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產後腹直肌分離?如何判斷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如何修復?有哪些注意事項?分娩/剖腹產後什麼時候開始恢復?如何防止腹直肌分離?.....今天小一的這篇文章告訴大家...
1.什麼是產後腹直肌分離?
關於產後腹直肌分離修復的問題答案都在這里!
因為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干預,大部分孕婦產後4-12周可以自行恢復,康復鍛煉的干預會加快修復的速度。只要修得好,堅持下去,很快就能回到柳葉腰前分娩了!
B. 腹直肌分離三指如何恢復
用戶需要保持均衡飲食:其實產後腹直肌分離是可以自愈的,因為皮下脂肪堆積成的贅肉在搞鬼,通過均衡飲食達到瘦身減重,也能加速腹直肌分離的自愈。
增強腹直肌訓練:想要進一步的改善腹直肌分離,當然離不開的就是相關的訓練了,改善腹直肌分離的訓練方法有很多。在一般情況下順產只要惡露排盡就可以開始恢復運動了,剖腹產的用戶則建議等到3個月以後。
通過手術修復:如果在經過了減重,增強腹直肌訓練等保守治療後還是沒有改善,腹直肌分離比較嚴重的,可以到醫院向專業的醫生進行詢問,考慮是否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修復。
(2)4指直肌修復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指屬於正常的范圍,2指為輕度分離。自測出有腹直肌分離情況的寶媽一定要注意休息,切不可做卷腹等會導致腹直肌分離變嚴重的動作。一般採用呼吸法,比較容易恢復。3指屬於比較嚴重,練習呼吸法慢慢修復。3指以上應該尋求醫生的專業診治。
理論上腹直肌的最佳修復時期是在產後6-24周之間,但前提是在產褥期時,寶媽的身體已經有了很好的休息,有一些基礎的溫和練習,然後再進行針對性的修復訓練。
C. 腹直肌修復原理
孕婦無論是自發性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導致腹部的鬆弛。一般說來腹直肌是由腹部左側和右側的四塊肌組成。腹部的直肌穿過腹白線形成腹部的支撐。腹白線這個位置對應於兩排腹直肌之間的部位,在正常條件下寬度約為1-2指。
腹直肌自主訓練診治:適用於腹部肌肉分離小於或等於2指的情況。通常來說自主主動訓練的方法包括站立收腹,跪姿收腹,跪腿伸展,平板支撐,提肛運動等。這個效果相對較慢,但成本比較低。
(3)4指直肌修復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仰卧,兩腿彎曲。
2、左手在頭後支撐,將上身抬起。
3、露出腹部,身體放鬆,將右手手指垂直插入腹部,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
4、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2指以內(含2指)正常,2-3指需要鍛煉,3指以上需要就醫。
5、如果自測腹直肌分離在2-3指或3指以上,在調整或修復前需要注意不要仰卧起坐、卷腹動作、後仰動作,這些動作會加重分離情況、扭傷脊柱,不利於身體恢復。還要注意,飲食上應均衡營養,但不要暴飲暴食,肥胖的體形會造成肌肉組織彈性下降,加重腹直肌分離。
D. 腹直肌怎麼修復好
如果想要改善,可以選擇通過運動的方式來改變,最適合用來修復腹直肌的鍛煉方法是仰卧起坐,做仰卧起坐的時候,注意盡量屈著膝蓋,修復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喜月堂腹直肌修復,以服務調理好每一位寶媽為己任,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具代表性的徒手生態體系。
