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軍體拳怎麼練
軍體拳 軍體拳是由拳打、腳踢、摔打、奪刀、奪槍等格鬥動作組合而成的一種拳術。經常開展軍體拳訓練,對培養軍人堅韌不拔、勇敢頑強的戰斗作風,具有重要意義。
軍體拳特點
1.套路長短適中,動作精練,有技擊含義,節奏分明,易學易懂,既能單人打又能集體表演。
2.不需要任何器材,對場地要求不高,一塊平地即可練習。
軍體拳的作用
1.打軍體拳有一定活動量,對發展力量、耐力、速度都有積極作用,因此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作用。
2.因為軍體拳是由踢、打、摔、拿、擰等格鬥的基本要素所組成,因此學好軍體拳一招一式,能防身自衛,克敵制勝,有保護自己的作用。
軍體拳的套數
經總參軍訓部批准,1989已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訓練教材》,在全軍推廣的軍體拳共有三套。第一、第二套各有十六個動作,第三套有三十二個動作。
第一套軍體拳的特點
第一套軍體拳主要特點是由格鬥的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組合而成的套路練習,它動作精練,有技擊含義,適用。有一定鍛煉價值,有防身自衛作用。
第二套軍體拳的特點
第二套軍體拳主要是由摔打、奪刀、奪槍、襲擊等格鬥基本動作所組成的套路練習。動作精練適用,每一動都是「一招制敵」,能保護自己,同時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第三套軍體拳的特點
第三套軍體拳具有第一、第二套的特點外,還有長拳舒展大方,動作靈活迅速有力,節奏明顯的特點,又有南拳步穩、勢烈、動作剛勁有力的特點。動作數量等於第一、二套總和,運動量也較大,動作難度較復雜,都有技擊含義,它不但能鍛煉身體,又是克敵制勝的有效手段。
軍體拳的手型
軍體拳手型主要有三種,即拳:主要用於擊打和砸;掌:主要用於推、砍、劈、抽打等;勾手:主要是打、勾。
軍體拳的常用步型
軍體拳步型有馬步、弓步、虛步、仆步、歇步等。
軍體拳訓練計劃的制定
制定訓練計劃時,首先要了解學習對象的基礎如何,有一定基礎的,進度適當快些,基礎差的進度慢些。一般先教基本功,再教基本動作。臂功、腿功搭配適當。最好隔一天安排一次課為宜。學習新動作之前,要復習前一課的內容,使套路動作銜接、連貫。最後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檢查考核評定成績。
軍體拳課的實施方法
軍體拳是由十幾個或幾十個單個動作按一定原則合理組成的套路練習。不但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學會,同時還要完成整套的套路練習。因此實施方法通常是:
1.示範講解:示範、講解是練習者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的基本方法。講解語言要通俗精練,講解的內容有:講解動作的規格和標准;講解動作的環節;講解動作的攻防含義;講解動作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示範是使練習者通過直觀的感性認識,來獲得正確的動作概貌的手段。為了使練習者比較清楚觀察示範動作,教員對示範位置的選擇和示範面的運用都要合理。示範要有連貫動作和慢動作示範,連貫動作使練習者了解動作的完整性;慢動作看清動作的細節和方向路線。
2.領做:是教員帶領練習者做動作,先領做慢動作,再領做連貫動作。領做是教會學好的關鍵環節之一。
3.完整和分解教學法:軍體拳動作有簡有繁,有易有難。因此,簡易動作完整教,繁難動作分解教。
4.組織操練:初步掌握動作後,要組織操練,復習鞏固。方法是:門)口令指揮集體操練,分班操練。要先慢動作到連貫動作。以個人練習,互教互學,糾正錯誤動作。以組織小型評比,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
軍體拳訓練時常見的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1.動作要領不正確。糾正方法:用正誤對比法;先慢動作正確示範,並邊做邊講,看清錯在那裡。然後再慢動作領做。
2.發力不當,動作僵硬。糾正方法:由慢到快領做,由不用力逐步過度到用力。體會自然發力,體會徒手沖拳。發力要強調蹬腿扭腰的力量。
3.動作不連貫。糾正方法:套路不連貫是單個動作不熟練所致。要熟練掌握單個動作,然後由慢到快體會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關系,由慢到快反復體會。
4.不理解動作的性質和作用而出現的錯誤。糾正方法:根據動作的攻防含義,講清動作的實用意義,通過兩人攻防配合,解釋動作方向路線,啟發誘導,幫助糾正。
運用口令指揮軍體拳訓練
口令指揮一般是
1.把動作名稱當「口令」。如發出「預備」或「弓步沖拳」 口令,大家做預備姿勢或弓步沖拳,依次進行。
2. 用「番號」代替口令。如喊「1」,大家做弓步沖拳。再喊「2」……依次進行。口令要短促,宏亮有力,要結合套路結構的快慢,發出有快有慢的口令。
3.提示性口令,是在番號口令前加上動作名稱,如「弓步沖拳廣,動作名稱是預令,番號是動令,聽到「1」的口令時大家做弓步沖拳。提示性口令有提醒和幫助記憶的作用。還有助於操練時動作整齊劃一,對初學者較適用。
打軍體拳發聲的原因
軍體拳每個動作都有技擊含義,「一招制敵」。節奏分明,剛勁有力。發聲是以聲助力,達到加強發力的目的。發聲有振奮精神,壯膽怯敵,長我志氣,滅敵威風的作用,發聲還可使動作整齊劃一。操練或表演時,可每個動作都發聲;也可一段中規定某個動作發聲;或者第一動和最後一動發聲等。
自學軍體拳
自學軍體拳首先要識別圖解,軍體拳書中的圖,是描繪動作路線的;文字說明,是講解動作順序和動作方向。二者結合起來簡稱圖解。正確掌握圖解知識,便於自學自練。自學首先要識別圖解運動方向;圖中人的身前為前,身後為後,左側為左,右側為右。此外還有左前、右後、右前、左後之分。其次要識別運動方向,虛線或實線表示該部位下一動行進的路線。再次是要熟悉術語,軍體拳有的是用術語解釋動作,如馬步、弓步、踢腿、沖拳等。
