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蓋洛普的「優勢理論」具體內容是什麼
這一理論認為,把個人、企業定位圍繞獨特優勢來進行是最有效的,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揚長避短。這個工具,它將會問人們180個問題,用三到四個主題來幫助被測試者來識別他們的優勢。
比如,你認為「你是一個有競爭力的人嗎「?「你雖敗猶榮嗎」?「你適合當一個領導者嗎「?等等,在問這些問題時,同時希望回答時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而不止「是』或『不是』的答案,以確保答案的准確性。
具體內容:
1、我知道對我的工作要求嗎?
2、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嗎?
3、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嗎?
4、在過去的六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揚嗎?
5、我覺得我的主管或同事關心我的個人情況嗎?
6、工作單位有人鼓勵我的發展嗎?
7、在工作中,我覺得我的意見受到重視嗎?
8、公司的使命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重要嗎?
9、我的同事們致力於高質量的工作嗎?
10、我在工作單位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嗎?
11、在過去的六個月內,工作單位有人和我談及我的進步嗎?
12、過去一年裡,我在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嗎?
(1)蓋洛普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蓋洛普認為,對內沒有測量就沒有管理,因為你不知道員工怎麼敬業、客戶怎麼忠誠。蓋洛普擁有員工自我評測忠誠度和敬業的指標體系,Q12就是員工敬業度和參與度的測量標准。
蓋洛普還認為,要想把人管好,首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對。給他創造環境,發揮他的優勢,這是管人的根本。用中國的話來說使每個員工產生「主人翁責任感」--蓋洛普稱作敬業度,作為自己所在單位的一分子,產生一種歸屬感。
蓋洛普公司發明的Q12方法在國際大企業中引起了很大反響,其主旨是通過詢問企業員工12個問題來測試員工的滿意度,並幫助企業尋找最能乾的部門經理和最差的部門經理。
蓋洛普在用Q12方法為其他公司提供咨詢時,這套方法早已在蓋洛普公司得到檢驗。所有蓋洛普員工,每年要接受兩次Q12檢驗,經理們還會與員工進行很多交流,來確保公司隊伍的優秀和尋找優秀的部門經理。
② 喬治·蓋洛普是誰
美國民意調查創始人----喬治·蓋洛普
蓋洛普民意調查以其准確性和權威性在世界各地享有極高的聲譽。它涉及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有關政治領域的調查以其敏感性和新聞性更受到人們的注意。今年是美國的大選之年,美國各大新聞機構每天都要對民主黨和共各黨兩黨候選人戈爾和小布希進行報道,而誰在選舉中領先了幾個百分點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領先的根據是什麼呢?就是幾大民意調查,其中蓋洛普民意調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民意調查真的能准確反應民意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先談談現代民意調查創始人喬治·蓋洛普的其人其事以及現代民意調查的一些方法。
喬治·蓋洛普1901年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1983年以82歲高齡去世。他的一生是在向人們提問題的過程中度過的。蓋洛普是現代民意調查研究的創始人之一,他創立的許多民意調查方法和方式到今仍被人們應用。他對民意調查的興趣始於20年代,讀書期間他就通過雜志和報紙調查讀者對不同問題的興趣,蓋洛普的博士論文的題目就是《確定讀者對報紙內容興趣的客觀方法》。1930年蓋洛普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題為《用科學方法而不是猜測來確定讀者的興趣》。
