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的標准體重怎樣計算
成人BMI 法
體重指數=體重(公斤) 除以 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例:如果一個成年女子體重為120斤,身高為160厘米,體重指數=60/2.56=23.4375,介於正常體重18-25之間,該女子體重正常。
少年兒童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 = 年齡 x 2 + 8 ( 3 - 7 歲 )
標准體重 = 年齡 x 3 + 10(7-16歲)
輕度肥胖 : 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 : 超過標准體重 40% - 50 %
重度肥胖 : 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例:一個4歲的孩子按上面的公式=4*2+8得出標准體重應當為16公斤,如果孩子的體重在16公斤以下則體重偏輕,如果孩子為20公斤,則介於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屬於輕度肥胖。
(1)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肥胖測算方法和標准
1,上秤稱體重
男士標准體重:身高減105;女士標准體重:身高-100。在標准正負10%以內都是正常體重。超過10%就是肥胖。
2,體重指數BMI
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這種方法更加准確,國家衡量超重、肥胖使用的正是BMI作為判斷。正常范圍是18.5-23.9,24-27.9就屬於超重,28以上的就是肥胖。對於兒童來講,BMI診斷標准和成人有區別,要稍低一點。
3,體脂百分比
用儀器分析人體成分,看脂肪肌肉比例,一般情況下,男性在15%屬正常,25%以上超重;女性20%為正常,30%以上為超重。
4,腰圍測算
體重指數正常或不太高的情況下,如果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厘米、女性大於等於85厘米都屬於腹型肥胖。
② 男女生標准體重計算公式
人的標准體重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 ①身高>165cm:身高(cm)-100 身高的行源笥?.9,女性大於0.85的腹型肥胖者,其危害與體重指數高者一樣大。
③ 人體標准體重計算公式
一、世衛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二、不同年齡演算法
標准體重法
標准體重(千克) = 年齡 x 8 + 8 ( 7 - 16 歲 )
輕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30% - 50 %
重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BMI 法
體重指數 BMI = 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齡 BMI 值
年齡 正常超重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於 6歲 15-18 18-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
三、簡單計算方法
1、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寫法: BMI = 體重 / (身高)^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 - 25 (中國體質標准:正常范圍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2、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5、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6、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48。
(3)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系來表示。
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④ 標准體重計算公式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身高和體重有一套計算方法,那就是男性的標准體重等於身高減去80,再乘以70%,女性的標准體重等於身高減去70,再乘以60%,這個公式里的身高以厘米為單位。以男性身高180厘米舉例,180減去80再乘以70%,得出的數值是70,那就說明男性身高180厘米,70公斤是標准體重。
還有一種較為簡單實用的計算方法,就是標准體重等於身高乘以身高再乘以標准系數,這里的身高以米為單位。標准系數女性為20,男性為22。比如男性身高170厘米,它的標准體重等於1.7乘以1.7再乘以22等於63.58,約等於64,所以男性身高170厘米,標准體重是64公斤。
(4)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知道自己的身高對應的標准體重之後,上下浮動10%都是在標準的范圍之內。如果超過了標准體重的20%,就說明已經到了肥胖的地步。
另外想吃自己是否肥胖,也可以計算一下bmI指數。bmI指數如果大於18.5小於23.9,說明體重是正常的,bmI指數小大於24小於27.9說明是超重的水平,bmI大於等於28則是屬於肥胖的行列。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並不是越瘦越好,其實它也是有一個身高體重標準的。
⑤ 人的標准體重計算公式。是什麼
一、世衛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二、不同年齡演算法
標准體重法
標准體重(千克) = 年齡 x 8 + 8 ( 7 - 16 歲 )
輕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30% - 50 %
重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BMI 法
體重指數 BMI = 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齡 BMI 值
年齡 正常超重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於 6歲 15-18 18-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
三、簡單計算方法
1、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寫法: BMI = 體重 / (身高)^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 - 25 (中國體質標准:正常范圍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2、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5、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6、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48。
(5)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系來表示。
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⑥ 測量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一、世衛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二、不同年齡演算法
標准體重法
標准體重(千克) = 年齡 x 8 + 8 ( 7 - 16 歲 )
輕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30% - 50 %
重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BMI 法
體重指數 BMI = 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齡 BMI 值