軍體拳訓練時對場地的要求
軍體拳特點之一就是對場地要求不高,又不需任何器材。一個人練只需幾平方米。訓練時只要場地平整,土地,草坪,水泥地,樹蔭下,走廊等都可以練習。
打一套軍體拳需要的時間
這里講的是打連貫動作,一氣呵成完成一套。按要求第一、第二套各打一次大約需要25秒左右。第三套約46秒左右。這樣方可節奏分明,動作清楚。
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l.反復宣傳學習軍體拳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它不但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有效手段,同時又可防身自衛,克敵制勝,從而激發學習慾望。
2.教會動作的同時,講清動作的技擊含義,使用價值。學會動作的同時,學會使用動作。增強防身自衛的勇氣和信心。
3.教學內容要搭配好;臂功和腿功相結合,基本功與學習套路相結合,避免單調乏味。
4.開展小型評比競賽,個人評比,以班為單位評比,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
5.科學制定訓練計劃,合理分配內容,最好使每節課都有新動作學,使每一節課都有新鮮感。
6. 要做好示範表演,動作要正確、優美,使人看後有羨慕和迫切要求學習的心理感受。
軍體拳考核的實施方法
1.受測者以班為單位,跑步到考核地點,以班橫隊面對裁判站立。班長向裁判報告,然後成班橫隊跨立,等待測驗。
2.裁判點名核對受測者的前後順序後,下達「××出列」口令,受測者應答「到」,然後跑步到考核區圓內,成立正姿勢。當下達「軍體拳第×套,預備!開始!」口令後,受測者迅速做好預備姿勢,並隨即開始測驗。結束時,裁判長下達「停」 的口令,受測者成立正姿勢。評定成績後,裁判下達「入列」 日令,受測者跑步入列。
全班測驗完畢,班長向裁判報告。接著測驗下一個班,形式、方法同上。
《軍人體育鍛煉標准》對軍體拳的考核規定
軍體拳在《軍標》中是第六類,即選測項目,測驗規定是:「軍體拳共有三套,三套分別進行測驗,先測第一套,第一套達到及格後(60分)才能測第二套,若成功可增加20分,第二套成功後才能測第三套,若成功再增加 20分,共完成三套者可得100分。」
軍體拳的評分標准
軍體拳評分標準的依據是:要領正確、動作有力、套路連貫、協調、節奏分明、重心穩固,精神振奮。
軍體拳第一套
預備姿勢
1.弓步沖拳
2.穿喉彈踢
3.馬步橫打
4.內撥下勾
5.交錯側踹
6.外格內勾
7.反擊勾踢
8.轉身別臂
9.虛步砍肋
10.彈襠頂肘
11.反彈側擊
12.弓步靠掌
13.上步砸肘
14.仆步撩襠
15.擋擊拌腿
16.擊腰鎖喉
軍體拳第一套動作要領
預備姿勢
當聽到「軍體拳第一套——預備」的口令後,在立正基礎體稍向左轉,同時右腳向右前撤一步,兩腳略成「八字形」,體重大部分落於右腳,兩手握拳,前後拉開,屈肘,左拳與肩同拳眼向內上,右拳置於小腹前約10厘米處,拳眼向上,自然挺目視前方
一、弓步沖拳
動作要領:右拳從腰間猛力向前旋轉沖出,拳心向下,同時左拳收於腰際,成左弓步。用途:擊腰、胸、腰部。
二、穿喉彈踢
動作要領:左拳變掌並向前上猛插,掌心向上,右拳收於腰間,右腳蹬直同時抬右腿大腿略平腳尖向下蹦直,猛力向前彈踢,並迅速收回。用途:插喉、彈踢襠或小腿。
三、馬步橫打
動作要領:右腳向前落地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前促變八字掌,右拳自然後擺;左傳身成馬步的同時,右手抓拉收於腰間,右拳由後向前猛力橫擊,臂微屈,拳與肩同高拳心向下。用途:擊頭、肋、腰部。
四、內撥下勾
動作要領;右轉身成弓步,同時右臂內潑後擺並由後向前上方猛擊,拳與下頜同高,拳心向離,左腳自然向左移動用途:擊喉、下、頜腹、襠部。
五、交錯側踹
動作要領:右轉身,右腳尖外擺,抬左腿,大腿略平,腳尖里勾兩臂在胸前交錯;左腳向左側猛踹,並迅速收回,同時兩臂上下外格右臂屈肘 ,拳與頭同高。拳眼向後,左臂自然後擺,拳心向後。用途:踹膝關節。
六、外格橫勾
動作要領:左腳向前落地,左轉身成弓步,同時左臂上襠、外格、後擺,右拳以扭腰送胯之合力由後向前猛擊,拳與眼同高,拳心向下用途:擊頭、面部。
七、反擊勾踢
動作要領:左腳尖外擺,起右腳腳尖里勾,兩手在胸前交錯;右腳由後向左猛力勾踢,同時兩臂猛力外格,左臂屈肘,拳與頭同高,拳眼向後,左臂自然後擺,拳心向下。用途:勾踢腳跟、腳碗部,將對方摔倒
八、轉身別臂
動作要領:右轉身,右腳尖外擺並 猛力下踏:上左腳成弓步,同時右手向前上挑,左手抓握右小臂;右後轉體成右弓步的同時右拳變掌驅肘下壓,兩小臂略平置於腹前。用途:別臂壓肘
九、虛步砍肋
動作要領:收右腳成右虛步,同時兩手變掌,由外稍向里猛砍,大臂夾緊,小臂略平,掌心向上,兩掌約距20厘米用途:砍肋、腰部。
十、踢襠頂肘
動作要領:兩掌變拳收於腰間。掌心向上,左腳蹬直同時抬右腳,腳尖向下蹦真,猛力向前彈踢平迅速收回;右腳落地成弓步,同時右臂置於左胸前,兩手合力將右肘向前推頂,右大小臂夾緊略平,掌心向下用途:腳踢襠、腹部,肘頂心窩、頭部。
十一、反彈側擊
動作要領:右掌向前反彈,掌心向內上;左掌沿右臂下向前猛挑成立掌,同時收右拳於腰問成右虛步右腳向前滑動,左轉身成馬步,同時左手抓拉變掌收抱於腰間,右拳向右側沖擊,拳眼向上,拳與肩同高,目視右拳用途:反彈面部。左手挑掌解脫,右拳擊肋或腹部。
十二、弓步靠掌
動作要領:上體左移,體重大部分落於左腳,兩拳變掌交叉於襠前,右腳微收成右虛步;右轉身,七右腳猛力下踏的同時,起左腳自然屈膝,兩掌上下反拔,收於右肋前,掌心向前左腳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同時兩掌合力向前推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前,兩手碗自然靠攏。目視前方 用途:推腌、肋,將對方摔倒。
十三、上步砸肘