E. 腹直肌分離的標準是什麼怎麼做好腹直肌修復呢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產生通常是由腹壁情況、多產和妊娠時造成子宮過大以及各種情況共同作用的結果。產後一年之內、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小於3指之內的,經過收腹等正確的腹部鍛煉有可能恢復正常,切勿做仰卧起坐等使腹直肌彎曲的動作。 如果分離寬度超過3指,產後1~2年仍不能縮小恢復的應該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是將腹白線變窄、分離的腹直肌重新靠攏。手術可以通過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兩種方式實現。
F. 產後腹直肌分離 可以通過艾灸推拿恢復嗎
不能。
比較專業的干預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義大利筋膜手法
通過松解人體筋膜,平衡人體張拉結構。
2、理療
中頻電刺激療法,激活淺層的腹直肌;激光磁治療儀可以刺激深層肌肉,激活深層的腹橫肌。
3、運動功能訓練
結合呼吸訓練,激活核心肌,一對一指導;達到治療腹直肌分離、盆底肌鬆弛,淡化腹部色素瘢痕的效果。
4、手術
保守治療無效,嚴格治療一兩年後腹直肌仍有3指以上的寬度,可以考慮腹直肌分離腹壁重建術。
(6)4指直肌修復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每個人腹部都有一對腹直肌,這一左一右的兩塊肌肉,又被連結和固定它的組織——腹白線劃分為幾大塊。十月懷胎,准媽媽肚子變大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腹直肌子宮不斷增大,腹部逐漸隆起,腹直肌向左右兩邊拉扯。
當拉扯到超過腹直肌肉的極限、彈性纖維發生斷裂,腹白線連接處被拉斷,腹直肌便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分離。
有研究指出,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陰道分娩,產後第3天檢測發現,大約有60%~7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產後4~8周內才逐漸恢復。有一部分女性懷孕期間腹部肌肉拉伸過度,產後1個月仍有30%未能恢復。
腹直肌的分離,致使腹部中間出現「薄弱環節」,手按壓下可出現凹陷;嚴重的情況下,在最薄弱的地方,腹腔內的組織膨出,便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大肚子」。當腹內壓增高時,小腸進入腹白線的空隙部分,形成白線疝。
G. 怎麼做腹直肌復原運動
第一個動作:游泳式(腹直肌分離3指以內可以做)
動作目的:強化腹肌力量和穩定性,對腹直肌上、下分離都有很好的修復幫助。
准備動作:跪姿呈四足支撐,背部平直。
動作過程:
1、深吸氣-吐氣,調整2-3次呼吸,保持腹部收緊。
2、吸氣,吐氣,慢慢抬起左手和右腿。無法保持平衡的媽媽,可以先緩慢抬起左手,再慢慢向後伸出右腿,小幅度抬起,保持平衡。
—兩側腹直肌夾緊,感覺有一種夾住一顆小核桃的感覺。
—手臂無限向前延伸,腿無限向後延伸,好像有人從前後分別拉著你的手、拽著你的腳。
—臀部發力夾緊,充分鍛煉到臀大肌,還可以鍛煉盆底後側的肌肉,用手戳一下你的臀部,硬硬的就是發力了,軟軟的說明動作沒到位。
—保持3-5秒,吸氣,吐氣的時候手腳回復到起始位置。
3、另一側重復動作,左右兩邊算1次,做4次算一組,可以做2組,每組間隔休息30秒。
注意要點:對側手腳抬起的時候,目的不是要抬得有多高,而是通過核心保持身體的穩定,鍛煉核心區域的力量。
第二個動作:30度-60度-90度角腹部激活(腹直肌分離2指以內可以做)
動作目的:強化腹肌力量和穩定性,修復腹直肌分離,尤其是下分離。
准備動作:
1、平躺於墊面,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手心貼地。