1932年,蓋洛普的岳母作為民主黨的候選人在愛荷華州競選州務卿,在此之前,愛荷華州較高的公職一直都由共和黨人保持,因而人們大都猜測他的岳母會落選,但蓋洛普沒有憑猜測,而是運用他創立的方法進行科學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愛荷華州選民對他的岳母的支持率超過對她的共和黨對手的支持率,蓋洛普於是預測說,他的岳母會獲得選舉的勝利,選舉的結果證明蓋洛普應用科學的調查得出的預測是准確的。這樣,這次民意調查就成為了美國政治史上第一次科學的民意調查。受這次成功的激勵,蓋洛普在1935年成立了美國民意調查研究所,從此與民意調查結下了不解之緣。
所謂民意調查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一些人進行提問,然後對回答進行統計來反映整個社會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當然最理想的是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提問,這樣得出的結果會是最精確的,但人們知道在一個人口眾多的社會里,這樣做是不現實的,那麼究竟向多少人提問得出的結果才能和現實最接近的呢?蓋洛普民意調查一般隨機調查的人數是1000人左右。蓋洛普認為,隨機性是民意調查的基礎,只有真正隨機地選擇被提問的人,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被提問,也就確保了提問結果能真正反映公眾的民意。蓋洛普的研究顯示,在任何一個特殊場所,如商店、體育館、火車站等地找到的人都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人,只有去人們家裡向人們提問才能確保被提問的人代表了所有的人。從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蓋洛普民意調查研究所的調查員主要是在美國各地按照隨機抽樣的名單去每個人家裡面對面的提問。在這50年的時間里,蓋洛普民意調查研究所對12次美國總統選舉的調查顯示,蓋洛普民意調查的准確率非常高。
8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95%的美國家庭都擁有了電話,使得利用電話進行調查成為可能,同時也使調查費用大大降低,調查結果也能得以迅速發表。可是決定給哪些人打電話進行下面提問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確定1000個電話號碼時,要確保所有家庭的電話都有被隨機選取的可能。蓋洛普民意調查研究所採取的方法是利用計算機從全美電話號碼中隨機選出一些電話,這樣就能做到公平和全面了。另外在提問時,確保提問方式的中立性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才能不對被提問者如何回答產生誤導。
③ 美國現代廣告之父到底是誰
美國現代廣告之父是大衛·麥肯茲·奧格威。
大衛·麥肯茲·奧格威曾被稱為「廣告怪傑」的人已經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廣告教父」(其創辦的奧美廣告公司今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
現代廣告教皇大衛-奧格威在紐約創辦奧美廣告公司的時間是1948年。 那時,他沒有文憑、沒有客戶、銀行賬戶里只有6000美元。10年過後,奧美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5家廣告代理商之一,在29個國家設有分公司,擁有1000個客戶,營業額8億美元。
(3)蓋洛普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1938年,大衛·奧格威移民美國,受聘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在其後的三年中輾轉世界各地為好萊塢客戶進行調查。
蓋洛普嚴謹的研究方法與對事實的執著追求對奧格威的思想影響巨大,並成為他行事的准則之一。二戰期間,他受命於英國安全部,出任英國駐美使館二秘。
戰後,他與賓夕法尼亞州阿們宗派為鄰,以種煙草為生。後舉家遷至紐約,並決定開創自己的廣告公司。由於資金問題,他向外界尋求幫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衛·奧格威
④ 蓋洛普Q12測評法的基本簡介
喬治·蓋洛普認為,對內沒有測量就沒有管理,因為你不知道員工怎麼敬業、客戶怎麼忠誠。蓋洛普擁有員工自我評測忠誠度和敬業的指標體系,Q12就是員工敬業度和參與度的測量標准。