動作要領:右腳向前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時右拳後擺、左手成抓拉姿勢,虎口向右;左轉身成左弓步的同時,右手抓拉收於腰間,揮動右臂屈肘向左下猛砸,大臂夾緊,小臂略平,拳心向上。用途:砸、壓肘關節。
十四、仆步撩約襠
動作要領:左膝深屈,右腿伸直,右拳變立掌置於左胸前,左拳
抱於腰間,上體傾成左仆步;右手變勾,經右腳面向後摟手外撥後擺轉身成右弓步,同時左手變掌由後向前猛撩,掌心向上,目視前方。用途:勾手樓賜,撩掌打襠。
十五、檔擊絆腿
動作要領:左腳向前上步,左手變拳上擋護頭,拳高於頭,拳眼向下,身體稍下蹲的同時,右拳向前下猛力沖出,拳心向下,右腿自然跟上屈膝;左拳變掌砍切右手腕的同時,右腳前掃,右拳收於腰間,拳心向上;右腿後絆成左弓步,同時右拳變掌下按,掌心向下,虎口向里,同時左掌變拳收於腰間。用途:擊檔、腹部,推胸彈腿
十六、擊腰鎖喉
動作要領:右拳變拳屈臂上擋外格,右腳向前上步,同時左拳向前猛力沖出,拳心向下;右拳變掌前插,左手抓握右手碗的同時,右掌變拳,兩手合力回拉下壓,右肩前頂,成右弓步,目視前下方用途:由後擊腰鎖喉。
結束姿勢:左傳身,右腳靠攏,成立正姿勢。
軍體拳第二套
預備姿勢
1.擋擊沖拳
2.絆腿壓肘
3.弓步擊肘
4.砍肋下打
5.上步劈彈
6.雙勾後擊
7.防左勾踢
8.挾脖擰摔
9.里格沖拳
10.防右別臂
11.擋擊抱腿
12.踹腿鎖喉
13.蹬腿橫勾
14.上步撈腿
15.挑砸絆腿
16.弓步上打
軍體拳第三套
預備姿勢
1踏步右沖拳
2上步左沖拳
3彈腿右沖拳
4下擊橫勾拳
5下壓反彈拳
6挑撥側沖拳
7歇步勾亮掌
8虛步上沖拳
9擄沖側沖拳
10蓋步右靠肘
11蹬腿馬步掛
12挑臂右砸肘
13鞭拳轉身蓋
14右格左沖拳
15左格右沖拳
16側踹雙彈臂
17左右沖鋒拋
18蓋拳退步勾
19左弓雙砍掌
20右弓雙砍掌
21左弓勾掛拳
22右弓勾掛拳
23躍起跪步砸
24馬步橫砍掌
25擄砍右穿掌
26擄砍左穿掌
27仆步勾挑襠
28飛腳蓋步沖
29轉身右砸肘
30弓步右擊肘
31弓步雙抱拳
32側蹬轉身沖
不過個人認為軍體拳沒擒拿格鬥實用,不過練練也不是壞事,畢竟能強身健體,活動筋骨。
B. 少林規定拳招式
1、拳術——有單練和對練兩種,單練有小洪拳2路,大洪拳12路,羅漢拳3路,老洪拳1路,炮拳3路,長拳2路,梅花拳2路,朝陽拳1路,通背4路,長護心意門1路,關東拳2路,青龍出海拳2路,擴身流星拳1路,龍虎豹蛇鶴拳各1路等幾十路,對練的有六合拳6路等。2、技擊散打——單練、散打有閃戰移身把、心意把、慮撲把、游龍飛步、丹鳳朝陽、十字亂把、老群抱葫蘆,仙人摘茄,葉底偷桃,腦後砍瓜,黑虎俞心,老猴搬枝,金絲纏法、迎門鐵扇子,拔步炮、小鬼攥槍等百餘種:
3、氣功——有少林易筋經,小武功,混元一氣功,陰陽氣功等。4、器械——單練、對練、槍刀劍棍,長短軟硬十八般兵器一般都有,但以棍術為最著名。少林拳的套路結構緊湊,動作朴實健壯而敏捷,攻防嚴密,招勢多變,力量的運用靈活而有彈性,著眼於實用,不練花架子,具有很多攻防特色。
少林拳首選 要求練好基本功,即站樁。樁有馬步、椅子樁,丁字樁等,同時也練視、聽、抓、拉、推、舉、踢等。「拳打一條線」是少林拳最鮮明的一個特點,法有八要,即起、落、進、退、反、側、收、縱。套路直來直往,動作朴實、幾種套路演練均在一條線上,現在少林寺千佛殿上練拳留下的腳窩就是明證。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滾出滾入運用自如;眼法以目注目,以審敵勢;身法起橫落順著重掌握重心,有失平衡;小法進低退高,輕靈穩固,在使用的方法上,要求藏而不露。內靜外猛。戰術上善於聲東擊西,指上打下,佯攻而實退,似退而實進,虛實兼用,賜柔相濟,乘勢飛擊,出手無情,擊其要害。所以拳諺用「秀如貓,抖如虎,行如龍,動如閃,聲如雷」來形容其變化多端的戰術。在動、靜、呼吸、運氣、用氣方面,也有其特點。如拳訣說「拳打十分力,辦從氣中出,運氣貴乎緩,用氣貴乎急,緩急神其術,盡在一呼吸。」在演練時強調一個套路要一氣呵成,要做到肩與腌、肘與膝、手與足的外三合和心與與意、意與氣、氣與力的內三俁,形成內外一體。用鼻呼吸,集中勁力,必要時用嘴配合發出吼聲,以威懾對方,打出迅雷不及掩耳的爆發力,克敵制勝。少年寺白衣殿南北山牆上各有一幅寺僧練武的壁畫,稱為「拳譜」,是清朝末年繪制的,有六合拳對練和各種器械對練,生動記述了寺僧練武的情景,突出了少林拳手眼身法步的特點和攻防要領。
C. 練拳的基本功
1.力量訓練:和許多體育項目一樣,力量訓練基本就是藉助健身器材實現的,經常鍛煉的人都會常常健身房,打拳主要依靠人體幾部分肌肉的力量,前臂和背闊肌已經腰力,所以鍛煉時候要有針對性,可以藉助下面兩個器材進行專項分組訓練,例如小臂力量可以通過拉力機鍛煉,背闊肌可以通過向上卧推,腰力主要藉助於仰卧起坐,每組舉6~8次,分3~5組,視情況增減重量或次數。
2.速度訓練:這方面最好是24歲之前練最好,並不是之後沒有提高,只是比較難一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練快拳,就是規定時間內出拳次數越多,就說明越快(在出拳姿勢正確的前提下),需要反復練習,每次記下次數幫助下一次的提高,還有個方法是快速的做俯卧撐,都可以試一下。
3.持久訓練:又或者說是耐力訓練,在未打倒敵人之前,自己如果先累倒了,那就太說不過去了。。。至於方法這里不做詳述,因為與其他運動基本一樣,最常見的就是耐力跑。
4.準度訓練:出拳再猛,打不到目標也是惘然。打沙袋是一個極有效的的方法,但是一開始可能會覺得難,因為沙袋會動,所以可以選擇一些靜物進行擊打練習。記住練習準度切忌打空拳,因為只有每次打到實物,才知道自己打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部位。
5.堅韌度訓練:意思是拳頭得耐磨耐抗,即常說的「外練筋骨皮」,試想你如果打的都是「軟拳頭」,毫無殺傷力,那練了也白練。好,廢話不多說,一開始你需要購買一副手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傷,方法主要又兩個:打硬物和地面支撐訓練。前者很容易理解,後者是將用單拳或雙拳將全身支撐於地面並保持一段時間。
