鍾。
2、鼻音練習: 閉住嘴巴用鼻子發音(在韻母的an/en/ang/eng/ing都要用到鼻音)長、短、快、慢、輕、重,每次三分鍾。
3、發音練習:大聲張大口發a——、u——長音,游戲:孩子和家長同時伸出大拇指,邊伸邊發a——緩慢伸出然後和孩子的拇指對上,用力對碰的時候加重發音,可以練慣用腹部用力發音。
4、要是缺乏良好的訓練,這些兒童的表現就會類似極重度的聽力損失的兒童。聽力損失在100-120分貝的極重度兒童,若沒有使用超大功率的助聽器,其學習後的變化較多,比較難預估。
『柒』 如何對聽損兒童進行家庭語言康復訓練
家長在語訓時的原則:語訓順序一定要按照以下正常孩子的發展過程來:聽覺感知-言語認知-言語發晉(開口說話)-詞語積累-用短句表達語言-語言交際-矯正口齒。
一 、聽覺感知:
小兒助聽器初次驗配回家後,家長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有聲環境。初期以家裡的各種聲音、輕音樂、家人說句子為主。家長可以在孩子玩時放些輕音樂,音量開到家長覺得舒適的位置。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家長要用語言說出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回應,就沒耐心做下去。這個階段是孩子聽覺察知階段,不會作反應,因此家長要耐心、持久地說,不能急於求成,否則挫敗感很強。這個階段孩子還開始為開口說話做准備,要做舌操和氣息練習。這個練習貫穿整個語訓階段,需要家長每天給孩子做1次,目的是鍛煉孩子的舌頭靈活度,以及學會控制氣息。
二、言語認知:
孩子玩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家長就用語言描述出來。等言語刺激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會明白他所玩的東西是什麼了。比如孩子在玩小汽車,您可以說』「寶寶,這個是個玩具小汽車,你看它是藍顏色的,它有4個輪子, 4個窗戶,前面坐的是司機,寶寶和媽媽坐後面。寶寶長大了也要開汽車好不好」。孩子玩一次家長說一次。切記不要單調地說「寶寶,汽車、汽車......」這樣孩子無法理解和記憶。要想記憶和理解一個東西,獲取的信息越多越容易。
三、言語發音:
為了讓孩子順利地開口說話,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呼吸、節奏、發音器官等方面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大多聽障孩子的發音器官都沒受損,只是缺乏鍛煉,不懂得如何發音。發音訓練主要兩大塊,其一,鍛煉弦子舌頭的靈活度,此時孩子發音不清,家長要以鼓勵為主,讓孩子伸舌、做舌操、舔東西等;其二,鍛煉孩子如何控制我們的氣息,如吹東西、吹紙片等。發音訓練需要每天進行,時間貫穿整個語訓階段。通過發音訓練和言語認知後,孩子就可以開口說話了。
四、詞語積累:
佩戴兒童助聽器開口說話後,詞彙量的積累非常快速。這個階段要讓孩子多認知自然界的東西,多說話。說的不清楚千萬不要太在意。這個階段的目標,就是讓孩子的詞彙量最好能達到比他實際年齡小一歲小朋友的水平。聽力損失輕度或中度可以和同齡孩子相當,極重度可以和實際年齡小兩歲相當。
五、用短句表達語言:
這個階段尤其是1-3歲的孩子要注意短句數量積累,不要太過苛求清晰度。家長多和孩子說故事,也可讓孩子多聽些故事CD。讓孩子多用耳朵聽,不能靠看電視來達到目標。
六、語言交際: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日常活動,比如看電影、聚餐、體育運動等。紿弦子讀小故事並讓孩子嘗試復述,說給別人聽,也可以找些文章、詩句讓孩子大聲朗誦。
七、口齒的矯正:
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已經4-5周歲了,有些詞彙可能說得不清楚,需要糾正。對於家長怎麼說,孩子都說得不清楚的詞彙,需要結合口型和舌頭的擺位來糾正。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口齒,說得不清楚就讓孩子再清楚地說一遍,說對了給予獎勵,一直糾正到孩子的發音習慣改過來。
以上這七個步驟中的每個步驟絕不是獨立進行的,而是一個連續的、交叉的過程。語訓最核心的康復原則是:盡早康復,給弦子創立個好的聆聽和語言環境,掌握有效的訓練方法,定期對效果進行評估,然後根據結果制定訓練計劃,過程中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讓聽障兒童真正回到有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