蓋洛普還認為,要想把人管好,首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對。給他創造環境,發揮他的優勢,這是管人的根本。用中國的話來說使每個員工產生「主人翁責任感」--蓋洛普稱作敬業度,作為自己所在單位的一分子,產生一種歸屬感。 蓋洛普公司發明的Q12方法在國際大企業中引起了很大反響,其主旨是通過詢問企業員工12個問題來測試員工的滿意度,並幫助企業尋找最能乾的部門經理和最差的部門經理。
蓋洛普在用Q12方法為其他公司提供咨詢時,這套方法早已在蓋洛普公司得到檢驗。所有蓋洛普員工,每年要接受兩次Q12檢驗,經理們還會與員工進行很多交流,來確保公司隊伍的優秀和尋找優秀的部門經理。
⑤ 蓋洛普優勢定律是指什麼
蓋洛普優勢定律是指:把個人、企業定位圍繞獨特優勢來進行是最有效的,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揚長避短。這個工具,它將會問人們180個問題,用三到四個主題來幫助被測試者來識別他們的優勢。
蓋洛普的「優勢理論」具體內容是優勢由才幹、技能和知識組成。技能和知識可以很容易被教會,而才幹則不能。要想把人管好,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對。人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在管理員工時,重在發揮他們的優勢而不是克服他們的缺點。
蓋洛普還認為,給員工創造環境,發揮他的優勢,這是管理員工的根本。就是要使每個員工產生「主人翁責任感」。蓋洛普稱作敬業度,就是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是所在企業的一分子,讓員工產生一種歸屬感。
喬治·蓋洛普(Gallup,GeorgeHorace,1901—1984)是美國數學家,抽樣調查方法的創始人、民意調查的組織者,他幾乎是民意調查活動的代名詞。喬治·蓋洛普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正直的人。盡管他深入總統大選民意測驗這一工作,但他從不參與投票,而且從不為任何政治上的競爭者工作。
⑥ 蓋洛普民意測驗的介紹
Gallup poll美國民意調查機構——美國輿論研究所進行的調查項目之一。因1935年由G.蓋洛普創辦該所而得名。總部設在普林斯頓。民意測驗每年舉行20~25次,總統大選年略多。調查內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在全國各州按比例選擇測驗對象,派調查員面訪,然後統計調查結果,分析並作出說明,提供給用戶。蓋洛普民意測驗是一種觀點的民意測驗,它常常被各大媒體用於代表民意的一種表現方式。這種民意測驗是根據他的發明者,美國的統計學家喬治·蓋洛普(George Gallup)命名的。這種民意測試的特點是用簡單的隨機取樣法並且試圖把偏差度保持在最低。蓋洛普民意測驗從1930年就開始存在,並且常常被新聞記者用於獲得社會統計數字的方法。早期的蓋洛普民意測驗通常包含一些問題。幾年後出現的方法論對此有了很多的改進。
⑦ 蓋洛普優勢定律是指
這一理論認為,
把個人、企業定位圍繞獨特優勢來進行是最有效的,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揚長避短。這個工具,它將會問人們180個問題,用三到四個主題來幫助被測試者來識別他們的優勢。
比如,認為「自己是一個有競爭力的人嗎「?「雖敗猶榮嗎」?「適合當一個領導者嗎「?等等,在問這些問題時,同時希望回答時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而不止「是』或『不是』的答案,以確保答案的准確性。
「優勢理論」是源於彼得·德魯克的一段話:大多數人窮盡一生去彌補劣勢,卻不知從無能提升到平庸所付出的精力,遠遠超過從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唯有依靠優勢,才能實現卓越。
(7)蓋洛普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優勢心理學之父」唐納德·克里夫頓也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只關註失敗的案例,我們可以盡量避免踩坑,但是也只能保證不失敗或者平庸而已,如果我們想要成功,為什麼不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呢?