這幾項訓練直接沒有先後順序之分,也沒有必要每次全部練習一遍,最好是視個人情況而定,哪個方面比較欠缺,重點針對。
PS:訓練中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或沒有提高,可以停一段時間再進行
D. 求一完整的少年規定拳教學視頻,謝謝大家!
http://www.yoqoo.com/v_show/id_XMTQwNjIzMg==.html
http://www.yoqoo.com/v_show/id_XMTQwNjI2MA==.html
可通過視頻轉換器轉換...
E. 求高清大學長拳教學視頻,要背向演示的
我也在學長拳,呵呵……告訴你個網址吧。
高清加背向演示的哦!而且每個動作的名稱都有!
http://video.sina.com.cn/v/b/25953120-1505959015.html
F. 武術少年規定拳的要領誰知道啊
簡單說你要細讀規則,研究規則,知道載判怎麼打分,你就怎練習。
長拳的技法,由於拳種的不同,各有著不同的要求。一般的說,最基本的技法有以下十點:
1.手要捷快
傳統的拳術「八法」,要求長拳的手法須「拳如流星」,出手要迅速,敏捷,有力。這不僅要在拳,臂揮舞是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細致動作里也要如此。即使是一個抖腕,刁手的小動作,都要做的非常輕快,干凈,利落,沒有拖泥帶水的遲鈍的感覺。
上肢運動要達到「拳如流星」這種要求,就必須松肩活肘,使肩,肘,腕等關節在運動的時候力求松活。肩僵肘死,上肢的手法運動就顯的呆板,遲緩,有速度產生的力量,也因此而發揮不出來。
「拳如流星」的捷快手法,會不會使整個拳路完全陷入飛快的雜亂無章的境地?這是不會的。長拳運動的特點,是有動有靜,既有招,也有勢。「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不動則已,一動就要非常迅速。「拳如流星」的要求,只是指活動性的動作,而不是指所有的動作。這樣,它不但不會使整個拳路快而無章,而是更能襯托出靜止性動作的穩定,使長拳在運動過程中有動有靜,更加突出了長拳動靜結合的特點。
2.眼要明銳
「八法」要求長拳的眼法須「眼似電」,要明快,銳利。「眼法」在長拳運動不中不是單獨活動的,它必須「眼隨手動」,「目隨視注」。「手法」既像流星般的迅速,敏捷,有力,那麼眼睛的注視,就要像「閃電」般的明快和銳利。這種手到哪裡眼到哪裡的眼法變化,不僅和「手法」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和頸部的活動有關。如果拳向左側沖出,頸部不活動,頭不向左轉,那就會出現斜眼瞄拳的怪相。因之,隨著「眼法」的左顧右盼,上瞻下視,頸關節的靈活及轉頭變臉的快速,也是必要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眼法」還涉及到動作意向的問題。一般的說,長拳的動作都有它的意向,進則是功,退則是守,即使是靜止的拳勢,也都含有「伺機待動」的意向,「眼法」則是動作的意向趨向傳神的關鍵。比如,相前進攻的動作,眼睛一定要注視前方,如果看著旁邊,這動作就失去進攻的意向;在前進動作的過程中出現突然向後轉的動作,這就意味著回擊身後來的侵犯,這時一定要先回頭,目光向後一掃,然後在迅速轉身接做下面的動作。如果不先用目光向後一掃就出手,這個回擊的動作不會傳神。至於靜止時的拳勢,必須使眼神向前凝視,目光像「閃電」般銳利,這樣才能把「伺機待動」的意向表現出來。長拳很強調傳神,因之,「眼法」必須做到「眼隨手動」,「目隨視注」,「明銳似電「
3.身要靈活
傳統的「八法」要求長拳身法須「腰如蛇行」,要柔韌,靈活。「身法」在長拳變化運動里,可分為:閃,轉,展,縮,折,彎,俯,仰,等等。這些「身法」變化,多是「主宰於腰」。因而「身如蛇行」的「身法」要求,一方面是要求各「身法」在運動的時候要像「蛇行」那樣靈活,有曲折有變化;另一方面也要求胸椎和腰椎的柔韌性加強,使動作做的既柔軟又堅韌。柔軟則靈活,堅韌則有力,動作做的靈活,有力,又富有曲折變化,就不會枯燥乾巴了。
「身法」包括胸,背,腰,腹,臀無個部分。在長拳的一般運動中,又活動性動作轉入靜止性動作的時候,多講究挺胸,直背,塌腰,收腹,斂臀等方式方法。在活動的時候,則要求「身法」靈活多變。這就是所謂「招要圓,勢要正」,「動圓定方」。如果在定勢的時候是拱背,彎腰,突腹,翹臀,很可以想像到那是不美觀的。但是在活動的時候,仍然使用挺胸的動作,那又會使胸椎僵硬,腰椎失去靈活,影響和阻礙了「身法」的變化。所以「身法」還須「體隨勢變」,根據不動的動作選擇不動的方式方法。
4.步要穩固
傳動的「八法」要求長拳步法須「步賽粘」,要輕快,穩固。「先看一步走,在看一伸手」;「打拳容易,走步難」;「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步法」在長拳運動中承擔著「穩」「快」的重要任務。因而必須使「步法」既要輕快,更要像粘在地上一樣穩固,不掀腳,不拔根。它不能受上肢,軀幹活動的影響,反過來到要給上肢,軀乾的活動提供必要的穩固的條件。這樣才能動而不亂。所以,「步法」一定要輕快,穩固,做到「步賽粘」的要求,使下盤扎實。
5.精要充沛
「精要充沛」是傳統拳術「八法」之一。長拳的精神,須要充沛,飽滿。要充沛飽滿的像雷霆萬鈞,像江河怒潮,要顯示出「怒」的氣魄。然而這種鼓盪的怒的氣魄,又不是表現在臉面上,而是貫注在動靜的運動之中。精神飽滿,氣魄怒振,拳勢才能雄健宏大。怒決不是擰眉怒目,呲呀咧嘴的兇狠,這在武術運動里是不允許的。要做到「怒」的有氣魄,必須具備武術的戰斗意識,把自己擺進到一種充滿戰斗的場合里。這樣,才能使長拳的運動,氣如雷霆,勢如浪濤,精足神滿。
6.氣要下沉
傳統的「八法」要求長拳的呼吸須「氣宜沉」,要氣沉丹田。這是因為呼吸在長拳運動中關系著運動的持久性,也關系著勁力的催動,所謂「以氣催力」。長拳的運動,一般都是結構復雜,動作快速,運動量大,這個特點規定了長拳運動對氧的需要量很大。如果不善於掌握和運用「氣沉丹田的腹助呼吸的方式方法,就容易使氣血上涌,使氣息停留在胸膈之間流動。氣往上浮則內部空虛,空虛則氣促,氣促則吸入的氧不足,氧不足則力短,力短就不能使動作持久,則會動作短促,頭暈惡心,面色發白,,動作紊亂,運動的平衡性也就遭到破壞。所以,在運動的時候必須運用腹助呼吸,善於「蓄氣」,這樣才能使運動持久,才能保持運動的平衡。
長拳運動的呼吸方法,除了沉之外,也還有提,托,聚三法,合謂「提,托,沉,聚」。在一般的情況下,由低動作轉入高動作的時候,應該運用「提法」;在高式或者是低式的靜止性動作出現的時候,則應該運用「托法」;在剛脆短促的動作出現的時候,又應該運用「聚法」;在又高動作轉入到低動作的時候,又該用「沉法」。這些呼吸方法隨著運動而進行變化的時候,卻始終遵循著「氣宜沉」的基本要求。同時,運用也要順其自然,不能故意做作。
7.力要順達
「力要順達」,也是傳統「八法」的要求之一。如果使勁發力不順,也會使動作僵硬,死板。長拳動作最忌「僵勁硬力」,強調「力要順達」,須從「三節」,「六合」著手。
