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井點降水計算方法h和d代表什麼

井點降水計算方法h和d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21 06:45:53

㈠ 井點降水怎麼計算

1、平面布置:當基槽寬度小於6m,且降水深度不超過5m時可採用單排井點,井點管必須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側;當基槽寬度大於6m,且降水深度超過5m時,則宜採用雙排井點;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則應採用環形井點。

2、高程布置:真空井點的降水深度,由於利用真空原理,從理論上講可達10.3m,但由於管路系統的水頭損失,其實際的降水深度一般不宜超過6m。井點管的埋置深度H(不包括濾管),可按下式計算:H≥H1+h+iL(m)

式中H1—井點管埋設面至坑底面的距離(m);

h—降低後的地下水位距基坑中心底面的距離,一般為0.5~1m。

(1)井點降水計算方法h和d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1)輕型井點:輕型井點是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距離埋入井點管(直徑38-- 51MM,長5--7M的鋼管)至蓄水層內,利用抽水設備將地下水從井點管內不停抽出,使原有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在施工過程中要不斷的抽水,直至施工完畢。

(2) 噴射井點:如果仍採用輕型井點要採用多級井點,就會增加基坑挖土量、延長工期並增加設備數量,顯然不經濟。因此,當降水深度超過8m時,宜採用噴射井點,降水深度可達8--20m。噴射井點的設備,主要由噴射井管、高壓水泵和管路系統組成。

(3)電滲井點:對於滲透系數很小的土(K小於0.1m/d),因土粒間微小空隙的毛細管作用,可以採用的方法。

電滲井點是井點管作陰極,在其內側相應地插入鋼筋或鋼管做陽極,通入直流電後,在電場的作用下,使土中的水流加速向陰極滲透,流向井點管。這種方法耗電多,只在特殊情況下使用。

(4)管井井點:管井井點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管井,每個管井單獨用一台水泵不斷抽水來降低水位。這在地下水量大的情況下比較適用。

(5)深井井點:當降水超過15m時,在管井井點採用一般的潛水泵和離心泵滿足不了降水的要求,可加大管井深度,改採用深井泵即深井井點來解決。

深井井點一般可降低水位30--40m,有的甚至可以達到100m以上。常見的深井泵有兩種類型:電動機在地面上的深井泵及深井潛水泵(沉沒式深井泵)。

㈡ 井點降水法計算方法

井點降水法的計算:
(1)確定高程布置
根據基坑面積確定採用井點的布置方式,一般面程大多採用環形布置。根據已知條件算出井點的高度。其公式:h≧h1+△h+iL
在上式中,需注意的是:h1為總管埋設面至基底的距離,△h為基底降低的地下水位線的距離一般取0.5-1,iL為水為坡度與管到基坑中心的距離。
(2)涌水量計算
1)承壓水:\x09Q=2.73
(m3/d)
在公式中,Q為總涌水量,M為承壓含水層厚度,R抽水影響半徑:其由公式:
R=1.95Sx
,其中H為含水層厚度,K為滲透系數,xo=
,其中F為環狀井點系統所包圍的面積。

㈢ 井點降水降水量如何計算

埋置深度H>=H1+h+iL
涌水量Q=1.366K(2H-S)S/(LogR-logX)
單井出水量q=1.95s (HK開方)
假象半徑X=F/圓周率(F基坑面積)
還有的我記不得了.不好意思

㈣ 管井井點降水的計算方法

基坑用水量計算

1、基坑中心處水位降低值

基坑開挖最大深度S為8.2m

2、抽水影響半徑R

R= 2×S√KH

=2×8.2×√0.219 ×15

=13.91m

3、含水層深度約H=15m

4、基坑假想半徑r(基坑面積F=2380m2)

r = √ F / I = √2380/3.14 = 5.25m

5、基坑涌水Q

Q=1.366K×(2H-S)×S/1g(1+R/r)

=1.366×0.219×(2×15-8.2) ×6.5/lg(1+13.91/5.25)