年齡 正常超重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於 6歲 15-18 18-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
三、簡單計算方法
1、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寫法: BMI = 體重 / (身高)^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 - 25 (中國體質標准:正常范圍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2、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5、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6、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48。
(6)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系來表示。
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⑦ 標准體重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1、上秤稱體重
男士標准體重:身高減105;女士標准體重:身高-100。在標准正負10%以內都是正常體重。超過10%就是肥胖。
2、體重指數BMI
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這種方法更加准確,國家衡量超重、肥胖使用的正是BMI作為判斷。正常范圍是18.5-23.9,24-27.9就屬於超重,28以上的就是肥胖。對於兒童來講,BMI診斷標准和成人有區別,要稍低一點。
(7)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肥胖是吸收和代謝的失衡,即攝取過多,消耗過少。防治肥胖首先要管住嘴,合理營養,再通過合理運動消耗足夠的能量。在對體重的管理上,和運動相比,飲食更重要,「多吃一口,也許就需要多運動20分鍾來消耗這部分能量。」
北方飲食普遍高熱、高脂、高鹽,食物越來越油膩、越來越咸,高熱、高脂食物和肥胖相關。日均攝入油量25克、鹽6克為宜,少吃快餐和零食。
⑧ 人的標准體重計算公式是什麼
體重指數=體重(公斤) 除以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8)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美國老年學家思德列斯教授研究發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70歲的老人中,超過標准體重10%~20%者死亡率最低。當體重過低或過高於30%時,才容易導致疾病發生,影響壽命。
較胖的人之所以比較長壽是因為胖人的皮下脂肪層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常人強,更經得起疾病的「折磨」。而瘦人抵抗力相對較弱,對環境的適應性差,特別是對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傳染病,所以多病短命
醫學研究還發現,女性如果從50歲時體重顯著減輕的話,她們易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關節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體瘦者內臟下垂的發病率很高,最明顯的是胃下垂。
所以,人到暮年,雖然不可過胖,但也不可不過瘦,最好就是稍胖一點,當然,平時的運動和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⑨ 怎麼計算自己的標准體重
世衛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不同年齡演算法
標准體重法
標准體重(公斤) = 年齡 x 2 + 8 ( 7 - 16 歲 )
輕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40% - 50 %
重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BMI 法
體重指數 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齡 BMI 值
年齡 正常超重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於 6歲 15-18 18-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
簡單計算方法
1.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體重(公斤)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寫法: BMI = 體重 / (身高)^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 - 25 (中國體質標准:正常范圍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2.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公斤)。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5.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6.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48。
⑩ 標准體重的演算法
一、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寫法: BMI = 體重 / (身高)^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 - 25 (中國體質標准:正常范圍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二、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三、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四、計算方法四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五、計算方法五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六、計算方法六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48。
(10)我國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青少年體重管理三大誤區:
一、垃圾食品完全不能吃
很多肥胖的人不僅僅是因為吃了垃圾食品造成的,主要的原因是把它當成了一種習慣,長期食用、吃的量過多或是吃的時間不對造成的。
二、擔心孩子吃不飽
「以學校的營養食堂為例,現在很多學校都有營養午餐。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吃不好,吃不回來,就一味的告訴孩子在學校一定要多吃。」其實孩子如果在中午學校的午餐正常吃的情況下,下午放學到晚餐之間只需要吃個水果或墊兩塊餅干就夠了,不需要額外的零食加餐。
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對於營養肥胖等問題還沒有健全的認識,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很多家長,還把重點放在只要孩子不生病上,而忽略了消瘦和肥胖對孩子長期甚至成年後健康的巨大影響。
三、不重視減少屏幕時間
就是吃得多,動得少,就很容易產生肥胖。要想保持好體重不僅要管住嘴還得「邁開腿」。現在學生的學業壓力大,很多青少年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戶外活動量減少大大影響了身體健康。要盡量減少靜坐時間,每天保持至少半個小時左右的戶外活動時間,可以散步、慢跑、跳繩、打羽毛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