「三節」,以上肢來說,手上梢節,肘是中節,肩是根節;以下肢來說,腳是梢節,膝是中節,胯是根節。「六合」,是手,肘,肩,腳,膝,胯六個部位的配合(也有以眼,心,意,氣,力,功為六合的)。
比如,甩手,雲手,向上抖手等動作,必須是「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三節均動,勁力才能順達。又如,腿腳用力向前彈踢,必須是「起於根,順於中,達於梢」,三節貫通,才能使力順而不僵硬。再如,上下肢的動作有相互牽涉的時候,如果是發力前沖的動作,就必須使腳,膝,胯的力量,通過腰力的媒介,從「送肩,順肘」而傳遞到手或拳,使上下六部通貫起來,上下的勁力順成一股。運動中的僵硬和死板,問題不在與用力的大小,而在於順與不順。所以一定要掌握「三節」,「六合」,運用順力,運用活勁,動作才有分量。
8.功要純青
「八法」要求長拳的技術須「功宜純」。在這里「功」指的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和運動的各種技巧。所謂「純」就是指「純一不雜」,爐火純青要使技術質量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技術規范的前提下加強訓練的實踐。「功夫是練出來的」,只有堅持訓練,通過實踐才能使身體素質和運動技巧不斷地得到提高,才能使技術的質量又不純逐漸到純。
9.四擊合法
「四擊」就是指武術中的踢,打,摔,拿等四種技擊法則。凡是含有技擊動作組成部分的長拳,一般是離不開這四種技擊法則的范疇的。這四種法則各有各的具體內容和方法。踢的法則,其具體內容有蹬,踹,分,擺,彈,纏,掃,掛等等;打的法則,其具體內容有沖,撞,擠,靠,崩,劈,挑,砸,撐,叉,摟,攔,采,勾,抄等等;摔的法則,其具體內容有鞏,揣,滑,倒,爬,拿,捋,搗,勾等等;拿的法則,其具體內容有刁,拿,鎖,扣,封,閉,錯,截等等。這些內容都有他們規定的運動方法。例如,提法中的蹬,踹,鏟都是伸曲性的腿法。然而,蹬的運動方法規定是腳尖朝上,腳心朝前,力點在腳跟部;踹的動作方法規定是腳尖橫向,腳心朝前,力點在腳心部;鏟的動作方法規定是腳尖橫向,腳心朝下,力點在腳外側的邊緣部。
長拳運動對踢,打,摔,拿等四種技擊法則具體內容的運動方法,要求非常嚴格,講究踢打得法,不允許蹬踹不分,方法不明,模糊不清。如果不是嚴格地遵守這些運動方法的規定,就不可能表達出它們不同的真實意義,這就失去了長拳技擊動作的意向。所以,練習長拳必須要熟練,理解和掌握各種技擊動作的具體內容和運動方法,掌握牢它們不同的線路,方為,和力點,熟悉它們不同的使勁程度和運動速度。
10. 以行喻勢
長拳在運動時,有動勢,靜勢,起勢,落勢,立勢,站勢,轉勢,折勢,輕勢,重勢,緩勢,快勢等十二種動靜之勢。以十二種事物的形象來比喻這十二種動靜之勢,藉此作為規范化的格式來要求技術的提高,這就叫以行喻勢。
傳統的富於形象思維的規范化的格式是:動如濤,靜如丘,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總稱「十二行」。
活動之勢,要使運動氣勢像江河的浪淘那樣激盪,滔滔不絕,在翻江倒海的氣勢中仍然有明朗感和穩定感,做到「動要有韻」,「動中有靜」。
靜止之勢,要使勢式塑造的像大山那樣巍峨,似乎任何強大的力量都推他不動似的。
跳躍之勢,要有猿猴縱身跳躍時的那種機靈,矯健,敏捷的意味。
降落之勢,要像喜鵲落到樹枝上的那樣輕穩。
單腿獨立之勢,特別是從活動性動作轉入到靜止性的獨立動作時,要像雞在奔走突然時聽到什麼,立刻蜷曲起一隻腳來那樣的安定穩固。
兩腳站立之勢,要像蒼松那樣巍巍地剛健,挺拔,在靜止中含有活動的意味,使靜和動密切聯系在一起,即所謂「靜中有動」。
旋轉之勢,要象車輪繞著軸心那樣轉動,善於創造和掌握運動的軸心,這樣才能達到「圓」的要求。
折疊之勢,是指扭身轉腰等轉折的動作。要像弓那樣越折越有力,含有一股反彈之勁,不是折的很柔軟而沒有勁力。比如前一個動作是向側面折腰,腰柔軟折得下去固然是好,但顯示不出一股連系後面動作變化的勁力來,就會使氣勢中斷。只有在折疊之勢中做出反彈勁,才能突出動作的變化。
輕飄之勢,要像樹葉那樣輕,才能達到「飄」的要求。
沉重之勢,要像鋼鐵砸下那樣重,但「重而忌狠」,不能咬牙切齒。
快速之勢,要像一陣疾風那樣。但「快而忌毛」。「快易生爆」,火爆可以藏拙,但畢竟會是動作產生不準確的毛病,務須「快而不毛」。
緩慢之勢,要像鷹在空中盤旋那樣精神貫注,慢中蓄快,但「緩而忌溫」。「慢易生懈」,要防止動作產生鬆懈的現象。
以十二行喻十二勢,即形象有生動,易於理解,慢慢體會,能夠促使技術水平的逐漸提高。
G. 少年規定拳
少年規定拳動作名稱: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掄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掄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虛步亮拳;7、上步並步對拳;8、提膝雙劈拳;9、震腳馬步架截拳;10 、抓手擺掌仆腿弓 步上架沖拳;11、提膝亮翅;12、前躍步仆腿摟手弓步沖拳;13、彈腿沖拳;14、叉步蓋歇步沖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騰空飛腳;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掄臂轉身穿手歇步亮拳;2、側踹腿;3、弓步壓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腳弓步雙推掌;6、伏地 後掃;7、仆步穿掌上步剪彈;8、提膝側傾栽拳上架;9、轉身勾手抄掌;10、抄掌縱步轉身騰空擺蓮; 11、掄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沖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腳弓步連環沖拳;4、弓步貫拳;5、並步推掌;6、 旋風腳馬步架沖拳;7、跳轉身仆步切掌;8、踏步單拍腳;9、弓步頂肘。 