=75.37m3/d

6、單管井點管極限涌水量

q = 120лdl3√ K =120×3.14×1×0.043√0.219

=8.17m3/d

7、極限井點降水管數量

n = 1.1(Q/q)= 1.1×(75.37/8.17) = 11根

8、井點管間距D排水周長約204.8M

其中:K為土的滲透系數,取K=0.219 m /d

R:抽水影響半徑

H:含水層厚度15m

F:基坑井點管的直徑(0.04m)

Q:基坑涌水量

q:單根井根據基坑涌水量

l:濾管長度1.0m

d:井點間距

根據基坑涌水量計算得知:每天滲透在基坑四周的水約75.37立方米,而每根井點管的極限涌水量(真空度)為8.17 m3/d,即 極限涌水量時每台泵插管不應少於11根,但考慮土層(淤泥)滲透系數小,基坑四周布管為22處左右,施工現場設3台泵,留有出土車道;考慮擬建物局部較深,該深基坑在基礎土方開挖後臨時設1台專用機組。

㈤ 井點降水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一、工程概述
根據現場實際開挖地下水位埋藏較淺,-0.9m米處見地下水,基礎埋設較深,自然地面向下4.0m為基礎標高,且即將進入雨季,地下水位不斷上升,土內含水接近飽和狀態,這種施工條件給基礎施工帶來很大的困難。基礎開挖後隨時有塌方的危險,其中多處距原有建築物、管架、污水管線及污水井等特別近,基礎開挖後如果塌方,擾動原有基礎及管線等,將對原建築物等構成極大的危害,可能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後果不堪設想,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因此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井點降水,挖出的土是乾的,可以直接用於回填,反之,土中含水是飽和的,不能直接用於回填。為了滿足文明施工的要求,確保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我公司採取輕型井點降水的措施,井點降水所排出的水必須按要求排放到指定的排水井,並做好排水的過濾工作,這些降水、排水工作都要持續到基礎工程完畢回填後才能停止,以保證基礎等在乾燥條件下施工。
二、編制依據
1、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2、建築施工手冊(第四版)
2、施工圖紙S4060.00-JG03
3、現場實際勘察
三、施工准備
根據工程的結構、特點、進度要求及現場實際情況,投入足夠
的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按種類和數量組織進場。合理規劃擺放位置,暫時未用的設備應維修完好待命。
現場測量人員用白灰劃出井點降水下管的位置,清理障礙,避免與原有管線等相撞。
四、施工技術措施
①降水形式
基礎兩側採用雙排井點降水,井點管間距1.0m,降水深度為6m;或採用基礎環型井點降水,井點管間距0.8米,降水深度6米。
②抽水泵採用YB180M-ZW型水泵,吸口直徑為Φ108mm,集水管根據現場實際確定長度。集水管兩端用肓板封死後接Φ48管,用軟膠管將總管和井點管連接成總管系統,集水總管系統與集水箱吸入口連接。
③井點管用Φ48鋼管製成,每根6m,一端製成錐型封閉,下部1.5m長為濾管,設間距30mm一個Φ12圓孔,用18#鐵線綁扎後,外用70目尼龍網包兩層,用22#鐵線綁牢,井點管每50根用一套設備。
④打井管用Φ57鋼管製成長8m,一端製成錐型鋸齒形狀,用水帶與高壓水泵連接。
⑤採用沖沉法布管,由於現在凍土未融化,打井管無法插入地下,所以必須先將自然地面向下1.5m深的凍土挖除,由打井管向地下注入高壓水,將打井管對准點位垂直插入井點孔,邊沖邊拔邊旋轉並保持打井管垂直,調整水壓和沉入速度,保證沖孔直徑達到要求,沖水壓力可逐漸加壓,待沖沉至設計底標高下0.5m時,打井管停止沖沉,再沖洗片刻將底部泥漿隨水沖出,切斷水源後,迅速垂直撥出打井管,隨即將井點管對准井孔中心垂直插入,當井點管達到設計高程後,將井點管固定並將井點管管頂臨時封堵。在井點管四周均勻分層填灌粗砂,填至地下水位以上0.5m處,改填普通土搗實。