基於這個思路,克里夫頓帶領蓋洛普科學家團隊,用25年時間,對來自不用公司、行業、國家的8萬名優秀職業經理人進行海量調研,總結出來5000個指向成功的要素,然後精簡歸納成為34個才幹。
然後才研發出識別工具蓋洛普優勢識別器,為了紀念克里夫頓,現在蓋洛普官網都已更名為:克利夫頓優勢識別器(Clifton Strengths Finder)。
⑧ 蓋洛普優勢定律是指什麼
蓋洛普優勢定律是指:把個人、企業定位圍繞獨特優勢來進行是最有效的,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揚長避短。這個工具,它將會問人們180個問題,用三到四個主題來幫助被測試者來識別他們的優勢。
蓋洛普的「優勢理論」具體內容是優勢由才幹、技能和知識組成。技能和知識可以很容易被教會,而才幹則不能。要想把人管好,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對。人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在管理員工時,重在發揮他們的優勢而不是克服他們的缺點。
蓋洛普還認為,給員工創造環境,發揮他的優勢,這是管理員工的根本。就是要使每個員工產生「主人翁責任感」。蓋洛普稱作敬業度,就是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是所在企業的一分子,讓員工產生一種歸屬感。
蓋洛普相關延伸:
蓋洛普的傳奇跟民意調查是分不開的,或者說,正是民意調查成就了他富有傳奇的一生。蓋洛普對民意調查的興趣始於20世紀20年代,讀書期間他就通過雜志和報紙調查讀者對不同問題的興趣,蓋洛普的博士論文的題目是《確定讀者對報紙內容興趣的客觀方法》。
1930年,蓋洛普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題為《用科學方法而不是猜測來確定讀者的興趣》。1932年,蓋洛普的岳母作為民主黨的候選人在艾奧瓦州競選州務卿。在此之前,艾奧瓦州較高的公職一直都由共和黨人保持,因而人們大都猜測他的岳母會落選。
但蓋洛普沒有憑猜測,而是運用他創立的方法進行科學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艾奧瓦州選民對他的岳母的支持率超過對她的共和黨對手的支持率。蓋洛普於是預測說,他的岳母會獲得選舉的勝利,選舉的結果證明了蓋洛普應用科學的調查得出的預測是准確的。
這樣,這次民意調查就成為了政治史上第一次科學的民意調查。受這次成功的激勵,蓋洛普在1935年成立了蓋洛普民意調查研究所,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客觀和科學的民意測驗機構。1936年,蓋洛普公司由於蓋洛普民意測驗正確地預測羅斯福總統將再次當選而異軍突起。
在後來的60年,它從一個普林斯頓的小小的學會辦公室成長為一個位於新澤西的國際性的蓋洛普組織。1948年,蓋洛普被認為是愛荷華大學新聞業和大眾傳播名人堂的第一人,在很多雜志封面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在1964年榮獲廣告金像獎,而在1965年又獲得美圍市場調研的帕林獎,1977年被引進廣告名人堂。
⑨ 美國大選預測,在1936年的美國總統統計為什麼蓋洛普能預測成功
原因是抽樣不是從總體(全美國選民)中抽取的。因為1936年時,美國有電話和參加俱樂部的大部分都是比較富裕的家庭。
以電話簿和俱樂部名單發信,就忽略了平民選民。所取的樣本偏離了總體,也就是缺乏全美國選民的代表性。蓋洛普等三家民意測驗機構調查成功的原因是所取樣本的個體具有選民的代表性。
(9)蓋洛普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蓋洛普認為,對內沒有測量就沒有管理,因為你不知道員工怎麼敬業、客戶怎麼忠誠。蓋洛普擁有員工自我評測忠誠度和敬業的指標體系,Q12就是員工敬業度和參與度的測量標准。蓋洛普還認為,要想把人管好,首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對。
給他創造環境,發揮他的優勢,這是管人的根本。用中國的話來說使每個員工產生「主人翁責任感」--蓋洛普稱作敬業度,作為自己所在單位的一分子,產生一種歸屬感。
蓋洛普公司發明的Q12方法在國際大企業中引起了很大反響,其主旨是通過詢問企業員工12個問題來測試員工的滿意度,並幫助企業尋找最能乾的部門經理和最差的部門經理。
蓋洛普在用Q12方法為其他公司提供咨詢時,這套方法早已在蓋洛普公司得到檢驗。所有蓋洛普員工,每年要接受兩次Q12檢驗,經理們還會與員工進行很多交流,來確保公司隊伍的優秀和尋找優秀的部門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