第四段: 1、擊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沖拳;4、掄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轉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轉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擺蓮;10、仆步穿手亮掌;11、並步勾手;12、挑掌跳躍仆 腿摟手弓步沖拳;13、掄臂砸拳;14、虛步架沖拳;結束式:(退步收勢) 少年規定拳動作名稱: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掄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掄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虛步亮拳;7、上步並步對拳;8、提膝雙劈拳;9、震腳馬步架截拳;10 、抓手擺掌仆腿弓 步上架沖拳;11、提膝亮翅;12、前躍步仆腿摟手弓步沖拳;13、彈腿沖拳;14、叉步蓋歇步沖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騰空飛腳;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掄臂轉身穿手歇步亮拳;2、側踹腿;3、弓步壓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腳弓步雙推掌;6、伏地 後掃;7、仆步穿掌上步剪彈;8、提膝側傾栽拳上架;9、轉身勾手抄掌;10、抄掌縱步轉身騰空擺蓮; 11、掄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沖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腳弓步連環沖拳;4、弓步貫拳;5、並步推掌;6、 旋風腳馬步架沖拳;7、跳轉身仆步切掌;8、踏步單拍腳;9、弓步頂肘。 第四段: 1、擊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沖拳;4、掄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轉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轉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擺蓮;10、仆步穿手亮掌;11、並步勾手;12、挑掌跳躍仆 腿摟手弓步沖拳;13、掄臂砸拳;14、虛步架沖拳;結束式:(退步收勢) 少年規定拳動作名稱: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掄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掄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虛步亮拳;7、上步並步對拳;8、提膝雙劈拳;9、震腳馬步架截拳;10 、抓手擺掌仆腿弓 步上架沖拳;11、提膝亮翅;12、前躍步仆腿摟手弓步沖拳;13、彈腿沖拳;14、叉步蓋歇步沖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騰空飛腳;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掄臂轉身穿手歇步亮拳;2、側踹腿;3、弓步壓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腳弓步雙推掌;6、伏地 後掃;7、仆步穿掌上步剪彈;8、提膝側傾栽拳上架;9、轉身勾手抄掌;10、抄掌縱步轉身騰空擺蓮; 11、掄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沖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腳弓步連環沖拳;4、弓步貫拳;5、並步推掌;6、 旋風腳馬步架沖拳;7、跳轉身仆步切掌;8、踏步單拍腳;9、弓步頂肘。 第四段: 1、擊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沖拳;4、掄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轉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轉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擺蓮;10、仆步穿手亮掌;11、並步勾手;12、挑掌跳躍仆 腿摟手弓步沖拳;13、掄臂砸拳;14、虛步架沖拳;結束式:(退步收勢) 少年規定拳動作名稱: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掄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掄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虛步亮拳;7、上步並步對拳;8、提膝雙劈拳;9、震腳馬步架截拳;10 、抓手擺掌仆腿弓 步上架沖拳;11、提膝亮翅;12、前躍步仆腿摟手弓步沖拳;13、彈腿沖拳;14、叉步蓋歇步沖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騰空飛腳;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掄臂轉身穿手歇步亮拳;2、側踹腿;3、弓步壓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腳弓步雙推掌;6、伏地 後掃;7、仆步穿掌上步剪彈;8、提膝側傾栽拳上架;9、轉身勾手抄掌;10、抄掌縱步轉身騰空擺蓮; 11、掄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沖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腳弓步連環沖拳;4、弓步貫拳;5、並步推掌;6、 旋風腳馬步架沖拳;7、跳轉身仆步切掌;8、踏步單拍腳;9、弓步頂肘。 第四段: 1、擊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沖拳;4、掄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轉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轉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擺蓮;10、仆步穿手亮掌;11、並步勾手;12、挑掌跳躍仆 腿摟手弓步沖拳;13、掄臂砸拳;14、虛步架沖拳;結束式:(退步收勢) 少年規定拳動作名稱: 預憊式 左弓步雙插掌 並步抱拳 震腳砸拳 正踢腿 後插步擺掌 翻身扣腿 左弓步撩拳 仆腿左虛步亮掌 上步並步對拳 第一段 提膝雙劈拳 馬步架栽拳 仆腿樓手左弓步架打 提膝亮掌大躍步前竄 仆腿樓手左弓步沖拳 彈踢沖拳 回身歇步下沖拳 提膝穿掌 仆腿上步騰空飛腳 提膝勾手亮掌 第二段 轉身歇步穿手亮掌 右踹腿 左弓步壓肘 提膝翻扣 震腳左弓步雙推手 後掃腿 提膝穿掌 仆腿上步彈踢 提膝架打 轉身挑掌 行步騰空擺蓮 烏龍盤打 右弓步上沖拳