⑥當井點管封堵完成後,將管頂臨時封堵打開,向井點管內灌水,當清水灌入後,迅速下沉,證明井點成孔合格。
⑦檢試完成後,將井點管和集水干管連接,組裝水泵機組,進行井點試運行。
⑧降水周期為以基礎安裝完畢,土方夯填完成後為井點結束。施工完畢終止抽水後,撥出井點管,所留孔洞應立即用砂填實。
五、安全技術措施
A、吸水泵嚴禁無水空轉,系統運行前必須先注滿清水;
B、經常檢查井點系統的管路連接是否嚴密,有無滲水,漏氣現象,在施工排水過程中不得間斷排水,並對排水系統經常維護;
C、對集水管內泥砂應及時清理;
D、系統運行時要設專人看護;
E、系統水泵、水箱固定牢固,不得移位;
F、現場用的電閘箱應一機一閘一保護,用規定的保險絲接保險,嚴禁用鋁線、銅線代替,一旦發現嚴肅處理。
G、臨時用電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採用三相五線制,電源線架空敷設。所有用電設備均實行一機一箱一閘一保護。對電器在設備,重復接地和漏電保護器應定時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帶病運行。
六、文明施工的技術措施
1、施工現場必須有工程公告。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施工組織機構各種安全、防火警示牌,應掛在明顯位置,便於觀看和警示。
2、施工現場文明管理工作,施工隊要有專人負責,施工班組也必須有專人負責,貫徹落實到責任人。
3、加強勞動紀律,嚴格遵守廠區規章制度,遵紀守法,做文明人,辦文明事。
4、技術交底必須對文明施工提出具體要求和具體措施,並進行書面交底,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5、現場應經常有專人清理,確保現場無「三頭」。做到人人看到,人人動手清理,使現場達到清潔美觀。
6、現場四周設置磚圍護,行走應從指定的門出入,做到安全、文明規劃合理的現場。
8、施工現場的臨時水、電應統一布置,管道埋地,線路架空路空一條線,這樣確保用水用電安全。
9、現場施工機具用後要擺放整齊,小推車擺放要達到一條線,機動車輛按指定位置停放。
10、現場排水要通暢,達到雨後不存水,來水能及時排掉,確保現場干凈。
11、現場的腳手搭設要按要求去搭設,做到左看是線,右看也成線的標准,沒上架子的腳手桿擺放成線。安全網掛設做到橫平豎直與腳手綁扎牢固可靠,起到它本身應有作用。
井點降水設計計算書
一、井點系統的布置:
消防支隊二大隊消防站隱患治理工程井點管按雙排線狀井點布置,井點管位於基礎外側,根據現場實際勘探地下水位為-0.9m,要求降水深度為5m,採用一級輕型井點降水系統可滿足要求,降水總管及井點管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按100m計算。
二、管溝涌水量計算:
含水層厚度:H0=1.85(S+L)=1.85*(4+1.0)=9.25m
降水深度:S=5m
土滲透系數:粉砂土K=20m/d
濾管作用長度:L=1.0m
管溝假想半徑:由於是單排線狀井點布置,所以可化簡為一個假想半徑為x0的圓進行計算:
x0= A/л= (0.8*100)/3.14=25.47
抽水影響半徑:R=1.95S H0K=106.09m
溝總涌水量:Q=1.366K*[(2 H0-S)S]/(lgk-lg x0)* (h0+0.5r)/h0* (h0+0.5r/h0) =1345.23m3
三、計算井點管數量和間距:
單井出水量:q=65лdl3 K =11.83m3/d
井點管數量:n=1.1*Q/q=1.1*1345.23/11.830=125根
井點管間距為:D=100/125=0.8m 取0.8m
四、降水設備選用:
輕型井點降水每50根管選用設備一組。每組集水管Φ108*6計55m,井點管50根,每根6m,軟膠管計120m,集水集1個。

㈥ 井點數量及井點間距的確定

1.輕型井點和噴射井點數量的確定

基坑降水設計

式中:n——降水井數量;