2、脊柱自然平放,骨盆端正,這種狀態下腰椎和地面是有一點縫隙的,可以塞進一根手指。
動作過程:
1、深吸氣-吐氣,調整2-3次呼吸,保持腹部收緊;
2、吸氣,吐氣,慢慢抬起雙腿,到與地面30度夾角的時候,停留3-5秒;吸氣,吐氣時,雙腿抬到與地面夾角60度的位置,保持3-5秒;吸氣,吐氣抬雙腿到垂直於地面,停留3-5秒。
3、吸氣,吐氣,雙腿依次從90度-60度-30度回到墊面。
注意要點:
1、如果核心不穩定沒有力量的人,做這個動作時,骨盆很容易被腿部力量帶走,變成骨盆前傾,腰部離開地面,此時需要增加雙腿與地面的夾角,比如做60度會比30度輕松。
2、根據自己腹直肌的情況選擇在某個角度停留的時間,如果感覺腹直肌收不住夾不住了,就吸氣-吐氣切換到下一個角度。
第三個動作:臀橋(腹直肌分離3指以內可以做)
動作目的:強化腹肌力量和穩定性,以及鍛煉盆底肌肉。
准備動作:
1、平躺在墊上,掌心向下平放於身體兩側。
2、雙腿分開略寬於肩,大小腿彎曲呈60度角,兩腳掌平踩在墊面上。
動作過程:
1、吸氣,收緊腹部,夾緊臀部。
2、吐氣,臀部發力帶動下腰部向上抬起,使身體成一條直線;臀部達到最高點後保持5秒,頂峰時仍要夾緊臀部肌肉。
3、吸氣,吐氣慢慢下放臀部,還原以後不要接觸地面,而是在幾乎接近地面的位置即停止下落。
4、臀部上抬下落算1次,做4次算1組,可以做2-3組,每組間隔休息30秒。
注意要點:
1、快上慢下,上1秒,下3秒。
2、臀部發力,髖部向上頂,腰椎不發力,不能出現頂腰,也就是腰的位置高於臀部,出現反弓的錯誤姿勢。
3、在動作的頂峰時,盡量擠壓臀部肌肉,夾緊屁股,可以很好地鍛煉到後側的盆底肌肉。
H. 產後腹直肌修復方法有哪些
對於產後的媽媽來說,最擔心自己身材的變形。而腹部的腹直肌是最容易出現分離,從而導致腹部的肌肉鬆弛和腰疼,還可能會導致盆腔的器官出現下垂,嚴重的威脅到媽媽們的健康。那麼產後如何修復腹直肌?
1、手法修復
患者將雙手放在頭部的後側,平趟在床上,醫生人員會在肚臍下方三指處找到媽媽們的腹直肌,並橫向打開,以檢測出腹直肌的分離狀況。如果兩側均在2厘米以內,則屬於正常情況。如果大於3厘米就是比較嚴重的了,需要及時的就醫進行診治。將腹直肌向中間脊柱的方向推拿按摩,每側進行200次左右。
2、站立療法
產婦雙腳站立,一腳前一腳後,並將一隻手放在腹部腹直肌的位置,另一隻手拿彈力帶用力拉,呼及盡量保持緩慢,腹部慢慢的收,每天重復進行200到300次。
另外,在產前和產後都需要積極的預防腹直肌的分離,也可以在備孕期間加強腹肌的針對性訓練,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從而建立正確的腹部肌肉彈性。只要堅持修復,相信很快就可以回到產前的狀態了。
I. 產後修復腹直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呀
女人經歷了懷孕生子這個過程,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而產後腹直肌分離,就是產後媽媽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腹直肌分離」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但它卻光顧了大多數孕晚期的准媽媽們和新媽媽們。
4.壓迫盆底肌,使盆底肌下垂,導致陰道鬆弛而影響夫妻生活,繼而影響夫妻感情。
5.如果腹直肌分離沒有修復好的話,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很可能導致子宮脫垂。
什麼時候做產後腹直肌修復比較好呢?產科醫生建議:一般產後0—7天,新媽媽可以通過呼吸修復;一般產後42—90天,修復腹直肌分離的黃金時機;產後3—6個月是修復腹直肌分離關鍵時機。
如果腹直肌分離兩指以下可以通過呼吸、瑜伽來幫助腹直肌恢復;如果腹直肌分離達到3指的話,建議去醫院就診。祝福所有新媽媽健康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