H. 我想找個練武術師傅,遠程教學也行!!16歲學什麼好呢
先在網上找找最基本的基本功教學視頻吧,武術的步形,手型,腿法等等比如武術的最基本的五種步形:馬步,弓步虛步,仆步歇步,三種手形:拳,掌,勾。。。
練好基本功了就學套路,首先要簡短,首選套路:五步拳。連環拳。
再多練幾個組合套路簡短的。(這個過程起碼堅持兩個月)再開始學跳躍腿法:旋風腳,騰空擺蓮,騰空飛腳等等。等到你臉熟後就可以學長點的套路了,比如:規定拳。這個套路很好,包容了很多武術的動作,一定要把這個套路練熟,起碼一個月!這個時候你不能著急。你在這個時候會覺得你所學的套路沒有實戰價值,而且很枯燥,其實錯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動作組合成的套路,實戰價值肯定比那些拳種小,但是你必須把這個基本功練好!就像寫作文一樣,這些只是寫字的點橫豎撇捺。所以一定要練好
當你練好之後你就可以學點實用點的套路了,比如八極拳,洪拳,形意拳之類的套路,這些套路中有很多實用的招式,但你不要忙著把這些招式拆散,你只有慢慢練,起碼要半年時間,這個時間內千萬不要找人打架,因為你只是在入門階段,什麼招式都沒用。
等到你把這些練熟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入武術的門了。現在開始就可以去散打了。散打其實就是把套路中的實戰動作拆散了打。先學習散打基本動作:步法。拳法。腿法,肘膝法,摔法,你要花一年時間練這些枯燥的動作,當然也不能停止以前的套路練習,當你練了一年後。你就可以將散打和套路結合起來了。把套路中實用的招式運用到散打實戰中,這時候就要多進行實戰訓練,練習自己對招式的敏感,形成條件反射,
像這樣練習五年,你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武術人才!武術沒用速成,不要以為我一年的訓練量全部拿在一個月訓練,人的接受能力有限,就像吃飯一樣你不能把一個月的飯拿在一天吃完
我的QQ591749189,有問題加我
I. 請搞武術教學的人指點
五步拳 Five Boxers 和二十四式太極拳是最基礎的
五步拳為學習武術入門之基本拳術組合,包含了武術中最基本的五種步型(弓、馬、仆、虛、歇)和三種手型(拳、掌、勾)。
五步拳是由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歇步五種步型結合摟手、沖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蓋打等手法進行的組合練習,簡稱五步拳。通過五步拳的練習可以增進身體的協調能力,掌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領,提高動作質量。
動作名稱:
預備式(並步抱拳)—拗弓步沖拳—彈踢沖拳—馬步架打—歇步蓋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虛步挑掌—收式(並步抱拳)
1、預備式:兩腳並攏,雙手握拳抱於腰間,拳面與小腹在同一個平面,雙肘後頂,向左擺頭,目視左前方。
2、弓步摟打之馬步摟手:(過渡動作)左腳向左橫跨一大步成馬步,同時左拳變掌向左摟出,掌指朝上,虎口撐開。目視左方。
3、弓步摟打之弓步沖拳:左掌變拳收回腰間,拳心朝上。馬步向左擰腰轉胯成左弓步,右拳同時內旋擊出,拳心向下,力達拳面。目視前方。
4、十字彈踢:右拳外旋收回腰間,拳心向上。左拳擰旋擊出,同時右腳向前彈出,腳面綳平,力達腳尖。左拳拳心向下。上身直立。目視前方。
5、馬步架打:右腳前落成馬步,左拳變掌向上撩架,右拳向前擊出成平拳。眼看右方。
6、歇步蓋打之轉身蓋掌:向左轉身,左腳後撤右腳後方,左掌變拳收回腰間,右拳變掌從上向左下橫蓋。目視前方。
7、歇步蓋打之歇步沖拳:下蹲成右歇步,右掌變拳收回腰間,左拳平拳擊出,目視前方。
8、提膝穿掌:左拳變掌下橫蓋,起身右腿直立,左腳提膝,同時右拳變掌從腰間向右上方穿出,目視右掌。
9、仆步穿掌:左腳向左落步成左仆步,左掌向左下方穿出。目視左方。
10、虛步挑掌:右腳向前上步成右虛步,左掌順式向上向後成下勾手(低不過肩,高不過耳端)。右掌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右肘微曲。目視前方。
11、收式:左腳向右腳並攏,雙手變拳收回腰間。向左擺頭,目視左前方。
J. 軍體拳的詳細步驟
軍體拳
軍體拳是由拳打、腳踢、摔打、奪刀、奪槍等格鬥動作組合而成的一種拳術。經常開展軍體拳訓練,對培養軍人堅韌不拔、勇敢頑強的戰斗作風,具有重要意義。
軍體拳特點
1.套路長短適中,動作精練,有技擊含義,節奏分明,易學易懂,既能單人打又能集體表演。
2.不需要任何器材,對場地要求不高,一塊平地即可練習。
軍體拳的作用
1.打軍體拳有一定活動量,對發展力量、耐力、速度都有積極作用,因此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作用。
2.因為軍體拳是由踢、打、摔、拿、擰等格鬥的基本要素所組成,因此學好軍體拳一招一式,能防身自衛,克敵制勝,有保護自己的作用。
軍體拳的套數
經總參軍訓部批准,1989已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訓練教材》,在全軍推廣的軍體拳共有三套。第一、第二套各有十六個動作,第三套有三十二個動作。
第一套軍體拳的特點
第一套軍體拳主要特點是由格鬥的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組合而成的套路練習,它動作精練,有技擊含義,適用。有一定鍛煉價值,有防身自衛作用。
第二套軍體拳的特點
第二套軍體拳主要是由摔打、奪刀、奪槍、襲擊等格鬥基本動作所組成的套路練習。動作精練適用,每一動都是「一招制敵」,能保護自己,同時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第三套軍體拳的特點
第三套軍體拳具有第一、第二套的特點外,還有長拳舒展大方,動作靈活迅速有力,節奏明顯的特點,又有南拳步穩、勢烈、動作剛勁有力的特點。動作數量等於第一、二套總和,運動量也較大,動作難度較復雜,都有技擊含義,它不但能鍛煉身體,又是克敵制勝的有效手段。
軍體拳的手型
軍體拳手型主要有三種,即拳:主要用於擊打和砸;掌:主要用於推、砍、劈、抽打等;勾手:主要是打、勾。
軍體拳的常用步型
軍體拳步型有馬步、弓步、虛步、仆步、歇步等。
軍體拳訓練計劃的制定
制定訓練計劃時,首先要了解學習對象的基礎如何,有一定基礎的,進度適當快些,基礎差的進度慢些。一般先教基本功,再教基本動作。臂功、腿功搭配適當。最好隔一天安排一次課為宜。學習新動作之前,要復習前一課的內容,使套路動作銜接、連貫。最後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檢查考核評定成績。