Q—基坑涌水量(m3/d);

q——單井出水量(m3/d)。

根據基坑涌水量和單井出水量,可以計算出基坑降水所需井點數。考慮到單井出水量可能受到施工等因素的影響,計算出的井點數量均乘以安全儲備系數1.1~1.2。

2.管井及深井的數量

對於採用管井及深井降水,應考慮抽水井的相互干擾作用,必須用群井干擾理論驗算單井的干擾出水量。

基坑降水設計

式中:q—單井實際出水量(m3/d);

n——降水井數量;

Sw——井點管水位降深(m);

rw——管井半徑(m);

R0——R0=R+r0(m);

r0——基坑等效半徑(m);

H—潛水含水層厚度(m);

M—承壓含水層厚度(m);

K—滲透系數(m/d)。

如果nq>Q,則認為布設的管井數量符合要求。否則應增加井點管數量n,重新按上述公式驗算,直至符合要求。

3.井點間距的確定

基坑降水設計

式中:D—井點間距;

L—基坑井點布置周長或長度;

n——降水井個數。

輕型井點管間距D應符合0.4m的模數並大於15倍濾管直徑。

噴射井點出水量較輕型井點大,井點間距也相應增大。噴射井點管間距一般為3~6m,採用環形布置時進出口道路處間距可擴大到5~7m。

管井井點井間距一般為10~50m。在本書設計的軟體中,計算的管井間距大於30m時,均按30m間距布置。

㈦ 什麼是工程中的井點降水

井點降水,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種方法。故又稱「井點降水法」 。在基坑開挖前,在基坑四周埋設一定數量的濾水管(井),利用設備使所挖的土始終保持乾燥狀態的方法。 所採用的井點類型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管井井點、深井井點等。 一般該方法用於地下水位比較高的施工環境中,是土方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體固結,提高地基強度,同時可以減少土坡土體側向位移與沉降,穩定邊坡,消除流砂,減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於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響,提供比較乾的施工條件,還可以減少土方量、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施工安全。 具體流程 設備要求 井點設備主要包括井點管(下端為濾管)、集水總管和設備等。 井點管採用Φ60×5長6.0m無縫鋼管。管下端配2.0m濾管,濾管採用與井點管同直徑鋼管,井點管和濾管之間連接鋼制管箍,與集水總管連接用耐壓膠管,濾管鑽梅花孔,直徑5mm,距15mm,外包尼龍網(100目)五層,鋼絲網二層,外纏20#鍍鋅鐵絲,間距10mm。集水總管為內徑100—127mm的無縫鋼管,每節長4米,其間用橡皮套管連結,並用鋼箍接緊,以防漏水,總管上裝有與井點管聯結的短接頭,間距0.8米—1.2米。 每套設備有真空泵一台,離心泵一台,水氣分離器一台,每套井點降水設備帶70根井點降水管。 施工方案 井點的平面布置:當基坑或溝槽寬度小於6m,且降水深度不超過5m時,可用單排線狀井點,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側,兩端延伸長度以不小於槽寬為宜。如寬度大於6m或土質不良,則用雙排線狀井點。面積較大的基坑宜用環狀井點,有時也可布置成U形,以利於挖土機和運土車輛出入基坑。井點管距離基坑壁一般可取0.7~1.0m,以防局部漏氣。井點管間距一般為0.8m、1.2m、1.6m,由計算或試驗確定。井點管在總管四角部位應適當加密。 井點高程布置:井點的埋設深度H(不包括濾管)。H≥H1+h+IL(m) H1——井管埋設面至基坑底的距離; h——基坑中心處底面至降低後地下水位的距離,一般為0.5—?1.0m; I——地下水降落坡度,雙排或環狀井點1/10,單排井點為1/4~1/5; L——井點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 同時還應考慮井點管一般要露出面0.2m左右,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濾管必須埋在透水層內,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總管的布置接近地下水位線,應事先挖槽,水泵軸心標高宜與總管平行或略低於總管,總管應具有0.25—0.5%坡度(坡向泵層),各段總管與濾管最好分別設在同一水平面,不宜高低懸殊。 