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秦裕琨的主要貢獻
在「十年浩劫」初期,秦裕琨教授被錯誤定為「漏網右派、反動學術權威」進了牛棚,進行勞動改造。學校里正規的教學秩序被打亂了,科研工作幾乎陷於停頓,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秦裕琨教授仍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當時國內普遍採用強制循環熱水鍋爐,但電力緊張,經常停電,而一旦停電,很容易造成水擊,會嚴重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經過慎重的思考和反復研究,秦裕琨教授在國內首次提出熱水鍋爐可採用自然循環方式的學術思想。但自然循環熱水鍋爐沒有任何前例可供借鑒,而且改造必須在非供暖期進行,時間短、任務重,一旦改造失敗,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後果不堪設想。強烈責任心驅使秦裕琨教授把個人利益放在了腦後,經過大量的資料調研、方案分析和反復計算,秦裕琨教授提出了一套自然循環熱水鍋爐的水動力計算方法,並據此設計製造了我國第一台自然循環熱水鍋爐,在我國工業鍋爐製造史上填寫了新的一頁。
六十年代末,還在勞動改造的秦裕琨教授又開始對2噸的燃用煙煤的手燒爐改燒褐煤的改造研究。經過多少個不眠之夜,原有鍋爐被成功改為帶旋風燃燼室的工業流化床鍋爐,這又是一個沒有任何先例的成功。
「撥亂反正」後,秦裕琨教授迎來了他生命歷程中的又一個春天,多年的執著追求終於如願以償。
1981年,秦裕琨教授被光榮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秦裕琨教授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科研工作之中。他的自然循環熱水鍋爐和燃褐煤流化床鍋爐研究由於先進的技術路線和應用價值均被列為國家「六五」攻關項目。
又經過了五年的艱苦攻關,他負責研究的「自然循環熱水鍋爐水動力試驗研究」和「新型10t/h褐煤流化床鍋爐研究」等課題先後獲得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後者還獲得了1986年的全國發明展覽會銅牌獎。
秦裕琨院士八十年代主要從事流化床燃燒研究,「130t/h發電用流化床鍋爐研究」獲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0t/h褐煤流化床鍋爐研究」獲部二等獎,在我國首先提出熱水鍋爐可採用自然循環的方式並提出其水動力計算方法,獲部二等獎。同時還進行鍋爐爐內傳熱研究,主持制訂機械工業部標准「層狀燃燒及沸騰燃燒工業鍋爐計算方法」。現受五大鍋爐廠委託,負責制定電站鍋爐爐膛傳熱計算方法。
九十年代主要從事煤粉燃燒研究,研究開發了系列風包粉濃淡煤粉燃燒器,獲國家專利五項,可提高鍋爐低負荷穩燃燒能力,降低污染物NOχ排放,防止結焦及高溫腐蝕,並保持相當高的燃燒效率。其中水平濃淡直流燃燒器在燃燒無煙煤時,其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水平濃淡風直流燃燒器在有很好的低負荷穩燃性能的同時,還可防止高溫腐蝕和結焦。徑向濃淡旋流煤粉燃燒器已用於燃燒煙煤、貧煤,取得很好效果。牆式布置不等切圓直流煤粉燃燒器用於褐煤,在防止結焦方面取得突出效果。以上成果通過黑龍江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在燃用無煙煤、貧煤時,其效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目先後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0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將風包粉和濃淡燃燒的思想相結合,達到高效、穩燃、低污染、防結渣和防高溫腐蝕的綜合效果。覆蓋了電站鍋爐的主要燃燒方式和煤種,除用於改造已有設備外,我國各大鍋爐廠均已用於新產品設計,其中最大單機容量600MW。
❷ 什麼是鍋爐四大計算
鍋爐四大計算:強度計算、熱力計算、水動力計算、煙風阻力計算。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鍋的原義指在火上加熱的盛水容器,爐指燃燒燃料的場所,鍋爐包括鍋和爐兩大部分。鍋爐中產生的熱水或蒸汽可直接為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熱能,也可通過蒸汽動力裝置轉換為機械能,或再通過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熱水的鍋爐稱為熱水鍋爐,主要用於生活,工業生產中也有少量應用。產生蒸汽的鍋爐稱為蒸汽鍋爐,常簡稱為鍋爐,多用於火電站、船舶、機車和工礦企業。
鍋爐按照功能分為開水鍋爐、熱水鍋爐、蒸汽鍋爐、導熱油鍋爐、熱風鍋爐等;按照燃料分為電加熱鍋爐、燃油鍋爐、燃氣鍋爐、燃煤鍋爐、沼氣鍋爐、太陽能鍋爐等;其中開水鍋爐分為KS-D電開水鍋爐、KS-Y燃油開水鍋爐、KS-Q燃氣開水鍋爐、KS-AII燃煤開水鍋爐等;熱水鍋爐分為CLDZ(CWDZ)電熱水鍋爐、CLHS(CWNS)燃油熱水鍋爐、燃氣熱水鍋爐、CLSG(CDZH)燃煤熱水鍋爐等;蒸汽鍋爐分為LDR(WDR)電蒸汽鍋爐、LHS(WNS)燃油蒸汽鍋爐、燃氣蒸汽鍋爐、LSG、DZG、DZH、DZL燃煤蒸汽鍋爐等。