軍體拳課的實施方法
軍體拳是由十幾個或幾十個單個動作按一定原則合理組成的套路練習。不但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學會,同時還要完成整套的套路練習。因此實施方法通常是:
1.示範講解:示範、講解是練習者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的基本方法。講解語言要通俗精練,講解的內容有:講解動作的規格和標准;講解動作的環節;講解動作的攻防含義;講解動作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示範是使練習者通過直觀的感性認識,來獲得正確的動作概貌的手段。為了使練習者比較清楚觀察示範動作,教員對示範位置的選擇和示範面的運用都要合理。示範要有連貫動作和慢動作示範,連貫動作使練習者了解動作的完整性;慢動作看清動作的細節和方向路線。
2.領做:是教員帶領練習者做動作,先領做慢動作,再領做連貫動作。領做是教會學好的關鍵環節之一。
3.完整和分解教學法:軍體拳動作有簡有繁,有易有難。因此,簡易動作完整教,繁難動作分解教。
4.組織操練:初步掌握動作後,要組織操練,復習鞏固。方法是:門)口令指揮集體操練,分班操練。要先慢動作到連貫動作。以個人練習,互教互學,糾正錯誤動作。以組織小型評比,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
軍體拳訓練時常見的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1.動作要領不正確。糾正方法:用正誤對比法;先慢動作正確示範,並邊做邊講,看清錯在那裡。然後再慢動作領做。
2.發力不當,動作僵硬。糾正方法:由慢到快領做,由不用力逐步過度到用力。體會自然發力,體會徒手沖拳。發力要強調蹬腿扭腰的力量。
3.動作不連貫。糾正方法:套路不連貫是單個動作不熟練所致。要熟練掌握單個動作,然後由慢到快體會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關系,由慢到快反復體會。
4.不理解動作的性質和作用而出現的錯誤。糾正方法:根據動作的攻防含義,講清動作的實用意義,通過兩人攻防配合,解釋動作方向路線,啟發誘導,幫助糾正。
運用口令指揮軍體拳訓練
口令指揮一般是
1.把動作名稱當「口令」。如發出「預備」或「弓步沖拳」 口令,大家做預備姿勢或弓步沖拳,依次進行。
2. 用「番號」代替口令。如喊「1」,大家做弓步沖拳。再喊「2」……依次進行。口令要短促,宏亮有力,要結合套路結構的快慢,發出有快有慢的口令。
3.提示性口令,是在番號口令前加上動作名稱,如「弓步沖拳廣,動作名稱是預令,番號是動令,聽到「1」的口令時大家做弓步沖拳。提示性口令有提醒和幫助記憶的作用。還有助於操練時動作整齊劃一,對初學者較適用。
打軍體拳發聲的原因
軍體拳每個動作都有技擊含義,「一招制敵」。節奏分明,剛勁有力。發聲是以聲助力,達到加強發力的目的。發聲有振奮精神,壯膽怯敵,長我志氣,滅敵威風的作用,發聲還可使動作整齊劃一。操練或表演時,可每個動作都發聲;也可一段中規定某個動作發聲;或者第一動和最後一動發聲等。
自學軍體拳
自學軍體拳首先要識別圖解,軍體拳書中的圖,是描繪動作路線的;文字說明,是講解動作順序和動作方向。二者結合起來簡稱圖解。正確掌握圖解知識,便於自學自練。自學首先要識別圖解運動方向;圖中人的身前為前,身後為後,左側為左,右側為右。此外還有左前、右後、右前、左後之分。其次要識別運動方向,虛線或實線表示該部位下一動行進的路線。再次是要熟悉術語,軍體拳有的是用術語解釋動作,如馬步、弓步、踢腿、沖拳等。
軍體拳訓練時對場地的要求
軍體拳特點之一就是對場地要求不高,又不需任何器材。一個人練只需幾平方米。訓練時只要場地平整,土地,草坪,水泥地,樹蔭下,走廊等都可以練習。
打一套軍體拳需要的時間
這里講的是打連貫動作,一氣呵成完成一套。按要求第一、第二套各打一次大約需要25秒左右。第三套約46秒左右。這樣方可節奏分明,動作清楚。
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l.反復宣傳學習軍體拳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它不但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有效手段,同時又可防身自衛,克敵制勝,從而激發學習慾望。
2.教會動作的同時,講清動作的技擊含義,使用價值。學會動作的同時,學會使用動作。增強防身自衛的勇氣和信心。
3.教學內容要搭配好;臂功和腿功相結合,基本功與學習套路相結合,避免單調乏味。
4.開展小型評比競賽,個人評比,以班為單位評比,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
5.科學制定訓練計劃,合理分配內容,最好使每節課都有新動作學,使每一節課都有新鮮感。
6. 要做好示範表演,動作要正確、優美,使人看後有羨慕和迫切要求學習的心理感受。
軍體拳考核的實施方法
1.受測者以班為單位,跑步到考核地點,以班橫隊面對裁判站立。班長向裁判報告,然後成班橫隊跨立,等待測驗。
2.裁判點名核對受測者的前後順序後,下達「××出列」口令,受測者應答「到」,然後跑步到考核區圓內,成立正姿勢。當下達「軍體拳第×套,預備!開始!」口令後,受測者迅速做好預備姿勢,並隨即開始測驗。結束時,裁判長下達「停」 的口令,受測者成立正姿勢。評定成績後,裁判下達「入列」 日令,受測者跑步入列。
全班測驗完畢,班長向裁判報告。接著測驗下一個班,形式、方法同上。
《軍人體育鍛煉標准》對軍體拳的考核規定
軍體拳在《軍標》中是第六類,即選測項目,測驗規定是:「軍體拳共有三套,三套分別進行測驗,先測第一套,第一套達到及格後(60分)才能測第二套,若成功可增加20分,第二套成功後才能測第三套,若成功再增加 20分,共完成三套者可得100分。」
軍體拳的評分標准
軍體拳評分標準的依據是:要領正確、動作有力、套路連貫、協調、節奏分明、重心穩固,精神振奮。
軍體拳第一套
預備姿勢
1.弓步沖拳
2.穿喉彈踢
3.馬步橫打
4.內撥下勾
5.交錯側踹
6.外格內勾
7.反擊勾踢
8.轉身別臂
9.虛步砍肋
10.彈襠頂肘
11.反彈側擊
12.弓步靠掌
13.上步砸肘
14.仆步撩襠
15.擋擊拌腿
16.擊腰鎖喉
軍體拳第二套
預備姿勢
1.擋擊沖拳
2.絆腿壓肘
3.弓步擊肘
4.砍肋下打
5.上步劈彈
6.雙勾後擊
7.防左勾踢
8.挾脖擰摔
9.里格沖拳
10.防右別臂
11.擋擊抱腿
12.踹腿鎖喉
13.蹬腿橫勾
14.上步撈腿
15.挑砸絆腿
16.弓步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