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終獎個稅優惠政策有哪些
對於全年一次性獎金,本次政策不僅延續優惠,而且按照新個人所得稅法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年終獎適用新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也將降低納稅人的稅負。 同時,居民個人也可選擇將年終獎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照顧到了不同個體薪酬情況的適用稅率差異。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㈡ 年終獎扣稅標准2022年
法律分析: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50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2、當月工資低於50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50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50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㈢ 2022年終獎16萬扣稅多少
如下。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㈣ 2021年一次性獎金扣稅標準是什麼
根據文件規定,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人可以根據情況自行選擇計稅方式,是否並入綜合所得計稅。
選擇一:不並入綜合所得,計稅方式如下:
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選擇二:並入綜合所得,計稅方式如下:
發放的獎金數與居民個人當月的工資薪金,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計算個人所得稅。
註: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的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的稅率-扣除數。其中,適用的稅率以及扣除數是根據納稅額與12個月相除之商來確定的。一次性年終獎的計算方法是根據當月工資是否超過扣稅的最低標准來區分。比如說,你的年終獎是15000元,當月的工資是3000元的話,就要按照[15000-(5000-3000)]/12=1083.33,稅率為3%,扣除數為32.5元,因此個人所得稅最終計算為32.5元。
年終獎是企業或者用人單位根據員工全年的工作效益進行考核後給員工發放的一次性獎金,一般好的企業審核制度完善,獎懲制度也合適,發放的年終獎能夠激勵員工好好工作。年終獎是獨立於月工資之外的獎金,因此也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根據《勞動法》相關規定,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屬於工資的一種,屬於勞動范疇,如果你發現自己所領取的年終獎金有缺少或者推遲,可以向勞動相關部門上訴,以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全年一次性獎金就是年終獎,是企業為激勵員工好好工作的一種方式。
㈤ 獎金的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於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舉例說明
小王在2013年12月工資6000元,同時領到2013年的年終獎20000元,當月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下: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終獎個人所得稅=20000*10%-105=1895元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145+1895=2040元
資料擴展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㈥ 2022年終獎一次性扣稅公式
一、終獎如何扣稅
年終獎納稅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如下:如果採取的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方式,可能在稅率換檔時出現稅負突然增加的「臨界點」現象,根據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全月應繳納稅所得額達到一定金額,會發生「年終獎多發一元,到手收入少千元」的現象。
假如年終獎是36000元除以12為3000元(不超過3000元),個稅需要繳納36000×3%=1080元,實際到手34920元。假如年終獎是36001元,除以12約為3000.08元(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個稅需要繳納36001×10210=3390.1元,實際到手32610.9元。也就是說,多發一元年終獎,實際到手的收入少了2309.1元。

二、年終獎含義
就是老闆給予員工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獎勵,也是可給可不給的一個項目。
三、年終獎來由
獎金對於員工來說是一種物質獎勵。如果員工的績效優良,工作成績突出,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就應該給予獎勵,一來是對員工努力的承認;二來激勵員工繼續努力工作,實現更佳的工作表現。但記者在對一些企業的調查當中發現,企業在發放年終獎的時候考慮的並不簡單,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獎勵員工們在一年當中所付出的勞動,但也有一些企業發放年終獎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
㈦ 年終獎單獨計稅方法是什麼
根據現行個稅政策,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計稅方法分兩種情況:
如果在發放年終獎當月,雇員當月工薪所得高於或等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即5000元時,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當月工薪所得低於5000元時,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當月工薪-50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比如,甲和乙月工薪都高於5000元,甲獲得的年終獎為18000元,乙年終獎為18001元。甲應納個稅計算方法是:18000/12=1500元,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3%、0,甲的應稅額=18000×3%-0=540元;稅後所得為17460元。
乙應納個稅計算方法是:18001/12>1500元,所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10%、105,乙的應稅額=18001×10%-105=1695.1元;稅後所得16305.9元。這樣一來,乙較甲少了1000多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區間是針對年終獎發放當月,員工薪酬達到5000元時的情況;如果未達到5000元,計算時則需先拿出一部分年終獎補足當月工薪,然後再算應交個稅。
資料擴展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㈧ 一次性年終獎扣稅標准2022
一、年終獎扣稅標准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50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於50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50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50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甲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12000-1100-5000=59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稅率表
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換算全月應納稅額所得額稅率
1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不超過3000元的3%
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
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
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7超過960000的部分超過80000元的部分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不超過12000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2)如按照適用3500元的舊費用標准和舊的稅率表
甲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3500)=12000-1100-3500=74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