井點計算 首先排放總管,再埋設井點,管用彎聯管將井點管與總管連通,然後安裝設備,在這里,井點管的埋設是一項關鍵性工作。 井點管採用水沖法埋沒,分為沖孔與埋管兩個過程,沖孔時先將高壓水泵,利用高壓膠管與孔連接,沖孔管與起重設備吊起,並插在井點的位置上,利用高壓水(1.8N/mm2),又經主沖孔管頭部的噴水小孔,以急速的射流沖刷洗土壤,同時使沖孔管上下左右轉動,邊沖邊下沉,從而逐漸在土中形成孔洞,井孔形成後,拔出沖孔管,立即插入井點管,並及時在井點管與孔壁之間填灌砂濾層,以防止孔壁塌土。 認真做好井點管的埋設和砂濾層的填灌,是保證井點順利,降低地下水的關鍵,同時應注意,沖孔過程中,孔洞必須保持垂直,孔徑一般為300mm,並在口下一致,沖孔深度宜比濾管低0.5m左右,以防止拔出沖孔管時部分土回填而觸及濾管底部砂濾層宜選用粗砂。以免堵塞濾管網眼,並填至濾管頂上1.0—1.5m。砂濾層填灌好後,距地面下0.5—1.0m的深度內,應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氣,井點系統全部安裝完畢後,需進行抽試,以檢查有無漏氣現象。 井點降水使用時,一般應連續,時抽時停,濾網易堵塞出水混濁,並引起附近建築由於土顆粒流失而沉降、開裂,同時由於中途停抽,地下水回升,也可能引起邊坡塌方等事故,過程中,應調節離心泵的出水閥以控制水量,使抽吸排水保持均勻,正常的出水規律是「先大後小,先渾後清」,真空泵的真空度是判斷井點系統工作情況是否良好的尺寸,必須經常檢查並採取措施,在過程中,還應檢查有無堵塞「死井」(工作正常的井管,用手探摸時,應有冬暖夏涼的感覺)死井太多,嚴重影響降水效果時,應逐個用高壓水反復沖洗拔出重埋。 適用范圍 井點法排水適用於粉、細砂或地下水位較高、挖基較深、坑壁不易穩定和普通排水方法難以解決的基坑,應根據土層的滲透系數、要求降低地下水位的深度及工程特點,選擇適宜的井點類型和所需設備,其適用范圍見下表。 通病預防 1、現象,抽出的地下水始終不清,水中含砂量較多,基坑附近地表沉降較大。 2、原因,井點濾網破損,井點濾網孔徑和砂濾料粒較大。失去過濾作用。土層中的大量泥砂隨地下水被抽出,濾層厚度不足。 3、預防措施:下井點管必須嚴格檢查濾網,發現破損或包紮不嚴密應及時修補,井點濾網和砂濾料應根據土質條件選用。當始終抽出渾濁的井點,必須停止使用。

㈧ 什麼是工程中的井點降水

井點降水就是在基坑開挖前,先在基坑周圍埋設一定數量的濾水管(井),利用抽水設備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在基坑底以下,直至已施工的結構工程自重大於地下水浮力為止。井點降水有真空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管井井點等。

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管井井點、深井井點等。井點降水方法和設備選擇,可根據土層的滲透系數、要求降水深度及工程特點,作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

(8)井點降水計算方法h和d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1、輕型井點:輕型井點是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距離埋入井點管(直徑38--51MM,長5--7M的鋼管)至蓄水層內,利用抽水設備將地下水從井點管內不停抽出,使原有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在施工過程中要不斷的抽水,直至施工完畢。

2、噴射井點:如果仍採用輕型井點要採用多級井點,就會增加基坑挖土量、延長工期並增加設備數量,顯然不經濟。因此,當降水深度超過8m時,宜採用噴射井點,降水深度可達8--20m。噴射井點的設備,主要由噴射井管、高壓水泵和管路系統組成。

3、電滲井點:對於滲透系數很小的土(K小於0.1m/d),因土粒間微小空隙的毛細管作用,可以採用的方法。

電滲井點是井點管作陰極,在其內側相應地插入鋼筋或鋼管做陽極,通入直流電後,在電場的作用下,使土中的水流加速向陰極滲透,流向井點管。這種方法耗電多,只在特殊情況下使用。

4、管井井點:管井井點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管井,每個管井單獨用一台水泵不斷抽水來降低水位。這在地下水量大的情況下比較適用。

5、深井井點:當降水超過15m時,在管井井點採用一般的潛水泵和離心泵滿足不了降水的要求,可加大管井深度,改採用深井泵即深井井點來解決。

深井井點一般可降低水位30--40m,有的甚至可以達到100m以上。常見的深井泵有兩種類型:電動機在地面上的深井泵及深井潛水泵(沉沒式深井泵)。

㈨ 混凝土中的d和h代表什麼

d一般表示寬度,h表示高度,l表示長度,望採納。

㈩ 基坑降水的計算全過程

地面開始計算至需要降至的水位之間的動水深度 ≠原地面下水位標高 - 基坑開挖底標高 +0.5 =原地面標高-基坑開挖底標高 +0.5

應按照降水至基底下0.5-1.0m考慮,但若為天然地基,基底為不透水層,則基坑降水深度可按減壓降水考慮,只要基底上覆土層能壓住承壓水頭即可。

公式來源:

JGJ 120-2012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的附錄有各種類型基坑降水量計算公式。

JGJ 111-1998建築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的公式6.3.2,降水井打設深度計算公式。

(10)井點降水計算方法h和d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

明溝加集水井降水、輕型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降水、深井井點降水等等。各種降水方法有其特點和適用情況,比較如下:

(一)明溝加集水井降水

明溝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種人工排降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在施工現場應用的最為普遍。

在高水位地區基坑邊坡支護工程中,這種方法往往作為阻擋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輔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潛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在地下水較豐富地區,若僅單獨採用這種方法降水,由於基坑邊坡滲水較多,錨噴網支護時使混凝土噴射難度加大(噴不上),有時加排水管也很難湊效,並且作業面泥濘不堪阻礙施工操作。

因此,這種降水方法一般不單獨應用於高水位地區基坑邊坡支護中,但在低水位地區或土層滲透系數很小及允許放坡的工程中可單獨應用。

(二)輕型井點降水

輕型井點降水(一級輕型井點)是國內應用很廣的降水方法,它比其他井點系統施工簡單、安全、經濟,特別適用於基坑面積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場合。

該方法降低水位深度一般在3-6m之間,若要求降水深度大於6m,理論上可以採用多級井點系統,但要求基坑四周外需要足夠的空間,以便於放坡或挖槽,這對於場地受限的基坑支護工程一般是不允許的,故常用的是一級輕型井點系統。

輕型井點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位0.1-50m/d,當土層滲透系數偏小時,需要採用在井點管頂部用粘土封填和保證井點系統各連接部位的氣密性等措施,以提高整個井點系統的真空度,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噴射井點降水

噴射井點系統能在井點底部產生250mm水銀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圍。它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與輕型井點一樣,一般為0.1-50m/d。但其抽水系統和噴射井管很復雜,運行故障率較高,且能量損耗很大,所需費用比其他井點法要高。

閱讀全文

與井點降水計算方法h和d代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8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2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4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4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6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0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3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08
coolpad3G手機解鎖方法 瀏覽:54
心理各學派研究方法 瀏覽:862
臨床測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瀏覽:386
萬年高效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467
氨氮分析儀檢測方法 瀏覽:979
636減去197的簡便方法 瀏覽:419
考起清華北大有哪些方法 瀏覽:714
電瓶充電線和插座連接方法 瀏覽:721
薏米紅豆代餐餅的食用方法 瀏覽:332
重慶偏癱自我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593
老公幫小孩吸奶有什麼方法 瀏覽:250
電流導入儀使用方法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